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是世间、出世间一切现象,都是本始基(如来藏)任运自然无造作的显现,好比大海映现星星月亮的影子一样,此星月的倒影也是自然显现,并且与大海相融一味。既然染(轮回)、净(涅槃)诸法都是如来藏(佛性)所自然显现出来,那么如来藏当然具备染(恶)性、净(善)性——即:性善性恶。
大圆满不仅说明从本始基(佛性)自然显现轮(恶)涅(善)一切法——性具善恶,还说明了本始基是如何显现此一切现象的:本始基的本体空分像虚空一样就是法身,本性显了分像日月一样就是报身,大悲周遍分像日月的光华一样就是化身,所以三身在本分上完全具足。比如说在大圆满看来,本始基(佛界)是如何显现轮回恶法(九界)的呢
著名当代宁玛学者刘立千先生在读遍智隆钦巴祖师《实相宝藏论释》的笔记中说:
一切境相三有轮回涅槃之法皆是自然智慧(本始基)之游戏,妙用与庄严,除自现外无有其它。所现之相无造作者,皆是空寂不变之界。……觉性妙用能现轮回涅槃,觉性自体轮回涅槃皆不可得(无有);然明现之源乃为本性,不可能无明,应知不灭。[44]
……觉性平等自然智中,一切地、水、火、风、空五大种亦从觉性体中起,觉性体中现,觉性体中解脱。[45]
……“三有轮涅诸法,本体空寂,自性光明,大悲(妙用)种种化现,是三身本有妙色,住大元成中。此体、相、用三者名为本元三身”(《实相宝藏论释》52页)。[46]
菩提心(本始基)分为三分,心体本净是空,相、用随缘显现又是有,这空有一对矛盾共居于一体之中。体空,有觉性,属精神;相、用和化现,属物质,这心和物二者又是一重矛盾共居于一体之中。[47]
本始基自显现轮回恶法是通过三身来显现的:本始基法身显现为恶法之体性空分(体为空),本始基报身显现为恶法之地水火风空(五大)之明白表相(相为明),本始基化身则显现为恶法之种种功能作用障碍等事。同理可明,本始基显现涅槃善法也是如此。如此,在大圆满法中,虽未直接说到性具善恶,而实际上佛性具善恶的思想已是明明白白地显现出来——佛性自然任运显现出善恶诸法。正因为这样,“佛得自在可以任意化现,自住于本自大乐之境”[48],刘立千先生在《宁玛派的教法》中说:
真心本来空寂,无形无相,不是任何色相所成,但它的妙用与妙光结合,能化现(造作)种种,现种种色相,能作天堂,能作地狱,能作佛,能作众生,十界[49]均能随缘化现。若迷,则随染缘,变现为众生界之轮回;若悟,则随净缘,示现为佛界之涅槃。
……何以此心随缘能现染净之相
迷悟染净是就众生能缘的心用来说的(案:相当于天台“修善修恶”——是相、用),本性光明并无染净之分。“自性光明无垢可除故”(《知识总汇》下326页)[50]
在这里和天台的一念迷随染缘而为九界依正诸法,一念悟随净缘而为佛界依正诸法的说法很是相似。大圆满法有一个极为形象的“毒草”比喻来说明九乘次第中大圆满和其他法门的不同,索甲仁波切说:
从大圆满教法的角度来看,包含在九乘系统内的道可以归纳为四道:出离、净化、转化、自我解脱道……大圆满则是自我解脱道。
……敦珠仁波切常常提到毒草的故事,说明各种法门。毒草象征烦恼或染污心。一群人发现他们的后院长出一株毒草,知道非常危险,所以开始感到痛苦,想把草砍掉。这是出离的法门,有如小乘去除我执和烦恼。另外一群人来到,知道毒草危险,但砍掉毒草并不够,因为它的根还会再长出芽来,所以他们就在根部撒炽热的灰,浇滚烫的水,防止毒草春风吹又生。这是大乘的法门,以证空性对治无明(我、法二执和烦恼的根)。另一群出现的人是医生,看到毒草时并不害怕,反而很高兴,因为这正是他们找了好久的毒草。他们知道如何转毒为药,而不是把毒草摧毁。这是金刚乘的密续法门,不舍弃烦恼,反而利用转化的力量,把烦恼的能量用来开悟。
最后,一只孔雀飞过来,看到毒草就高兴得跳舞。它立刻把毒草吃光,转成美丽的羽毛。西藏人传说,孔雀是因为吃了某种特别的毒草,才变得那么漂亮。孔雀的天性能够吃毒,并且可以藉着毒而兴旺;所以它不必转化毒,而是直接吃下毒。孔雀代表大圆满,这是自我解脱道,一切九乘的果和精华。[51]
在大圆满看来,孔雀犹如智师所说“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于恶,以达恶故,于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又无垢光尊者在《大圆胜慧本觉心要修证次第》中讲到关于上根前行身口意修法,也与台家圆教运用恶法修观有相似之处,其《修证次第》云:
(身)如是发心,即解衣赤裸,心想自身受地狱之寒热,恶鬼之饥渴,畜生之劳役,人之生老病死,修罗之争战,天之还堕等,如是随类观想。其他或跑、或跳跃、或转动、或四肢伸缩等,总之,凡忆念所及之行为,当无顾虑,令之显出。
