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十一

  云乡禅师《法语一百则》之十一

  1,“春节烧头香”的事——我们总是以为在除夕夜谁第一个烧的香就是“头香”,这实在是个误会!“头香”的真正意思是“在这一年里,你第一次来寺庙,烧的第一支香,就是属于你的头香!”总是喜欢超过别人,以为很多人里,只有“我”第一个上香,我就是“头”,哈……造香的人才是!

  2,人世间是如此的美好!活着,呼吸着,晒着温暖的阳光,吹来淡淡的花香……没有谁和你争夺这些,我们不必恐惧,没有悲伤……此刻,就是无上的吉祥!

  3,生气,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常常吹得我们无法自拔,古人云: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诚哉斯言……如果做不到,放屁……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4,佛说:胜者生骄慢,败者怨恨增;胜败两具舍,如此可安眠!

  5,内观修行,就是持续观察自己的身和心,体会当下的身心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此刻,我们的身心所发生的一切,这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实相……当我们时刻能体会自己当下发生的一切,最终一定会穿越火线,拥有安详平静的涅磐,这是最终极的烦恼止息之境地。

  6,对于禅佛教里有许多方法练习。但是,无论什么方法,都不外“姿势”和“心灵”的结合…保持这个端庄的姿势,让心和身体同在,观察此刻的自己身和心发生的一切现象,无论好坏,只是看着这一切…不需要改变自己什么,需要的就只是“保持觉知此刻”,看着这一切身心的现象生生灭灭。

  7,心底声音,会成为未来的创造者!这个因人不同,只有钱滴,恰恰不“甜”;只有权滴,剩下紧握的“拳”…有些东西其实只是人生装点品,有些东西却是必需品,必需品最重要的就是“尸体”,一切幸福都建立在这个尸体上,如果忘记这个事实,拼命忙碌那些装点品,我们又怎么能够不累垮了尸体。

  8,“简单快乐!”介个,可不简单!我们活着,动着,努力奋斗着,就是为了快乐…可是,我们越活,越动,越多,越不简单,越少快乐!这究竟是怎么了?其实,不在于拥有多少,而是心无挂碍…心无挂碍,源于认清一个事实的真相—我们其实一无所有,有的是暂时性拥有这个尸体,跑来跑去,自得其乐——简单快乐。

  9,你能够“努力奋斗”,就一定会被“菩萨保佑”!

  10,有这八种存心,我就会马上陷入慌乱。1,渴望赞美;2,怕被讥讽;3,渴望得到;4,不想失去;5,渴望快乐;6,期望无苦;7,渴望名誉;8,害怕无名。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1,爱,不是掌控,是帮助!掌控是以我的想法为中心,帮助是以他的幸福为中心……其实我们都应该一样重要,但是真正的爱是他有时候比较重要一点点!

  12,我们想要弄明白别人,就一定要先深刻的了解自己;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明白别人有神马意义?……老子云:自知者明。

  13,佛陀,心灵疏导的大师!子死,母悲痛失心,紧抱其子尸不放…寻佛求解,佛说:“去找不曾死过人的家里,要七颗芥子来吧!”…寻觅…竟然不得一家不曾不死过人!忽然醒悟“有生必死”…心智恢复,接受死亡…看穿一切的不确定性与不可掌控性,随佛修行,深悟法性…佛不是婆婆妈妈,而是事实教育!……高明

  14,天地万物都有一种“生”的机能,即使是环境不是非常理想,这种生的机能也会向着最适合的地方发展……人,又何尝不是!所谓心理疾病,也都是“自我的发展系列”受到非正常的竭制的缘故……让一切正常的成为自我吧!

  15,存在中的一切,看得太真实,那是执着了;太虚幻,那是绝望了。都已扭曲了真相…唯有如实看待,一切正常!该来的来,该去的去……唯有欣赏!

  16,自己“立一个我”,努力保护着的“自我”其实是一个原始积累的错觉,因为不明白我的存在情况,用不断的接受或拒绝什么来支撑这个错觉,好累!经常处在“迷茫”中,因为一开始就迷茫了那个我的存在真相才产生的。迷了,然后又不断地保护那个我,所有的问题都因迷失了这个“我的真相(无我)”而起。

  17,卖豆腐的故事。贫女和她的老爹磨豆腐时候,想去东门卖,东门是集市,人很多。想想东门太远,还是去西门吧。想想西门也不行,那么去北门吧。两个人边磨豆腐边商量明天去哪里卖豆腐。第二天早晨起来,还是在自己家门口卖豆腐。为什么活得累,没有用的想法太多了。这些无用的东西去掉,才会活得轻松。

  18,南瓜要待到完全成熟,才会掉落!人生很多事,必须要缘分具足才出现,急是急不来滴……等待是一种修行吖!

  19,我们面对外部困难的时候,一定要真诚的看清楚自己心里想要的……如此外面的难题也就好解决了!

  20,当你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时候,却把自己控制住了,你的命运就会在此刻改变。改变命运的秘诀就在这里!

