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门受已,即便毁坏,各共分之,弥勒菩萨,见此妙台,须臾无常,知一切法皆亦磨灭,修无常想,出家学道,坐于龙华菩提树下,树茎枝叶,高五十里,即以出家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诸天龙神王,不现其身,而雨华香,供养于佛,三千大千世界皆大震动,佛身出光,照无量国,应可度者皆得见佛。
【白话】
弥勒菩萨观看世间五欲(色声香味触。财色名食睡)给世人造成祸患太多,众生因为五欲贪着,沈沦在生死苦轮中不能自拔,实在太可怜。祂有这种正确观念后,为了救拔众生,解脱众生苦恼,因此,不喜欢住在家里(家如枷),贪着天伦之乐,就离开家庭。
这时转轮圣王蠰佉,和他的大臣、人民,请了一座由七宝打造之千宝台,奉献给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接受后,实时将千宝台施给一些婆罗门百姓,这些婆罗门接受后,为了公平,就把千宝台毁坏,来平分这些珠宝。
弥勒菩萨看见千宝台,须臾间无常变化而毁灭,当时即悟一切法,同样变化无常,也是剎那生灭,也就想到出家修学无常之道,后来就坐在一棵五十里高的龙华树下,金刚座上,证无上正等正觉。
弥勒菩萨证道成佛后,有诸天神、龙王隐身而降下香花,供养弥勒佛。当时三千大千世界大震动,弥勒佛身上发出毫光普照无量国土,是时彼佛光所普照,在因缘上可度者皆得成佛。
【经文】
尔时人民,各作是念,虽复千万亿岁,受五欲乐,不能得免,三恶道苦,妻子财产,所不能救,世间无常,命难久保,我等今者,宜于佛法,修行梵行,作是念已,出家学道。时蠰佉王亦共八万四千大臣,恭敬围绕,出家学道。复有八万四千,诸婆罗门,聪明大智,于佛法中亦共出家。复有长者,名须达那,今须达长者是,是人亦与八万四千人俱共出家,复有梨师达多富兰那兄弟,亦与八万四千人出家。复有二大臣,一名栴檀,二名须曼,王所爱重,亦与八万四千人俱,于佛法中出家,蠰佉王宝女,名舍弥婆帝,今之毗舍佉是也,亦与八万四千婇女,俱共出家,蠰佉王太子,名曰天色,今提婆娑那是,亦与八万四千人俱共出家。弥勒佛亲族,婆罗门子名须摩提,利根智慧,今郁多罗是,亦与八万四千人俱,于佛法中出家,如是等无量千万亿众,见世苦恼,皆于弥勒佛法中出家。
【白话】
国土中既有佛陀在世,当时的众生各人私底下就这么想,「今日大家虽然有千万岁数,享受五欲之乐,将来难免受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的痛苦。妻子和财产也不能救度。岁数寿命再长,世间无常,生命是不能保持永远。大家从今开始,最好遵照佛法修行,甚至远离妻子修梵行。」大家商量互相鼓励后,就跟随弥勒尊佛出家学道。
时转轮圣王蠰佉,和他的八万四千位大臣,恭敬礼拜围绕弥勒尊佛而出家学道。也有八万四千位,聪明有智慧的婆罗门,在佛法中共同随弥勒佛出家学道。有一位长者叫须达那,就是今日在座须达多长者,他也和八万四千众一起出家。还有梨师达多和富兰那兄弟,也带来八万四千众出家。
另有二位受转轮王所器重大臣,一名叫栴檀,另一名叫须曼,也带来八万四千众出家。
蠰佉王宝女叫舍弥婆帝,就是今之毗舍佉母,也带来八万四千位婇女,同时出家。
蠰佉王的太子叫天色,就是今日在座提婆娑那是,也带来八万四千位人众出家。
弥勒佛亲族婆罗门子,名叫须摩提,就是今日郁多罗,他慧根深厚,也带来八万四千众,在佛法中皈依出家,如是等,这些无量千万众生,看清世间种种苦恼,都跟随弥勒出家去。
【经文】
尔时弥勒佛,见诸大众,作是念言:「今诸人等,不以生天乐故,亦复不为,今世乐故,来至我所,但为涅槃常乐因缘。是诸人等,皆于佛法中,种诸善根,释迦牟尼佛,遣来付我,是故今者,皆至我所,我今受之,是诸人等,或以读诵,分别决定,修多罗毗尼,阿毗昙藏,修诸功德,来至我所。或以衣食施人,持戒智慧,修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以幡盖华香,供养于佛,修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以布施,持斋,修习慈心,行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为苦恼众生,令其得乐,修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以持戒忍辱,修清净慈,以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以施僧,常食斋,讲设会,供养饭食,修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以持戒、多闻、修行禅定,无漏智慧,以此功德,来至我所。或有起塔,供养舍利,以此功德,来至我所。善哉释迦牟尼佛,能善教化,如是等百千万亿众生,令至我所。」