……(口)《声应成续》云:“所言无回转,随天龙药叉,寻香[52]与瓶腹[53]。遍入天语言无关恶皆说,总凡六道语,心想则口说。”如发出嘈杂之音,或各种语言,无所选择。[54]
……(意)《如来一子续》云:“喜忧及苦乐,常及无常等,见修行所思;又法及非法,贪嗔痴善恶,作诸种心行。”如是所说,凡三世之念,一切善不善之妄念等,使强令发出。至三业现出困顿之相时,乃至到最极疲劳后,则应以观察心之自体而作休息。[55]
这种采用六道身口意三业的恶境起修,和台宗观具(一念三千空假中)修法有相通处。是知宁玛大圆满与天台圆理,从教到行都有相通处,都是各自着眼的重点所在,但也并不是说希望所有的人都来研修此法,教因材施,药应病予,众生需择合适各自根机的法门学修为上。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台宗性恶与宁玛大圆满的简单比较,可以看出:首先,两者俱为佛法之奇葩,是汉藏两地佛教顿悟法门的优秀代表,众生不但具有佛性,而且本来与佛无异,这极大地鼓舞了学佛的修行者们。
其次,我们应当对台家圆教思想与宁玛大圆满,持圆融而又保持其各自特色的观点,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为两者都是佛法之核心,来自同一源头,为适应汉藏两地不同根器众生而由祖师方便施设的教法,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表现形式仍在不断发展、不断互相产生影响。不应采取厚此薄彼带有个人主观片面倾向的门户之见的作法,或只强调圆融而失去各自的特色。
虽然性恶及大圆满都是极高深的见地,但应当注意的是,台宗和宁玛派都强调需按次第去修行的重要性,不可随意躐等,以避免偏执的过失。古德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56]而后人则往往忽略这一点,自诩高深,好高務远,不肯打好基础去扎实地修行。天台设藏、通、别、圆化法四教,四教各有其观法,“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别以次第为观,圆以一心为观。”[57]次第森然。湛然大师云:“言不妨者,谓恶可改,劝令于恶而修止观,不可恣恶永作凡夫,非谓存恶名为无妨。”[58]不能把“性恶”作为恣恶的接口。而藏密宁玛派之修证本来面目次第——九乘次第,每次第均有见修行果(或曰根道果)[59],由有修持而无修持,由有整治而无整治,由有行持而无行持,由有证量而至无所得,此中次第井然,实非一蹴而就。而九乘次第之巅——大圆满,也有其加行、前行、正行,一定要有善知识引导,次第而修,不得错乱。而往往有人,误会只须持“究竟义”而修,如是,则见地高高在上,必与实际观修行持脱节矣。佛法的殊胜在于,不是高高立一见地即依此见地高高修持,而是所立见地虽高且究竟,但仍允许依不究竟的见地修习,但善知识会提醒行人勿止于此,还应继续向上修持。若无扎实的基础,而奢谈修持天台圆教或大圆满正行,那只能得其事相之皮毛。如今伪师伪法、相似佛法已遍布世界,即使是正统出身的显密诸师,也有部分于学术、事相、偏执或狂禅。所以本文比较天台圆教的性恶思想和大圆满思想,读者于此应注意次第修行的重要性,万勿躐等。
以上对天台性恶思想与宁玛大圆满的比较,其实只是自己学佛修行过程中的一点粗浅体会,目的是希望能够促进各家圆融而又保持其各自的特色,大家自悟悟他,共同前进,并愿各自完善人生,终至圆满解脱!
备注:
[1]《北大禅学》1998年11月第2期,第2页。
[2]《观音玄义》卷1,《大正藏》卷34,882c。
[3]《维摩诘所说经》卷2,《大正藏》卷14,548a。
[4]《止观辅行传弘决》卷9,《大正藏》46,205b。
[5]《止观辅行传弘决》卷9,《大正藏》46,204c~205a。
[6]同注3。
[7]《止观义例》卷1,《大正藏》卷46,450b~c。
[8]《观音玄义记》卷2,《大正藏》卷34,905a。
[9]《十不二门指要钞》卷1,《大正藏》卷46,707a~b。
[10]修恶即性恶,方名“全恶是恶”,如怀则大师《天台传佛心印记》(《大正藏》卷46,934b)云:“方显九界三道修恶,当体即是性恶法门,性恶融通无法不趣,任运摄得佛界性善。修恶即性恶,修恶无所破。性恶无所显…
《天台性恶思想与宁玛大圆满之比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