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般涅槃经卷第八▪P3

  ..续本文上一页刚之身。此十四音就是字本。恶(发音)就是不破坏,不破坏就叫三宝,犹如金刚。又恶叫做不流,不流即是如来。如来得九孔没什么可流所以不流,又没有九孔所以不流。不流即常,常即如来。如来无作是故不流。另外恶者叫作功德,功德即是三宝。所以叫恶。阿叫做阿阇梨。阿阇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世间中的圣者。什么是圣?圣叫做无着,少欲知足又叫清净。能度众生于三有流生死大海就是圣。另外阿叫做制度,即修持净戒随顺威仪。另外阿者叫做依从圣人,应学习威仪、进止、举动,供养恭敬礼拜三尊,孝养父母及学大乘。善男女等都持禁戒,以及菩萨摩诃萨等都是圣人。另外阿叫做教诲,就是如来说这些应作这些莫作。如果能避免非威仪的法则叫圣人,所以叫阿。

  亿即是佛法,梵行广大清净无垢,好像满月。你们这些应作,这些不应作,这些符合道理、这些不合道理,此是佛说,此是魔说。所以叫亿。伊就是佛法,微妙甚深难得。如自在天、大梵天王。法名自在,若能受持则叫护法。另外自在叫做四护世。此四自在则能摄护大涅槃经,也能自在敷扬宣说。另外伊就是能为众生自在说法。另外伊为了自在而说什么呢?就是修习方等经典。另外次伊就是断嫉妒如除稗秽,让他们都能令变成吉祥,所以叫伊

  郁就是诸经中最上最胜的。增长上上,就是大涅槃。另外郁就是如来之性声闻缘觉所未曾听闻的。比如一切地方北郁单越最为殊胜。菩萨若能听受此经对一切众最为殊胜,因此此经叫做最上最胜。所以叫郁。优,犹如牛乳是各种味道中最好的。如来之性也是如此在诸经中最尊最上。如果有人诽谤,要知道此人与牛没有区别。另外优叫做无慧正念。诽谤如来微密秘藏的非常可怜,远离如来秘密之藏而说无我。所以叫优。

  [口*垔](yan)即是诸佛法性涅槃。所以叫[口*垔]。[口*野]叫做如来义。[口*野](ye)就是:如来进止、屈伸、举动无不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叫做[口*野]

  乌就是烦恼义。烦恼叫做诸漏,如来永断一切烦恼,所以叫乌。炮就是大乘义。在十四音中是究竟义。大乘经典也是如此,在诸经论中最为究竟。所以称作炮。

  庵能遮一切诸不净物,在佛法中能舍一切金银宝物。所以叫庵。阿叫做胜乘义。因此大乘典大涅槃经,在诸经中最为殊胜,所以叫阿

  迦在众生起大慈悲,把众生看作孩子如罗

  罗一样,作为美妙、上善之义,所以叫迦。佉叫做非善友。非善友名为杂秽,不信如来秘密之藏。所以名佉。

  伽叫做藏,藏即是如来秘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叫伽。[口*恒]是如来常音,什么叫如来常音?所谓如来常住不变。所以叫[口*恒]。俄是一切诸行破坏之相,所以名俄

  遮就是是修行的意思,能调伏一切诸众生,所以是修行之义,所以叫遮。 车是如来覆荫一切众生,犹如大盖,所以叫车。阇是正解脱,没有老之相,所以叫阇。膳就是烦恼繁茂,犹如森林,所以叫膳。喏是智慧义,了知真法性,所以叫喏。

