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我们需要终极的皈依▪P2

  ..续本文上一页而已,宗教,你也可以叫宗教,还是叫religion,是吗?其实叫宗教也好,或者叫religion也好,都不重要啦,关键就是这么个意思而已。

  弟子:就是说自己要走出一条路,把这些东西真正找到明白。

  释宽见:对啊,你不要管老师或者是宗教,其实它叫什么并不重要,你说它是面包也好,或者说是bread也好,都可以啊!关键是要能填饱肚子啊,对不对?叫什么都可以,关键是我需要它,把它吃下去填饱我的肚子,是不是啊?你叫它宗教也好,你叫它老师也好,关键是我们要趋向真实啊, 我们要让自己更加接近真理啊,对不对?而不是让自己处于很多变数当中,不确定当中,一加一就是等于二,不会等于其他啊?也许等于三,也许等于四,也许等于五,是吗?真实是不会变化的,比如说,你看你们俩是姐弟关系,那就永远是姐弟关系,不会变化,这就是真实啊,今天是你弟,明天就变成你哥啦,有可能吗?是不是啊?慢慢来。

  弟子:这个真实它是不是不变的,我也想不清楚,因为真实它总是有很多条件的,某种事情在这种条件下它是看起来是真实的,那么要换一个环境,它又变了……

  释宽见:你可以去考虑考虑,不是我要说服你什么,我真的没有想要说服你什么,我刚才已经跟你讲的很清楚了,真实就是不会变化啊,比如说,太阳会从东方出来,这就是真实的呀,比如说,你就是他的姐姐,这是真实的呀!

  弟子:那下一生的目标是什么呢?

  释宽见:下一生是下一生的,我们讲这一生就这一生的真实啊,比如说现在你在天开寺,这就是真实,你不会说,既在天开寺又在另外一个地方,又在八大处灵光寺,对不对?这就是真实性的东西。所谓真实就不会说也许这样子,也许那样子,这个就是真实,比如说万有引力定律,如果你把苹果丢上天去它一定会掉下来,这个就是真实的,而不会说它也许会掉下来,也许会飞上去。

  弟子:那么是在哪个星球上呢?

  释宽见:就在这个星球上,这个就是所谓的真实的,你不要脱离这种环境。比如说我现在讲这个,比如说你现在就在天开寺,这就是在这个角度讲,你不要说那我梦中呢,我梦中又没在,这个就不要胡搅蛮缠了。语言其实啊,它本身是不够的,你要知道语言是在一种环境中它才有意义,就说你是叫它面包也好,还是bread也好,其实这都是指的一样东西,你说它叫面包是真实,叫bread 也是真实,它还可以叫bread呀,没错,这是在一个语言环境里头啊,是不是啊?

  弟子:好像有一点没懂,但是不知道心里哪一点没懂.....

  释宽见:不要紧,打个比方,比如说这个面包,我们不一定需要,我们饿了,需要吃面包,你说不一定啊,我不一定需要吃面包,吃其他的也可以啊,等到有一天,你肚子饿得受不了啦,这个时候只有面包是唯一选择啦,你就什么也不想,就把它拿来吃啦,到那个时候,你就不会怀疑了。

  我们无法认识到一切都是无常的事实,我们现在觉得似乎生命好像对于我们来讲还很遥远,还很悠长,所以我们很多时候觉得好像还两可,我们觉得并没有那么迫切,真的又怎么样?假的又怎么样?我觉得我有很多选择的余地,等你发觉当没有选择的余地的时候,也就是当无常到来的时候,你就会不再选择啦,就好像说那个小孩子喊狼来一样,第一次喊狼来啦,大家上当受骗,发现狼没来。第二次喊狼来啦,再看狼又没来,第三次,狼真的来了,他再喊的时候,大家不来,他这时候就后悔了,再想我不应该这样子,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了,他想:“为什么我不可以呢?我们开个玩笑不行吗?”事实是,有些时候是不能开玩笑的!时光不等人,错过了不可以再来!在现实中,我们无法replay!

  因为你没有认识到它对我们影响有多么重大!虽然我们人生可能过得很顺,我们会不觉得有些东西真的是那么重要。但是你知道吗,如果你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这个时候对人生的感觉会跟你完全不一样,他需要“确定”的未来。这个时候他就不需要那些不确定性了,但是人往往到这个时候才明白,可是恐怕就已经有点晚啦,为什么不可以早一点确定下来呢?何必要等到临终才抱佛脚呢?何必要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如何呢……人不要把自己逼到那一步的时候才……那样子的话,往往就已经很仓促了。

  释宽见:因为你没有认识到它对我们影响有多么重大!虽然我们人生可能过得很顺,我们会不觉得有些东西真的是那么重要。但是你知道吗,如果你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这个时候对人生的感觉会跟你完全不一样,他需要“确定”的未来。这个时候他就不需要那些不确定性了,但是人往往到这个时候才明白,可是恐怕就已经有点晚啦,为什么不可以早一点确定下来呢?何必要等到临终才抱佛脚呢?何必要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如何呢……人不要把自己逼到那一步的时候才……那样子的话,往往就已经很仓促了。

