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人,虽然不会经历这种明显的心理和身体痛苦,而且他们在定的寂静中会经历漫长的时间。但是,他们以为这样的定就是解脱和通往解脱的道路。在有漏的善业功德耗尽之后,他们定的力量也会自然消失。因此,他们就会产生邪见,认为解脱不过是个谎言。这样的邪见会摧毁他们一切的功德,成为堕入恶道的因。
除此之外,玉皇大帝、转轮圣王、日月天子以及大梵天等,在我们人类看来享用着极长寿命的大福报者,也都不是永恒持久的。由此可见,善趣中转瞬即逝的快乐,实在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坏苦显而易见,并不难理解。至尊扎巴坚赞这样说:
“聚会终将散,强壮变羸弱,
富有转贫穷,难以想象之。”
这句偈颂告诉我们,一切快乐的事物终将变成痛苦的结局,这之间的变化,就是我们所说的坏苦。
有相聚就有离散的悲伤;有年轻靓丽就有老眼昏花的痛苦;享受美食很快乐,但是暴饮暴食就会难受;没有节制的熬夜上网、唱歌跳舞,都同样会使本来兴趣盎然的事情变成痛苦的煎熬……
这些例子都可以从侧面让我们了解坏苦的本质。
仔细思维,就会发现,我们自以为是的人生诸多乐事,其实最终都蕴含着无尽的痛苦。
总体来说,我们人所面临的坏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以及求不得这七种。
出生之前,有九个月的时间,我们都蜷曲在母亲的腹中。初期,肢体生长速度非常快,我们会感觉到好像在铁架上被拉扯。孕期的后几个月,我们将感觉到被挤压在肮脏恶臭的坑里,并且对母亲的任何举动都极为敏感。
当母亲走动时,我们脆弱的身躯随之天旋地转;母亲即使喝一口热水,我们也感到好象沸水在烫灼自己的肌肤。
在此期间,我们孤零零的一个人,母亲并不知道我们的恐惧与痛苦,即使知道,也无法帮助我们。
当我们从子宫出生时,如同通过两座顽石之间狭窄的岩缝,受到挤压的痛苦,进入一个冷酷陌生的世界。
我们失掉了前世的所有记忆,对正在经历的一切懵懂无知,就像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人。
即使最柔软的衣服也会使我们娇嫩的肌肤痛楚万分。饿的时候,我们无法表达想吃的欲望,疼痛时,我们只有流着泪拼命地比划。我们是如此无助,无论什么都不得不从头学起。
即使我们很幸运地没有夭折,顺利长成俊男靓女,也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衰老。
我们不再有青春的容颜,白发开始日益增多,松弛的小腹和皮肤暴露着我们的衰老,即使对于过去喜爱的饮食以及男女之乐也不再那么兴趣盎然了。
我们记忆衰退,行动迟缓,在最需要照顾的时候,儿女们却在忙碌各自的事情;羸弱的我们甚至连游戏也做不了,即使是娱乐消遣也会使我们精疲力竭。
我们修法还没开始就不得不结束,再不能多次地磕头顶礼、远程朝圣;
我们不再能够胜任以往常做的工作或者去帮助别人,渐渐感到自己是个无用的废人,开始失去自尊;
我们眼看着自己的朋友和同龄人一个个生病、死去;孤独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日益加深。
与此同时,疾病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不可避免。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以及健身等等各种方式来达到保健的目的,但还是不可能不生病。
即使是小病也能令我们束手无策。病了就要吃药,生活就要受到节制。假如我们病重,还不得不经历危险的手术,一旦手术失败,被告知已无法救治,也只能回家等死。
当我们听到别人恶疾缠身的消息,就必须要警醒,相同的一幕也可能会在我们身上重现。只要我们活着,就会时刻受到疾病的威胁。
而接下来的死亡,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离开我们心爱的伴侣、孩子,以及一切贪恋的东西。抛下这些难以割舍的一切,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是多么困难,但是在最后的时刻,即使无法割舍也得割舍,我们只能泪眼婆娑的拉着他们的手,做最后的告别。
除此之外,我们还常常被迫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工作或者生活。有时我们还会身处危险的境地,比如遭遇火灾、地震或者受到无端的攻击。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令人懊恼的事情,例如,想休假出游的时候,天公却不作美,下起瓢泼大雨;回到办公室又闷热得使人窒息;生意不顺、丢了饭碗或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和配偶总是争吵不休,孩子又吵闹不止,带给我们很多麻烦;多年好友突然背弃了自己;无论做什么,总是出现差错……
即使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种种美好的规划,很多愿望却根本无法实现,即使有些能实现,却并未带给我们所期望的满足感。
每当这样的时候,我们总会忍不住想:“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我们总觉得老天爷对我们不公平,心里充满了愤恨,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可怜的人。
