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观四百论广释——句义明镜论▪P71

  ..续本文上一页察自他而破):

  非离于他性,唯从自性生,

  故从自他俱,其生定非有。

  有为法非是离于其他法的体性,而唯从自体性生起;因此诸有为法从自性,他性,自他二性俱之中,其生决定非有。

  通上以上的观察,应知诸法非有自性成立的生。任何一个有为法,比如花瓶,它不可能由自体独立产生,而是必须依靠其他的泥土,陶匠等众多因缘相聚合,才能成就。瓶等既非从自性而生,那么从他性而生,也是不会成立的,一者瓶本身若不成立,那观待自体而成立的他法,也就不会真实存在,二者他法本身也不会实有体性,不能真实成立是瓶子的他体法,比如说做瓶子的泥土,也是依靠众多的微尘,此中无有一个有自性。他法本身尚不成实,因而不可能自性生起瓶等诸法瓶等有为法于实义中既非自生,也非他生,那么自他俱合,也不会存在生,此理于前已有叙述。而诸法无有自性的生,其本身也相应无有臣分自性的存在。

  壬四:(观察次第同时而破)分二:一正破:二破由自性生的能立。

  癸一、(正破):

  前后及同时,二俱不可说,

  是故生与瓶,同时生非有。

  生等诸相在瓶的前,后及同时,二者均不可说,因此生与瓶,二者同时生起非有存在。

  若观察生等诸相与瓶是同时其足,还是有前后次第,也可了知无有自性的生存在。此如瓶子先有,而后有瓶子的生,这是无法成立的,因为瓶子已经生起,其后即不可能再有生的存在,否则有无穷的的过失;然后,若瓶子在后,生在前,这也不可能成立,瓶子已经成立了,生即不可能再有,如果有,也是与瓶无关之法,不会对瓶起到任何作用。《七十空性论》中言:“已生则不生,未生亦无生,生时亦不生,即生未生故。”其中观察方法也与此相同。因此,若观察瓶子与其生相,二者同时生起,或前后生起,都是无法成立的;而世俗中人们常言瓶等有为法有生住灭等相,应知唯是名言假立,并非真实中存在。

  癸二、(破由自性生的能立):

  问曰:瓶子的生是实有,否则无有生则不会有瓶子的旧,而人们现见瓶子有破碎相的旧存在,所以生也实有存在。

  若前生故者,前生不成旧,

  若谓后生者,后生亦不成。

  如果说以前生起的瓶子有故旧存在,而瓶子在以前初生之时并不自性成立为旧;如果说是后来生起的旧,而后生亦不能成立旧实有自性。

  世俗中所谓瓶子有破碎相的因,而这种旧实际也唯是名言安立,并非有自性的法,因而以旧也不能成立生实有自性。因为所谓瓶子的旧,在瓶子新生之初时在刚刚生起的无间刹那,瓶子上并无“旧”存在,以无有从新变为旧的时间故世人都不会说刚刚成的瓶子为旧;或者说瓶子于生起的刹那后,即被毁灭,这个过程也明显不存在瓶子从新变旧的转变。瓶子的旧并不是在瓶子新生之时,即已成立,而且在瓶子生起之后,也不可能有自性的变成旧。以瓶子从新至旧,是一个刹那不停的变化过程,比如观待去年的瓶子,今年的瓶子是旧瓶,而观待明年来说,人们又会说它在上一年是新瓶子。新旧变化刹那不停,并非常住不变,而且也只是观待安立的假名,其实并无自性。

  中观自宗于世俗中唯是名言安立的旧,并不彻底否认,而是许为无有自性的如同梦幻阳焰的现象。梦中我们得到了一个宝瓶,用来盛水盛药等,过一阶段后,瓶子旧了,最后它破碎了,自己为此而伤心不已。而梦醒时,就会明白梦中的瓶子从来没有生过,也不会有旧、灭等变化。同样,凡夫有情于现实生活中所执着的种种事物,其实同做梦一样,虽然梦相宛然,而实际中不值得丝毫执着。因此,于中观正理有所闻思后,应当经常运用,力求打破对世间名闻财利等的种种执着,若能有一份耕耘,即会得到一份收获。

  壬五、(观察三时而破):

  如现在诸法,不从现世起,

  非从未来生,亦非从过去。

  犹如现在的诸法,不是从现世而生起的,也不是从未来生,也不是从过去生起的。

  诸法若有“生”,必定会有生起的时间,而从过去、现在、未来观察,现在诸法皆不可能存在实有的生。首先观察现在的诸法,不会是在现在生起的,因为现在诸法已经产生了,如果还需要生,即有无穷、无义等多种过失,也应成因果同时的过失。然后现在诸法,也不可能在未来时生起,因未来时生起的法,不会现在即存在。现在、未来皆不会有现在法的生,那么现在诸法是否在过去生起的呢?如果不观察,世间有大部分人都会如是承认,然而过去已经灭尽,如同虚空或梦景一般,这样的法又怎么会有实有的“生”呢?如果诸法都是在过去生起的,都应成为昨夜梦景一般的无实法,而不会是有自性实有之法。如是从三时观察,真实的生何时也不存在,龙树菩萨言:“生非已生生,生非未生生,生时也不生。”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皆无有真实的生,以此即应了知,于凡夫分别心识前所显现的生灭诸相,唯是梦幻无实之景。若能以智慧了知此无生实相,那人们于世间中的种种痛苦烦恼,即会由实执的渐渐淡薄而减少。故诸学人,当于此无生法门生起定解,以大信心而趋入。

  辛二、(略示破所生的果):

  生既无所来,灭亦无所往,

  如是则三有,如何非如幻。

  诸法的生积极无所从来,其也无有所往之处,一切法皆是这样,因此二有怎么不是如幻无自性呢?

