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自心贪着伴侣、财物等等,或
2. 想对伤害的敌人,不喜欢的人生气时,
身应暂时不做事、嘴巴暂不说话,心要把持得像树一样安住。
49、掉举与讥笑 我慢或骄矜 意乐揭他过 挑过或欺骗
3. 心散逸于境,掉举时;
4. 想讥笑他人时;
5. 具有我慢的想法时(我慢分七种: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6. 具有骄矜的想法(骄矜有五种:种姓骄、容貌骄、年少骄、权势骄、博闻骄);
7. 想当面或背地里揭发他人的过失;
8. 争端已经调和却又想要挑起的挑拨离间心;
9. 想要欺骗他人时。
50、努力求自赞 或指责他人 恶骂与争斗 彼时如树住
10. 心想讲述赞美自己和己方的功德;
11. 想指责别人的过失;
12. 想用粗言恶语骂人;
13. 想与他人争斗的挑衅心生起时,
也是暂时身不造作、口不说,心要像树一样安住。
51、若思利敬名 或欲差仆役 或思人侍奉 彼时如树住
14. 想获得衣食等的供养;
15. 追求别人的恭敬,像铺座、脱帽、顶礼等;.
16. 想美名远播;
17. 希望有仆人供差遣;
18. 希望家里有铺床、盖被、倒茶的侍者服侍,
当有这些想法时,也是暂时身不做、口不说、心要能像树一样把持安住。
52、漠视舍利他 亟欲求自利 或欲语心生 彼时如树住
19. 心里漠视、舍弃利他的机会时;
20. 格外地想追求自利时;
21. 想说舍利他求自利的言语时,
当这些想法产生的时候,应该暂时身不做,口不说,心要像树一样安住。
53、不耐懒与惧 厚颜言无义 恋亲友心生 彼时如树住
22. 有不能忍受伤害的想法;
23. 有懈怠的想法;
24. 有害怕难行的行为、无我空性义等的想法;
25. 厚颜狂妄,自己没有却说有功德、有能力;
26. 说没有意义、无羞耻、不该说的话;
27. 对自己的亲友生起极贪恋的心,
这些时候都应暂时身不做、口不说、心不动像树一样地把持安住。
54、观察勤于惑 无义之心已 勇士依法治 坚固持此心
用正知不断地观察自心,是不是勤于如上所说之产生烦恼罪行的二十七个门径和其它无意义的挖土、割草与在地上画画等事,当这些烦恼心生起时,勇士菩萨心中依着对治法,让心不散逸于境上,不被烦恼左右,稳固严谨地把持着。
55、肯定信心强 坚定恭有礼 知惭与畏惧 温和勤悦他
行善时必备的九种顺缘:
1. 肯定所行的善有利益,
2. 对所行的善有清净的信心,
3. 对于所行的善,承诺要如法去做后,在还未完成之前,意志坚定,绝不懈怠、拖延,
4. 对教导自己何者是应行之善的善知识,极为恭敬,
5. 尊重礼遇值得供养承侍的三宝、上师、堪布、善知识等,
6. 因己是修行者或具戒律者,所以知羞耻、不作恶行,
7. 畏惧愧对堪布、上师、师兄弟和施主,
8. 根门十分温和,
9. 努力地让被度化者的心情感到愉快。
56、凡夫诸意愿 不合莫生厌 因惑生此心 思已怀慈爱
虽然如此利他行善,但是弟子们有些高兴,有些不高兴,彼此不合,不要因为凡夫的这些不同意愿而感到厌烦、泄气。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也不能使提婆达多、善星比丘等一些弟子感到高兴,更何况凡夫的我。因此心不疲厌,生欢喜的这样想,自己的弟子们因贪瞋嫉妒竞争等烦恼生起,所以才有或高兴、或不高兴的想法产生,因而尽自己所能地慈悲摄受他们。
