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道他人有五宝,或者类似五宝的东西,以偷窃心挑拣选择而没有使之离开本处,犯可悔罪。如果挑拣选择之后拿走,使之离开原来位置,价值五钱(以上)的,犯不可悔罪。
原文:离本处者。若织物。异绳名异处。若皮若衣。一色名一处。异色名异处。若皮衣物。一色名一处。异色名异处。若毛褥者。一重毛名一处。一色名一处。异色名异处。是名诸处。居士为他担物。以盗心移左肩着右肩。移右手着左手。如是身分。名为异处。车则轮轴衡轭。船则两舷前后。屋则梁栋椽桷四隅及隩。皆名异处。以盗心移物着诸异处者。皆犯不可悔。
现代汉语译文:所谓离本处:如果(重物在)纺织品(上),不同的织绳叫做异处;如果是(在)皮革或者衣服(上),同一色叫做一处,不一样颜色的地方叫做异处。如果是(在)皮衣物(上),同一色叫做一处,不一样颜色的地方叫做异处。如果是毛褥,同一重毛叫一处,同一色叫一处,不同颜色的地方叫异处。居士为别人担挑物品,以盗窃心将(所担物)从左肩移动到右肩,从右手移到左手,像这样身体不同的部分叫做异处。(对于)车乘,则是车轮、车轴、车横木,以及驾车时套在牲口脖颈上的木制驾具,(如果是)船,则是船两侧和前后,(如果是)屋子,则是屋梁、屋脊、屋椽,四角及内室,(这些不同的位置)都叫做异处。以偷盗心将东西移放到这些不同的地方的,皆犯不可悔罪。
原文:盗水中物者。人筏材木随水流下。居士以盗心取者。犯不可悔。若以盗心捉木令住。后流至前际。及以盗心沉着水底。若举离水时。皆犯不可悔。复次有主池中养鸟。居士以盗心按着池水中者。犯可悔罪。若举离池水。犯不可悔。若人家养鸟飞入野池。以盗心举离水。及沉着水底。皆犯不可悔。
现代汉语译文:盗窃水中物品的情形:有人将木材编列成筏随水漂流而下,(如果)居士以偷盗心取用的,犯不可悔罪。如果以盗窃的心抓住木头让它停住,以后又往前方漂流;或者以盗窃心(将木材)沉进水底,当将木材提离水面的时候,都犯不可悔罪。再有,有主人的水池中饲养着鸟,居士以偷盗心(将鸟)按着(使它)没入池水中的话,犯可悔的罪;如果将鸟抓起离开池水,犯不可悔罪。如果是别人家养的鸟飞进(没有主人的)野外池塘,以偷盗心将鸟抓起离开池水,或者使沉入水底的,都犯不可悔罪。
原文:又有居士。内外庄严之具。在楼观上。诸有主鸟衔此物去。以盗心夺此鸟者。犯不可悔。若见鸟衔宝而飞。以盗心遥待之时。犯中可悔。若以咒力令鸟随意所欲至处。犯不可悔。若至余处犯中可悔。
现代汉语译文:又有居士(所发生的情况):在楼台上,(放置有)修饰身相威仪的衣冠铛钏以及装饰家屋内外的幢幡璎珞等物,被那些有主人的鸟衔走,(如果居士)以盗窃心抓住这些鸟夺取(物品)的,犯不可悔罪。假如看见(有主的)鸟衔着宝物飞走,以盗窃心远远地等待它(落下)的时候,犯中可悔罪。如果以咒术的力量使鸟儿随着自己的意愿停到想让它停留的地方,犯不可悔罪;如果鸟停到了别的地方,犯中等程度的可悔罪。
原文:若有野鸟衔宝而去。居士以盗心夺野鸟取。犯中可悔。待野鸟时犯小可悔。又诸野鸟衔宝而去。诸有主鸟夺野鸟取。居士以盗心夺有主鸟取。犯不可悔。若待鸟时犯中可悔。余如上说。
现代汉语译文:如果有野生的鸟衔着宝物飞走,居士以盗窃心抓住这个鸟夺取(宝物),犯中等程度的可悔罪;等待野鸟(落下)的时候,犯小的可悔罪。又(比如)有些野生鸟衔着宝物飞走,另一些有主人的鸟夺取了野鸟(所衔的宝物),居士以盗窃心抓住有主人的鸟夺取(宝物),犯不可悔罪。如果等待(夺了野鸟宝物的)有主鸟(落下)之时,犯中等程度的可悔罪。其它情形如上所说。
原 文:又诸有主鸟衔宝物去。为野鸟所夺。居士以盗心夺野鸟取。犯中可悔。若待鸟时亦犯中可悔。余亦同上。
现代汉语译文:又比如有主人的鸟衔着宝物飞走,被另一些野生鸟夺去,居士以盗窃心抓住野生鸟来取得(宝物),犯中等程度的可悔罪。如果等待(夺了有主鸟宝物的)野鸟(落下)之时,也是犯中等程度的可悔罪。其它的情形也同上。
原文:若居士蒲博。以盗心转齿胜他得五钱者。犯不可悔。若有居士以盗心偷舍利。犯中可悔。若以恭敬心而作是念。佛亦我师。清净心取者无犯。若居士以盗心取经卷。犯不可悔。计直轻重。
现代汉语译文:如果居士赌博,以盗窃心偷换赌博工具来赢得他人钱,超过五钱的,犯不可悔罪。如果有居士以盗心偷窃舍利,犯中等程度的可悔罪。如果居士以恭敬心而这样想:“佛也是我的老师”,(从而)以清净心拿取的不犯。如果居士以盗窃心偷取经卷,是否犯不可悔罪,依据经卷的价值轻重判别。
原文:夫盗田者有二因缘。夺他田地。一者相言。二者作相。若居士为地故。言他得胜。若作异相。过分得地。直五钱者犯不可悔。
