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者要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如果说应修一切法苦,凡夫就认为是二,智者要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如果说一切行都是无常,如来秘藏也是无常。凡夫认为两者是二,智者要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如果说一切法无我,如来秘藏也无我。凡夫认为两者是二,智者要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我与无我本性并不是两回事。如来秘藏的道理如是,被不可称计无量无边诸佛所赞。我今天于此一切功德成就经(大涅槃境)中都说完了。
善男子。我与无我在性相上是不二的。你应该如此的受持顶戴。善男子。你也应当坚持忆念此经典。就像我早先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说我与无我没有二相。好比因乳二生酪,因酪而得生酥,因生酥而得熟酥,因熟酥而得醍醐。此种酪性是从乳生是从自生还是从他生呢?乃至醍醐也是如此。如果是从他生即是他作,不是乳生。既然非乳所生,乳就没有作用了(何必因乳而生?)。如果是自生,不应该相似相续而生,如果相续而生则不能同时生,既然不能同时而生则不能同时而有五种味,既然不能同时有五味那一定不是从自身而来的(不然乳就会自己变成酪)。要知道乳中本来就有酪相,因为甜味多而不能自己变化,乃至醍醐也是如此。是因牛吃了水草的因缘,依靠血脉转变而得成乳。如果牛吃甘草那乳就甜,如果牛吃苦草乳那乳就苦。雪山上有种草叫做肥腻,牛如果吃了就能只得醍醐,没有青黄赤白黑色之分。因为谷草的因缘牛乳才有色味差别。众生以明、无明业力因缘而生二相,如果无明转变则成为明(本性一样)。一切诸法所谓善和不善,也是如此没有二相。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如佛所说的乳中有酪是什么意思呢?世尊。如果说乳中必定有酪相,因为太微细而不可见。为何说是因乳的因缘而生酪呢。道理上来说如果本来没有后来出现才叫做生,如果本来就有如何能说生呢?如果说乳中必定有酪相,那么百草之中也应有乳,乳中也应有草。如果说乳中必定无酪,如何因乳而生酪呢。如果道理上讲本来没有而后能产生,为何乳中不能生草?”
“善男子。不能简单的说乳中有酪或者乳中无酪,也不可说从别处而生。如果说乳中必定有酪,为何味道各异?所以不可说乳中定有酪性。如果说乳中定无酪,乳中为何不生兔角?放到毒乳中酪则能杀人。所以不可说乳中定无酪性。如果说酪从别处生,为何水中不能生酪,所以不可说酪从他生。善男子。是因为牛食草的因缘血则变白,草血灭后,依靠众生福力变成乳。此乳虽从草和血而出但不能说二,只能叫作从因缘生。酪至醍醐也是如此,所以叫做牛味。是乳灭后因缘成酪。因缘就是酢或者暖。所以叫做从因缘有,乃至醍醐也是如此。所以不能简单说乳中没有酪相,从别处生不依靠乳而有,是没有道理的。善男子。明与无明也是如此,如果与烦恼诸结在一起,就叫做无明。如果与一切善法在一起就叫做明。所以我说没有二相。因此因缘我先说雪山有草名曰肥腻,牛吃了就能产醍醐。佛性也是如此。
善男子。众生薄福不见此草。佛性也是一样,因为烦恼覆盖众生不能见。譬如大海虽然都
,其中也有上妙之水味道像乳一样。喻如雪山虽然成就种种功德生长各种药,其中也有毒草。诸众生的身也是如此,虽有四大毒蛇之种其中亦有妙药大王,就是佛性。不是作法(不能作用)只是因为被烦恼客尘所覆。若
利、婆罗门、毗舍、首陀能断除客尘就能见佛性而成无上道。譬如虚空中震雷起云,一切象牙上皆生花,如果没有雷震,花则不生,也就没有生花之名。众生佛性也是如此。常被一切烦恼覆盖不可得见。所以我说众生无我,如果得闻此大般涅槃微妙经典则见佛性,就像象牙花一样。就算听闻契经一切三昧,不闻此经也不知如来微妙之相。如同无雷时象牙上花不可得见,闻此经后即知一切如来所说秘藏佛性。喻如天雷现象牙花。闻是经已即知一切无量众生皆有佛性。因此而说大涅槃叫做如来秘密之藏。增长法身犹如雷时象牙上花,因为能滋养如此大义,所以叫做大般涅槃。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有能习学是大涅槃微妙经典。当知是人能报佛恩是真佛弟子。
迦叶菩萨对佛说:“甚奇世尊。所说的佛性太深奥了,难见难入。是声闻缘觉所不能认同的。”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就像你所赞叹的。跟我我说的一样。”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佛性者为何甚深难见难入?”
佛说:“善男子。比如盲人为治病造访良医。此时良医用金箭决(应该是清理的意思)其眼膜。用一个指头问他能见到吗。盲人回答看不见。又用二指三指展示,才回答稍微看见。善男子。此大涅槃微妙经典如来最后所说也是一样。无量菩萨虽具足行诸波罗蜜乃至十住,还不能见所有佛性。只是稍微能见。是菩萨摩诃萨见后都说:“甚奇世尊。我等流转无量生死,常被无我所惑乱。”善男子。如是菩萨位阶在十地尚不能了了知见佛性,何况声闻缘觉之人?另外善男子。譬如仰头看虚空看到鹅雁,那是虚空还是鹅雁?是谛观不已才仿佛能见到。十住菩萨对如来性知见也是一样的少,何况声闻缘觉之人?