  诸法若实有体性,那么生时应如月从东出,有所来之处,其灭也应如月落西山,有所去之处,而实际中,与诸有为法一一观察,生起其本体无有来处,灭时其本体也无有去处,佛经中云:“佛言,诸比丘,如是眼之生起无所从来,灭亦无所往。”此处以眼为喻,而其余诸法也莫不如是。比如说种子,阳光,水肥等众因缘中,皆无妙芽,而这些因缘聚合时,苗芽却宛然而现,就象幻术所变现的事物般,从空无之中藉因缘突然显现,并无实实在在的来处;当因缘不具时,苗芽也悄然而灭,其本身清迹无语,也没有去任何他处。若加理智分析,三有中的一切法皆是如此,因而这样的法,为什么不是如幻无实呢?佛在《般若二万颂》中说过:“诸法如幻,自性未生,不灭,无来者也。”“善现一切法如梦如幻,涅槃亦如梦如幻;较涅槃有胜法者,此亦如梦如幻。”中观宗所说的诸法如幻,是指诸法本无自性,唯是缘起之义。以性空之中不灭缘起故,诸法是无本体,然非同于石女儿兔角龟毛等毕竟非有之事,而是于因缘聚散中,有不断的如幻因果诸法显现,此即缘起性空的正义。而其它种种执诸法实有,或执中观空性是断灭缘起等等这些皆是毁谤缘起堕恶趣的邪见,应当如唾弃不净物一样舍弃。

  庚二、(总破生住灭三有自性)分四:一观察此第同时破三相有自性二出相无穷过而破;三观察一异而破;四观察有无自性而破。

  辛一、(观察次第同时破三相有自性):

  生住灭三相,同时有不成,

  前后亦为无,如何当有生。

  生住灭三相同时实有存在不能成立,前后次第生起也不成立,那么如何才能有自性的生呢?

  有为法的能相—即生住灭三相,唯是世俗现象中的假立名言,实际中不可能成立。如果三相自性成立,必然要有它们合理的存在方式。从存在时间上观察,三相若成实存在,那是同时存在,还是次第性的存在呢?一般人都会知道,诸法在声的刹那,不会有住灭,在住刹那也不会有生灭,在灭的刹那不会有生住,生住灭三者的名言本性不同,古不可能同时存在。三相在同时不能成立,而前后次第也不会成立。虽然在世俗中,人们都说在一个法上,有生、住、灭三相,然而这只是于相续假法上所建立的名言。于世俗谛中,诸有为法皆是刹那变迁的无常法,某法生起后,至第二刹那其生起的本体即已灭坏,进入所谓的安住后,所安住的其实是另一个法,而变灭也是如此,三相所依的并非是一体法,故不能成立三者与一法上能真实次第存在。再者,也可观察,若三相实有自性,有自性之法则不应变为他性,如是生相应恒存在不灭,住灭二相也应如是,而现实中恒有生住灭三相的法,是谁也不可能找到的,故生住灭三相于实际中不能同时俱存,也不会有次第存在。总之,生住灭三相唯是名言假立的幻相,如同梦中诸法的生灭变迁一般,本来非有,故无论怎样观察,也得不到丝毫的真实性。

  辛二、(出相无穷过而破):

  若生等诸相,复有一切相,

  故灭应如生,任亦应如灭。

  如果生等诸相,各各复有生等一切相,以此应许灭也如生,住相也应如灭,(辗转生住灭相应成无穷)。

  生住灭是有为法的能相,彼等自身尚不成立,又如何真实成立他法呢?而生住灭三相,若各各需要具足尤为法的能相,应成生有生住灭三相,住灭也相同,各有生住灭三相;而生生、生住、生灭三相要成立,也应各各具足生住灭三相,成立生生生,生生住,生生灭……,住灭的生住灭三相也应同样,如是辗转成立,生住灭相应成无穷,最终也不能成立根本的能相。有为法的能相尚无法真实成立,故有为法全然无有真实自性。关于法相本身是否要以法相来成立的问题,在因明论著中多有辩论,在中观自宗看来法相自身上并无实质的法像,但是以表示方式上,它可以具有法相,这种表示不会无穷的过失。而在有事宗看来,法相若要成立,其本身不得不许真实具足法相,如是即应成上述的无穷过失。

  辛三、(观察一异而破):

  问曰:能相所相是一体,或异体都可以成立,如所相是瓶子,异于其能相生住灭,二者是异体。

  所相异能相,何为体非常,

  或者彼四法,皆无有自体。

  若所相异于能相,为什么所相法本体不是常法呢?或者相反所与能相一体,以此所相与生住灭四法,都应无有成实自体。

  所相即是诸能相所表示的法,能相是所相法的法相。比如瓶等有为法,其能相为生住灭,所相为瓶等本身。按敌…

《中观四百论广释——句义明镜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