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优婆塞卢荣章译)▪P2

  ..续本文上一页,回去时应见到体内脏腑。如从外入,应先见到面孔的。阿难说:见是眼见,知是心知,心知不是眼见,难道心亦能见吗?这好像有点不妥吧!佛说:如眼能见、眼睛等于打开的门窗,你认为门窗能见吗?又已死的人、双眼仍存在,如果能见、又怎能说他是死人呢?我再问你,你觉了能知的心、若是有体的话,是一个心体还是多个心体?在身体中,是遍于全身?还是不遍全身呢?如果是一个心体,当你用手捉脚时,全身都应该感觉到的,而事实只有被捉的脚感觉到。这证明不是一个心体,如说是多个心体,那一人变成多人,那个心体是你的呢?至于遍于全身,如上例用手捉脚一样。若是不遍的话,你用手摩头,又用手摩脚;如果头有感觉、脚就不应该有,事实头和脚都有感觉。故此你说能够考虑的便是我的心,随所考虑的法相合;心亦随法而生。这些话仍然是不合理的。

  

   阿难说:过去曾听到你和文殊菩萨等众、谈说实相即心相时,亦说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在我的想法,在内又看不见、在外本和我没有瓜葛,但内外身心是彼此相知的、所谓眼见心知。那可能就在中间吧?佛说:你说的中间、不能游移不定的,必须指定一点才对。在身表面吗?在身内吗?在身表面不能说中、在身内叫中间等同在内。如指是身外某一点,这一点有确实地方吗?如不能指出就等于无处可指。如果有确实一点的地方,仍是不准确的;如人在地上竖一标志说是中间,若从东方看它、就变成西方,西方看变成东方,南方看变成北方、北方看变成南方,所安立中间的标志就有问题;心性标志亦应同样杂乱。阿难说:我所说的中间,不是指身外或身体。我是依据你所说;眼根和色尘相对互为助缘、而生起的眼识,中间就是指这眼识。因为眼根有分别功能、色尘是没有知觉,两者相对时;眼识便发生,这就是心所在处。佛说:你的心如果是在根尘中间,这心体是不是夹杂根尘在内呢?如果是的话、就和物体混乱不分。物体是无知的、心体是有知,两者是相对矛盾的、怎可以说是中间?如说心体是不兼两方面的,那就根本找不出心的体性来;你所说的中间、就不知道是怎样了,这亦是不合理的。

  

   阿难说:过去我亦曾经见佛,对大目连、须菩提、富楼罗、舍利弗四位学长,弘扬佛法时;常常说到这个能知、能觉、能分别的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一切处俱不在、一切处俱不着,这个便是心。那我现在无住着、可以说是心吗?佛说:你说这心俱不在一切处么?你目前所见世界虚空中;水居的、陆上的、空中的一切所有。你说不住着,是有心还是无心呢?如果是无心、就等同龟毛兔角,根本是没有的、说甚么住不住着呢?如果是有心、有这个不住着心,就已经住着了、又怎可以说是无着?心若是无相、就等于没有东西,心如果不是无相、就是有相;有相必有所在,不能说是无着了。故此应该知道,你所说无住着的心,就是能知、能觉、能分别的心,仍是不合道理的。

  

   阿难当时心中很难过,于是起座、袒露右肩、右膝跪下来说:我是你的弟弟,向来都得到你的慈悲爱护、现在虽然出家,仍恃着你一向的怜爱。所以学会许多理论,但没有修证得无漏境界,连催眠术亦无力抗拒、被人操纵、不得自由,这都是由于没有明白自己的真心。我今再求佛大慈哀悯、指示我们修习空观方法,使世间没有善根的人、消除不正确的知见。于是再行敬礼,同会的大众、亦渴望着佛慈悲教诲。

  