  等到临终的时候,你所有那些不确定性都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了,就好像我们在森林里迷路,我们刚开始觉得可能我们不需要向导,然后我们走了三天四天五天,最后发觉还是走不出去,可以我已经饿得不行了,已经没有力气了,这时候才想,我确实需要向导,向导你来吧!何必要等到那个时候呢?等到那个时候向导不一定出现了,因为他已经来过了。就好像我们平时不管是工作也好,做朋友也好,我们要随时准备去迎接这个机会,而不是说等着机会来找我们,我们要去找这个机会,机会来了,我们不去抓住它,然后等机会错过了之后,我们再想,啊,为什么机会不来找我呢?这个时候往往就已经晚了。

  再打个比方讲,一个小孩子,他站在学校门口,他说你怎么可以证明我要是在你的学校学习,将来我就一定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呢?你能保证吗?没有学校可以为你做保证,但是你不进入学校去学习是你自己的损失,我们要主动去选择学校,而不是等着被动地让学校来选我们,我们要去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我们!其实人生有一些逆境是好事,人有一些逆境会帮助我们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位置,所以人其实有一些逆境是好事啊,逆境能够帮助我们成长,逆境能够去掉我们很多的包袱,逆境能够让我们把面子放下来,逆境能让我们学会谦虚,逆境能够去掉我们的伪装,逆境可以去掉我们不必要的固执,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向别人显示或证明我的强大,其实这正是因为我们心虚才这样啊。

  比如有些人说我不需要任何人来帮助我,我也不需要任何人来拯救我,我就可以拯救自己,我甚至可以拯救这个世界,其实这是很狂妄的想法。你说宇宙这么浩瀚,我们真的认为自己可以认识整个宇宙吗?这个宇宙有多少的未知数啊!我们需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来认识这个世界,我们不能想,我不一定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我就可以自己使劲吃,我要吃到巨人这么高。有一个故事说,七十年代有一个发明家,有一天在大街上看见有黑白电视,他觉得这个太了不起了,于是他就回去就开始准备发明黑白电视。等过了二十年,他终于把黑白电视发明出来的时候,全世界都早流行壁挂大彩电了。

  我们要多读圣贤书,继承几千年以来大家公认的智慧,学会继承,承前启后,牛顿尚且还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何况我们?学会认识到我们自我的卑微,这样子我们才能完成自我的伟大。所以古人讲,天人合一,你不肯天人合一,我们认为我可以比天比地还要伟大,那么我们终究会认识到这是很荒谬的想法,对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主性,尚且有自己的个性的认识,结果呢,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认识,大相径庭,那到底听谁的啊?

  弟子:那您说的是用自主性去寻找一番道理,然后借助外力,能够发展得更好,能够更有意义。相对来说没有成为巨人的野心的时候,反而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释宽见:那你试一试。

  弟子:我不明白您的意思,你是说……

  释宽见:就是说你要好好思考我刚才讲的这些。比如说,我不需要向导,我也有可能走出这个森林,难道我就没有可能吗?不是没有可能,但这个问题我就不跟你谈了。就好像那个波音747,是不是很复杂呀?波音747有上亿个零件,然后我们工人把这些零件组装起来,组装一个波音747。但是你又说了,这些零件摆在这,即使是一只猴子,它也有可能组装成一个波音747来,有没有可能?理论上有可能,但是这个问题我就不跟你讲了,你说不一定没有可能呢,你要是这么讲,我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你能听得懂吗?不是没有可能,的确不是没有可能,就像我刚才讲的,难道我自己就不能发明出一个电视机来吗?不是没有可能,没有必要,别人早已走过的路,我们现在已经有现成的、前人的知识,我们只是要继承下来,没必要我们再去重新把这个电视机发明一遍,您能听明白吗?这是前边无数人几千年心血的结晶,从理论上来讲,你也有可能把他们再发明一遍、发现一遍,理论上有可能,但是这就不是我跟你谈的领域啦,这是一件很笨拙的事情啊。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去继承呢?我倒不一定说你非要去学佛教,你也可以学任何一个其他宗教,这都可以,但是原理也是一样的,

  弟子:就是应该找到一条路。

  释宽见:你学任何一个也是一样的,学任何东西你都必须这样子的,但是佛教跟你这么讲,其他宗教不一定会跟你这么说,佛教给你很宽容的范围,尊重你个人的选择。你要自己选。也许我也可以做上帝啊,也许我也可以做佛陀啊,释迦牟尼佛之前他不也是自己成佛嘛,也许我也可以啊,那我就不好在说什么了。理论上你可以啊,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自己好好考虑考虑吧。

  弟子:好,谢谢您,我再想想。

  释宽见:阿弥陀佛!

  

《我们需要终极的皈依》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