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 第八品 禅定▪P4

  ..续本文上一页为他搧风,比这更殊胜的,却是那白天无人走动、夜晚没有吵杂声音、十分温和寂静的林风吹动送凉;转轮圣王踱步于宫殿内外,思惟着利益全国百姓的方法,而比这更殊胜的,却是菩萨们踱步于屋子内外,思惟利益众生,像这样的舒畅地方是我们应该向往去住的。

  87、空舍岩洞树 是处任意住 尽舍执护苦 无忌悠闲行

  在寂静处的空屋、或是树下、山洞,像这样的任何一个地方,自己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完全地舍弃执持一切受用和保护的痛苦,对亲人、仇敌或非亲非敌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利害的依存关系,悠闲地行动着。

  88、离贪自在行 谁亦不相干 帝释亦难享 知足之喜乐

  要坐、要走都自在地行动,且对住处、亲友、受用等没有任何的贪着,与贵贱、亲敌、非亲非敌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关连,总之,没有主仆、降伏的敌人和养育的亲人,像这样地享受着不贪着其它的妙欲受用,及对自己所有的感到满足的快乐,这是连帝释天也很难得到的。圣龙树菩萨说:「人天导师说,所有财富中,知足最殊胜。」要随时随地都知足,若能知足,虽无财富亦是最富有。

  (三)、实际修禅定

  1、衔接略说

  89、依前等项目 思寂静德已 应息妄分别 观修菩提心

  依前面说过的「外应舍对财物等世间的贪恋」、「内应舍对有情世间的贪恋」、「忆念寂静的功德」等项目,一再地思惟寂静的功德后,应该止息非法作意的妄想分别,并依着教诲修持世俗菩提心。

  2、广说修禅定法

  (1)、自他平等的修法

  A、略说

  90、首当勤观修 自他皆平等 避苦求乐同 一切如己护

  首先应该努力观修自己和其它的众生,都一样想获得快乐、不想获得痛苦的道理,就因为大家都一样地想要身心快乐、不想要痛苦,所以应该像保护自己一样地去保护一切众生的苦乐。

  B、广说

  (A)、如何修平等的方法

  91、手等类别多 全护身如一 如是众生殊 求乐与我同

  犹如自己的身体,虽然有头、手、脚等众多不同的类别,但是我执想全部保护的身体,则一样是我自己的身体。如同此例一样,众生也有地狱、饿鬼、畜生、天、人、阿修罗等不同的众生,他们身心的一切苦乐都跟我一样,全都是想要获得身心的快乐、不想要痛苦,因此应该观修视为一同。

  92、虽吾所受苦 不伤他人身 吾苦彼当除 执我难忍故

  虽然我身心的痛苦,不会伤害到其它众生的身心,但是我自己的那个痛苦是所要去除的,因为贪着「我」和「我的」的缘故,所以难以忍受。

  93、如是他诸苦 虽不临吾身 彼苦为我苦 执我难忍故

  就跟上面的例子一样,其它众生身心所有的痛苦虽然不会降临到我身上来伤害我,但是他人的痛苦也是我的痛苦,因为我执着其它众生为我的母亲,所以他们产生痛苦,我难以忍受。

  94、吾应除他苦 苦故如我苦 吾当利乐他 有情如吾身

  要做这样的思惟:我应该除去其它众生的痛苦,因为是痛苦的缘故,就像我自己的痛苦一样;我应该利益其它的众生,因为是众生的缘故,就像我的身体一样。

  95、自与他双方 求乐既相同 与我何差殊 何故勤己乐

  在世俗名言上思惟观察时,我自己和其它父母众生两者,身心想要快乐是一样的,这和我想要快乐的想法有什么差别?如果没有差别,为什么只为个人身心获得快乐而努力呢?不应该这样做的。

  96、自与他双方 恶苦既相同 与我何差殊 何故唯自护

  当我和其它父母众生两者,身心不想要痛苦的想法一样时,那和我自己不想要痛苦的想法有什么差别?如果没有任何差别,那为什么不是防护其它父母众生身心的痛苦?怎么可以只保护自己呢?

  97、彼苦不伤我 若因此不护 后苦亦不害 何故防护彼

  如果说因为其它众生身心所产生的痛苦,不会伤害到我,所以我不需要去防护其它众生身心的痛苦。如果你是这么想,那么未来的寒热饥渴等,或是因造恶业来世堕恶道的寒热等痛苦,现在也不会真正伤害我,为什么需要断苦因、行善事来加以防护呢?

  98、思吾尝受彼 此乃邪思惟 亡者为他体 生者亦复然

  若想这两者不同,将来我要受自己的痛苦,而其它众生的痛苦我不用受。若认为我要受将来身心的寒热饥渴等的痛苦,这样执着着前后世的身体、上半生与后半生的身体,是同一个的分别念,完全是一个错误的执着。其原因是:现在这一生的寿命终了,所死去的身体是不同于来世受生的身体,而且来世不管生到哪里,来世受生的身体也一样是不同于前世已死去的身体。或许将有人说:「果真如此,那将产生前面造了业的身体坏失后,由没造业的后面这个身体值遇苦乐。」也不尽然,就像龙树菩萨所说:「依彼而生此,此一时非彼,亦非异彼者,故非常非断。」如是,因为于世俗名言上是离一、异、常、断,所以因果或业果、缘起是不欺诳的。

  99、若果自身苦 应由自防护 足苦非手受 何故手护足

  如果说受苦者所受的某种痛苦该由受苦者自己防护,那么因石头、荆棘等刺到脚时,所产生的痛苦也不是由手来尝受,为什么手要去防护脚所产生的痛苦呢?

