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叁

  

  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法會聖衆 常親近同修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叁

  

  聖行品第七之叁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是如何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而觀察集谛的呢?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觀察到集谛是五陰之因緣。所謂集就是愛有。愛有二種。一是愛自己的身體。二是愛自己所須。又有二種。五欲沒有得到滿足而一心專求;求到以後執著在其中。又有叁種。欲愛、色愛、無色愛。又有叁種。業因緣愛、煩惱因緣愛、苦因緣愛。出家之人有四種愛: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又有五種:就是貪著五陰,一切所須都十分愛著,分別說起來就無量無邊了。善男子。愛有二種。一種是善愛,另一種是不善的愛。所謂不善的愛,只有愚人才求。善法愛是諸菩薩所求。善法愛又有二種:不善與善。求二乘就是不善的,求大乘者才是爲善。善男子。凡夫所愛是集。不能叫作谛。菩薩之愛叫做實谛不是集。爲什麼呢?爲了度化衆生所以受生,不是因爲愛而受生。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佛世尊在其余經中爲衆生解說業作爲因緣。或說傲慢,或說六觸,或說無明。這些爲五盛陰而作爲因緣。今日爲什麼解說四聖谛時,只說愛性作爲五陰之因呢?”

  

  佛贊歎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正像你所說的。那些因緣並非不是因,而是五陰的重要原因是愛。善男子。比如大王外出遊巡。大臣眷屬悉都要隨從。愛也一樣,愛所行處就有那些因緣隨行。比如油膩的衣服隨處都會沾灰塵,一旦沾上就停留在上面。愛也一樣,隨所愛處業結也同樣停留。

  

  另外善男子。比如濕地能生芽。愛也一樣能生一切業煩惱之芽。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住此大乘大般涅槃深深的觀察此愛有九種。一如債有余。二如羅刹女婦。叁如妙花莖中有毒蛇纏之。四如惡食性所不便而強食之。五如淫女。六如摩樓迦子。七如瘡中息肉。八如暴風。九如彗星。爲什麼叫如債有余?善男子。比如窮人欠別人的錢財。雖然想還完卻沒有能力,就像困在獄中無法逃脫。聲聞緣覺也是如此,因爲有愛習的余氣而不能得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善男子。這就叫如債有余。

  

  善男子。什麼是如羅刹女婦。善男子。比如有人把羅刹女作爲妻子。羅刹女所生了孩子接著就把孩子吃了,然後又要吃掉丈夫。善男子。愛羅刹女也是如此,隨著衆生生出種種善根,隨生隨食。善根吃盡又要吃掉衆生,讓他們墮地獄、畜生、餓鬼,除了菩薩。這叫做如羅刹女婦。善男子。什麼叫如妙花莖毒蛇纏之。譬如有人喜愛好花。看不見花莖上的毒蛇,就上前采花,立刻被毒蛇咬死。一切凡夫也是如此。貪愛五欲之花,卻看不見此愛的毒蛇過患而便享受,就會被愛毒之所蟄傷,命終之後墮于叁惡道中。除了菩薩。這叫做如妙花莖毒蛇纏之。

  

  善男子。什麼叫所不便食而強食之?比如有人不應該吃的非要吃。吃了之後就腹痛而死。愛這種食物也是如此。五道衆生貪著其中,因此墮于叁惡道。除了菩薩。這叫做所不便食而強食之。善男子。什麼叫淫女?比如愚人與淫女私通。那淫女作出種種谄媚姿態表現親熱,卻暗地裏奪取此人所有錢財。錢財用盡就把他驅逐出門。愛之淫女也是如此。愚人沒有智慧與之交好,而此愛女會奪其所有一切善法。善法盡後驅逐,令其墮叁惡道中。除了菩薩。這叫做淫女。善男子。什麼叫摩樓迦子?譬如摩樓迦子如果被鳥吃了就隨糞便排出墮落于地,然後被風吹在樹下就開始生長。纏繞束縛尼拘陀樹,讓其不能生長遂至枯死。

  

  愛之摩樓迦子也是如此。纏縛凡夫所有善法,讓善法不能增長遂至枯滅,枯滅後命終就墮在叁惡道。除了菩薩。這叫做摩樓迦子。善男子。什麼叫瘡中息肉?比如人長期生瘡,瘡中長了息肉。此人應該用心療治,不要生出放棄之心。如果放棄了那麼息肉就會不停增長,蟲疽也就跟著生長。因此因緣就會命終。凡夫愚人的五陰瘡痍也是如此。愛于其中就是息肉。應當勤心療治愛息,如果不治理,命終就墮在叁惡道中。除了菩薩。這叫做瘡中息肉。善男子。什麼叫暴風?譬如暴風能移動山嶽,拔起深根大樹。愛之暴大風也是如此,對父母所而生惡心。能拔掉大智舍利弗等無上深固菩提的大樹。除了菩薩。這叫做暴風。

  

