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P8

  ..续本文上一页持戒。很可惜,持戒的律师们,老是注意那不可不可的消极戒条,少有从根本着想的。实则身体与精神的健康,才是釜底抽薪,从根源上去消除罪恶。并且,不但诸恶莫作是持戒,众善奉行与自净其心,也是戒,且是更积极的。所以我又教他们发菩提心,养大悲心,修福德智能,立大愿,修普贤行。教他们行十度善行,求那究竟清静的佛身」。

  

  善财说:「圣者!这一切都是为人的。圣者自利的行践如何,是否也可以开示一点」?

  

  长者说:「自行吗!我因为从事医药,所以也懂得调和众香法。善财!我用名贵的戒香,供养十方佛;也就因了戒香,见一切佛。救护众生,严净佛剎,供养如来,这三大愿,是我日夜祈求的,都因戒香的供养而得到满足。善男子!我所知的众生普欢喜解脱门,是怎样的渺小!

  

  更深刻的,像南方多罗幢城的无厌足王,他是实际的政治家,方法不同,却同样的收到止恶行善的效果。我把这位善知识介绍给你,你总是欢喜的吧」!

  

  善财听了,满心欢喜,立即起身告辞了出来。

  

  18、严刑善政的政治家

  

  「我们的国王──无厌足王,每天在正殿上推行王道的政法。他日夜勤劳,从没有一点厌倦。用王法教化众生,使民众生长在和平、秩序、正义的国家中。我们的王,见有才德可用的,就加以摄收录取,决不使野有遗贤。反之,如有犯法乱纪的,应罚者罚,应治者治,也决不姑息放任。我们的王,裁断民间的诤讼。被人欺凌的孤弱,给以王法的保障,解除他们的怖畏。王道政治的推行,使人民实行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无贪、恚、痴的菩萨戒。我们的王,是一位内圣而外王者」!

  

  学生模样的某青年,滔滔不绝的答复善财,末了指着王宫说:「你去见国王吗?这早晚,还在勤政殿呢」!善财听了,别过了他,顺手转两个弯,就望见推行王政的勤政殿。远远的见无厌足王,高坐在庄严的宝座上,显出了自在的威力。在他的前面,有谁敢与他作怨敌呢!

  

  众多的大臣,各站在自己的职位上,共同办理王国的政事。有更多的勇将,拿起武器,负起侍王卫国的责任。那时,有无数民众,违犯了王国的政法,有偷盗他人财物的,有杀害人命的,有淫乱的;还有邪见唱道邪说惑众的,怨结瞋恨的,贪污嫉妒的。对于这般造作恶业的众生,国王照着他们应得的罪罚,有断手足的,截耳鼻的,斩首的,火焚的,用这些严酷的刑罚,一一的苦治他们。

  

  善财见了犯罪者所受的苦痛,生起无限的悲悯心,对国王执行的严刑苦治,心中大以为不然。心想:我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才要修学菩萨行。像无厌足王的这样逼恼众生,甚至加以杀害,这简直是残暴不仁,恶中的大恶!这那里是菩萨,那里值得我参学!

  

  正在这么想的时候,忽然感觉空中有天神在警告他:「你应当纪念善知识──普眼长者的教导」!善财心想:我确是常常忆念他,从来也不敢忘记他的指导呀!「那么,你应当信善知识的引导,为什么要疑惑呢?要晓得,菩萨有善巧的方便智,他摄受众生,调伏教化,护念守卫众生,度脱众生,这都不是皮相的认识所能思量拟议的。这应该观察他的原因与效果,然后再下判断。你不是为参学而来吗」?

  

  善财放下了自己的成见,一直来见国王。顶礼后,向国王说:「圣者!我已发了大菩提心,但不知应该怎样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承善知识的引导,所以特地远来,请求圣者的教导」!

  

  无厌足王听了,见王事已办理清楚,就起身下座,拉着善财的右手说:「你到这边来」!

  

  把善财带到宫中,指着宝座说:「坐!一同坐下了好讲话。善财!你看我的宫殿如何?你看:广大无比的宝宫,庄严的讲堂,楼阁,罗网,端正而进退有礼的宫女。你想!假定我残暴不仁,真的大作恶业,会有这样的富饶自在吗?这是我的菩萨道,叫做如幻解脱门。我所治理的国民,因过去养成了杀盗淫乱等恶习,物以类聚,风纪坏到极点。用其它的方便,都不容易使他们离开恶业。我为了调理折伏这一般众生,所以用种种严厉的刑法,治罚作恶业的恶人,使那些作恶的众生,知道国法的尊严,不容他不谨慎顾虑,迫得他断十恶,行十善,或者发菩提心。

  

  我用这善巧的方便,达到了利益众生的目的。关于此种办法,批评我的,当然不知道我。就是同情我的,或者以为我嫉恶如仇,以为我乱世用重刑,杀一警百,这同样不知道我。其实,在我洞达诸法如幻的意境中,并没有真实的众生,真作恶,真受罚,无非是以幻治幻的方便。不要说是人,就是一蚊一蚁,我也从没有起一念的恶意,或者动作身体言语去恼害他,使他受苦。

  

  人人都可以为善,生一切善法;恶人不过是善缘不具而已,悲悯他都来不及,还肯去恨他残害他吗?善财!这就是我所知所行的法门了」!到这时,善财不觉恍然大悟:推行王法,目的在利益众生,十善戒是刑政的本质,是使人不失其为人的条件。王国政教的推行,使人不得不止恶行善,成立普遍的阶梯解脱的社会。怪不得政治修明的国家,虽不谈仁义说道德,却远非政治腐败空谈道德的可及。无厌足王的大方便,悲心悲政,深深的引起善财的同情,开始他的赞美与修学了。

  

  国王说:「善财!大道不可思议,殊途不妨同归。附近妙光城的大光王,你去参访他,看他的政治如何?这或者更适合你的根性吧」!

