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人,如同期盼土豆变成红薯,那是不可能的。我们最多只能把土豆种在松软的沙土地里,给它适当的水分,让它结出很多土豆,这就是善用它。“这土豆要是个红薯就好了”。别人可能也是这样期待你的。
59,假如所学习的佛法在现实生活里都没有办法应用,那我们还要在哪里去实践这个法呢?
60,一成不变的坏人没有,一成不变的好人也难得!一般人都是善恶好坏之间,遇好则好,遇坏则坏……因此,教化工作可以说是太重要了,各种重要!
61,美而无内涵修养,就犹如没有香味的花!内心的善比外表的美,各种重要。
62,时时不离“助人”,自然事事能得“人助”;念念防治“心恶”,一定不会被人“恶心”!
63,人的不满与自卑,大都是从比较中产生;人的快乐与幸福,大都是从感恩中得来。知足并感恩,实在是“幸福的源泉”!活着真好……
64,责备的话里要带着抚慰,批评的话里要带着赞扬,训诫的话里要带着推崇,命令的话里要带着尊重。
65,一般人“任劳”容易“任怨”难,伟大的人格魅力——任劳任怨!
66,“生气”就是“不争气”,“逞强”就是“不坚强”!
67,路,不可不看就走;话,不可不想就说;事,不可不明就做;人,不可不知就信!
68,不做坏事是为人的本分,有好心却不曾付诸行动终究一场“空谈”!
69,不当看的看,则看出烦恼;不当听的听,则听出痛苦;不当问的问,则问出是非;不当言的言,则言出麻烦;不当做的做,则做出问题!
70,嫉妒而贪婪的人,即使财富满满也没办法走出内心的贫穷!
71,节俭以医贫,满足以医贪;恬淡以医躁,慈悲以医嗔。
72,物质的不断追求,只是随着欲望的一种刺激,始终没完没了,因此,我们陷入一直存在的渴望里!
73,上一秒无论多么艰困,都能够在下一秒看见新生!因此,必须保持好心情,奇迹总是在当下不断发生……
74,无论穷富,开心才是硬道理!是不是吖?富人不开心=穷人;穷人开心>富人不开心好吧!我难道说的是“穷开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75,遇到事情要超越于利害去看待处理,这样就可以中正客观;建议他人的言论要假设自身于其中去说话,这样就不会妄断与猜测。
76,吃茶,吃茶,不要把茶当饭;吃饭,吃饭,不要把饭当茶;更加不要“茶饭不思”啊!……
77,世人不知心是道,只言道在别处妙。贪嗔痴慢不观察,南辕北辙笑可笑!
78,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须知烦恼处,悟得即菩提!
79,好花虽香易凋谢,世间哪有不无常?有朝越过忧愁岭,天地广阔日月常!(日本弘法大师东密祖师,修建大殿时候看见工人抬木头非常辛苦,就做这首诗歌给工人抬木料时候吟唱。结果很多悟到:认识一切无常,有一天就可以越过忧愁岭,享受解脱的美妙!)
80,你快乐吗?常见许多修行者,背着他的“痛苦”一直在找寻“快乐”!其实,快乐你无需外寻,只要放下你一直背负的痛苦即可……
81,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要使其可从。
82,三餐常思农夫苦,日用莫忘众生恩,渴饮淡水如甘露,饥时残羹赛山珍!感恩
83,大厦千间,夜卧六尺;腰缠万贯,日食三餐;知足能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诸亲们……国庆长假,必须放下,身心休息,了无牵挂;或游山水,或探亲家,随心自在,哈哈哈哈……
84,以利交者,利尽交绝;以势交者,势去交疏;以色交者,色衰爱尽;以道交者,地久天长!
85,人生路上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欲望和恶习!
86,桂花树下一炉香,半杯茶语绝虑忘,有缘相遇尽欢喜,品出法味与君尝。
87,昨夜得风雨,一地桂花落,性空闻鸟语,偏偏有鸡合!
88,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这原谅将成为你一生中送出去的最美好的礼物……
89,涅槃的真正意义在于此刻你体验到的是“身心本来如此的自由”!这个确实是在于“慧眼”的认知——无常无我的洞见与确证。
90,佛法的教导里最最核心的就是这——“无我之教”!
91,“自我中心”的感觉消失,不以那种“私我私欲”去行动,不是说没有自我,而是感觉到从此自我与万物“平等一如”,感觉到自我不再“临驾于万物之上”,那种“我是神”的“掌控欲”彻底消失……
92,佛法难易之间——讲得高深,让人听不明白容易;讲得达俗,让人一听就明白的难!
93,一个处理不好自己的人,是没有办法帮助别人的……
94,“极乐世界”的入场券——“极”其快“乐”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经典说“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想想那“极乐世界”会收留一个“苦瓜人”吗?一个背负许多“苦”的人,又如何得到那个“乐”的世界?因此,通往“极乐世界”即先修放下“苦”。快乐吧!
95,父母要留给孩子的不是飞扬跋扈的钞票,而是要引导他找到一把钥匙,打开丰富精神世界的通道,让他体验到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质感——因为你的存在而让世界多了一道风景!
96,有人问佛陀:“你是神马?”佛陀说:“我醒啦!” 就是因为佛陀勘破了那个由于意识错觉而存在在感觉里的“自我”,迷惑自己的心智,自己给自己制造无数的迷惘,因此佛陀回答说:“我醒啦!”。
97,修行~语默动静,行住坐卧之间!因此,我们的身体就是最好的禅堂……
98,净土~佛教人文对于人类的贡献之一,净土即清净的地方。清净的地方如果向外面不断寻找,就一定会疲惫,无论环境再好,时间长了就会厌倦,因为欲望的期待是没办法永远满足的!环境对于引导初学非常重要,修行深入环境就不能太依靠……
99,有些事情笑一笑就可以啦!
100,一把盐巴放在杯水里,这水则咸的难以喝下,如果把它放进湖水里,则就感觉不到什么!因此,我们的心量必须扩展……
《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五》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