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云乡禅师《问答百录》▪P5

  ..续本文上一页自我去顺从和讨好他人!”自私有伤害别人的成分,自我是保持自己的同时慈悲他人!

  59,问:法师,不想伤害“他”,但觉得必须离婚和“他”在一起我才会幸福,纠结究竟该怎么办?答:这个在你自己选择!我可以给你一个思考题——浪漫爱情,激情五月天,只一个短暂时期;生活琐碎,柴米油盐酱,是一辈子的时光。当激情平淡,经历过后,回头你可能发现——嫁谁不是男人?娶谁不是女人?慎思

  60,问:法师,禅修时想真正的静下来,如何做?答:秘诀——放下,放下一切牵挂,内遗身心,外忘世界。因为此刻在坐禅,不可能处理那些事件,必须放下这些才好!《楞严经》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疯狂的心一旦不再折腾而歇菜,菩提就在这里。

  61,问:法师,如何保持好心情,并且微笑?答:这个太容易了,因为这些根本不需要花钱!往往不花钱的事情非常难,是不是啊?

  62,问:法师,我忘不了他?答:你忘了自己,忘记了要忘记。其实,没必要去刻意忘,时间长了你记都记不起,那时候需要努力才可以想起……没有好不了的伤口,却有记不起的回忆!额,好像是绕进去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时间会淹没一切……

  63,问:法师,对牛弹琴,滋味如何?答:两相得益!牛吃草吃得更好,你琴艺更棒。琴,是弹给自己的……老想给别人弹琴的,最终成为表演家;为自己弹琴的,都是艺术家!

  64,问:法师,我想成佛,该和众生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良好关系?答:还是先和“自己”这个众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吧!有时候会“恨自己”吗?有时候会“讨厌自己”吗?有时候会“不想面对自己”吗?如果一个人和自己都无法建立良好的关系,和别人恐怕也不容易有良好的关系!因为情绪不稳定可能造成许多人的困惑…

  65,问:法师,你为什么用ipad?答:我仔细看过说明书,上面好像没有注明:“法师!不许用……”。

  66,问:法师,孤独的人是不是就该出家?答:哦,这个想法不正确,出家人很少有感觉自己孤独的,即是有孤独也一定喜欢享受这份孤独。出家要看一个人的决心和因缘,不是你感觉孤独就要出家,这样出家了会感觉更加孤独

  

  

  我看还是去找个人,和他(她)一起孤独吧!

  67,问:法师,智慧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答:最高境界就是《心经》的“无智亦无得”——如果认为有个般若智慧可修可得,那是“从迷入迷”,其实“烦恼即是菩提”,没有烦恼怎会有菩提,因为有烦恼,在“烦”事上你已经不再“恼”了,那“即是菩提”!绝不是离开一切烦恼,另外存在一个菩提,这是双执。

  68,问:法师,头疼喜欢上一位优秀的出家人,我也很想他能喜欢我,希望有单纯的爱情!答:首先,没有单纯的爱情。喜欢那去问问他吧!这对他是个很好的考验。出家人也是人,如果他也喜欢,就还俗,不见得还俗就是坏事,重要的是他的优秀是不是还俗后还依然优秀?没有永恒之塔,最好不要打扰他……

  69,问:法师,如何才能出家?答:我好像以前有过回答,出家要有机缘还要有勇气,一种“死”的勇气~以前的那个人已经永远死了,此刻的人是新生的。很多人都一直想出家,但是总是有很多说法让自己放不下,唉~许多人真正到死都没放下吖!

  70,问:法师,您后悔过出家吗?答:起初曾经有过怀疑,后来明白今生唯一做对的选择就是在冥冥中当了和尚!佛法,将一个十五岁的青涩少年熏陶改造,虽然时至今日我依然平平常常,但是佛法的学习让我有一种“死而无憾”的感觉,不知道这种感觉对不对?

  71,问:法师,常常听见有人用“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来当借口的,怎么办?答:其实用这句子借口并不高明,你可以反问一句——bian bian 好像也可以穿肠过滴,为什么不试一试

  单单挑酒肉!

  72,问:法师,如何看待素食做成“假荤菜”的形式?答:没什么!接引刚刚开始吃素的人民没什么不好滴,总是比真荤好啊。像你这样修行已经高层次的不去吃就可以啦!我们吃自己的草就可以了……

  73,问:法师,知道密宗吗?有什么感觉?答:知道啊!一个比较神秘的宗派,修行讲究传承与次第,如果有好的上师带领,成就是必然的!可惜,现在“活”着的“佛”爷太多,不容易辨认真假。听说现在汉地密宗非常吃香,估计跟汉传佛教自身修行系统的断裂和衰弱有关系,其实汉传的禅宗是真正的“汉密”!

  74,问:法师,命运是注定的吗?答:定,也不定。如性别容貌等都已注定,但通过努力还是会变;又如一生遭遇,对于不曾自我反省的普通人,命运几乎是定的,但对于不断自我反省修心的人,改变也是必然。这就是许多算命高手都没办法算中修行人命运的地方,修行者会“克贪修忍、舍己从人”。

  75,问:法师,如何才能称为“法师”?答:唉,惭愧!在佛教讲:拥有佛法的人就可以称为“法师”,能够博通佛教经、律、论三藏的又称之为“三藏法师”。现在没有头发的,就可以被称为“发丝”,如我!