  

  善财起身,礼谢了国王,出来到妙光城去。

  

  19、王道乐土

  

  善财在旷野走了几天,经历种种险难,不敢懈怠休息。好容易,才到了平地。过了几个村庄,见一个闹热的城市,善财问路人说:「妙光城在那里」?那人说:「这就是妙光城」。善财听了,好不欢喜。心想:我要参访的善知识,就在城中,我又要增长见闻了。

  

  善财进城去,见大城外有七重的七宝深堑,堑底的金沙,在八功德水中,映着水面的妙华,闪闪发光。宝堑的两岸,栽有七重宝多罗树,有七重的金刚垣,一层一层的围着。纵横十由旬的大城中,人口众多,楼阁辉煌,总之,是一所非常富庶的大城。城中心,有一座最高而最好的楼阁,题名为正法楼,就是大光王施行政法的所在地。

  

  这一切微妙的五欲境界,善财没有丝毫贪染,只想求见善知识。见大光王坐在法堂的师子座上。座前与城中的十字路口,陈列有名贵的珍宝、衣服、饮食、车乘、伎乐、汤药、乳牛、美人。各处有众多的菩萨,执行国王的意旨。为了摄取众生,使众生们欢喜清净,离一切烦恼,了解实义;使众生们舍离彼此为敌的恶心,身体与言语上的恶行,邪见;使众生实行清净的十善业道:所以把这一切物品,布施给需要的众生。大光王的政治施设,很明白的,侧重在满足民众衣食男女的正常要求,使他们知道义理,不作恶业而有清净的行为。

  

  在这个基础上,使众生走上一切智的佛道。那时,善财走到王的面前,行礼,请问。大光王说:「善财!我所修行而圆成的,叫大慈幢行解脱门,就是把大慈与乐,作为自利利他的最高原则。我用此大慈法门治国;用此法门去顺应世间的欲求,摄受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修善行。我用此大慈法门,使众生也住在慈心中,在慈心为主的利乐众生心,不离众生心,拔众生苦而不息的心中。我用此大慈法门,使众生非常的快乐,身心清净,能舍离生死乐,爱好正法。在他们的清净心中,用一切善行去熏习他,使他们转上一切智道,生起坚固不坏的信心。

  

  善财!我在大慈幢法门中,用正法去治国,使人民喜乐,没有怖畏。如有缺乏什么而来求索的,我必尽量的供给他,只是说:你勿可以作恶!不要害众生、起邪见!善财!我这妙光城,你是看见的。但本城的大小,崎岖与平坦,珍宝与瓦砾,秽恶或清净,都不是固定的永久的,是因人民的业行而跟着变化不同的。记得在浊恶的时代,城中的民众,都欢喜作恶,这世间就是秽土了」。

  

  善财问:「逢着这邪恶的时代,圣者又怎么办呢」?「这还是要哀悯救护他,还是实行方才所说的大慈为主的顺世法门。我的慈光普照,民众所有的怖畏心,恼害心,冤敌心,诤论心,都不觉消灭了。关于这,可以事实证明,你仔细看吧」!

  

  说着,大光王就入了大慈为首的顺世三昧,城内城外都震动了。只见宝地、宝墙、宝堂、宝殿、宝楼阁,这一切都流出微妙的音声。城内城外的人民,都欢喜的来见王,连鸟兽也慈悲和乐了。山河大地,踊跃回旋。天神都欢喜的供养赞叹,饮血噉肉的恶鬼──罗剎、夜叉们,也都生慈心,不再作恶业。善财深入慈幢三昧的境界,了解王政的真义,只是扩充这仁慈的一念,达到世间大和谐的实现。

  

  这与无厌足王的办法,确乎有点不同,但这是适应众生的方便,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大光王从三昧起来说:「善财!你该明白了!法门无边,你再向别处参访去」!

  

  20、不动心

  

  善财在路上,想到善知识教导的恩德,不觉掉下泪来。觉得善知识实在稀有,自己的一切功德,都是他所赐给的。自己为了不断的参学,又不能多多追随供养。这时,觉得空中的天神在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善知识唯一的希望,要你信顺他的教化,照着去修行。能如此,不但善知识,诸佛世尊也欢喜呢!你不要怅惘,快到安住王都见不动优婆夷去吧」!

  

  善财觉到了,就向安住城来。听说不动优婆夷,是一位童贞的少女,在自己家里,为亲属与一般人说法。这样,就到她的家里来。一进门,先触到堂屋中的金光,又闻到不知那里来的妙香,善财的身心,忽然清凉舒适,感到说不出的禅悦之乐。善财恭敬的站着,合了掌,仰首观察她的一切。觉得不动优婆夷身相的端正,口中吐出的妙香,庄严的住宅,这都不是世间一般女人可及的。她一切是圣洁的,没有…

《大方广佛华严经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