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术师变幻术的因缘条件若是没有断绝,象马等诸幻相也不会止息。就像这样,业和烦恼的因缘若是不断,轮回具相之心的果也不会止息。于道的最后际,依最后边际的金刚喻定,智慧于一剎那间将二障连同习气的一切因缘全部断除时,因为具相之心相续流断绝,所以轮回于世俗上也实不生。」
(C)、断唯识之诤
15、乱识若亦无 以何缘幻境 汝若无幻境 心识何所缘
唯识假相派主张心识唯明知,虽然体性真实有,但是色声等境,就像是有眼翳的人所看的发缕,或是像魔术师所变的象马等,它于境和有境(心)的体性上都非真实有(即是色声等境既不是实有的境,也不是实有的心),它只是由于习气之力,显现的迷误而已。在此是针对此主张的诤辩。
唯识:「当中观师主张一切法是空性时,若迷惑的有境心识也不是真实有的,那么以什么能缘的有境之心,缘其色声等如幻的所缘境呢?这也是不合理的。」中观以相同之理破他。
中观:「唯识假相派师,当你所缘的色声等如幻境也非真实有时,真实有的有境心识缘什么境呢?因为并没有所缘的境。」
16、若彼有其它 彼相即是心 幻境若即心 何者见何者
在此,唯识真相派说:「如果境的地位它有其它,这也就是说色声等境的相,是自己的有境心,因此,所取境和能取有境的心两者,实际上体性是一,因为过去习气醒过来的力量,境和有境显现出能所不同,因此,所说假相派的过失,我们并没有。」
中观师则再说:「当你所缘和能缘两者没有不同时,有境心和如幻境的体性是一,这时,哪一个有境心看见哪一个所取境的法?这是无法看见的,因为这二真实有之法,体性是同一的缘故。」这样的说法是周延的。
17、世间主亦言 心不自见心 犹如刀剑锋 不能自割自
世间之怙主,佛陀于经藏中也说:「心不见心自己。」其比喻就像剑不管多锋利,自己的锋口也不能砍自己;指尖再柔软,也无法碰触到自己;还有技艺不管多熟练,自己无法骑在自己的肩膀上一样,实有法的心意识也无法看到自己。
18、若谓如灯火 如实明自身 灯火非自明 无暗障蔽故
唯识说:「就像油灯照亮黑暗中的瓶子等诸物,而且油灯自己不用依靠其它的照明物,如实地照亮自己般,心意识也是如此,不但能明知色声等外境,而且还不用依赖其它的能知者,自己能明知自己,这是合理的。」唯识若是这么主张,中观就说了,
中观:「油灯不是自己照亮自己,为什么不是呢?因为一开始油灯就没有被黑暗障蔽,所以没有要照亮的黑暗,因此,说油灯自己照亮自己是不合理的。」
19、如晶青依他 物青不依他 如是亦得见 依他不依他
唯识:「就像水晶本来是白色,要变成蓝色,就要依赖蓝色颜料等其它物,然而本来就是蓝色的,如琉璃,就不用依赖颜料等其它诸缘。同样地,也看到瓶子等有些东西要依赖油灯等的其它照明物、油灯等的有些东西不用依赖其它照明物,因此,心自己明知自己也是合理的。」
20、非于非青性 而自成青性 谓灯火能明 乃识知而说
中观:「这也不合理,最初就完全不依赖因和缘的蓝色,是绝对没有的;本来不是蓝色,后来要变成蓝色,却是自己将自己变成的,这种情形也不存在。因此,你的比喻也不成立。在此说油灯自己照亮自己,是因为看到前面的一盏油灯,有情的心知道后,才能用语言告诉他人。」
21、谓心是自明 谁了知而说 若谁亦不见 则明或不明
22、如石女孩媚 说彼亦无义
中观:「说心识是自己明知自己,这是哪一个能知的心识知道后这么说的?当以理详察时,心识自己知道自己是不成立的;如果说是其它的心识知道,则审察到底是与自己同时的心识,或是不与自己同时的前后心识知道的?经审察后,无论同时的心识或前后的心识都不见是自明。因此,不论说是像油灯般的自明,或是像瓶子等般的不自明,都像是说石女之女一样的,事物本身不存在,却说其娇媚的特征般,诠说它一点意义也没有。
23、若无自证分 心识怎回忆 余与受相连 能忆如鼠毒
唯识说:「若是意识自己不知自己,那么过去知道蓝色的那个识蓝的意识,之后是如何回想起来呢?也就是说,之后想起我过去在某个时候,知道或看过青琉璃等的那种蓝色的回忆意识是如何生起呢?这也是不合理的。」
中观说:「这也不周遍。除了意识自己领受自己之外,其它经由与领受境相连,将能回想,依着识蓝的意识忆起那蓝色境,也将忆起那个识蓝的意识。因为也有依着回忆境而忆起有境之心,所以心先自己领受自己而后回忆有境之心,这样的说法并不周延,有如鼠毒般,冬天被鼠咬,鼠毒转移身上,当时不知是毒,或说领受是毒的意识没生起,之后因为春天雷响,伤口复发时,才想起是过去中了毒鼠的毒。
24、具他缘见故 心自己自明 然涂炼就药 见瓶不见药
唯识又说:「若是具有遍住作意禅定的缘,可以知道住在远处极难知道的他人心思的差异,所以心识自己当然是自明的。」
