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优婆塞卢荣章译)▪P3

  ..续本文上一页和病眼,都是不正常,能见病眼的见性、是没有毛病。故不该说是灯的色、或能见功能的色,非灯的色、非能见功能的色,这一些都是废话。正如第二月,不是月的本体、亦不是水中月影,为甚么?只因揘眼而成幻影罢,理智的人、是不会说是真月、是假月、是眼见的、不是眼见的,各种废话。同时要知道;灯光的圆影、病眼幻成,不能说是从灯来、从眼能见功能来,亦不能说不是从灯来、不是从眼能见功能来,说更多的是是非非,反成妄上加妄了。

  

   甚么是同分妄见呢?在这个世界,除了五大洋的海水外,其余的陆地、有三千多处,正中的就是亚、美、欧、澳、非五大洲;东西南北计算起来,大的国家有二千多个,其它还有许多小岛屿、散布在各大海中,或有一国二国、三、四、五、十国、乃至三两百小国那么多的。假如其中小岛有两个国家,其中一国的人、同受恶业所感召,看见很多不祥现象;如两个太阳和月亮、恶空气环匝的晕、黑气薄蚀的适、白气旁绕的佩、半环形的玦、都是日月不祥的灾象。还有星辰的;如光芒四射的彗、芒气四出的孛、绝迹横过的飞、光相下注的流。另外阴阳气象的;如弓背日的负、如玦傍日的耳、映日晨出的虹、对日暮现的蜺,这一切都是不祥的景象;全由恶缘感召得来的,亦只有这一国的人见到。其它一国的人,不但不见、甚至亦不听闻。现在再将两种妄见,综合来说明。先说别业妄见所见,是灯光旁边现出的圆影、虽似现实境界,不过是幻影;由病眼所见,是病眼形成的幻觉吧!病眼是能见功能错觉的主因。不是灯光所成、亦不是能见的功能有问题。这例子如你今日所见山河国土、草介人畜、和五彩的圆影,都是无始见病所成,无中生有的。病眼是包含见分和相分,同是第八识幻出的精神和物质两部分。一如蜗牛头上的一双角、互相攀缘,看似现实、其实是从真觉,幻作觉明所成,是本心的大毛病。不但见相二分是毛病,从真觉幻出的觉明亦是毛病、它是根本无明,只有能觉得觉明、和它所起的见相二分,都是毛病的妙觉明心,从来就没有病。这真觉即是真心,就是见得能见功能带妄的见。而不是普通说的见、闻、觉、知可比,这是妙明真心。所以见、闻、觉、知全是妄,你看见所有一切、都是你的见病,如眼病一样。但你没有看见能见功能的毛病,能看见的才是妙明真心。这见性纯真纯精,不能叫它做见的。又在同分妄见中,例子说到一国人同见的灾象,比于别业妄见的一人,此人因眼病见的圆影,同于一国人所见的景象,亦同是业所招引;从无始无明熏习而成妄见,再由妄见幻出虚影。再将别业妄见的圆影,例此世界的大海洋和五大洲等、及十方国土中人和事物;全是妙明真心、受无明熏习,幻现出见、闻、觉、知的见分,山河大地等相分。人是以无明为因、业识为缘、和合妄死妄生。若能远离别业妄见的和合因缘,和同分妄见的不和合,便可以消除两种颠倒生死根本,成就大菩提大湟盘;本觉明心、全体显露,常住不变了。

  

   阿难!上面所讲两种颠倒因,说明为甚么见见非见的道理。你已经明白本觉真心,不是因缘或自然生,不过仍未知道它不是和合或不和合生。我现在用世间现象来讲说;因你仍执着世间一切从因缘和合而有、便怀疑本觉真心亦是一样。试问它是与光和、暗和、空和、或塞和呢?若是与光和了,在你见光时、光在眼前,而光中那里杂有能见功能呢?能见功能可以见吗?它是怎样形相的?如果说它和了不是所见的东西、为甚么又见光?若说光就是能见功能,是否可以将能见功能去看能见功能呢?这一定是两方都未圆满、否则就不用相和。有情识的能见功能、一定不同无情的光;如强合起来、就失去能见功能和光的名字。你却猜疑它两相和、是没有道理的。由此可知、暗、空、或塞都是一样。又在你的能见功能,是与光合、暗合、空合、或塞合呢?合是一体,若是与光合了,当你见暗时、光已失掉,便不能见暗。如见暗不和暗合,在见光时、亦该不见光的,怎能说和光合时,知光不是暗?由此可知、暗、空、或塞都是一样道理。

  