  21,有的人经常有这样的想法:“让某人帮我消消业障。”那就好比你饿着肚子,让别人替你吃一顿饭。他一吃你就饱了,有这回事吗?修行是自己的事。所以佛陀说:“自依止,法依止。”不要依靠任何人。

  22,佛法要解决的并不是衣食,衣食问题用世间的科技就可以解决了。佛法一直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在哲学的顶尖,就因为佛法解决思想问题。学佛,就是学习正确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这种认识符合事物真实的原貌……

  23,人总是容易相信坏,先入为主。本来和另一个人关系挺好的,听到别人说这个人如何如何不好,还没有验证,没有考虑清楚,就不由自主地相信了!再看到这个人时,心里就想:“原来他是那样一个人啊,跟我看到的不符啊……”不相信自己眼睛里所看到的,却要相信自己耳朵里所听到的,这就叫“贵耳而贱目”。

  24,人世间有很多话都是闲话,没有用。其实有时候不用说话,一点头,一微笑,很多事情也就解决了。

  25,说话夸大事实,为什么?好名之心是主要的。说修行有什么境界,无非是希望别人说他很特别,很高明。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境界了。只要还有境界,就不是最高的。普通人需要别人的认可与支持,自我才觉得舒服。此外还想获得别人的赞美。人的心理是很矛盾的,既要别人认同,又要与众不同。

  26,六道轮回的秘密。此刻,我们的“心”正在经历的才是真正的“六道轮回”,看看此刻心是经历三恶道的“地狱(极度烦躁)”,“饿鬼(过份渴望)”,“畜生(失去理智)”;还是三善道的“天堂(非常快乐)”,“人间(正大光明)”,“阿修罗(嫉妒斗争)”。轮回——只一念之间吖!……护心

  27,我们都会死,人生有神马意义?正因为木有意义,才可以自己立定一个意义。

  28,佛法,如果是认真的学修一定需要师承的,这不是什么神秘的传授,而是一代代学修经验的总结…许多人看过几部佛书就以为了解佛法,可是面对自己的烦恼还是烦恼,一个小小的烦恼都无法穿越,你所谓的佛法和头发又有神马区别!有时候你20年的摸索,比不了过来人的半句话…参…访…禅!

  29,出家,常常被猜测成逃避!是逃避吗?不,不…出家绝对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担当!放弃许多个人的东西,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担当一种文明教化的传承,内修自己,外净世间…谁说出家是逃避?那就来逃避试试看,恐怕是放不下自己的嗜好吧!出家是大丈夫所为,非帝王将相所可以!

  30,出家不是心灰意冷式的青灯古佛,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自制,自律,清净,自在……

  32,他为什么当了和尚?一个被猜测的问题。出家对于外人总是难以想通的!其实是选择了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而已…这是团体的,独处的,规律的,宁静的,平和的,没有许多渴望的…时刻保持身心同在的生活!观察自己的身体,感受,心态,及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走入绝对的宁静……酱紫吖!哈

  33,心,是一块田地!我们常常怨恨自己不够开心,境况不够理想,幸福总是绕道而行…真诚的检查自己心看看…这块“心田”是不是足够肥沃?是不是经营的足够和善?是不是也有让别人活的余地?……人,除了外在的事业田地,心田更要好好耕种。你的世界以你为轴心,轴心有问题,世界有问题啊!开始耕心田。

  34,佛教里“定”的修习是一重要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不动摇”…保持此刻身心的不动摇。佛法里定有很多内容,普通修习没必要如此复杂,红尘滚滚里能够有一分钟静静地坐下来,觉知自己的呼吸…让心与自己同在!我们总是迷失在追逐里…回来的感觉是非常棒滴!莫等空闲了…现在就开始,让心回来。

  35,佛法的具体修行方法约人而异,但不出修福与慧。福是一个资本,没有福难以遇见正法,遇见了也没有机会修习,或想修而终日必须忙碌其他…慧是佛法的核心,这慧不是聪明伶俐,而是培育一颗安详而充满明觉的心,依靠这个安静的心境获得一种洞悉——观见一切存在物的空性!般若波罗密……

  36,学习佛法,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转化自己这颗烦恼的心。佛教的任何一个派别,所教导的佛法,归根结底,那就是转化烦恼心。如果拥有的佛法知识无法转化自己这颗烦恼的心,对于修行来说,就是一种“戏论”,不是佛法目的所在!何宗何派先不论…学习是为减烦恼…不是为增加!净

  37,没有神圣的世界,也没有神圣的人们,我们只有神圣的当下!“活在当下”,这不是一个说法,一个概念,更加不是一个想法!此刻,我们每一个人的当下,才是我们真正经历的实相……除此而外,无论你觉得活在什么时候,都只是一个想法,而不是身心此刻的真相。我们唯有当下……让心回来,与身同在!当下

  38,佛法,就是这些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生生世世,聚聚散散…那些永远也了不了的因因缘缘,一切都会过去,一切也都会不了了之。世间事,其实无论你“放”?“不放”?时间到了你一定会“下”滴!

  …

《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十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慈悲(海涛法师)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