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 第八品 禅定▪P5

  ..续本文上一页串习的缘故,虽于父母他们不净的一滴精血中,根本没有「我」和「我所」的实有物,却也熟习地执着着说是〝我〞,或说是〝我的身体〞。

  112、如是于他身 何不执为我 自身置于他 如此亦不难

  如同上面的例子,为什么不能将其它众生的身体,也执持说是「我」和「我所有」?只要熟习了也就能执持为「我」和「我的」。到那时候,将我的这个身体,安置于他们的位置,也没有什么困难。

  113、自身有过患 他有功德海 知已当修习 纳他弃我执

  在知道自利作意、重视自己是有过失的,重视其它众生有圣人们赞叹的如海功德之后,应一再修习,将重视我自己的想法完全舍弃,修习重视和接纳其它的众生。

  B、广说修法

  (A)、总说自他交换法

  a、接受他

  114、犹如认手等 是身之肢分 如是何不许 有情众生分

  如果认为众生的种类不同,而同种内又有不同的差别,因此无法交换。这是没有关系的,就像我们区分自己的身体,虽然有头、手、脚等很多不同的部位,但是执为我所有的心生起,认为全部是身体的肢体。同样地,将所谓的众生执持为一之后,为什么不能将天、龙等个别的有情们,认为是众生的一部份呢?

  115、于此无我躯 串习成我所 如是于他身 何不生我心

  就像于「无我」的这个不净身体上,因我执的心串习,以致产生了想〝我快乐、我痛苦〞等「我」和「我所」的心。这是无始以来就有的,同样地,于其它众生上也因「我」和「我所」的心串习,为什么「我」的心却不生起呢?也应该生起才对。

  116、如是虽利他 然不生骄奇 如人自进食 未曾盼回报

  像那样若是执他为「我」和「我所」的心纯熟后,不管我做了多少利益其它众生的事,也不会自认为神奇和骄傲自满,因为那就像我自己吃了食物以后,不会寄望回报一样。

  117、微如言不逊 吾亦慎防护 如是护他心 悲心当娴熟

  因此,不管是多微小的事,那怕他人会讲不好听的话,我自己身的举止、语的言谈也小心地防护。同样地,对其他众生,即便小小的伤害和痛苦都要加以防护的这个心,以及让他们解脱伤害、痛苦的悲心,应该一再地熟习。

  118、众生临众怖 怙主观世音 亦愿消除故 加持自名号

  对待其它众生,连最小的伤害也要加以防护、最小的痛苦也生起想要救怙的这个心,要一再地熟习,像这样,熟练度是可以不断增加的。因此,怙主大悲观世音在过去从有学道开始,就一再地生起想救怙三界所有众生脱离痛苦的心。祂发愿和加持:「愿众生临被火烧、被水冲走时,只要忆念我的名号三次,就能从中获救、解脱。」当时祂还发愿:「愿任何一位有情处大众中,胆怯之畏惧生时,只要忆念我的名号三次,就从那种畏惧中解脱。」像这样子,也为了消除在众生徒众中说法等时,所发生的胆怯之畏惧,祂以愿力、禅定、智慧加持自己的名号。

  119、遇困不退转 如是娴熟力 令闻名惧者 失彼竟寡欢

  现在刚刚开始学习舍弃自利、努力思惟利益众生、行利益众生时,若是发生了困难,不要从中退转。如此,以渐渐地舍弃自利、努力积极利他的熟习力量,能够使刚开始只是听闻到要交换自他的苦乐和善恶的名称就害怕的,最后变成若是没有积极利他,自己就会不高兴,可以做到像这样的熟练度。

  120、若人欲速疾 救护自与他 当修自他换 胜妙秘密法

  任何一位有情具有悲心,想要急速地救护自和他的轮回、恶道苦,他应该修持此对小乘根性或钝根者要保密的,将自己的乐因(善)、乐果,和其它众生的苦因(恶)、苦果,互相交换的上妙思惟法。

  b、去除重视我

  121、贪着自身故 小怖亦生畏 于此生惧身 谁不瞋若敌

  因为贪着我自己的不净血肉之躯,一再熟习地用衣食养护,到了最后,连蚊虫、跳蚤咬等的小病,饥渴等的小畏惧处,也产生恐惧。像这样让疾病、魔、水火、猛兽、寒热、饥渴等一切畏惧生起的恶劣身体,哪一位有智慧的人不会像对敌人般地瞋恨它呢?

  122、身饥渴病等 意欲解除故 捕杀鱼鸟兽 伺机劫道途

  由于想解除有漏不净身体的饥渴、寒热、气胆涎等疾病,于是为了衣食、药物,而去杀害那些无辜的空中飞鸟、水中游鱼、陆地走兽,并且等候于路旁,抢劫行人的财物,身体是造这诸多罪过的根源。

  123、为彼获利敬 父母亦杀害 盗取三宝物 此将无间焚

  为了让不净的蕴身获利,和赢得他人的恭敬、服侍,就连对自己有大恩的父母也杀害,有如那阿阇世王杀害自己的父亲频婆娑罗王、行乐杀害自己的母亲,以及狡诈地盗取佛法僧三宝的财物。像这样的罪过,来世将堕到无间地狱,长时间被火焚烧。

  124、哪个聪智者 欲护供此身 谁不视如仇 谁不欺凌彼

  像这样大罪过的根源,有哪一个有智慧的、善于取舍的人会去喜欢并加以慈悲地保护?会用衣食供养这个一切罪恶根源的身体?是不该喜爱、保护、供养它的。如此恶劣的身体,谁不会视它如仇敌,用粗劣的衣食欺凌它呢?