中观说:「这也不周遍,依着将明咒炼就的眼药,涂在眼睛的方法,虽然可以远见地下的宝瓶等,却看不见涂在自己眼睛上的眼药。就像这样,能看到极难看到的远处,并不表示近处自己能看到、能知道自己。」
25、见闻与觉知 于此不遮除 此处所遮者 苦因执谛实
唯识:「如果主张有境的心意识,于真实性上也不是真实存在的话,于世俗见闻觉知等也应该没有才是。」
中观:「像自己亲眼看到,从他人之处亲耳听到,及依果之因、自性之因(有烟故知有火,为果之因,声音和有为法无常,为自性体性无别之因),经由比量得知的这一些,我们认许它们是世俗名言唯显现,在此这些不是要用因破除的。若问,此处要破除的是什么?是轮回生老病死等痛苦的因,即是执着诸法是真实的执实分别念,这才是此处所要破除的。」
26、幻境非心外 亦非全无异 若实怎非异 非异则无实
如何破呢?中观:「你唯识若主张心是实有法,那么就观察心和如幻境是相同或是相异,如果说如幻境它除了是心外,并不是相异的其它,而且也不认为不是其它(就是也不认为与心同一体性)。那么,观察所取境是实有法或不是实有,如果不是实有,则境没有让识生起的需要和能力;如果主张是实有法,就像柱子和瓶子,那么所取境它怎么会不是心外的他物呢?因为心也是实有法。」
唯识:「所取境它不是心外的其它真实的实有法。」
中观:「那么心也不是真实的实有法,因为心不是〝非真实存在的实有法的所取境〞以外的他法。」
27、幻境非实有 能见心亦然
唯识:「如果说一切实有法都不真实存在,那么见闻等在世俗名言上也绝对不合理。」
中观:「没有过失,就像魔术师变的象、马等,虽然非真实存在也能看到一样,不但色声等境是假的,连有境的心也是假的,虽然境和有境两者都假,但是能看和所看,于世俗名言唯显现上,仍是合宜的。」
28、轮回依实法 否则如虚空 无实若依实 如何有作用
唯识:「所谓的轮回是迷惑的自性,虽然它自己的体性无实有,但是在行束缚、解脱之事时,它的自性只是依附于实有心的依附者,心假若是无实有、轮回不是依附于心的依附者,那么将像虚空一样,束缚、解脱之事都不做。因此,轮回的世俗诸法,虽然自己的体性无实有,但因依附于实有的心,所以行束缚、解脱之事。因而在此说,境和有境两者之中,境是自性无实有,有境的心是真实有。」
中观:「这也不合理。轮回它自己是迷惑、无实有的自性,若依附于实有的心意识,它怎么会有束缚、解脱的作用呢?根本不可能。」
29、汝心无助伴 是为独一体 心离所取时 众皆成如来
中观:「如此,依你唯识师的主张来看,因为轮回二相的一切法是无实有的自性,所以你的心成为没有任何二相之法的助伴,是无能所的单独意识。」
唯识师:「极为同意」
中观师则说:「当你主张的心,是离所取境和能取分别心二垢,是为无二,这时所有众生应都成为如来。」
如是设唯心 究竟有何德
中观:「虽然认许那样的主张,但是一切的众生现在仍在轮回中,仍然具有业、烦恼的束缚,并没有成佛,你所主张的心,认许为〝无能所的单独〞是不需要的。因此,认许施设〝三界唯心〞有什么功德利益呢?是没有任何功德利益的。」
B、断道空性之诤
30、虽知法如幻 岂能除烦恼 于幻化之女 幻师亦生贪
唯识:「虽然知道烦恼的一切所缘境是如幻的自性,但是怎么去除烦恼呢?是无法去除烦恼的。因为当变幻师对着他自己所变的美丽幻化女也会生起贪欲,所以虽然了知像你中观师所主张的〝境和有境一切法是空性〞,也不能去除有境心中的烦恼。」
31、幻师于所知 未断烦恼习 空性习气弱 故见犹生贪
中观:「并非如此。变幻化女的变幻师,他只知他所变的幻相是无自性,但是对于一切所知法,根本没有断除执实的烦恼习气,也就是说,贪着实有法的心根本没有断除。因此,当看到自己所变的美丽变幻女时,会对其他的女子生起贪欲,这是自心续中了知诸法是如幻、空性的习气非常弱而产生的,这是因为他有所缘之想的缘故。」
32、空性习娴熟 实有习将断 谓皆无娴熟 尔后彼亦断
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断除对一切实有法的贪着或是执实呢?」
答:「这必须先断定蕴、界、处等一切法,没有四边自性实有之生 ─ 即无自生、他生、自他共生、无因生之四生后,经由义共相之法 — 心中现起所了知的空性义,令了知空性的习气或心不断熟习,然后执着蕴、界、处诸法为真实存在的实有法的习气,或是贪着之心将逐渐断除,再依着习于所谓〝实有和无实都没有〞,则执着无实的执着也将于后逐步断除。」
这是合…
《入菩萨行论 第九品 智慧》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