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答言。我无价也。居士曰。若须萝卜当持价来。我若但与汝者。何以供朝夕之膳耶。客言。汝定不与我耶。主曰。吾岂得与汝。客便以咒术令菜干枯。回自生疑。将无犯不可悔耶。往决如来。佛言。计直所犯可悔不可悔。茎叶华实皆与根同。
现代汉语译文:有一个居士种植萝卜,另外有一个人来到(种萝卜者)的田园里,对居士说:“给我萝卜。”居士问他:“你有钱吗?(如果有钱)我为你按钱数挑选(萝卜)。”回答说:“我没钱。”居士说:“如果想要萝卜,就应该拿钱来买,我如果就这么给你的话,拿什么来供给(自己的)早晚饭哪?”来客说:“你是肯定不给我了么?”(菜园)主人说:“我怎么会给你呢?”来客就用咒术使(菜园里的)菜干枯了。回去以后,他自己心生疑虑:“这么做是不是犯了不可悔罪呢?”于是去到佛那里请佛决疑。佛说:“计算(所损失菜的)价值就知道可悔还是不可悔,茎、叶、花、果实(等有价值的)都与根(有价值的)相同。”
原文:有一人在祇洹间耕垦。脱衣着田一面。时有居士四望无人。便持衣去。时耕者遥见。语居士言。勿取我衣。居士不闻。犹谓无主。故持衣去。耕人即随后捉之。语居士言。汝法应不与取耶。居士答言。我谓无主故取之耳。岂法宜然。耕人言。此是我衣。居士言曰。是汝衣者便可持去。居士生疑。我将无犯不可悔耶。即往佛所咨质此事。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之。居士白言。谓言无主。佛言无犯。自今而后取物者。善加筹量。或自有物。虽无人守而实有主者也。若发心欲偷未取者。犯下可悔。取而不满五钱者。犯中可悔。取而满五钱。犯不可悔。
现代汉语译文:有一个人在祇园耕种(田地),脱掉衣服放在田地的一边。这时候有居士四望无人,把衣服拿起来就走,此时,农夫远远看见,对居士说:“不要拿我的衣服”。居士没有听到,仍然以为衣服是没有主人的,所以拿着衣服走了。农夫随即赶上来拉住居士,对他说:“你们的戒法(规定)应该不与取么?”居士回答:“我以为(衣服是)没有主人的,所以就拿了,哪里是戒法允许呢?”农夫说:“这是我的衣服。”居士对他说:“既然是你的衣服,你就可以拿走了。”(其后)居士产生疑虑:“我是不是没有犯不可悔罪呢?”就到佛那里,请教这件事情。佛(虽然)很清楚(事情的始末),还是故意问(他):“你拿衣服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居士回答说:“以为这件衣服是没有主人的”。佛说:“没有犯(戒律),从今以后拿取物品的时候,好好考虑清楚。如果一件东西自己在那里放着,虽然无人看守而实际却有主人的,如果发心想偷而没有拿取的,犯下可悔罪;偷了但是不足五钱的,犯中等程度的可悔罪;偷取而值五钱的,犯不可悔罪。”
淫戒第三
原文: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不应生欲想欲觉。尚不应生心。何况起欲恚痴结缚根本不净恶业。是中犯邪淫有四处。男女黄门二根。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男者。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亦同于上类。(注十四)
现代汉语译文:佛告诉比丘们:优婆塞不应该生起欲想和欲觉,淫欲之心尚且不应该生起,何况发起贪欲、嗔恚、愚痴(三毒齐具的)烦恼根本不净恶业。这其中犯邪淫的情形有四种:男性、女性、被阉割者、两性兼有者。女性:女人、雌性非人、雌性动物。男性:男人、雄性非人、雄性动物。被阉割者、两性兼有者的情况也同于以上的分类。
原文:若优婆塞。与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处行邪淫。犯不可悔。若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二处行淫犯不可悔。若发心欲行淫。未和合者犯下可悔。若二身和合止不淫。犯中可悔。
现代汉语译文:如果优婆塞,与女人、雌性非人、雌性动物,(口、谷道、产道)三处行邪淫的,犯不可悔罪。如果与男人、雄性非人、雄性动物,被阉割者,两性兼有者,于(口、谷道)两处行淫的,犯不可悔罪。如果发心想要行淫,没有和合的,犯下等程度的可悔罪。如果二身和合立即中止淫行,犯中等程度的可悔罪。
原文:若优婆塞。婢使已配嫁有主。于中行邪淫者。犯不可悔。余轻犯如上说。三处者。口处大便小便处。除是三处。余处行欲皆可悔。
现代汉语译文:如果优婆塞,女仆已经婚配有主,在此期间(与之)行邪淫的犯不可悔罪。其它轻犯的情况如上所说。所谓三处:口处、大便、小便(产道)处。除了这三处,其它地方行淫欲都是可悔罪。
原 文:若优婆塞。婢使未配嫁。于中非道行淫者。犯可悔罪。后生受报罪重。
现代汉语译文:如果优婆塞,女仆尚未婚配,在此期间(与之)三处以外行淫的,犯可悔罪,(但)来世将会受罪苦重报。
原 文:若优婆塞有男子僮使人等。共彼行淫二处。犯不可悔罪。余轻犯罪同上说。
现代汉语译文:如果优婆塞,有男性僮仆等,与其(口、谷道)二处行淫欲,犯不可悔罪,其它轻犯的情况如上所说。