  c、阐述以自和他为要的利弊

  125、若施何能享 自利饿鬼貌 若享何所施 利他天之法

  「如果将自己拥有的衣食、家具等东西,布施给乞丐、畜生,那自己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呢?」这种主要想着自己的利益、一副悭吝的样子,是他世堕到饿鬼道的因;「如果自己享用这么好的衣食、东西,那拿什么来供养三宝、用什么布施乞丐?」这种主要想着利益他人的想法,是他世生人天善道的法。

  126、为自而害他 将受狱等苦 为他而害己 圆满获一切

  如果为了我自己,而去伤害其它众生的生命、身体、财物受用等,自己将生生世世遭受地狱、饿鬼、畜生等道中,寒热、饥渴、愚痴被役使等异常剧烈的痛苦,甚为苦恼;若是为了利益、救护其它众生而伤害自己,将自己的生命、身体、财富受用布施给众生,于短暂利益上将生人天善道,于究竟上将获得解脱佛果,总之,将获得轮回涅槃的一切圆满。

  127、欲愿自高者 卑愚堕恶趣 此若换于他 生善道受敬

  如果有想要自己的出身、身材相貌、财富受用、权势等一切都比他人高、好的想法,这不但会于其它生世堕到恶道,而且纵使获得善道身,出身、身材相貌、生计受用等,也会卑微并且愚蠢无知,具有这些的过患;如果把这种要自己高、好的想法,换到他人身上,也就是恭敬、赞颂、侍奉等,都移到他人身上,则于其它生世,将获生人天善道,那时,还将无病长寿、富有、受人恭敬承侍。

  128、为己役他者 终遭仆等苦 用己以利他 尝人主等乐

  如果为了自己的安乐,役使其它众生,使他们失去自由成为奴仆受苦,于他世自己也将尝受为人奴仆、穷困、卑贱等苦;如果为了利益其它众生,利用自己的身体、财富受用等,去帮助、侍奉其它众生,于他世自己将尝受为人主、富贵、相貌庄严、幸福圆满等乐。

  129、所有世间乐 由愿他乐生 一切世间苦 从想自乐成

  总之,三有世间的众生,其身心的所有快乐,都是由过去生世中,想要让其它众生身心获得快乐而产生的;又世间上,身心的不如意、不快乐等一切痛苦,都是由过去生世中,以自己为主,想要我自己的身心快乐所产生的。

  130、何须多解说 凡愚行自利 牟尼唯利他 且观此二别

  哪还需要多说呢?总之,凡夫们从无始以来只知道追求自利,因此到现在还是轮回的凡夫众生,而已成佛的诸佛们,舍弃自利唯独积极利他,因此证得佛果成为三界的应供者,并且没有任何过失、具足一切功德。所以,我们只要看凡夫和佛陀这两者间的过失、功德的差别,就能知道利他的功德利益,和自利的过失弊害。

  131、自乐与他苦 若不真实换 佛果不能成 轮回亦无乐

  我自己身心拥有的快乐连同乐因的善,和其它众生身心拥有的痛苦连同苦因的恶,如果不去用思惟行真实的交换,和用行为尽力地施取,则不能成就究竟的佛果,而且当在三界中轮回时,身心也无法获得快乐。

  132、来世且莫论 佣人不工作 雇主不与酬 今生事不成

  且先不用说现在看不到的来世好坏,就今生来说,佣人无法为雇主做好工作,和雇主不给佣人衣食等的酬劳时,佣人得不到自己所需的衣食酬劳,雇主的事情无法完成,这两者今生的事情不能完成。

  133、尽舍见非见 乐因乐圆满 造他苦之因 愚痴取极苦

  凡夫们舍弃了成办今生可看见的快乐,和看不见的来世快乐的因 ─ 自他交换后,今生和来世的幸福安乐也都全部舍弃,并且因为做了害其它众生受种种苦的因,这样愚痴、不知取舍,将使他世自己的身心相续,受取剧烈的痛苦。

  d、教授务必实际交换

  134、世间诸灾害 怖畏及众苦 悉由我执生 留大魔何为

  诸世间任何一个众生,其身心所有的伤害,水火、猛兽、病痛、魔等的畏惧,和寒热、饥渴等所有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没有「我」但却执着着有「我」和「我的」而产生,那么这伤害我的大恶魔 ─ 我执,我要他做什么呢?要去除掉这没有需要的〝我执〞的心。

  135、我若不尽除 则苦不能除 犹如火未弃 焚烧不能除

  执着身心为「我」和「我的」的心,必须渐渐地完全舍弃,如果无法舍弃,自己身心所有的一切痛苦根本就无法断除,就像手中握着燃烧体性的火团,若是不放掉它,就无法免除手被火焚烧。

  136、故为止自害 及息他痛苦 舍自尽施他 认彼等如我

  因此,为了止息伤害我自己身心相续的一切痛苦,和其它父母众生身心的伤害或是痛苦,这殊胜的对治法就是断除〝重视我〞的这个心,将自己布施给其它众生,认持其它父母众生就如同是我的一样。

  137、谓吾已属他 意汝定须知 除利有情想 汝今莫思余

  将我布施给其它众生,和认持其它众生为我的之后,因为自己的身心…

《入菩萨行论 第八品 禅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