  咤就是在阎浮提示现半身而说法,喻如半月,所以叫咤。侘就是法身具足,犹如满月。所以叫侘。荼是愚痴僧,不知常与无常,犹如小儿,所以叫荼。祖是不知师恩,犹如羝羊,所以叫祖。拏不是圣义,喻如外道。所以叫拏。多就是如来告诸比丘,应该离开惊畏,为你们说微妙法。所以叫多。他叫做愚痴义。众生流转生死,如蚕、蜣螂一样将自己缠裹。所以叫他。陀叫做大施。所谓大乘所以叫陀。弹就是称赞功德,所谓三宝如须弥山一样高峻广大,不会倾倒,所以叫弹。 那就是三宝安住不会倾倒震动,好像门坎。所以叫那。

  波是颠倒义。如果说三宝都要灭尽,那么此人非常疑惑,所以叫波。颇是世间灾难。如果说世间灾起时三宝也尽,那么此人愚痴无智,违反如来的意思。所以叫颇。婆叫做佛十力。所以叫婆。滼叫做重担。能负担无上正法,要知道此人是大菩萨。所以叫滼。摩是诸菩萨严峻制度,就是所谓大乘大般涅槃。所以叫摩。

  蛇是诸菩萨到处为诸众生说大乘法。所以叫蛇。啰能破坏贪欲嗔恚愚痴而说真实法。所以叫啰。罗叫做声闻乘动转不住,大乘安固不会倾动。舍弃声闻乘而精勤修习无上大乘。所以叫罗。和是如来世尊,为众生降下大法之雨。所谓世间的咒术经书,所以叫和。奢就是远离三箭。所以叫奢。沙叫做具足义。如果能听此大涅槃经,则已经得闻受持一切大乘经典,所以叫沙。娑是为诸众生演说正法,令众生欢喜。所以叫娑。呵叫做心欢喜。如此奇特,世尊离一切行。如此奇怪,如来入般涅槃。所以叫呵。[口*荼]是魔义。无量诸魔不能毁坏如来秘藏,所以叫[口*荼]。另外[口*荼]示现随顺世间父母妻子,所以叫[口*荼]。鲁流卢楼。这四字有四种意义。所谓佛、法、僧以及对法。所谓对法,就是随顺世间。犹如调婆达示现坏僧的形象,化作种种形貌色像是为了制定戒律,智者明白此事不应对此感到恐怖。叫做随顺世间之行。所以叫鲁、流、卢、楼。

  吸气、舌根、随鼻之声,长短超声不同的音有不同的义。都因舌齿而有差别。这些字义能令众生口业清净。众生的佛性却不像这样假于文字而得清净。为什么呢?因为性本来清净,所以虽然处在阴界入中,却不同于阴入界。所以众生都应归依诸菩萨。因佛性所以平等对待众生,没有差别。所以半字对于诸经书记论文章是根本。另外,半字之义都是烦恼言说之本,所以叫半字。满字者是一切善法言说之根本,比如世间为恶之人叫作半人,修善之人叫做满人。一切经书记论都因半字作为根本,如果说如来以及正解脱入于半字,是不对的。因为那是离于文字的。所以如来对于一切法无碍无着是真得解脱。什么叫做解了字义?因为如来出现于世能灭除半字(比喻不圆满的法),所以叫做解了字义。如果随逐半字之义,其人不知如来之性。什么叫做无字义呢?亲近修习不善法的人叫做无字。另外,无字虽能亲近修习善法,不知如来常与无常、恒与非恒,以及法僧二宝,律与非律,经与非经魔说、佛说。如果不能分别这些,就叫做随逐无字义。我现在已经解说如此随逐无字之义。善男子。所以你要离开半字而善于了解满字。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我们应当好好学习字数。现在我值遇无上之师。已接受如来殷勤的教诲。”

  

  佛赞叹迦叶:“善哉善哉。乐于学习正法者应该如此。” 这时佛告诉迦叶菩萨:“善男子。鸟有二种,迦邻提和鸳鸯。一起游行,不相舍离。苦、无常、无我等法也是如此不得相离。”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如何是苦、无常、无我。如同那鸳鸯、迦邻提鸟?”