善男子。譬如喝醉的人要行远路,只能朦胧看见道路。十住菩萨对于如来性的知见之少也是如此。善男子。比如渴人行于圹野,此人太渴了到处求水,见到有树丛中有白鹤,此人迷惑中不能分别是树是水,谛观不已才见白鹤以及丛树。善男子。十住菩萨对于如来性知见之少也是如此。善男子,譬如有人在大海中到达无量百千由旬,远远望见楼阁堂阁。就想那是楼阁还是虚空呢?看得久了才确定楼阁。十住菩萨在自身中见如来性也是如此。善男子。譬如王子身体虚弱整夜游戏直至天亮,眼睛看一切都不明了。十住菩萨虽于己身见如来性也是如此,不大明了。另外善男子。譬如官吏被公事所迫深夜回家,闪电赵耀下瞬间看见牛聚。就想:是牛群还是屋舍?此人看了很久虽然认为是牛群却不能确定。十住菩萨虽于己身见如来性却不能确定也是如此。
另外善男子。如持戒比丘观察无虫的水而看见虫。就想此中动者是虫还是尘土?常久的观察虽知道是尘也不能明了。十住菩萨于己身中见如来性也是一样不大明了。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在阴阁中看到远处小孩。就想:那是是牛、鹫、鸟、人呢?久观不已虽然看见小儿还不能明了。十住菩萨于己身分见如来性也是一样不大明了。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于黑夜中见画菩萨像。心想:这是菩萨像还是自在天像还是大梵天像呢?此人看了很久虽然认为是菩萨像却不大明了。十住菩萨于己身见如来性也是一样不大明了。善男子。所有佛性都是甚深难得知见。只有佛能知,不是声闻缘觉所能知道的。善男子。智者要如此分辨知如来性。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既然佛性如此微细难知,肉眼怎么能得见呢?”
佛说:“迦叶。善男子。如同那非想非非想天,也不是二乘人所能得知。只是随顺契经因为相信而知道。善男子。声闻缘觉相信此大涅槃经。直到自己有如来性也是一样。善男子。所以应当精勤修习大涅槃经。善男子。如此佛性唯佛能知,不是诸声闻缘觉所能了解的。”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凡夫有众生性,都说有我。”
佛说:“譬如二个好友。一是王子,一是贫贱之人。如是二人互相来往。贫人见王子有一好刀净妙第一,心中贪着。王子后来拿着此刀逃至他国。于是贫人后来在他家寄宿,在梦中说:刀、刀,旁人听了就把它抓到王宫。国王问:“你说的刀是从何处得的?”此人把事情经过告诉大王。王就用刑搜查想得到刀,当然无办法得到。贫人说:我与王子素来亲近。原来虽然眼见过,却不敢用碰触,何况拿走呢?国王又问:你见的刀是什么样子的?回答:大王,好像羚羊角一样。“国王听到就欣然而笑。说:你走,不要害怕了。我库藏中没有那样的刀。你又怎么能在王子哪里见到呢?这时国王就问群臣:“你们曾见过这样的刀吗?”说完后就死了。之后寻立其余王子绍继王位。又问辅臣:“你们,曾在皇宫库藏之中见过此刀吗?”诸臣回答:“我们见过。”又问:“形状像什么?”回答:“大王,像羚羊角。”国王说:“我官藏中那里有这样的刀?”之后的四个王都无从求索。后来逃跑的王子从他国回来本土,又成为王。既登王位又问诸臣:“你们见过刀吗?”回答:“大王。我们都见过。”又问:“形状像什么?”回答:“大王。颜色清净如优钵罗花。”也有人说形如羊角,还有人说颜色火红,还有人说犹如黑蛇。这是国王大笑:“你们都没见过我刀真实之相。”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也是如此,出现于世,讲解“我”的真相,说后舍法。如同王子持净妙刀逃至他国。凡夫愚人说一切有我,如那贫人梦话:刀刀。声闻缘觉问众生我有何相?回答:我见我相大如拇指。或说如米。或说如稗子。或说我相住在心中,像太阳一样。这些众生不知我相,如同诸臣不知刀相。菩萨这样解说我法,凡夫不知种种分别,妄认作我相。如同问刀的相,回答好似羊角。这些凡夫次第相续而起邪见,为了断绝这些诸邪见,如来示现而说无我。如同王子对诸臣说我库藏中没有此刀。善男子。今日如来所说真我,叫做佛性。如此佛性,我佛法中比喻如净刀。善男子。如果有凡夫能很好的解说即是随顺无上佛法。如果有人善于分别随顺宣说,那么即是菩萨相貌。善男子。所有种种异论咒术言语文字都是佛说不是外道说。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如何如来说字的根本?”
佛说:“善男子。最初的半字是根本。依靠各种记论、咒术、文章、诸阴、实法。让凡夫学习字的根本,然后能知道什么是法什么是非法。”
迦叶菩萨又对佛说:“世尊。那么所说的字是什么意思呢?”
善男子。有十四音称作字义。所说的字名为涅槃,常故不流。如果不流转则为无尽。既然无尽即是如来金…
《大般涅槃经卷第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