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中论日光疏(下)▪P54

  ..续本文上一页地。

  入中论第十胜义菩提心终。

  入中论日光疏第十胜义菩提心终

  丁贰(诸地之功德)分二:一、一地之十二百功德;二、类推其余地。

  戊壹、一地之十二百功德

  菩萨时能见百佛,得佛加持亦能知,

  此时住寿经百劫,亦能证入前后际。

  智能入起百三昧,能动能照百世界,

  神通教化百有情,复能往游百佛土。

  能正思择百法门,佛子自身现百身,

  一一身有百菩萨,庄严围绕为眷属。

  在分述诸地功德时,首先阐述菩萨发胜义菩提心获得初地圣位,在出定位中示现的十二部百功德:一是一刹那顷能面见百佛尊;二是一刹那顷获得百佛加持亦能明清了知;三是以神通力了知有住世的必要时,则以自己的功德力加持寿命,使之住寿历经百劫,色身依然不坏并广作饶益众生的事业;四是亦能证入前际百劫与后际百劫,即菩萨智见能入前际后际的百劫诸事;五是在一刹那顷能入起百种三昧定;六是具备了一刹那顷能震动百世界的力量;七是一刹那顷体放光明即能遍照百世界;八是以神通力一刹那间教化、成熟百有情的相续;九是复能于一刹那顷往游百佛刹土;十是以胜妙的智慧力一刹那顷能正思择百种深奥法门,此亦并不是以闻思的相似智慧加以思择,而是以修悟智慧来觉受真实法味,(有些藏文的注释中说,是于自身上能现示不同的百种法门);十一是佛子以神通力在自身上一刹那间即能示现不同的百种身相;十二是在一一身的周围皆有百位菩萨来庄严围绕而为眷属,此等皆非他现而是自现的诸般海会菩萨。虽然菩萨的功德量等虚空,不可胜数,何止十二部功德,但佛陀巧施方便为适宜某些弟子的意趣,故摄要而善说了十二部百功德。《极显童子经》云:“善男子,是故菩萨第一地所住之相者,若欲求之刹那顷,得百三昧能入定,见百如来,亦知诸如来所摄受。动百世界,往百如来刹土,能显百世界,能悉成熟百有情。能住百劫,能入前际百劫,及后际百劫。能分别百法门,普示百身,于每一身有一百菩萨眷属,作真实精勤,具所有功德也。”此诸不共殊胜之功德力,一般是由入定位生起,出定位时真实现前。

  戊贰(类推其余地)分二:一、二地至七地以前数增上类推;二、清净三地以尘数类推。

  己壹、二地至七地以前数增上类推

  如极喜地诸功德,如是住于无垢地,

  当得功德各千种,余五菩萨得百千。

  得百俱胝千俱胝,次得百千俱胝量,

  后得俱胝那由他,百转千转诸功德。

  如以上述极喜地诸功德之数来进行类推,如是住于无垢地的菩萨当得功德各有千种,也就是从百数增至千数,即十二类千功德。此外其余五地(三至七地)菩萨首先分别当得十二类百千功德,十二类百俱胝功德,十二类千俱胝功德,次得十二类百千俱胝量功德,最后获得十二类俱胝那由他功德。此十二类功德之数,从初地至七地都是百转千转次第增上,如是倍倍增长而类推,则能了知诸地菩萨所得相应功德之数。

  《极显童子经》云:“善男子,住第二地者,于刹那顷,得千三昧而入定,面见千佛,正知彼等摄受,能动千世界,能往千佛土,令显千世界,令悉成熟千有情。令住千劫,能入前际千劫,及后际千劫,能分千法门,能普示千身,每一身复有千菩萨眷属示现真实也。善男子,第三地者,于刹那顷,得百千三昧,见百千佛,正知彼等摄受。能动百千世界,能往百千佛土,令显百千世界,悉令成熟百千有情。令住百千劫。能入前际百千劫,及后际百千劫。能分百千法门,普示百千身,又复于每身有百千菩萨眷属,示现真实。善男子,住第四地,于刹那顷,得那由他三昧而入定,见那由他佛,正知彼等摄受。动那由他世界,往那由他佛土,令显那由他世界,悉令成熟那由他有情。令住那由他劫,能入前际及后际那由他劫。能分那由他法门,普示那由他身,每一身复有那由他菩萨眷属,示现真实也。善男子,住第五地,于刹那顷,得千那由他三昧而入定,见千那由他佛土,令显千那由他世界,悉令成熟千那由他有情,令住千那由他劫,能入前际及后际千那由他劫,能分千那由他法门,普示千那由他身,于每一身有千那由他菩萨眷属,示现真实也。善男子,住第六地者,于刹那顷,得百千那由他三昧而入定,见百千那由他佛,正知彼等摄受。动百千那由他世界,令悉成熟百千那由他有情,令住百千那由他劫,入前际及后际百千那由他劫。能分百千那由他法门,普百千那由他身,于每一身复有百千那由他菩萨眷属,示现真实也。善男子,住第七地,于刹那顷,得百千亿那由他三昧而入定,见百千亿那由他佛,正知彼等摄受。动百千亿那由他世界,往百千亿那由他佛土,令显如其数佛土,令成熟如其数有情。令住如其数劫,入前际及后际如其数劫。分如其数法门,示现如其数身,于每一身有百千亿那由他菩萨示现真实。”