  善男子。什麼叫如彗星?比如彗星出現後天下一切人民會饑餓、生病、瘦弱、苦惱。愛之彗星也是如此。能斷除一切善根種子。讓凡夫窮困饑馑生出煩惱之病,流轉生死受種種苦惱。除了菩薩。這叫做彗星。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住在大乘大般涅槃觀察愛結有如此九種。善男子。因此凡夫有苦無谛。聲聞緣覺有苦有苦谛而無真實,諸菩薩等了解苦而沒有苦,所以無苦而有真實。凡夫有集無谛,聲聞緣覺有集有集谛。諸菩薩了解集而無集,所以無集而有真谛。聲聞緣覺有滅而非真,菩薩摩诃薩有滅有真谛。聲聞緣覺有道非真。菩薩摩诃薩有道有真谛(無苦、集、滅、道)。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如何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見滅見滅谛?所謂斷除一切煩惱。如果煩惱斷了就叫做常。滅除煩惱之火則叫做寂滅。煩惱滅了所以享受快樂。諸佛菩薩因爲求因緣所以叫做淨。再不承受二十五有所以叫出世。因爲出世所以叫做我、常。在色聲香味觸男女中生住、滅、苦、樂、不苦、不樂、不取相貌。所以叫畢竟寂滅真谛。善男子。菩薩如此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觀滅聖谛。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如何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觀道聖谛。善男子。比如暗中因燈才能看見東西。菩薩摩诃薩也是如此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因八聖道而見一切法。所謂常、無常、有爲、無爲、有衆生、非衆生、物、非物。苦、樂、我、無我、淨、不淨。煩惱、非煩惱、業、非業。實、不實、乘、非乘。知、不知、陀羅骠、非陀羅骠。求那、非求那。見、非見、色、非色、道、非道、解、非解。善男子。菩薩如此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而觀道聖谛。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果八聖道是道聖谛,則不合道理。爲什麼呢?如來曾經說信心就是道、能度脫諸漏。有時說不放逸就是道。諸佛世尊不放逸所以能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也是菩薩助道之法。有時說精進是道。比如告訴阿難。如果有人能勤修精進則得成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有時說觀身念處。如果有人系心精勤修習此身念處則能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有時說正定是道,比如告訴大德摩诃迦葉。正定真實是道,不正定不是道。如果進入正定才能思惟五陰的生滅。不入定就沒辦法思惟。有時說有一個方法如果有人修習則能淨衆生滅除一切憂愁苦惱,得到正法沒,此法就是所謂的念佛叁昧。有時說修無常想就是道。比如告訴比丘有人能經常修習無常想就能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有時說空寂在閑靜處獨坐思惟能夠速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有時說爲人演說佛法就是道,如果聞法後疑網即斷,疑網斷後則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有時說持戒是道。如告訴阿難如果有人精勤修持禁戒。此人則能度過生死大苦。有時說親近善友是道。比如告訴阿難如果有人親近善知識就能具足淨戒。如果有衆生能親近我,則能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有時說修慈是道。修學慈悲者能斷除煩惱得到不動處。有時說智慧是道。如佛曾經爲波阇波提比丘尼說姊妹。如同聲聞以智慧刀能斷諸流、諸漏煩惱。有時如來說布施是道。如佛曾經告訴波斯匿王:大王。要知道我在往昔多行布施。因此因緣今日才能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世尊。如果八聖道是道谛。這些經典不就成了虛妄。如果這些經中所說不是虛妄。那些經典中爲何不說八道是道聖谛?如果不說,難道如來以前說錯了?可是我肯定的知道諸佛如來不可能出錯。

  

  這時世尊贊歎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今天要知道菩薩大乘微妙經典所有秘密,所以這樣問。善男子。那些經典都符合道谛。善男子。如我所說的如果有信是道。通道是信根本,能佐助菩提之道。所以我說的沒錯。善男子。如來善知無量方便的方法而化度衆生。所以才有種種說法。善男子。比如良醫知道衆生的種種病原。根據所患的病爲他們合成藥劑,禁止吃其它的藥。除了水不被禁止。或服姜水、或甘草水、或細辛水、或黑石蜜水、或阿摩勒水、或尼婆羅水、或缽晝羅水、或服冷水、或服熱水、或蒲萄水、或安石榴水。善男子。而此良醫知道衆生的病,雖然很多藥不能吃可是水被禁止。如來也是如此善知方便。對于一種法相隨著聽法衆生不同而分別解說種種名相。那些衆生接受說法,而後修習就能除斷煩惱。如同病人聽從良醫的治療而痊愈。另外善男子。比如有一人懂得很多種語言雜。大衆因爲熱渴而都說:我要喝水,我要喝水。此人就拿著清冷水根據不同語言的人而說對應語言的水的名字:或者波尼、或者郁持,或者利藍。或者[沙/纟]利。或者婆耶。或者甘露。或者牛乳。用無量的水的名字爲大衆說。善男子。如來也是如此把一種聖道爲諸聲聞作種種演說。從信根等至八聖道。另外善男子。比如煉金師用一種金可以隨意製造種種璎珞。所謂鉗鎖環、钏钗、珰、天冠、臂印。雖然種種差別不同,卻都是金。

  

  善男子。如來也是如此。把一佛道隨著聽法衆生不同而作種種分別解說。或說一種。所謂諸佛一道無二。又說二種所謂定、慧。又說叁種謂見、慧、智。又說四種。所謂見道、修道、無學道、佛道。又說五種。所謂信行道、法行道、信解脫道、見到道、身證道。又說六種。所謂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辟支佛道、佛道。又說七種。所謂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除覺分、定覺分、舍覺分。又說八種。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又說九種。所謂八聖道和信。又說十種所謂十力。又說十一種。所謂十力和大慈。又說十二種。所謂十力、大慈、大悲。又說十叁種。所謂十力、大…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