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佛经
白话大般涅槃经
法会圣众 常亲近同修翻译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三
圣行品第七之三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是如何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而观察集谛的呢?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观察到集谛是五阴之因缘。所谓集就是爱有。爱有二种。一是爱自己的身体。二是爱自己所须。又有二种。五欲没有得到满足而一心专求;求到以后执着在其中。又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又有三种。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出家之人有四种爱: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又有五种:就是贪着五阴,一切所须都十分爱着,分别说起来就无量无边了。善男子。爱有二种。一种是善爱,另一种是不善的爱。所谓不善的爱,只有愚人才求。善法爱是诸菩萨所求。善法爱又有二种:不善与善。求二乘就是不善的,求大乘者才是为善。善男子。凡夫所爱是集。不能叫作谛。菩萨之爱叫做实谛不是集。为什么呢?为了度化众生所以受生,不是因为爱而受生。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佛世尊在其余经中为众生解说业作为因缘。或说傲慢,或说六触,或说无明。这些为五盛阴而作为因缘。今日为什么解说四圣谛时,只说爱性作为五阴之因呢?”
佛赞叹迦叶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正像你所说的。那些因缘并非不是因,而是五阴的重要原因是爱。善男子。比如大王外出游巡。大臣眷属悉都要随从。爱也一样,爱所行处就有那些因缘随行。比如油腻的衣服随处都会沾灰尘,一旦沾上就停留在上面。爱也一样,随所爱处业结也同样停留。
另外善男子。比如湿地能生芽。爱也一样能生一切业烦恼之芽。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大乘大般涅槃深深的观察此爱有九种。一如债有余。二如罗刹女妇。三如妙花茎中有毒蛇缠之。四如恶食性所不便而强食之。五如淫女。六如摩楼迦子。七如疮中息肉。八如暴风。九如彗星。为什么叫如债有余?善男子。比如穷人欠别人的钱财。虽然想还完却没有能力,就像困在狱中无法逃脱。声闻缘觉也是如此,因为有爱习的余气而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这就叫如债有余。
善男子。什么是如罗刹女妇。善男子。比如有人把罗刹女作为妻子。罗刹女所生了孩子接着就把孩子吃了,然后又要吃掉丈夫。善男子。爱罗刹女也是如此,随着众生生出种种善根,随生随食。善根吃尽又要吃掉众生,让他们堕地狱、畜生、饿鬼,除了菩萨。这叫做如罗刹女妇。善男子。什么叫如妙花茎毒蛇缠之。譬如有人喜爱好花。看不见花茎上的毒蛇,就上前采花,立刻被毒蛇咬死。一切凡夫也是如此。贪爱五欲之花,却看不见此爱的毒蛇过患而便享受,就会被爱毒之所蛰伤,命终之后堕于三恶道中。除了菩萨。这叫做如妙花茎毒蛇缠之。
善男子。什么叫所不便食而强食之?比如有人不应该吃的非要吃。吃了之后就腹痛而死。爱这种食物也是如此。五道众生贪着其中,因此堕于三恶道。除了菩萨。这叫做所不便食而强食之。善男子。什么叫淫女?比如愚人与淫女私通。那淫女作出种种谄媚姿态表现亲热,却暗地里夺取此人所有钱财。钱财用尽就把他驱逐出门。爱之淫女也是如此。愚人没有智慧与之交好,而此爱女会夺其所有一切善法。善法尽后驱逐,令其堕三恶道中。除了菩萨。这叫做淫女。善男子。什么叫摩楼迦子?譬如摩楼迦子如果被鸟吃了就随粪便排出堕落于地,然后被风吹在树下就开始生长。缠绕束缚尼拘陀树,让其不能生长遂至枯死。
爱之摩楼迦子也是如此。缠缚凡夫所有善法,让善法不能增长遂至枯灭,枯灭后命终就堕在三恶道。除了菩萨。这叫做摩楼迦子。善男子。什么叫疮中息肉?比如人长期生疮,疮中长了息肉。此人应该用心疗治,不要生出放弃之心。如果放弃了那么息肉就会不停增长,虫疽也就跟着生长。因此因缘就会命终。凡夫愚人的五阴疮痍也是如此。爱于其中就是息肉。应当勤心疗治爱息,如果不治理,命终就堕在三恶道中。除了菩萨。这叫做疮中息肉。善男子。什么叫暴风?譬如暴风能移动山岳,拔起深根大树。爱之暴大风也是如此,对父母所而生恶心。能拔掉大智舍利弗等无上深固菩提的大树。除了菩萨。这叫做暴风。
善男子。什么叫如彗星?比如彗星出现后天下一切人民会饥饿、生病、瘦弱、苦恼。爱之彗星也是如此。能断除一切善根种子。让凡夫穷困饥馑生出烦恼之病,流转生死受种种苦恼。除了菩萨。这叫做彗星。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在大乘大般涅槃观察爱结有如此九种。善男子。因此凡夫有苦无谛。声闻缘觉有苦有苦谛而无真实,诸菩萨等了解苦而没有苦,所以无苦而有真实。凡夫有集无谛,声闻缘觉有集有集谛。诸菩萨了解集而无集,所以无集而有真谛。声闻缘觉有灭而非真,菩萨摩诃萨有灭有真谛。声闻缘觉有道非真。菩萨摩诃萨有道有真谛(无苦、集、灭、道)。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何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见灭见灭谛?所谓断除一切烦恼。如果烦恼断了就叫做常。灭除烦恼之火则叫做寂灭。烦恼灭了所以享受快乐。