  己贰(清净三地以尘数类推)分三:一、八地功德;二、九地功德;三、十地功德。

  庚壹、八地功德

  住不动地无分别,证得量等百千转,

  三千大千佛世界,极微尘数诸功德。

  安住八不动地的菩萨远离一切分别忆念,安住于如虚空般的无生法忍之中,因而所得功德,无法以数衡量,也就是说八地菩萨所证得之功德量等百千转三千大千世界中极微尘数的十二类诸功德。《华严经》云:“于一念间,得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三昧,见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诸佛,能知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佛神力,能动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三昧,能入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佛世界,能照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佛世界,能化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佛世界众生,能住寿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劫事,能善入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法门,能变身为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于一一身,能示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过于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大菩萨心相续中不仅断尽了烦恼障的种子,且连烦恼障种子的习气亦能断除,故证无生法忍、安住寂灭本性之中,唯以智慧通达诸法本性。虽然七地以下菩萨的智慧、功德,观待异生位来说亦谓不可思议,但相对于八地以上的菩萨来说,亦非微妙。《华严经》云:“以诸佛与此无量无边起智慧门故,于一念中所生智慧比从初地已来乃至七地,百分不及一,无量无边阿僧祗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所以者何,先以一身修集功德,今此地中,得无量身,修菩萨道,以无量音声,无量智慧,无量生处,无量清净国土,无量教化众生,供养给侍无量诸佛,随顺无量佛法,无量神通力,无量大会差别,无量身口意业,集一切菩萨所行道,以不动法故。”虽然诸地菩萨在入定时安住大空性之中,均能真实现见法界本面,尔时一切分别心悉皆寂灭,但在出定位中各地的分位层次则有所不同。

  庚贰、九地功德

  菩萨住于善慧地,证得前说诸功德,

  量等百万阿僧祗,大千世界微尘数。

  菩萨安住于善慧地时,证得如前所说不可思议的十二类诸功德,量等百万阿僧祗劫三千大千世界极微尘数。《华严经》云:“于一念间,得十阿僧祗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三昧,见十阿僧祗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佛,知十阿僧祗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佛神力,能动十阿僧祗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世界,能入十阿僧祗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世界,能照十阿僧祗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世界,能化十阿僧祗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世界众生,能住寿十阿僧祗百千佛国土微尘数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十阿僧祗百千佛国土微尘数劫事,能善入十阿僧祗百千佛国土微尘数法门。能变身为十阿僧祗百千佛国土微尘数身,于一一身,能示十阿僧祗百千佛国土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过于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庚叁(十地功德)分二:一、明十地功德;二、明其余功德。

  辛壹、明十地功德

  且说于此第十地,所得一切诸功德,

  量等超过言说境,非言说境微尘数。

  且说于此第十法云地菩萨所获得之一切诸功德,其量等远远超过了能言说境与非言说境,即不可说,不可说,乃至十方佛刹不可称量极微尘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且说”者,按藏文颂义,即十地菩萨之功德无法用语言、算数譬喻能以说尽,或十地功德犹不止如此所说之量。

  辛贰、明其余功德

  一一毛孔皆能现,无量诸佛与菩萨,

  如是刹那刹那顷,亦现天人阿修罗。

  安住法云地的菩萨,能任运自在地示现种种化身,并于自身一一毛孔中皆能普现无量诸佛与菩萨众会(各有无量菩萨而为眷属)在演说微妙深法。不仅如此,且以不可思议的大神通力、大方便力,如是一一刹那刹那顷亦皆能示现无量天人阿修罗等不相杂乱,随所显现各类身相,方便教化各类有情,悉令悟入解脱正道,获得无余涅槃。

  大菩萨非但具有如是量不可说之功德,且以获得大神通力的功德因缘,不仅自现无量无边身相,亦能在一念之顷遍示无量无边十方佛刹以及六趣诸境。菩萨虽然已证法性身却不与众生脱离,仍勤于度化各类有情。《华严经》云:“菩萨趋达八至十地时,于自身每一毛孔中皆能示现诸佛菩萨众会。”尔时已证得一多、大小无碍等希有境界。如云:“一毫端现宝王刹,微尘里转大*轮。”正是此等大菩萨境界的真实写照。颂文中“亦”字摄帝释、梵王、护世、人王、声闻、独觉等皆能任运自在地示现而为说法。其功德广说详见于《华严经·菩萨十地品》。

  丙贰…

《入中论日光疏(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