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也要紧紧抓着不放…那个“我”,是如此的脆弱和空虚,渴望被填充,又不断的制造空虚,不断的需要填充……我究竟是神马?
41,没有理解的爱,就不是真爱!而是你自私的某些需要……
42,佛教常说到“业力”,业力究竟是个神马?这个问题非常深奥,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只要记得:业力就是一种倾向性的“思想认知”和“行为习惯”,即个性,这是不容易改变的,因此只有主动努力,并且有意识的去改变自己的这些心态及行为倾向的人们,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命运的秘籍”!
43,无论是得到,或者遭受背弃,都能够带来觉醒——一切皆有可能,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坚固!无常变化——这才是究竟的真理……我们唯一要做到的就是接受变化,研究规律,加些创造……带来某些想要的成果,是为“成功三步曲”。
44,“最喜心若曙光明!”愿我:心如曙光,照耀自他……——面对一切,不应该绝望,要知道美好的愿望,仿佛黑夜里的曙光!
45,宁静,才可以致远;孤单,才显得悠然!
46,你应该深信,当心里准备充满慈悲和智慧,其实你已经抓住了人生最大的一个机遇!
47,生病了,难受只是一种“受”,困难的是把这个“受”观察还原,让它成为只是个“受”,一种“感觉”,而不是“我”,或者说:““我”非常非常难受!”只要有“我”,麻烦就来了。
48,找不到“永恒之塔”!因此,不可能有永恒敌人,更不会有永恒朋友……万水千山,峰回路转……但是,佛法有一种心灵修行的证悟——涅槃寂静——永恒的安详之美!修
49,“意思”都是自己“意思”出来了滴!一切本来没有意思。
50,这个世界有不病的人吗?病——衰败的真相!这是不容易超越的,我们有时候对病充满了拒绝和怨恨,这是要不得滴,接受病的事实同时努力去转化……这个尸体终归化为尘土,但是觉悟的心性却会化融入法界,不可言说!归零
51,我们看待人,事,物,总是先往坏处想,在猜测里活计,不是真相!想要认识真相,先放下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即使是做到如此,也是另一个“我的”天堂!只要“我见”还在,看什么不是自己的心理折射?包括“我”写出的整体微博!“我”是如此的可怕又可爱……佛是“无我之教”!
52,美丽,早就在那里等待!就像我们自己,都是独一无二的美,但是,我们总是向外攀比,不敢相信自己是如此的特别,如此的独一无二!因此,错过许多美丽的时刻……美丽,从欣赏开始,而不是去攀比和在不满挑剔里追寻!
53,我们总是喜欢诉苦,结果是越诉越苦,把自己的苦传染很多人……解脱是一种最高的快乐(宁静平和),菩萨就是播种这个快乐,传染这个快乐,并且收获这个快乐的人!
54,活着的本身就是一个美好!可惜为了感觉更好的活着,我们不断的破坏这个简单的美好……希望自己更加精彩,这已经预示自己内在的贫乏……信不信由你!
55,有些事情是自己说了算,有些事情是大家说了算,有些事情是谁说了都不算。
56,我们无论是心里想去干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看见自己想的背后的那个动机!修行是一个不断拆分和看穿自我迷惘的过程,这就是“修心”!
57,出家,不是忘记一切,六亲不认!我们不是要慈悲一切人吗?连父母六亲都忘了,是修行吗?如果修行修到成了“木头境界”,我真是觉得悲哀!!!禅的本来面目,也包括你的父母,这是你一生曾经经历过的实相的一部分,如果抹杀,实在是太缺陷了!圆满境界就是接受一切,而不是假装“忘记”……其实是忘本!
58,这就是人间,微脆、无常才是“永恒之塔”,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逃过。
59,要批评一件事物,必须深刻的思考和了解这事物,我敢保证:佛教,佛法,如果认真阅读思考,你可以批评很多东东,但是,你会变得非常“心平气和”,绝不会“张牙舞爪”!
60,放飞梦想,不要忘了把握住现实!面对现实,要有梦想。
61,人生路不要总是奔跑,别忘记停下来欣赏欣赏人生……反正大家都在排队,等待那个平等一切人的最终结果!那就不要太急了……
62,夜可以很黑,心灯不可以黑……为自己点一盏心灯吧!
63,我们总是心里不断的自言自语……没完没了,心中平时都没有话语的人,自然没有妄语,也没有绮语,这样的人很宁静,堪称“威德最胜”。
64,说话要很合时节。比如去医院看望病人,你不能觉得自己学了很多佛法,张嘴就这么开导他:“万物无常,生死由命,谁都会走这条路,放下吧!”病人听了会很难过。你应该说些慈悲语、柔软语,“像你这么一个善良的人,菩萨一定会保佑你的,你要多锻炼,吃些有营养的东西。”等等!