其实,即使我们的愿望全部得以实现,也不会感到满足。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票子,我们总是还会想要更好更多的。
在十年前,我们可能会想,什么时候能到海边度个假就心满意足了,但随着欲望的持续膨胀,现在有可能到国外度个豪华假期才能满足我们的虚荣心。
这以上讲的种种,就是人类的坏苦。
行苦
和苦苦、坏苦相比,行苦更加深刻,也更加细微,是人类最主要的烦恼。我们凡夫由于受到强烈的苦苦、坏苦的影响,往往体会不到什么是行苦。
简单来说,行苦一般指的是,由于贪爱而身心受到业力的牵制,深陷无奈和烦恼之中不能自拔。即使我们能对治坏苦,也依然无法逃脱一切行苦。如果细分行苦的话,有三种,即:业力永不停止的痛苦、欲望永不满足的痛苦、生生世世永无止境的痛苦。
我们永远不会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和活动,总觉得还有什么事情要做。停止一切活动,会让我们惶恐不安,我们必须有个什么理由让自己动起来,觉得只有这样,才算是一个正常的人。即使我们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各种念头也会一直在脑海当中起起落落。
佛陀教导我们“诸行无常”的道理,而我们却沦为俗务的牺牲者,不论能否从中得到满足和助益,却依然无休无止地追逐。我们的内心总被许多念头占据,从没有觉得不用再努力了,而且永远不会对自己努力之后的回报感到满意,这都是因为我们缺乏在轮回中急流勇退的智慧和勇气。
其实,不论我们付出多少心力,事情永远不会了结。
而且,我们对自己的境况也永远不会感到满意。
身边众友围绕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因为要处理人际关系而焦虑烦躁,形只影单时,却又觉得寂寞空虚;
贫穷的时候,我们追求财富,而拥有财富时,却还要处心积虑地去保护它们。
曾经有一个人对我说,我要求的其实不多,只希望能够有足够的钱来实现自己旅游摄影的愿望就好了。
可一旦拥有了你想要的金钱和相机,你就可能还会想去更多更远的地方,用更加高档的摄影设备,住更加高档的旅馆。往往在我们得到想要的东西后,不同的、更新的愿望已经开始潜藏其中。
小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盼望新年的到来,因为新年来临,我们就会穿上新衣服,到哪里都会有长辈给压岁钱,吃一块奶糖时觉得是那么甜蜜。但是现在,一块奶糖或者一件新衣还能满足你对新年的期待吗?新年在你的眼中又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有朋友送给你一双筷子做为礼物,得到筷子后,你看看这双崭新的筷子,就会想,碗已经旧了,还是换几只新碗吧;买了新碗,你又会发现配套的餐具都显得陈旧了,于是,又兴致勃勃地买来了锅灶瓢盆;好容易收拾停当,坐下来开始进餐,却突然发觉餐桌的款式太过老旧,已经显得很扎眼了,于是,你又奔向家具市场……接下来,家具全部换了一个遍,这时你又沮丧地发现,自己居住的房子旧了,也该换个更大的了……而不幸的是,你并不一定有能力去买个更好的房子,于是,你又陷入了烦恼和痛苦之中。
即使你是一个家财万贯的富翁,也不意味着你就得到了快乐,在有了财富后,往往心中又充满被觊觎的焦虑,总是怀疑别人接近你的动机,日夜担忧,看守着自己的财富,你的财富反而变成了牢笼。
穷人也不一定快乐,我们有可能会因为不断尝试各种生财之路而苦恼,或者对别人拥有的财富愤愤不满。
观察这些,就会让我们知道,世间并没有真正的快乐,行苦无处不在,失望无处不在,生活永远不可能完美无缺,事事如意。知道了这个道理,就能够理解,我们人类只要有这个身体,就不得不去面对这样的种种痛苦。
即使是死亡,也不会让这样的痛苦终结,只要我们还在无尽的轮回中,投生以后,我们依然要再次面对这诸多的痛苦,得不到片刻闲暇。一切有为法就是这样迁流不息,有情众生就是这样在没有穷尽的轮回之中奔波流浪,感受着世间的一切悲苦。
出离心
轮回是一种强烈的习气,我们很难在累劫形成的巨大惯性作用下,让这趟列车停下来。
想要脱离轮回,让这趟高速行进的列车慢慢停下,就必须要生起求得解脱的出离心。
我们就像一个长期关在牢狱中的囚犯,如果把这里当作乐园恋恋不舍,就不会想到要脱离这个牢狱。或者即使我们知道这里没有任何自由,充满诸多痛苦,但是从不希求逃脱,也就不会有冲出牢狱的可能。只有对自己的处境忍无可忍,才一定会积极地想尽一切办法要出去!这就是出离心。出离心是我们一切修行的基础。
我们平日里总是说,要把修行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但是修行却总是和我们若即若离,忽远忽近。
坐在佛堂里的时候,我们可以心态平静,这时我们容易洋洋自得,觉得自己已经修得很不错了。可是一旦出来面对周围的事物,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陷入种种嫉妒、沮丧、蔑视、委屈等情绪之中,这时候,佛陀的法教就在我们的心中渐渐模糊起来,习气再次掌控了自己的生活。
我们越是防微杜渐,就越容易红杏出墙;我们越是明白佛陀的法教,就越清楚地看到身边同修的毛病;我们越…
《奥义之钥匙--远离四种执著文字(衮钦果让巴大师·释论 堪布泽仁扎西·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