   这时由佛的不思议力,在佛慈悲的面上、表现出异常的光彩,好像百千个太阳一样,普照十方世界无量国土;一时都出现大众眼前、各别国土中的大菩萨们,都在他们本国中安坐合掌,静听我们释迦牟尼佛将要宣扬的道理。佛说:阿难!世间上所有的人,从无始久远到现在、由种种颠倒心态、运作的力量,成为现实的结果;这三个层次是相续无间断的。许多修行人,又不能得成无上觉道,最高境界;只成就阿罗汉或缘觉、或其它的天王、专业的学者、和他们的徒众罢了。为甚么呢?这是由于不知道根本的两种原理,盲修瞎练、犹如煮沙不能成饭一样。就算经过亿劫的时光、到底亦不能成就佛果的。是那两种根本原理呢?第一、是从无始久远到现在,生死相续流转根本。这即是你和其它的人,用攀缘妄想、认为是自己本来的心性。第二、从无始久远到永恒的觉道、不生不灭、本来就是每一个生命体清净的觉性;亦即是第八识中精明的识体、能幻出能缘所缘,随缘无住的无念真心。而你们就忘失这本有的真心,虽然是没有离开它;但不认识它,故此枉受生死流转。阿难!你现在想知道空观方法,出离生死的圈套;实时佛举手屈五指说:我再问你,你看见吗?阿难说:看见。佛说:你看见甚么?阿难说:我见佛举手屈五指成拳,接触到我的心和眼。佛说:你用甚么来看见呢?阿难说:我和大众都是用眼看见。佛说:你说见我举手屈五指成拳,接触到你的心和眼。你的眼不错是见到我的拳,而你怎知得我的手形是拳状?阿难说:现在佛是追问我能知的心,我是用心去推想、穷究、搜寻、追逐知道的。原来这推想、穷究、搜寻、追逐知道的就是我的心。佛大声说:咄!这个不是你的心。阿难不禁一怔,瞠目窒息,起座合掌说:这个不是心,又是甚么?佛说:这是过去知识经验遗下虚妄的影子,翻覆迷惑、覆盖了你的真心。而你是从无始久远到现在,一直错认了:像认贼作子一样,不识真心、故受生死流转。阿难说:我是佛宠爱弟弟,因爱佛相好庄严、故此出家。我心不但供侍你一人、甚至前往无量佛国中去供侍一切佛,承事大善知识,乃至发心去做难行利益他人的事,都是用这心;即使毁谤正法、永退善根,亦是用此心。如果我这推想、穷究、搜寻、追逐知道的不是我的心,我便等于没有心、和泥塑木刻偶像有何分别?我们实在惊惶疑惑。惟望慈悲、多多开示。

  

   这时佛为了教育阿难和大众,使他们都能够明白自己的真心。就在座上伸手抚摩阿难头顶说:我常对你们说的,世间一切事物、全是自心幻现出来的;所有因果、不论是大的山河国土、或小的一点微尘,亦是依着自心幻现生起。在所有事物中,最细小易见的草、木、缕、结,如追究它们的根本缘由,都各有它们的体性。纵然是虚空、亦有名字和相貌,何况你本有的、清净的、妙明的真心,怎能没有自己的体性呢?如你要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推想、穷究、搜寻、追逐知道的是你的心,那就该离开五尘和一切事物,而单独有个能知的真心体性。但你现在听我说法,不过是因声音才有分别,即使灭了见、闻、觉、知,安静下来,仍不过是前尘落谢的影子罢了。我不是强逼你、不承认你认同的心不是真心,但你要考虑清楚,如果离开上来所听到的,仍单独有心的分别性,才是真心。若离开声音、就没有分别功能,那不过是前尘遗留的影子罢。法尘不会常住,法尘变灭时,你的心岂不是等于龟毛兔角一样,法身亦断灭了,还有谁人去修学无生法忍呢?

  

   这时阿难和大众,无话可说。佛继续说:世间上的修行人,现前虽得九次第定的境界,但仍未得到漏尽成阿罗汉。全由执着第六意识妄想认作真心。同样你虽然学了不少佛法,依然没有甚么成就。阿难听了开示,才明白自己实在没有力量,伤感地哭泣起来。接着说:我自从随佛出家、恃佛的威德神力,以为不需要自己修行,就可以得到佛赏给我正受;怎知道心身是不能互相代替的,自己的真心,还没有认识清楚,只是身出家心未入道。犹如贪穷孩子,因舍离父亲、流浪异乡一样。今日才知道;

  

  过去学了不少的方法、如果没有真实修习,就等于没有学到。如人说食、终不能饱腹,佛啊!我今日被烦恼障和所知障缠缚,原因是不知本有无念同时清楚的觉性。我请求佛怜悯我们流浪的一族,开示我们的真心、打开大众道眼。