现代汉语译文:关于侵占田地,有两种夺取他人地产的情形,一种是告状讼于官府,一种是建立界限标记。如果居士为了(盗占)土地的缘故,官司打赢了;或者建立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界限标记,多占了人家的田地,价值超过五钱,犯不可悔罪。
原文:有诸居士。应输估税而不输。至五钱者犯不可悔。复有居士至关税处。语诸居士。汝为我过此物。与汝半税。为持过者。违税五钱犯不可悔。居士若示人异道。使令失税。物直五钱。犯中可悔。若税处有贼及恶兽或饥饿故示异道。令免斯害。不犯。
现代汉语译文:有这样的居士,应该交纳的税却不交纳,价值积累到超过五钱的,犯不可悔罪。再比如有居士到交纳关税的关卡,对别的居士说:“你帮我把这东西(免税)带过关卡,(我)给你税值的一半(作为酬谢)。”为他带过去的人,违反税价超过五钱的,犯不可悔罪。居士如果给人指点其它的道路,使关卡失去应有的税收,应该交纳关税的物品价值五钱以上的,犯中等程度的可悔罪。假若因为税卡所处的地方有盗贼或者凶恶的野兽或者饥荒,而指点其它的道路,使(对方)免于这些危害,不犯戒。
原 文:又有居士。与贼共谋。破诸村落。得物共分。直五钱者。犯不可悔。
现代汉语译文:又有居士,与盗贼同谋,抢劫村庄,打劫得来的财物与盗贼一起分,财物价值五钱以上的,犯不可悔罪。
原 文:盗无足众生者。蛭虫于投罗虫等。人取举着器中。居士从器中取者犯不可悔。选择如上。
现代汉语译文:盗窃没有脚的众生:水蛭、于投罗虫等,有人拿起放到器皿里,居士如果从器皿里拿走的犯不可悔罪。(以偷心在器皿中)挑选拣择(的情况)如上所说(以偷心选择而未离处。犯可悔罪)。
原 文:盗二足二足众生者。人及鹅雁鹦鹉鸟等。是诸鸟在笼樊中。若盗心取者犯不可悔。余如上说。
现代汉语译文:偷盗两只脚的众生:(比如)人及鹅、大雁、鹦鹉、(其它)鸟类等,当这些鸟在笼子里,如果以盗心窃取的,犯不可悔罪。其它情形比照前面所说。
原文:盗人有二种。一者担去。二者共期。若居士以盗心。担人着肩上。人两足离地。犯不可悔。若共期行过二叟步。犯不可悔。余皆如上说。
现代汉语译文:盗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负载而去,一种是迫使一起走。如果居士以盗心,把人担在肩膀上,对方两脚离地的,犯不可悔罪。如果是迫使人行走,超过二双步,犯不可悔罪。其它(情形)都比照以上所说。
原文:盗四足者。象马牛羊也。人以绳系着一处。以盗心牵将过四叟步。犯不可悔。若在一处卧。以盗心驱起过四叟步。犯不可悔。多足亦同。若在墙壁篱障内。以盗心驱出过群四叟步者。犯不可悔。余如上说。
现代汉语译文:偷盗四只脚的众生:(比如)象、马、牛、羊之类的。主人用绳子将这些动物牵在一个地方,(居士)以盗心把它们牵走,超过四双步的,犯不可悔罪。(如果这些动物)在一起躺着,以盗窃心把它们驱赶起来,超过四双步的,犯不可悔罪。(盗窃)有多只脚众生(的情形)也是一样,如果它们在墙壁或者篱障内,以盗窃心(把它们)驱赶出来离群超过四双步的,犯不可悔罪。其它情形比照上面所说。
原文:若在外放之。居士以盗心念。若放牧人入林去时。我当盗取。发念之机犯中可悔。若杀者。自同杀罪。杀已取五钱肉。犯不可悔。
现代汉语译文:如果是在外面散放(牧养的),居士以偷盗心想:“假若放牧的人到树林里去的时候,我当去偷取。”生起这样念头的时候,犯中等程度的可悔罪。如果杀了动物的,自然犯杀罪;把动物杀了以后,割取价值五钱以上的肉,犯(盗戒)不可悔罪。
原文:复有七种。一非己想。二不同意。三不暂用。四知有主。五不狂。六不心乱。七不病坏心。此七者。取重物犯不可悔。取轻物犯中可悔。
现代汉语译文:又有七种(情形):一是知道(东西)不是自己的;第二种是(物品的主人)不同意(给予);第三种,不是暂时(借)用;第四种是知道(物品)有主人;第五种,精神正常;第六种是心不乱(清醒);第七种,不是被疾病损害得无法思考。这七种情况,盗取值五钱以上物品的,犯不可悔罪;所盗物品价值微贱的(低于五钱),犯中等程度的可悔罪。
原 文:又有七种。一者己想。二者同意。三者暂用。四者谓无主。五狂。六心乱。七病坏心。此七者。取物无犯。
现代汉语译文:又有七种(情形):一是认为是自己的,第二种是(主人)同意的,第三种是临时(借)用,第四种是以为没有主人,第五种是精神失常,第六种是心思紊乱,第七种是被疾病损害得无法正常思考。这七种情况下,夺取物品不犯戒。
原文:有一居士种植萝卜。又有一人来至园所。语居士言。与我萝卜。居士问言。汝有价耶。为当直索。…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