65,忍辱是一种盔甲。忍辱不是因为害怕什么,而是出于慈悲不想伤害对方,不想斗争。这是自己和他人都得到保护的好方法。佛说:“以怨恨制止怨恨,怨恨永远不息;以忍辱制止怨恨,两家都可得到安宁!”这真是智慧的话语。
66,神马都是浮云!唯有这个尸体……跟着我们几十年!
67,现代化的世界变化多端,追求稳定性的我们有些不太适应…自我追求的参照物不断被新东西撞击,喜欢稳固性的我们有一些招架不住…我们怕被社会遗弃,又怕在大众化里埋没,纠结的心情…渴望被接受,又希望与众不同,唉!其实,我只是我,没有任何参照,我们还是我,不需要认同,因为生下来就注定独一无二!
68,现在人最大的病情是混乱和焦虑,失去方向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总是感觉无聊,并且时不时的紧张和坐立不安……我们究竟是怎么了啊?哇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
69,为了那个感觉里存在的“我”,太累了!为了身体嘛!吃也吃不了多少;穿也就是几件……为神马介么多东西要去讲究?……重要的是那个“我”需要!永远无法满意这一切,不断要我们去追求,真是可怜了这个尸体!
70,谁是真的英雄?他总是战胜自己!看穿自己的的一切阴谋……
71,我们为什么要修行?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72,常常分析自己的心态,看看是如何“存心”的,未来的结果从这里已经可以看见。
73,戒律本身是不了义的,各家解释不必强同。正法,确实是佛法的中心,但是,有时候我们认为的这个法是不是正法呢?如何评定?这个必须用佛法根本而核心的教导为评定: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空性!一切法导向空性,就是正法……只是需要我们谨慎的抉择吧!
74,没有绝对的事物,但是却常会犯了绝对的思维,结果因此封闭其余的出路!一切皆有可能,重要的是创造这个事物出现的条件……这就是无中生有的道理吧!
75,见到众生,你总是慈悲,没有嗔恨也没有贪恋,渐渐地你会发现,你变轻了。不是体重减轻,而是活得轻松,面对一切事情都觉得很好办。当我们觉得事情棘手时,通常是因为自己的心理问题在干扰!
76,古圣先贤通过修行、打坐、观察自己的内心,才写出了充满智慧的佛法典籍。我们要学好它,就要顺着它的道理,也去观察内心,一直观上去,观到一念不生。——
77,要对治贪,先要在心里找到贪的感觉就好办了,有如擒贼先擒王。然后再往下分析:为什么会贪?贪建立在“我”上,因为我喜欢,我想要,它顺着我的心,我觉得舒服。就这么简单。嗔的感觉是心里突然间好像冒出烟来了,表现为讨厌,拒绝,或者甩手一走。嗔,也建立在“我”上,我不喜欢。
78,人生,如果只是一些情感故事会,未免太渺小……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何在?谁是我的主人?什么东西推动我去追寻?我究竟想怎么死去?会留下什么?遗憾吗?留恋吗?从容不迫?还是惊慌失措?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是要主动去追寻,还是被迫将下班?问
79,我们常是不知道自己此刻在干什么?处于“自动飞行”状态!这个无法清楚觉知自己的状态,就是黑暗神殿……佛法里所说的“无明”——不明白此刻的真相!
80,寻寻觅觅,你追我赶……人生总是不断的“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切!究竟神马才是属于自己的啊?我们最后都寻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结果,那就是必须下班……寻吧!但不要忘记了最终都要离开,那就:该松手时就松手,潇潇洒洒走九州哇。
81,看芸芸众生,我们都有一个美丽的心愿,美丽的希望……有时候我们必须给人信心,给人希望……面对有些现实,我们毕竟是有些太脆弱了!信仰,哪怕是迷信的信仰都会让心坚强……美好的希望!
82,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自己而存在,我们就会在自我感觉里迷失……如果可以为自己的同时,因为你的存在而使得更多人获益,实在是一个幸福的人生路……我们都是过客!举手之劳,增辉自己,照耀他人——吉祥!
83,菩提本有树,明镜亦在台,本来有真性,尘埃里自在!