  

   这时佛从胸前吉祥海云相的卍字,涌现出光芒的瑞相;遍照十方世界、灌沐十方世界佛的头顶,然后又遍及阿难和在会大众。接着说:各位!我今日为你们直指人心、明白自己、见性成佛,开启自己的宝藏、得正法眼。阿难!你刚才说见到我的拳,这拳因何而有?又为甚么会成为拳呢?你又用甚么来看见它?阿难说:佛手五指屈握成拳,这都是我用眼看见的。佛说:我老实告诉你,世间有理智的人、亦要由譬喻而得明白;假如我没有手,就根本没有拳,由手指屈握,故有拳相。你若没有眼睛,亦没有你的见。现在以你的眼根,来比喻我的拳,这是不是恰当呢?阿难说:对的,如没有眼就不成我见,你若没有手,亦不会成为拳的。佛说:你的比喻错了,没有手的人、是不会有拳。没有眼的人,并不是连见都没有!你试在路上问那些盲人;你看见甚么?盲人必回答你说:我眼前只看见黑暗、其它的就一无所见。

  

  由此就可以知道,色尘是有明暗,能见的见性、是没有减少的。阿难说:盲人眼前全是黑暗,又怎样可以说是看见。佛说:如果一个有眼的人,和盲人同在一黑暗房间,这两个人所见的黑暗,有没有不同呢?阿难说:暗室中二人,所见的黑暗是没有不同的。佛说:若盲人眼睛医好,恢复视觉功能,立即就见到各种色像,就可以叫做眼见。另一个有眼的人、若得到灯光,同样亦可以见到各种色像,可以说是灯见吗?灯能见物的话,就不能叫它做灯。灯能不能见、和你扯不上关系。所以灯不过显示色尘,实际上是眼见而不是灯见,有眼的人同样能见色像、实际是心见而不是眼见。

  

   这时阿难和大众,心里仍没有明白、各各默默无语,合掌希望佛还有详细解说。佛于是伸手张开手指、对大众说:在我成道后,曾到鹿野苑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人说,一切有生命的人、为甚么不成佛果?或阿罗汉果?这是由客尘烦恼所耽误。请问当时在坐的人、明白了甚么道理,今日得证阿罗汉果呢?这时阿若多起立说:我是最初闻佛说法的一分子、同时得到佛的印证,叫我做解本际。我是因明白客尘两个字,证到阿罗汉果。譬如旅客出外,途中要到旅馆住宿、或一两天时间,做妥所办的事情、又整理行装,向别处出发去、不会留下耽搁时光的。若是旅馆主人、就不会这样来去匆匆的。我想;不常住的是客、常住的叫主人,那客字就不是主人的意思。又在大雨过后,太阳出来时,阳光射入隙缝里,就见到许多微尘在光中往来。微尘是摇动的,虚空是不动的。我想;澄寂的叫虚空,摇动的名微尘、能动的就是尘的意思。佛说:对了!对了!实时佛在大众中,伸出手来、将手指屈伸数次,对阿难说:你看见甚么?阿难说:我见佛手屈伸开合。佛说:你见我手屈伸开合,是我的手有开合?还是你的见有开合?阿难说:我见佛手有开合,并不是我的见性有开合。佛说:谁在动?谁在静?阿难说:佛手屈伸开合动着,而我的见性、尚且不是静,那里有个甚么动?佛说:对了!对了!接着伸掌指向阿难右边,阿难迥头向右边看。佛再伸掌指向阿难左边,阿难又迥头向左边看。佛说:你的头、为甚么左右摇动?阿难说:我见佛手指向我左右两旁,所以迥头左右摇动观看。佛说:是你的头左右摇动?还是你的见性左右摇动?阿难说:是我的头左右摇动,而我的见性,尚且不是静,那里有个甚么动。佛说:对了!对了!若所有的人,以摇动的名尘、以不常住的名客。你们见阿难的头左右摇动,他的见性并没有摇动。我的手有屈伸开合,而阿难的见性并没有开合。为甚么你们误认动是身?动是境?从无始以来,念念在生灭中,遗失本有的真心,妄认外物是自己,致流转不息,自寻烦恼。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优婆塞卢荣章译)》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