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寂静马车—踏上涅槃之旅▪P5

  ..续本文上一页件事有助于个人的利益,这是人类不该感到羞耻的。这些并未列在佛教经典中,它们是属于世间的、实用的。

  

  首先,不要对自己的生意或赖以为生的工作感到羞耻;不该对接近老师以学习买卖、专业或学科感到羞耻,如果因羞耻而不去做,如何获得知识呢?不该对吃感到羞耻,如果不能吃,那么将会饿死。最后,不该对夫妻间的亲密关系感到羞耻。

  

  同时也有假的愧,例如,害怕在人生历程必要的时刻,会见重要的人。

  

  村民会在搭乘火车、公车或渡船旅行时,有假愧的倾向,我指的是真正的村民—从未搭乘过公共运输工具的人,这些单纯的人也许会在旅行时害怕使用厕所,这也是无益的。人们也会害怕动物、狗、蛇或昆虫,或害怕到陌生的地方。许多人害怕异性,或敬畏父母、师长,不敢走到跟前或与之交谈。有些行者害怕与老师小参,他们等在门外,彷佛那是牙医诊所一般。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惭与愧,它们只与做出不善行有关。人应该畏惧恶业与烦恼,要知道在它们攻击时,很难说它们会操纵人到什么程度,而让人做出不善行。

  

  反思惭与愧是件好事,行者身上的这两项特质愈强,便愈能发挥精进来保持正念。害怕破坏持续练习的行者,就会努力地培养警觉。

  

  因此,佛陀对天人说:「庄严的八正道马车以惭为靠背。」如果你有惭与愧的靠背,当驶向涅槃极乐时,会有东西可倚靠与依赖,能让你舒服地坐着。就如搭车时有意外的风险,行者在八正道的马车上,也冒着修行的风险,如果这些特质较微弱,便有失念的危险,而所有的过患便随之发生。

  

  愿你充分的惭与愧引领你激发热切的精进,以使能持续地修习正念。愿你因此能顺利而快速地沿着八正道前进,直到最后了解涅槃。

  

  

  环绕马车的装甲—念

  

  为了确保佛法之旅安全完成,马车必须有车身。在佛陀时代,马车以木头或其它坚硬的材质制成,用来防御矛或箭。在近代,国家会花费许多资源来发展战车所使用的装甲。现代的汽车为了安全,也都以金属包覆,今日你乘车时,就如处在舒适的房间里,远离风吹日晒。如果车身好好地保护你免受天候的影响,那么不论外面下雨或下雪,你都能舒适地旅行。这些例子都在说明,念让行者远离烦恼无情攻击的功能。念是种让心安全、舒适与冷静的武装,只要有念提供保护,烦恼便无法进入。

  

  少了念的防护,无人能安全地以八正道之车旅行。当马车进入战场时,装甲是保护乘客的决定性因素,修观是场对抗烦恼的战役,早在记忆所及之前,烦恼便控制了我们的存在,所以需要坚固的装甲环绕马车,我们才能受到保护,免受它们无情的掠夺。

  

  为了克服烦恼,了解它们如何生起是有益的。烦恼的生起与六境有关,无论何时,只要在六根门的任何一门失去正念,你很容易就会成为贪、瞋、痴与其它烦恼的受害者。

  

  例如,当「看」的过程发生时,可见色与眼识接触,如果是可意的所缘,而且你没有正念,立基于渴爱或欲望的念头便会生起;如果是不可意的所缘,瞋恚便会攻击你;如果所缘是平淡且无关好恶的,你就会被愚痴的浪潮卷走。然而,当正念现前,烦恼便无法进入你的意识之流。注意﹁看﹂的过程,念让心有机会了解正在发生事物的真实本质。

  

  念的直接利益是心的纯净、清明与快乐,这些只有在念出现时才能经验到。无有烦恼即是纯净,因为纯净而会有清明与喜悦,纯净而清明的心便能加以施展。

  

  不幸的是,在事物还未受检视的过程中,不善心会比善心生起得更频繁。一旦心中生起贪、瞋、痴,我们便会开始造作不善业,而在今世或后世结果。投生是一种果报,有了生,死亡变得不可避免。在生与死之间,众生会造作更多的业,包括善业与恶业,使得轮回持续转动。因此,无有正念是通往死亡之路,它是今世与来世的死因。

  

  因此,念犹如对生命不可或缺的新鲜空气,所有呼吸的众生都需要清新的空气,如果只有污染的空气可用,他们很快就会染病,甚至死亡。念就是这么重要,丧失正念这新鲜空气的心会变得腐败,呼吸急促,并因烦恼而窒息。

  

  人吸了脏空气也许会突然生病,而在真正临终时遭受极大的痛苦。当失念时,我们因吸入烦恼的毒气而受苦,在可意的所缘出现时,被渴爱的痛苦所刺穿;如果是不可意的所缘,就被瞋恚之火所焚烧;如果发现所缘会让人出丑,就会被我慢所吞食。烦恼以许多形式出现,但当它们攻击我们时,总是相同的—我们会受苦。心的完全舒适、宁静与快乐,只存在于将烦恼摒除于内心之外。

  