  76,问:法师,一个人的名字对一个人的命运重要吗?答:不明白的时候似乎很重要,明白了其实不重要!名字取的好,或者改一改就可以改变命运,那就不要努力了,都改名换姓好了。命运的改变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的修正,深刻的看看自己的心态、语言、行为等等,就自己心里有数了。改变,来自于心!

  77,问:法师,如何面对痛苦?答:如果这件事痛苦都不能解决了,那就微笑吧!保持一个好心情很重要……因为折磨自己无济于事。

  78,问:法师,您是看破红尘之人吗?答:红尘不可看破,但要看"穿",破则烂坏,无复其用;穿则如透明之玻璃墙,可用可饰。

  79,问:师父,如何让内心强大,不受外界干扰?答:很多时候保持——呆若木鸡!

  80,问:法师,人为什么会纠结吖?答:纠结很正常吖!当心里有几个想法起冲突时就纠结了,当真的做出决定,这个纠结就自然消除…因此没必要害怕纠结,而是要认真对待抉择,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但是未来的又是不确定的,恐慌又出现了,经过了才会不再恐慌,可是对过去的事件我们不是留恋就是懊悔…纠结吖!

  81,问:法师,究竟什么才是人啊?答:具足贪、嗔、痴的就是“人”。虽然人具足“三毒(贪嗔痴毒害自己和他人)”但是一个愿意自我展现,自我学习,自我超越,最终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才能称为“真正的人”。在佛教中这样的人就是选择“熄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及“自利利他”的菩萨。

  82,问:法师,如何看待真正的爱情?答:有真正的爱情吗?普通的爱,以欲望的满足为基础,没办法满足他的欲望,看看他还爱不爱你?其实一切皆然,包括去喜欢一个物品,与我无益处的东西,你会喜欢吗?真正的爱超越自私,是慈悲,普通的爱情是自私,是我需要你!深深地挖掘自心,一切都可以自己验证。

  83,问:法师,我感觉我太自我了,如何放下自我?答:“我”从来就不存在,你也放不下什么?“我”在哪里呢?存在的只是“我的身体”“我的意识”除了这些“我的……”,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我?估计你一定会再问:法师,没有我了,我怎么办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84,问:法师,修行人是怎么才有快乐的?答:当修行者发现痛苦一直都在,也一定明白快乐也一直都在,他们一起与“我”同在,不曾离开……从此以后不再拒绝痛苦,也不再刻求快乐,平静的“真快乐”就自己来了。

  85,问:法师,般若智慧是什么意思?答:“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智慧不等于聪明,而是处理问题以“双赢(自他皆欢喜)”的一种方式,聪明人往往是先考虑利益自己,有可能还是“损人不利己”。

  86,问:法师,如何看待暗恋的问题?答:这个问题问滴……怎么回答涅?要我说吖:要不去给他(她)表白,要不然——暗恋就是对自己的暗算……不知仁者意下如何?

  87,问:法师,坐禅的时候怎样祛除妄想?答:哦,那就先祛除“想祛除妄想”的这个妄想吧!静的秘诀就是“静,什么都不做”,妄想也不要想去祛除,所谓:断除妄想亦非真,趋向真如亦是邪……就静下来了。

  88,问:法师,您会孤独吗

  答:会吖!只要感觉到自我存在,就一定会感觉到孤独,孤独不是问题,我们本来就是孤独的,怕的是不想要孤独,因此不断折腾,希望摆脱这孤独无助,殊不知孤独是注定性的,我们只能成为自己。折腾不但无法填补空虚孤独,反而感觉更加孤独。这就是已经有很多东西,我们还在孤独。

  89,问:法师,如何看待婚姻与性?答:婚姻是一世俗道德与法律规定的约定,在某一社会里就必须遵守这个约定,否则麻烦就来了!性则是一种本能的生物性,本来如此而已,因为个人的信念与坚持有所差别,取向也有不同。其实,两者都来自于“需要安慰,我们生来孤独”,为了逃避孤独我们一直扩大与制造眷属。

  90,问:法师,常常听见你们说“平常心是道”,怎么个理解?答:你看“什么不平常”?

  91,问:法师,那人以前一直赞美某人,现在开始诽谤了,想不通?答:这有什么想不通!很正常吖…为己所用“必须”赞美,不为己所用“必须”诽谤;何况佛说“无常变幻”,要是一直都在赞美就不正常了…他在向你宣讲无常的真理,合掌默默礼敬吧!修慈心禅,散发慈光给恶人,可以改变恶缘,不妨试试。

  92,问:法师,我想出家,可否指条明路?答:我尚在黑暗中摸索,如何给你一条明路?只记得自己当时一个信念:我,要走出去!莫问前程……

  93,问:法师,有朋友借钱不还,我该怎样做?答:真诚的和他谈谈,如果他决定了不还,那就做“送给他(布施想)”,所谓“舍”。如果再追下去,就会伤了和气,并且自己也生气……

《云乡禅师《问答百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