  佛说:“善男子。异法是苦,异法是乐。异法是常,异法无常。异法是我,异法无我。(是否是指外道都是执着两边)?譬如稻米与麻麦不同。麻麦有不同于豆粟甘蔗。如是种子从萌芽知道开花都是无常。果实成熟,被人受用的时候才叫做常。因为其性真实。”

  迦叶对佛说:“世尊。这些东西如果是常,与如来一样吗?”

  佛说:“善男子。你不要这样说。为什么呢?如果说如来像须弥山。当劫坏的时候须弥山会崩倒。如来这时怎么会一同坏呢?善男子。你不要有这种想法。善男子。一切诸法除了涅槃,没有一法是常。只是用世间谛来比喻果实是常。”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善哉善哉。正像佛说得这样。”

  佛告诉迦叶:“如是如是。善男子。虽然修行一切契经的定。乃至没有听闻大般涅槃,都说一切无常。闻此经后虽有烦恼如同没有烦恼,能利益一切人天。因为晓知自己身中有佛性,这叫做常。另外善男子,比如庵罗树花刚开放的时候是无常相,等到果实成熟利益人们的时候才叫做常。另外善男子,譬如金矿消融之时。是无常相。融化后成为金顶,利益大众,才叫做常。善男子。虽然修行一切契经的定。乃至没有听闻大般涅槃,都说一切无常。闻此经后虽有烦恼如同没有烦恼,能利益一切人天。因为晓知自己身中有佛性,这叫做常。

  另外善男子。譬如胡麻未被榨压时叫无常,等到成了油利益大众才叫做常。善男子。虽然修行一切契经的定。乃至没有听闻大般涅槃,都说一切无常。闻此经后虽有烦恼如同没有烦恼,能利益一切人天。因为晓知自己身中有佛性,这叫做常。譬如河流都归于海,一切契经诸定三昧都归大乘大涅槃经。因为,此经是究竟说皆有佛性。善男子。所以我说异法是常,异法无常,乃至无我也是如此。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如来已离开忧悲的毒箭。所谓忧悲叫做天,如来不是天。有忧悲的叫人,如来不是人。此忧悲是二十五有,如来不是二十五有。所以如来没有忧悲。为何说如来忧悲呢?”

  善男子。无想天叫做无想。如果无想则无寿命,如果没有寿命为何有阴界之入呢?因此无想天的寿命不能说有固定的住处。善男子。比如树神依树而住,不能断定依枝、依节、依茎、依叶。虽然不定却不能说无。无想天的寿命也是如此。善男子。佛性也一样,甚深难解。如来实在没有忧悲苦恼,而对众生兴起大慈悲示现有忧悲。对待众生犹如罗

  罗。另外善男子,无想天中所有寿命只有佛能知,非其余的人能知道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也是如此。

  迦叶。如来性清净无染,犹如化身。哪里能有忧悲苦恼?如果说如来无忧悲,又怎么能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弘广佛法?如果说无为何而说同等对待众生,如罗

  罗?若不平等对待如罗

  罗,这样的言语就是虚妄。因此善男子,佛不可思议,法不可思议,众生佛性不可思议。无想天寿不可思议。如来有忧还是无忧,是佛境界。不是声闻缘觉所能知道的。善男子。譬如在虚空中舍宅微尘不能安住。如果说舍宅不是因空而住是不对的。因此不能说房舍住于虚空还是不住虚空。凡夫虽说舍住虚空,而此虚空实无所住。为什么呢?因为性无所住。

  善男子。心也是如此。不能说住阴界入以及不住。无想天寿命也是如此。如来忧悲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忧悲怎么说平等对待众生如罗

  罗?如果说有,又如何说性同虚空?善男子。譬如幻术师虽然变化种种宫殿,杀生、长养、系缚、放舍。以及变化金银琉璃宝物丛林树木,都不是真实的。如来也是一样。随顺世间示现忧悲,不是真实。善男子。如来已入于般涅槃,如何能有忧悲苦恼。如果说如来入于涅槃是无常的,那此人则有忧悲。如果说如来不入涅槃常住不变,那次人没有忧悲。如来有愁还是无愁没人能知道。