诸佛菩萨因为求因缘所以叫做净。再不承受二十五有所以叫出世。因为出世所以叫做我、常。在色声香味触男女中生住、灭、苦、乐、不苦、不乐、不取相貌。所以叫毕竟寂灭真谛。善男子。菩萨如此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观灭圣谛。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何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观道圣谛。善男子。比如暗中因灯才能看见东西。菩萨摩诃萨也是如此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因八圣道而见一切法。所谓常、无常、有为、无为、有众生、非众生、物、非物。苦、乐、我、无我、净、不净。烦恼、非烦恼、业、非业。实、不实、乘、非乘。知、不知、陀罗骠、非陀罗骠。求那、非求那。见、非见、色、非色、道、非道、解、非解。善男子。菩萨如此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而观道圣谛。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如果八圣道是道圣谛,则不合道理。为什么呢?如来曾经说信心就是道、能度脱诸漏。有时说不放逸就是道。诸佛世尊不放逸所以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也是菩萨助道之法。有时说精进是道。比如告诉阿难。如果有人能勤修精进则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时说观身念处。如果有人系心精勤修习此身念处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时说正定是道,比如告诉大德摩诃迦叶。正定真实是道,不正定不是道。如果进入正定才能思惟五阴的生灭。不入定就没办法思惟。有时说有一个方法如果有人修习则能净众生灭除一切忧愁苦恼,得到正法没,此法就是所谓的念佛三昧。有时说修无常想就是道。比如告诉比丘有人能经常修习无常想就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时说空寂在闲静处独坐思惟能够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时说为人演说佛法就是道,如果闻法后疑网即断,疑网断后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时说持戒是道。如告诉阿难如果有人精勤修持禁戒。此人则能度过生死大苦。有时说亲近善友是道。比如告诉阿难如果有人亲近善知识就能具足净戒。如果有众生能亲近我,则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时说修慈是道。修学慈悲者能断除烦恼得到不动处。有时说智慧是道。如佛曾经为波阇波提比丘尼说姊妹。如同声闻以智慧刀能断诸流、诸漏烦恼。有时如来说布施是道。如佛曾经告诉波斯匿王:大王。要知道我在往昔多行布施。因此因缘今日才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如果八圣道是道谛。这些经典不就成了虚妄。如果这些经中所说不是虚妄。那些经典中为何不说八道是道圣谛?如果不说,难道如来以前说错了?可是我肯定的知道诸佛如来不可能出错。
这时世尊赞叹迦叶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今天要知道菩萨大乘微妙经典所有秘密,所以这样问。善男子。那些经典都符合道谛。善男子。如我所说的如果有信是道。通道是信根本,能佐助菩提之道。所以我说的没错。善男子。如来善知无量方便的方法而化度众生。所以才有种种说法。善男子。比如良医知道众生的种种病原。根据所患的病为他们合成药剂,禁止吃其它的药。除了水不被禁止。或服姜水、或甘草水、或细辛水、或黑石蜜水、或阿摩勒水、或尼婆罗水、或钵昼罗水、或服冷水、或服热水、或蒲萄水、或安石榴水。善男子。而此良医知道众生的病,虽然很多药不能吃可是水被禁止。如来也是如此善知方便。对于一种法相随着听法众生不同而分别解说种种名相。那些众生接受说法,而后修习就能除断烦恼。如同病人听从良医的治疗而痊愈。另外善男子。比如有一人懂得很多种语言杂。大众因为热渴而都说:我要喝水,我要喝水。此人就拿着清冷水根据不同语言的人而说对应语言的水的名字:或者波尼、或者郁持,或者利蓝。或者[沙/纟]利。或者婆耶。或者甘露。或者牛乳。用无量的水的名字为大众说。善男子。如来也是如此把一种圣道为诸声闻作种种演说。从信根等至八圣道。另外善男子。比如炼金师用一种金可以随意制造种种璎珞。所谓钳锁环、钏钗、珰、天冠、臂印。虽然种种差别不同,却都是金。
善男子。如来也是如此。把一佛道随着听法众生不同而作种种分别解说。或说一种。所谓诸佛一道无二。又说二种所谓定、慧。又说三种谓见、慧、智。又说四种。所谓见道、修道、无学道、佛道。又说五种。所谓信行道、法行道、信解脱道、见到道、身证道。又说六种。所谓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佛道。又说七种。所谓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定觉分、舍觉分。又说八种。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又说九种。所谓八圣道和信。又说十种所谓十力。又说十一种。所谓十力和大慈。又说十二种。所谓十力、大慈、大悲。又说十三种。所谓十力、大…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