  有些污染物会让有呼吸的生物发昏与混乱,有的则会死亡。烦恼也是如此,有的攻击力较小,有的则会致命。有人会因欲乐而头昏;或盛怒下中风发作而亡;若渴望过度强烈,会致人于死;放纵多年的贪欲,是为严重疾病种下祸根;极度的愤怒或恐惧也会致命,特别是有心脏病的人;烦恼同时也会招致精神官能症或精神异常。

  

  事实上,烦恼比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还要危险许多。如果有人吸入污染的空气而死,毒素会留在他的尸体中,但烦恼的染污则会带到下一世,更不要说它们对其他有情的负面影响。烦恼由心吸入,造成的业会在未来成熟。

  

  当正念时时刻刻现前,心会渐渐净化,如戒烟以后,肺渐渐排掉附着其上的焦油与尼古丁一样。纯净的心容易专注,智慧便有机会生起,这个治疗的过程由念开始。以念为修习的基础并深化定,你会经历到各个层次,智能便渐渐增长。最后在烦恼根除之时,便会体证涅槃,涅槃中没有任何染污。

  

  只有在个人的修行中体验过念的利益的人,才能欣赏其价值。当人们不厌其烦地呼吸新鲜空气,在拥有健康后,才能证明他们努力的价值。同样地,深入修行的禅修者,甚至是体验到了涅槃,才会真正了解念是值得的。

  

  

  车夫—正见

  

  不论这辆车有多优良,若没有驾驶,那里也无法到达。同样地,佛陀解释,正见必须为我们的心灵之旅提供动力与方向。经典列出六种正见,在这项开示中,佛陀特别提及于圣道心剎那所生起的正见。圣道心是此练习中最顶点的观,我们将在后面讨论。

  

  ﹝自业正见—「业」是个人唯一的财产﹞

  

  第一种是「自业正见」(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视﹁业﹂为个人财产的正见,「业」当然是指所有的善行与不善行。我们能拥有与支配物质所缘的观念,基本上是个错觉,因为所有的物质都是无常的,必然会败坏,「业」才是我们在世上唯一可靠的财产。

  

  我们必须了解,不论所做的一切是善或恶,都会跟着我们轮回,而生起相应的善果或恶果。「业」对于心会产生直接的结果,依善业或恶业导致乐或苦。另外,还有经过长时间才圆熟的果,不善业导致投生于恶趣,而善业则生于善趣,最高的善业则导向解脱轮回。

  

  以这种方式看待生命,给予我们选择所希望的生活条件的力量。因此,业自性正见又称为「世间之光」,藉由它,我们能看到并评估选择的本质。正确地了解「业」,就如铁路的交叉点,火车可以在那里选择方向;或如连结许多目的地的国际机场。由于我们如所有众生一般希求安乐,对「业」的这项了解,会让我们产生培养更多善行的强烈愿望,也会想要避免那些招致未来悲苦的行为。

  

  布施与持戒的人,即选择了投生于善趣的方向,这种福业会帮助有情走上涅槃之道。

  

  ﹝禅正见—安止于所缘﹞

  

  修习定才能超越自业正见。定有种种立即的功德,它能让行者活得轻安,安止于所缘。

  

  第二种正见是「禅正见」(jhAna sammAdiTThi) —关于各种禅与安止定的正见,它是与八种禅定之一同时生起的知见。禅正见有三项功德:在临终时,如果能够维持获得安止的力量,便能投生梵天,在那儿待上很长的时间,经历世间的成坏;第二,禅定是发展稳固内观的基础;它也能成为发展神通的基础。

  

  ﹝观正见—为究竟的观开路﹞

  

  我们花费最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发展第三种正见—观正见 (vipassanA sammAdiTThi),这种正见是观智的果。当精进、念与惭愧都现前时,这些观智自然会发展。重要的是,要谨记:正见不只是一种看法,而是从我们亲见存在的真实本质,所生起的深刻领悟。

  

  近代的元首要离开官邸时,会有多项准备工作,在车队安排好之前,安全人员要先确定道路是否畅通与安全。他们要检查是否有炸弹;在人行道上放些栅栏以控制群众;分派警察人员站岗;并移除任何可能挡路的车辆。唯有如此,总统才会离开官邸进入座车。

  

  同样地,在八正道中,观正见就如特务。无常、苦与无我随观清除道路上的各种执取—执取邪见、珍爱的理论、误解等,清除的过程顺序地发生,一旦事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圣道正见将会出现,并根除烦恼。

  

  ◎清除的过程

  

  在通往圣道心的路上,每阶段的观皆断除一种特别的邪见,或关于实相本质的误解。第一个名色分别智,让我们区分出名色的差别,了解生命只不过是川流不息的名、色二法。此时,我们除去了额外的东西—将实际不在该处的某物放入实相中,例如永恒与有个自我的观念。

  

  第二个是了解因与果的缘摄受智,断除任何关于事物是否为偶然发生的疑问—我们知道它们并非如此。进一步地,我们清晰而直接地看见事物并非靠任何外力而产生。

  

  深入禅修,我们会看到所缘的无常,并领悟过去与未来将经验的每件事都是无常的。基于这无常的理解,接着便会了解我们并无庇护所,无一物可倚赖,因而去除可在世间的物体中找到平静与平稳的邪见。被诸法压迫确实是很大的痛苦,在观的阶段…

《寂静马车—踏上涅槃之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