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佛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
优婆塞盧荣章译
那时佛从禅定中起來、安详地对弥勒菩萨說:太好了﹗太好了﹗你们各位以助人为快樂之本,善心修行的人,前來亲近我,希望听到我指导、彻底助人利他的方法,仔细了解清楚,依循实践,证明事实和理論是一致的。我现在就讲到心地法门去,引导各位产生和佛一样的智慧。这微妙的佛法,过去已成正觉的佛,亦是很少演說的,你们都知道,佛出生在世间,是很难得一回事,好像昙华一现,是难得一見,纵使人们有机会生在佛的同时,但佛亦很少讲到心地法门这一方面。为什么呢﹖
人们接近佛,多數希望祈求人天的福樂,就算舍家修行的,亦多數为求个人的智慧和生命自由吧﹗他们主要是厌惡生死的痛苦,追求不生灭的真理解脱境界。很少爱樂佛因中的大乘利益他人志愿,达到一切生命永恒安樂的佛果。
过去、现在、未來的佛,都为人類教育,不过演說时,不会在不适当的时间,地方、给对象不相应的教育,犹如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况,给予适合药物治療,一定得到药到病除的療效。这是佛不同给予随从的弟子、和菩萨教导的地方。十方佛很少谈到心地法门,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有善信的男女,听了这微妙大法,须臾间能放下颠倒妄想,明白心念的本來面目,使可以熏习它成就无上正觉的种子,在不久的将來,决定可以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
当时在王舍城中,有五百位知名的贤达,著名的有外德、勇猛、善法、念佛、妙智、菩提、妙辨、法眼、光明、满愿十位,和其余的四百九十位,都是有正确的見地,常常供养佛和佛的弟子众等人。他们听到佛說到大乘心地法门,并赞叹难得的值遇。同时見到佛的身体、散放金色光明,在光明中影现佛过去难行的苦修。
正在这一刻,五百贤达心中不悦,他们在想,我们不会喜欢苦修,更不愿意长久在生死中、为成就他人去忍受烦恼。于是集体起座,合掌恭敬,異口同声說:佛陀﹗我们不樂大菩萨成佛的因行,亦不欢喜听闻苦行者歷程的经过,为什么呢﹖原因是他们所发的愿,和所履行的,都是忘恩负义的事,我们不是诬捏出來說的。因为他们远離恩重的父母,不好好侍奉他们,是为不孝。将自己的妻儿,布施给与希冀占有的人,是为不义。把父母所生的头目脑髓,移殖到他人身体上,使自己痛苦逼恼,是为不智。经歷三百亿年的时间,去体证八万四千究竟的真理,才永远超越生死长流,到究竟的大安樂处。那就不如佛陀的常随弟子,快速只是三次生死,最迟亦不超过一亿年,便资糧具足,断除二种执着,证取不再在天上人间受生死果报了。这样也可以算是报答佛陀教育的恩德﹗
佛对贤达们說:好啊﹗好啊﹗你们听到我赞叹一切佛在因中,利益他人的行愿,时间长远,心便转移到速成的一面,利益将來不知恩义的人们。各位﹗你们留心地听下去,我现在将世间、和超越世间不同的恩德說出來,你们上來所讲的,是没有完全合理的。
不同的恩德有四种:一、父母恩,二、人類恩,三、国家恩,四、三宝恩。我们是平等教育和承担、全人類身心健康的。
善信的贤达,什么是父母恩呢﹖父亲有慈恩,母亲有悲恩。母亲悲心不使我们有小丝毫痛苦的,就算我用一亿年时间去讲,亦說不完的。现在我将少部分說出來给你们明白吧﹗
假如世上的人,为自己的享受福樂,去恭敬供养一百名修士、一百已经修得五种神通的仙人、一百清心寡欲善良的居士,安置他们在富麗堂皇的樓房居住,食物是世界上各地享有盛誉的名菜,穿着世上名牌时尚的服饰,居住环境、外面自然是山涧亭园,长养四时美麗的花木,室内是冬暖夏凉,精心设计的室内装置,卫生设备齐全之外,更有医療护理服务,可以說是人间天上一样的享受。这样维持下去,经不可以說的天文數字时间,比不上生起一念孝顺心,用少许东西供养母亲,时常这样侍奉她,和在前所說各种供养來比较,百千万分都不及供养母亲的一分啊﹗
世间慈母对儿女的心念,是远远超越物质的。母亲从怀孕开始,心态不是說话完全能够表达,虽然生活没有亏缺,但哪有心情去享受,忧虑想念没有片刻安寧。每天想到渐近产期,胎儿渐长,身心感受随增苦恼的。在横产时有如万千利刃竞來宰割,真是痛楚抽干脉,呻吟辙四邻的。如得平安顺产,家人自然喜樂,犹如穷人得到如意宝,听到儿女第一声哭啼,好像世上得闻仙樂一样,将自己的胸襟作为他的睡床,整个身躯,任他爬履,从乳房流出最高营养的奶露,随时供养,慈母憐爱的恩德﹗是弥盖天空,广大到不能比较的。世间最高的是山嶺,慈母恩高,却超逾须弥山。世上最重的是大地,母亲的慈爱,亦过于大地的。
如果男女忘恩不孝顺,使父母产生自嗟自怨自卑心态,若由此出惡言,儿女们一生都没有幸福,死后还要受忤逆的罪果。世上最快捷无过台风,不孝受报比台风还迅速,就算十方佛和金刚护法神,都不能保护。为此,若是善男信女,秉承从小随顺母亲教诲不违拒的心态,继续一生,是得到上天护念,福樂无穷的。这些男女自然尊贵,也许是多生善根深厚,现在回报父母,亦是应该常做的事。假使有善信的男女,为报父母恩德,想出这样一个方法,每日都割身上的肉,供给父母食用,不让他们知情,尽一生这样做,其实比较上來随顺双亲教诲,不生违拒一念,功德要少些。为什么呢﹖
母亲从你入胎、出生、幼稚乃至成长,给与你们衣、食、住、行最好的一切,不管你们的形貌是不是可爱、脑袋是聪明或愚昧,她付出的爱是一样。因此她要的是你们心念关怀的回报啊﹗过去有一妇人旅游他方,抱着婴儿渡河的时候,河水突然瀑涨,她无力再向前进,不忍抛弃孩子,由爱心不舍,终于母子同时遇溺,由慈爱心的善根力量,死后上生梵天。
可見慈母有十点值得我们知道的:一、像我们依止的大地,每个人入胎后都要依止的。二、能生长男…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