【白话】
尔时弥勒尊佛,看见有缘大众已经会合,于是以大慈心向大众说:「今日来会合的诸位!都不是为了享受天福的,也有修行不为今世快乐的,才有因缘来到我的地方,你们都是为了涅槃常乐的因缘,能够这样想的诸位,都是在佛法中种植了种种善根因缘。
当初你们和释迦牟尼佛有相当深缘,所以受祂遣送来付会于我,今日才有因缘来到我所,受我所摄受。
一、你们当初有的读诵大乘经典,回向来到我所(生在弥勒佛世)。
二、有的决定在修多罗(译为契经),遵循如来正法、正教,回向来到我所。
三、有的持守如来制定戒律(毗尼),回向来到我所。
四、有的修诸智慧(阿毗昙藏),以智慧对观诸法功德,回向来到我所。
五、有的修布施,衣食供人,持戒、智慧诸功德,回向发愿来到我所。
六、有的幢旛、缯盖、花香供养诸佛功德,回向来到我所。
七、有的布施、持戒,修习大慈悲心种种功德,回向发愿来到我所。
八、有的为了救度苦恼众生,令他得到安乐自在之功德,回向发愿来到我所。
九、有的以持戒、忍辱、修清净慈悲行之种种功德,回向来到我所。
十、有的斋僧,自己永久持斋。开无遮大会,为众生说法,又设斋供养听众之种种功德,回向发愿来到我所。
十一、有的持戒、多闻,修行禅定,无漏智慧,精修三学之种种功德,回向发愿来到我所。
十二、有的造佛塔,供养三宝舍利之种种功德,回向发愿来到我所。
弥勒佛,将来到佛所之众生因缘说完后,赞叹说:「善哉!释迦牟尼佛,这么能干,能够教化百千万亿众生,结好因缘,来到我的佛所。」
【经文】
弥勒佛如是三称赞释迦牟尼佛,然后说法,而作是言:「汝等众生,能为难事,于彼恶世,贪欲、瞋恚、愚痴、迷惑、短命人中,能修持戒,作诸功德,甚为希有,尔时众生,不识父母,沙门婆罗门,不知道法,互相恼害,近刀兵劫,深着五欲,嫉妒谄曲,佞浊邪伪,无怜愍心,更相杀害,食肉饮血,汝等能于其中,修行善事,是为希有。善哉释迦牟尼佛,以大悲心,能于苦恼众生之中,说诚实语,示我当来,度脱汝等,如是之师,甚为难遇,深心怜愍,恶世众生,救拔苦恼,令得安稳。释迦牟尼佛为汝等故,以头布施割截耳鼻手足支体,受诸苦恼,以利汝等。」弥勒佛如是开导安慰无量众生,令其欢喜,然后说法,福德之人,充满其中,恭敬信受,渴仰大师,各欲闻法,皆作是念,五欲不净,众苦之本,又能除舍,忧戚愁恼,知苦乐法,皆是无常,弥勒佛观察时,会大众心净调柔,为说四谛,闻者同时得涅槃道。
【白话】
弥勒佛三次赞叹释迦牟尼佛,然后向诸众生说法说:「你们实在难能可贵。生在释迦佛的时代,是恶浊时代,当初人类多贪欲、瞋恚、愚痴、迷惑,人生又是短命时期,你们能够在这恶浊世界中,修持戒行以及种种功德,实在是世间希有。」
弥勒佛又说:「当初众生,为人子女者多数不认养父母,不孝父母,也不承认沙门婆罗门,看不起修行人,视修行如畏途。甚至有心修行的人,又不知正道正法,众生互相残害,好像活在刀劫中。人人又深深贪着五欲,色声香味触,不是嫉妒、就是谄曲,邪伪无怜悯心。更是互相杀害,食众生肉,饮众生血。你们能够在这个时代,修行诸善实在太希有。」
「善哉!释迦牟尼佛,以大慈悲心能够在苦恼时代的众生之中,说明诚实的话,说我会来度化你们,这种师父实在很难遇到,祂的内心是深深怜悯恶世众生,所以说法救拔苦恼众生,令众生得到安稳快乐。」
「释迦牟尼佛为了救度你们,在累劫中修尽苦行,曾经布施头、耳朵、鼻子、手足、身体,祂所受的苦恼是为了利益你们。」
弥勒佛这样开导众生,安慰无量众生,目的是要众生欢喜,然后才为众生说法。在翅头末城内,有福德的人非常多,对弥勒大师非常恭敬,又有信心。渴望祂说法的人都这样想,五欲不净,五欲是众苦根本,只要能够明白苦乐之事都是无常,自能除去忧愁、恼乱。弥勒当时观察,已体会到大众心净调和柔顺,才为众生说「四圣谛法」。当时听弥勒说法的人,实时证得涅槃之道。
【经文】
尔时,弥勒佛于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众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
【白话】
那时弥勒佛,到达纵广一百由旬的华林园,初会为大众说四谛十二因缘法,有九十六亿众生得阿罗汉道。第二会说法,有九十四亿众生得阿罗汉道。第三次大会说法,有九十二亿众生得阿罗汉道。
【经文】
弥勒佛既转*轮,度天人已,将诸弟子,入城乞食,无量净居天众恭敬,从佛入翅头末城,当入城时,现种种神力,无量变现,释提桓因与欲界诸天,梵天王与色界诸天,作百千伎乐,歌咏佛德,雨天诸华,栴檀末香,供养于佛。街巷道陌,竖诸幡盖,烧众名香,其烟如云。世尊入城时,大…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佛说弥勒下生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