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脱道的入门法,并且无有少许迷失之处。如果说最初时,就要舍弃无我的执著,这一定是魔说之密语,是惑乱寻求解脱者的障碍和险道,故渐次根机的初业者,不应听从舍弃听闻而修持之语。
己二、究竟应断除空执
颂曰:
彼执所引对实空,生起殊胜定解时,
从此近似无执者,并非究竟实相故。
远离三十二增益,大空离戏应修习。
对无我的执著经过修习逐渐引出对实空——轮涅诸法本来以自性而空生起难以倾动之殊胜定解时,此时似乎泯灭一切实有执著,但也仅是无遮单空,不是诸法的真实究竟实相,故应断除对无边的细分执著,应继续修持远离三十二增损的现空双运离戏大等性。
颂曰:
完全通达空性后,空性现于缘起性,
现空何者亦不执,犹如用火炼纯金,
如是可以得信解。。。。。。。。。。。。。。。。。
对诸法本体为空性生起决定信解后,并对从空性中能缘起显现产生定解,此后,决定通达空性与缘起为无别双运,即究竟上不执著现与空的任一方,从而对离戏大等性能生起殊胜信解,犹如于洪炉烈火中经十六次冶炼出的纯金一样。
颂曰:
否则极为甚深要,圣藏智成诸大德,
长期精勤所证义,呜呼愚者一瞬息,
说是证悟起怀疑。。。。。。。。。。。。。。。。。
现空无别离戏大等性的甚深实相法要,印度与藏地诸大成就者长期精勤闻思苦行后方能证悟,而今竟然有人说不需精勤,于一刹那即可证悟,这实在难以令人相信。
己三、宣说正行远离一切执著的正见
颂曰:
正行现有轮涅法,远离有无是本性,
本来未成有无法,若起偏执成戏论。
是故以理观察时,不见一切成立故,
于彼为何起执著。。。。。。。。。。。。。。。。。
修正行时,轮涅所摄诸法都是超离一切有无等二取戏论的本性,本来诸法实相何者都不成,若妄加分别执著则成戏论。所以,以究竟正理观察时超绝一切四边及二取戏论,无有一法可成立,此时于法界之体怎么还会生起执著戏论呢?
戊二、分说正见派的修法
颂曰:
然而远离四边戏,观察引得定解中,
自生光明之智慧,胜观明显犹如灯。
然而除少数具缘的上根利智者外,绝大多数众生难以无勤而证悟轮涅诸法本来远离诸戏论的本性,那么该如何修持而证悟远离一切之理呢?即安住于以实相正理观察所引生的现空双运离戏的殊胜定解中,现见犹如明灯般的本来实相光明的胜观自然智慧。
颂曰:
与彼相违之行相,四边劣意如黑暗,
根除对治胜观故,何修必须生定解。
与此胜观光明智慧全然直接相违的是对有无等四边执著的黑暗下劣分别意识。以胜观智慧能断除劣意的根本。所以无论何时,修行都不能远离此殊胜定解。
颂曰:
同时能破四边戏,超意本来之法界,
异生同时难证故,轮番而破四边戏,
此为闻思正见派。。。。。。。。。。。。。。。。。
虽然上根利智者能同时离四戏绝百非,顿入本来法界中,但对于下根劣机的凡夫,此超离分别意境的法性,同时证悟极为困难,故初学者应次第或轮番而破四边戏论,并渐次修行,此即是闻思正见派的风格。
颂曰:
于彼常时修行者,如是定解越明显,
摧灭颠倒之增益,智慧增如上弦月。
这样愈加修持,对现空双运离戏等性的定解也愈来愈增上明显,有无等四边增损的邪执渐次被摧灭,证悟实相的智慧犹如上弦月一样增上,断证的功德愈加明显广大。
颂曰:
一切不执劣见者,未成诸法之定解,
于其由何能生起?是故不能除障碍。
至于既未曾如理证悟实相又没有定解的愚者,耽著于一切不执著的邪恶劣见,无论怎样修持,对诸法现空无别离戏等性怎么可能生起善妙定解呢?因此,不断除有无等增损诸障,任何断证功德也无法生起。
丁三、愚夫颠倒修法与正见修法的差别
颂曰:
由于此二之差别,如同烟因推测火,
上进断证而了知。。。。。。。。。。。。。。。。。
智者善证的修持与愚者邪执的修持,二者的差别,犹如见到烟就能推测一定有火一样,能从修行者断证功德是否增上及所引起的身语意证相无倒了知。
颂曰:
何故愚昧盲修者,并非断证之真因,
阻障生起功德故,犹如汉茶过滤器,
灭尽教证增烦恼,尤其因果退信心。
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盲修邪执者于平庸的无分别无论怎样修持,也不能生起断证功德,并且极大地阻碍生起断证功德,犹如汉地的滤茶器,漏下精华、遗留剩渣一样,灭尽教证的功德,贪嗔等烦恼增上炽盛,尤其是对善恶的无欺因果退失信心,遮障善业,增上烦恼。
颂曰:
设若具足正见眼,盛燃前无教证相,
由于见空之功德,无欺因果缘起性,
生信将成灭烦恼。。。。。。。。。。。。。。。。。
智者与此不同,若具足了通达正见的胜眼,的自相续中会产生并增上前所未有的听闻正教与修持之功德,尤其是以现证甚深空性的功德,对善恶无欺的因果缘起生起不可改变的决定信解,严格取舍微细的业因果,成为具有空性大悲者,二资的善业增上,贪嗔等烦恼减小,此乃证悟空性的真实证相!
丁四、需以修行消尽一切执著
颂曰:
观察引得定解中,一缘安住之等持,
未见见性殊胜义,所见之义无偏袒。
依甚深教证的真实观察,对现空双运离戏等性产生殊胜定解,于此定解中,以不散一心安住等持之中,未见到有四边八戏的法,这就是真正见到了不偏堕于现空等任何边的胜义实相。
颂曰:
纵使一切无执著,然如哑巴受糖味,
修习瑜伽士生信,不须惟有依观察。
虽然对现空等无有任何执著,但如哑巴品尝到糖的甜味却无法向人言说一样,对现空双运离戏等性的胜义进行修持的瑜伽士,不再仅仅依靠观察而生起信心,因为通过修持已对实相生起了证悟,故当精勤修持。
《定解宝灯论 4 第三问题:善巧分别入定时有无执著的问题》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