  另外善男子。譬如下等人能知下等法不知中上法。中等人知中又不知上。上等人知道上法以及中下。声闻缘觉也是一样,只知自己的果地。如来不是这样,知道自己也知道别人的果地。所以如来叫无碍智,示现幻化随顺世间,凡夫肉眼认为是真实的。而想尽知如来无碍无上智是不对的。有愁无愁只有佛能知道。因此。异法有我,异法无我,叫做鸳鸯迦邻提鸟性。

  另外善男子。佛法犹如鸳鸯共行,这迦邻提和鸳鸯鸟,盛夏水涨的时候选择高原安处,为了照顾子女,之后随意安隐而游。如来出世也是如此,度化无量众,令众生安住正法。就像那鸳鸯迦邻提鸟选择高原安置子女。如来也一样,要做得作完了就进入于大般涅槃。善男子。这叫异法是苦,异法是乐,诸行是苦,涅槃是乐。第一微妙,破坏诸行。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为何众生得涅槃是第一乐?”

  佛说:“善男子。如我所说的诸行和合就是老死。

  谨慎无放逸 是处名甘露 放逸不谨慎是名为死句

  若不放逸者 则得不死处 如其放逸者常趣于死路

  谨慎不放逸叫做甘露, 放逸不谨慎就是死。如果不放逸就得到不死处,如果放逸则是走向死路。

  如果放逸者就叫做有为法,这有为法是第一苦。不放逸则名涅槃,涅槃是甘露是第一最乐。如果乐于诸行就是死处,受第一苦。如果到达涅槃则名不死,受最妙乐。如果不放逸虽然在诸行中也叫做常乐、不死、不破坏身。如何是放逸如何是不放逸?凡夫就是放逸常死之法,出世圣人是不放逸,无有老死。为什么呢?因为能进入第一常乐涅槃。因此异法是苦,异法是乐,异法是我,异法无我。好比人在地上仰望虚空,不见飞鸟的痕迹。善男子。众生也是一样没有天眼,在烦恼中而不能看见有如来性。所以我才说无我的密教。因为无天眼的人不知真我,硬是把假我当作我。因为烦恼所造的有为即是无常,所以我说异法是常,异法无常。

  精进勇健者 若处于山顶 平地及旷野常见诸凡夫

  升大智慧殿 无上微妙台 既自除忧患亦见众生忧

  如来悉断无量烦恼住智慧山。见诸众生常在无量亿烦恼中。

  精进勇健的人如果爬到山顶,在平地及旷野常常见到凡夫。于是升起大智慧的宝殿,筑起无上微妙的讲台,既能自除忧患也能见众生忧。如来悉断无量烦恼,住智慧山,却见到众生常在无量亿烦恼中。

  迦叶菩萨又对佛说:“世尊。恐怕不是如此。入涅槃者无忧无喜,如何能升智慧殿台,又如何住在山顶而见众生?”

  佛说:“善男子。智慧殿就是涅槃。无忧愁的人就是如来。有忧愁的人就是凡夫。因凡夫忧所以如来无忧。须弥山顶就是正解脱。勤精进的人比喻须弥山没有动转。地比喻有为之行。这些凡夫安住此地造作诸行。智慧就是正觉。离开“有”而常住所以叫如来。如来怜悯无量众生,常被“诸有”的毒箭所中。所以如来有忧。

  迦叶菩萨又说:“世尊。如果能让如来有忧戚,那就不能称为等正觉了。”

  佛说:“迦叶。都是随着因缘,在众生应该接受度化的地方,如来在那里示现受生,虽然示现受生其实没有受生。所以如来是常住法。如同迦邻提鸳鸯等鸟。

  大般涅槃经卷第八毕

  

《大般涅槃经卷第八》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