原 文:若优婆塞共淫女行淫。不与直者。犯邪淫不可悔。与直无犯。
现代汉语译文:如果优婆塞同妓女行淫,不给钱的,犯邪淫不可悔罪;给了钱的不犯。
原 文: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根未坏。共彼行邪淫。女者三处犯不可悔。轻犯同上说。
现代汉语译文:如果人死乃至动物死后,身根没有坏,和这些(尸体)行邪淫,(如果尸身是)女性,在三处行淫,犯不可悔罪。其它轻犯的情况如上所说。
原 文:若优婆塞自受八支。行淫者犯不可悔。八支无复邪正。一切皆犯。
现代汉语译文:如果优婆塞在自己受八关斋戒期间,行淫欲的,犯不可悔罪。八关斋戒期间,不论邪淫还是正淫,都犯戒。
原 文:若优婆塞。虽都不受戒。犯佛弟子净戒人者。虽无犯戒之罪。然后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
现代汉语译文:如果优婆塞,即使根本没受戒,(但是)破坏了佛弟子具清净戒行之人梵行的,虽然没有犯(邪淫)戒之罪,但是(这一生)以后永远不许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戒。
原文:佛告诸比丘。吾有二身。生身戒身。若善男子。为吾生身起七宝塔至于梵天。若人亏之。其罪尚有可悔。亏吾戒身其罪无量。受罪如伊罗龙王。(注十五)
现代汉语译文:佛对比丘们说:我有两种身,生身和戒身,如果善男子为我的生身造立多宝塔,高至梵天,若有人破损此塔,其罪过尚属可悔,(但)亏损我的戒法身(坏失戒律)所犯的罪无量,所受罪报就像伊罗龙王(一般)。
妄语戒第四
原文:佛告诸比丘。吾以种种呵妄语。赞叹不妄语者。乃至戏笑尚不应妄语。何况故妄语。是中犯者。若优婆塞。不知不见过人圣法。自言我是罗汉向罗汉者。犯不可悔。
现代汉语译文:佛告诉比丘们:“我用种种(方式)呵斥妄语,赞叹不妄语的人,甚至开玩笑也不应该妄语,何况故意说妄语。这其中违犯(戒律)的情形:如果优婆塞并没有知道和证得超越凡夫的圣法,而自称我是阿罗汉,或即将成为阿罗汉的,犯不可悔罪。
原文:若言我是阿那含斯陀含若须陀洹乃至向须陀洹。若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若得慈悲喜舍无量心。若得无色定虚空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若得不净观阿那般那。念诸天来到我所。诸龙夜叉薜荔毗舍阇鸠盘荼罗刹来到我所。彼问我。我答彼。我问彼。彼答我。皆犯不可悔。
现代汉语译文:如果自称:我是(证得)阿那含(不来果位)、斯陀含(一来果位),或者(证得)须陀洹(预流果),乃至即将得须陀洹果的,或者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或者修成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或者得无色定、虚空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或者修习不净观、数息观(有成就),说各处的天神到我这里来,各处的龙、捷疾鬼、祖父鬼、啖精气鬼、瓮形厌魅鬼、可畏鬼(等)来到我这里,他们问我(事情),我回答他们,我问他们(事情),他们回答我。(这类妄语)都犯不可悔罪。
原文:若本欲言罗汉。误言阿那含者犯中可悔。余亦如是犯。若优婆塞人问言。汝得道耶。若默然若以相示者。皆犯中可悔。乃至言旋风土鬼来至我所者。犯中可悔。
现代汉语译文:如果本来想说(自己得)阿罗汉果位,误说成阿那含的,犯中等程度的可悔罪。其它类似说妄语(未遂本心)的情形,也如是犯(中可悔)。如果有人问优婆塞:“你得道了么?”假如优婆塞默然不答,或者(故意)表现出得道者的样子,都犯中等程度的可悔罪。乃至(妄)说旋风土鬼来到我这里的,犯中等程度的可悔罪。
原 文:若优婆塞。实闻而言不闻。实见而言不见。疑有而言无。无而言有。如是等妄语。皆犯可悔。
现代汉语译文:如果优婆塞,确实听到了而说没听到,确实见到了而说没看到,(心里)怀疑是有,(嘴上)却说没有,没有的而说有,像这样的妄语,都犯可悔罪。
原文:若发心欲妄语。未言者犯下可悔。言而不尽意者。犯中可悔。若向人自言得道者。便犯不可悔。若狂若心乱不觉语者。无犯。
现代汉语译文:如果动了念头想要妄语,没有说出来的,犯下等程度的可悔罪。说了而没有完全表达明白(或误说或说得不清楚),犯中等程度的可悔罪。如果向人自称得道的,就犯不可悔罪。如果是精神失常,或者心思紊乱、不自觉说出的,不犯(戒)。
酒戒第五
原文:佛在支提国跋陀罗婆提邑。是处有恶龙。名庵婆罗提陀。匈暴恶害。无人得到其处。象马牛羊驴骡驝驼无能近者。乃至诸鸟不得过上。秋谷熟时破灭诸谷。
现代汉语译文:佛在支提国贤主城(的时候),这个地方有(一条)恶龙,叫做庵婆罗提陀,凶横霸道为害,没有人能到达它所在的地方,象、马、牛、羊、驴、骡、骆驼没有能接近它的,甚至鸟也不可以飞过(他地盘的)上空,秋天稻谷成熟时节,(它就)破毁所有谷物(使农…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