84,常看见人礼佛,把额头磕的叮咚响…问:为什么呢?答:这样佛就会赐福!面对这些,佛都是无语…礼拜是因为佛平和慈悲的人格和洞察真相的智慧,可以给滚滚红尘里的我们一个茅塞顿开的窗口,并不是以为佛是无所不能,渴望神马就给你神马!拜…因为崇敬,感恩他的智慧。
85,佛法对于人生世界的认识,有三个最根本而主要的教导:一,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瞬间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二,一切都要相互滋生和破坏,没有单一独存的事物;三,变化和相互依靠的世界,一切都不是绝对!看起来简单,但这却是非常深奥的真理,我们可以放在心里慢慢验证……
86,皈依,人生新境界的开始!此刻,也就是修行的开始了。不要以为佛教的修行是什么神秘的家伙…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种种“行”为吖!修正自己的心态,身行,语言。由改变自己对人生世界的种种错误看法,而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和语言,人生命运就将从此不同!——造命秘诀
87,家父有一次告诉我:找你毛病的是恩赐你的!想想看,我们去医院挂专家名医的号,希望他找到你的毛病,希望痊愈自己!现在你不必排队,不必花钱就有人来找你毛病,实在是恩赐……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88,有智的人,明白财富的目的是为了幸福,努力奋斗,最终有没有得到梦想的财富,他都是快乐的生活。有很多时候幸福感,不是钱就能买来滴!这个问题需要富人来验证…你是要去奴钱,还是要成为钱奴!
89,人,不缺少梦想;缺少的是——如何把梦想变成现实的那些智慧!因此,好梦成真只给勇敢面对现实,并且想法子改变现实的那些家伙们……
90,许多人信仰佛教,却非常害怕皈依,因为觉里面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这是猜测里的误会!真正的佛教,是自由的代名词,从来不强制约束信徒们,遵守某些规则都是出于我们自愿选择…因为佛告诉我们,一些事情你如果要做,就一定要对某些副作用(恶果)负责,选择要或不要随你……清算之戒!
91,我们常常以为女人就要娇,要弱,要小家碧玉…女人是“凝”,坚固一个家庭,女人的“凝聚”太重要了!女人,才是一个家庭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一个“凝”字,团结父母,吸引先生,凝聚亲族,教育子女……女人的凝聚力如果减弱,这个家庭就散架了!女人被称为“后”,这个后就是男人的靠山吖!
92,我们常常以为man(男人),就是五大三粗,动不动就将别人放倒。哈哈哈哈哈…这实在是个误会!成为man,是看我们可以沉重多少生活的压力和痛苦,面对困难如何顾及自己,帮助他人…承载生活,勇敢面对,就是man!完全承载,游刃有余——“超男”!
93,我们常常折磨自己,想取得别人的关爱;其实这是不好的做法!我们先要让自己开心,你不开心就可以博得别人的同情吗?也许是别人“可怜”你!开心就像阳光,万物都喜欢阳光……
94,我们总是喜欢把一些问题扩大和看得绝对!以此来非难和排挤他人。如有人问:假如都出家当和尚,人类不是要绝种了吗?我笑笑说:我度你出家吧!彼马上说:我怎么能出家呢!我才不要当和尚!…我说:那就是了,只要还剩下你还没有出家,你的问题就不成立,人类也不会绝种!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一笑可尔!
95,出家人的威仪。威仪不出这三个方面:心态,必安详而平和;语言,必真诚而慈悲;行动,必儒雅而大方。古人云:道在平常日用中。修行人的所有存心、语言、行动,是修行的全部展现。假如拥有许多知识,却无法在心态行为里展现,那就真正的成了“有知识,没文化”!修……
96,昔一禅师登台说法,出一白布,上有一黑点,问:诸位看见什么?如此明显之黑点,谁都可以看见!众人回:黑点!禅师云:如此大白布不见,只见黑点!“人无完全”,不要只聚焦在自己的缺陷上,而应该运用自己擅长的长处——扬长的本身就是避短!很多人把焦点放在自己的短处上,结果荒芜了自己的长处!
97,当我们真诚的面对自己,面对世界,如果在深思里不断追寻,追寻到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如果恰巧碰见佛法,皈依——只是迟早的事情!因为你在“佛法”的学习和体验里,必将看见令你瞠目结舌的“真理之光”!一切原来是如此的明白,也就是因为太明白了,所以我们看不见…哈!
98,拿走你的呼吸,其余都给你留下!人生常常会有面对这样的选择……
99,皈依,就是回来和依靠!回来就是反观此刻的自己,看我们是多么的孤单和渺小,脆弱和不堪一击…我们是如此的害怕自己一个人,害怕面对自己此刻的身心!我们其实非常害怕真相,我们时时刻刻都害怕死亡,因为我们是如此的明确自己“一定会死,一定会消失”!一切都会磨灭…依靠谁呢?
100,佛教不强拉别人来信仰,信仰是个人自己的事情,当这个生命个体,面对自己的迷惑障难,找不到出路,看不见窗口…也许会自己开始苏醒,这个时候就是寻求某种信仰的时候!所以,真正的信仰必是发自内心的不断思考和追寻,为什么活着?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谁是我内在的主人?……
《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十》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