  100、若谓此非理 然执我故护 则自他非理 凡苦应力断

  或若有人这么说:「虽是因脚和手不相同,所以伤到脚,手去保护是不合理的。但是在这个时候,认为自己的身体是自己全部肢体的聚合,因为执着为我,保护之心认为手脚是一体的,所以加以保护。」像这样的说法,自和他的相续是不合理的,所有的痛苦和伤害,我都要尽力地断除。

  101、相续与蕴聚 伪假如军鬘 无有具苦者 故谁拥有苦

  又假若这么说:「前世和后世是各自不相同的,但是意识的相续是一,是人我。手脚等肢体虽然不同,但是全部聚合就是一个身体,所以要加以保护。」所谓的〝相续〞和〝聚合〞是这样的:譬如许多的念珠颗粒串在一起,假名为一串念珠;很多携带武器的人汇集在一起,假名为一个军队。就像这样,相续和聚合都是假的。除了前后剎那的意识依次出现外,并没有另外的所谓一相续;除了各个类别的肢体外,并没有另外的所谓一个身体。所以,所谓前后生的舍取者,或是具聚合的人我,根本都是没有的。如此,因为已经没有了具痛苦的我,所以哪一个尝受者拥有所要尝受的痛苦呢?因为已经没有了拥有者的缘故啊!这里阐述的是人无我。

  102、痛苦无主人 一切无分别 苦故悉应除 何需强分别

  如此,所要受的痛苦没有了受苦的主人、没有了所谓的「我」。因此,我和他一切都没有分别。就因为这样,所以是痛苦就要去除,何需坚持「要除去我的痛苦,不用除去他的痛苦。」?

  103、何故一切苦 应除无争论 除则一切除 否则如有情

  不用再争论为什么,自他一切众生的痛苦,都应该由我一个人来去除!如果我要去除我自己的痛苦,那么自他众生一切的痛苦也该尽力地去除。同样的道理,如果其它众生的痛苦不是要去除的,那么我自己的痛苦也和其它众生的痛苦一样不去除。

  (B)、断诤

  104、悲心生多苦 何故强催生 若思众生苦 如何悲多苦

  如果是痛苦就肯定是要去除的话,那么菩萨缘着众生,想要让众生脱离痛苦的悲心生起时,自相续中会产生很多忧愁的痛苦,那又为什么要努力地修悲心,让痛苦在自相续中生起呢?菩萨思惟其它众生的生老病死,和三恶道寒热饥渴等极为剧烈的痛苦,而修持想要让众生脱离彼等痛苦的悲心,如何是多苦呢?

  105、一苦若能除 他人众多苦 具悲所生苦 自他应生起

  如果菩萨缘着其它众生的痛苦,修想要令众生脱离痛苦的悲心的一个痛苦,能让众生相续中的很多痛苦去除相当的程度,那么具悲心的菩萨修悲心的痛苦,就一定要在自己和其它众生的相续中生起。

  106、妙花月虽知 国王之伤害 然为尽众苦 不除己之苦

  过去有个菩萨比丘名叫妙花月,他到勇施王的珍宝宫殿前说法,引导无数的千万众生获得善道和解脱道。勇施王因为嫉妒他,就派名叫欢喜的刽子手去杀他。妙花月菩萨以神通力虽早已知道国王将害他,但是因为悲心,所以并不去除自己将要丧命的痛苦,为的是要去除国王宫殿附近,无数千万众生的轮回、恶道苦,而不顾自己的痛苦。

  (C)、如是纯熟的利益

  107、如是心纯熟 则乐灭他苦 如鹅趣莲池 无间亦趋入

  如上所说,当菩萨的心续修悲心修到纯熟时,将会欢喜、自愿地灭除其它众生身心所有的一切痛苦,就像天鹅高兴地进入有莲花点缀的湖泊中般。菩萨为了解除其它众生的痛苦,即便是要进入无间地狱火,也会毫无怀疑地进入。

  108、有情若解脱 心喜如大海 此喜岂不足 何为欲解脱

  菩萨为何不追求自己的解脱呢?因为所有众生若是解脱了相当程度的轮回、恶道苦,菩萨心续中就获得广如大海的无边欢喜,这欢喜难道不令人满足吗?肯定会的。那么追求自己个人的寂灭快乐,想要解脱做什么呢?

  109、故虽行利他 然无骄矜气 一心乐利他 不望异熟果

  因此,菩萨悲心不管做了什么解脱其它众生痛苦的利他事业,都没有骄傲、自满、自觉了不起和感到稀奇,因为菩萨喜欢完全绝对的利益,完全没有寄望获得因利他而将来能生善道和解脱的异熟果报,菩萨只求利他。

  C、总括

  110、微如言不逊 吾亦慎防护 如是护他心 悲心如此修

  就因为像那样地非常喜欢利他,所以自己行住坐卧的行为、口中的言谈,不管怎么微小,甚至连别人会讲不好听的话语,我也小心地防护。就像这样,对其他众生也是一样,连小小的伤害都加以防护的心,以及想要令众生解脱种种伤害、痛苦的悲心,都是这样地修。

  (2)、自他交换的修法

  A、略示原因

  111、犹如串习故 于他精血滴 虽无实有法 却执谓为我

  犹如执着着「我」和「我所」的我执心…

《入菩萨行论 第八品 禅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