   阿难说:我现在又这样想;眼根的见性、即是妙明真心,和所有尘境、乃至念虑都漠不相关的,是没有和合道理。这样对吗?佛说:你今又猜疑到见性、与尘境和念虑不和合了。试问你的能见功能,它不与光和、暗和、空和、或塞和呢?若是不与光和,它和光中间必有边畔,它们的界限在那处?如光中没有能见功能,便各走极端,互不相知,边畔是不能安立;能见功能自然不知光的所在,事实不是这样,所以不相和是不对。由此可知、暗、空、或塞都是一样。又在你的能见功能,是不与光合、暗合、空合、或塞合呢?若是不与光合,两者便相乖角、如耳听不到光,那怎样分到光相合和不相合呢?由此例知、暗、空、或塞都是一样道理。阿难!你还不知一切尘境、皆是幻化虚妄,生无来处、灭无去处,但有假名、无实体可得。它们的性是真的、是依妙觉明心显现出来的。其它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因缘和合虚妄名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知道这些生灭去来,是我们妙觉明心中的如来藏性,是常住、妙明、不动、周圆的妙真如性。它在真常中,没有来、去、生、死、迷、悟的。

  

   阿难!为甚么说色、受、想、行、识这五阴,是人人本具有的如来藏性呢?因它是不变的体、又常会随缘,虽常随缘但在体始终不变。它含有如来的真性,因此名为如来藏。譬如有人用他一双健全的眼,来看睛朗的虚空。当时他见的只是睛空,可是他看得起劲、眼光光一直看下去,令双眼疲倦了,便见到虚空中、有朵朵狂花飞舞。色阴和狂花亦是一样,那些狂花不是从虚空来、亦不是由眼中出。若是从虚空来、就该由虚空回去,若狂花在虚空中出入、这虚空就不是虚空,而是一个实体;若是实体,狂花又怎会自由出入?又如你的身体是实体、又怎会容许另一个阿难从你身中出入。若说狂花从眼中出,回去理该从眼中入。又狂花从眼出,就是有情识的,应有能见功能。狂花有能见功能、它出时离开了眼,回去时应该见眼。若它没有能见功能、它出来时已阻碍虚空,回去时亦该阻碍眼。又你见狂花时、它巳经离开了眼,眼就该没有阻碍。可是你见它时说有眼翳,直至见睛空时、才说是正常的眼。由此可知色阴与狂花、同样虚妄,但是性即如来藏性,不是因缘或自然生的。

  

   至于受阴,譬如有人身体健康、手足灵活、全身很舒服、不觉有违顺的感觉、几至心境俱忘时候。但无缘无故将两手掌互相摩擦,致感觉有粗、滑、冷、热、各种感受,受阴就是这样。这人的四种感受,是自己造成的,不是从虚空来、亦不是从手掌出。若是从虚空来,这四种感受既会触到手掌、为何不触及身体呢?虚空是不会选择手去触的。若说是从手掌出,那就不用等待摩擦;正在合掌时、应觉触到它们怎样出,分开手时、亦知它们怎样入,甚至手腕、手臂、骨髓都该感到它们入时的情况。如说必有一个能觉心,知道粗、滑、冷、热四相如何出入,这样即有一物藏在体内,自由来往。那么就不须等到合掌摩擦、才有四相的感触。由此可知受阴的相虚妄,但是性即如来藏性,不是因缘或自然生的。

  

   其次想阴,有些人提到酸梅时,口中自然流出津液。又有想起百丈悬崖失足时,两腿便会酸软了。想阴就是这样。其实口说酸梅,津液不是从酸梅出、酸梅亦没有放入口里。若说津液是从酸梅出,酸梅是该自说、不须人说。如酸梅是从口入,就应由口去听、不须耳闻。若只是耳闻、津液为何不从耳流出?至于心想悬崖事,道理是相同。可知想阴的相虚妄,但是性即如来藏性,不是因缘或自然生的。

  

   再次行阴,譬如急流,前浪后浪、相续不断,行阴情况就是这样。急流的情况,不是因虚空来,亦不因是水就会流动、亦不是水性必定要流。急流是不离空和水的;若急流因虚空有,虚空无尽、急流亦该无尽,整个世界便俱受沦溺。若因水有,这浑浊的急流、应不是清水自性,清水性是能有、浊流性是所有,两者应共存,才是因水有急流。如果急流即水性,到澄清时就不该是水了。又如说急流是离空水,但离空无水、离水亦没有急流。故知行阴的相虚妄,但是性即如来藏性,不是因缘或自然生的。

  

   再其次识阴,譬如有人,取一个频伽瓶,塞住两端小孔、瓶中满载虚空,从甲地经千里到乙地。识阴亦是这样。这时瓶内虚空,不是由甲地来、亦不是由乙地入。若说是甲地来、甲地便少了一瓶虚空,若说从乙地入、开瓶盖倾倒虚空时,是该见虚空出来的。但是甲地没有少了一瓶虚空、乙地亦不见虚空出来。由这譬喻得知识阴的相虚妄,但是性即如来藏性,不是因缘或自然生的。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优婆塞卢荣章译)》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