57、无罪善事上 行利己和他 且如幻无我 恒常持此心
当自己生在任何善道时,于无过的所有善事上,于己是依止上师听法,思惟法义和依法修持;于他是为他说法,行布施等等,当实际在做这些善事时,一切就像幻象、镜中影、魔术师变化的影像,没有我和我的,没有执着贪恋地常持心于善的所缘境上。
58、历劫获胜暇 再三思惟已 此心如须弥 不动稳把持
经过从无始以至今日的长时间,终于在这一世脱离没有时间修行的八无暇处,得到殊胜的闲暇人身。这人身从因、比喻、数目上来看,都是非常难得的,不断思惟这种殊胜情形后,心要如上面所说的那样有如须弥山般地安住不动摇,若心动时则全趣向善的所缘境。总之,不管遇到什么外缘,心都要像须弥山不动摇,不被恶友或是烦恼妄念动摇,坚定地把持着。
2、摄善法戒
(1)、应舍不学戒的因 ─ 贪恋身体
59、贪肉雕鹰禽 拖拉扯我尸 心既无不喜 何故今爱惜
不应该用任何财物养护这个自己极为贪恋的身体,试想如果自己死亡,喜欢人肉和血的雕鹰,互相争夺、破坏、拖拉、吃食自己的身体时,我执的心并不会不高兴,也不加以保护,那么现在为什么要爱护这血肉之躯体呢?为什么要用衣服遮蔽,用食物喂食和清洗、服侍它呢?这真是不合理。
60、执身为我所 心汝何故护 汝彼二各别 汝要彼何为
心识啊!你执持这个不干净的血肉身体为你的之后,为什么要保护这低劣可怜的身体?事实上,心识你和这身体两者是不同的,身是物质,心是意识,物质跟意识的自性不同,既然如此,你还要这身体做什么呢?
61、痴意汝何故 不持净树身 怎可护腐臭 秽聚之幻轮
或许你认为身体是心识所依靠之处,所以应该保护,那么,愚昧的心识啊!你为何不一开始就执持那由树木所做的,既美又干净的人形为你的身体呢?这个由血、肉、脂肪、黄水、尿、脓、口水、涎等许多不净物质所汇聚的机器,它的本质是腐烂、污秽、滴漏和恶臭的,怎么可以执持这样的蕴身为自己所有而加以保护呢?如果还是执持这个身体是心的依靠处,认为它是可人的,那么且让我们仔细来观察一下。
62、首先以己意 分开皮肤层 复以智慧剑 剐肉离骨网
首先,佛说身体外层皮肤共有七层,用自己的心将这些层次一一分开,观察它是否为干净、可人、有价值的?还有,佛说皮肤里面的肉有五百把,用智慧之刀将这些肉和筋,从三百六十根骨头的网缝中分开置一旁,观察它是否干净、可人、有价值的?
63、众骨亦分解 观察至髓间 自己细细观 此有何精要
再将所有骨头的关节都一一分开,直到里面的骨髓之间,也用智慧观察是否为干净、可人、有价值的?如此,心识不断地观察身体,从头上的发尖到脚指甲尖、从最表面的皮肤到最里面的骨髓,究竟这中间有什么精妙、干净、可人的东西呢?
64、如是勤寻觅 若未见精要 何故汝犹贪 保护此身躯
像上面所讲那样,在这个身体上,心识虽不断地努力观察寻找,但是却无法找到些许精妙、可人、有价值的东西,那么,你这充满我执的心识,为何还贪恋地保护这个身体呢?
65、若秽不堪食 血亦不宜饮 肠亦不适吮 汝要身何为
有我执的心识啊!你既不能吃这个身体上的脓、黄水、尿、屎等不干净的东西,也不能喝血管内的血,也不能吸吮小肠大肠,那么,你需要这不干净的身体做什么呢?
66、若为狐鹫食 护身乃可也
因此,事实上是不需保护这身体的。你现在保护这个身体,其实只是为了那些根本没有秽净分别的狐狸、雕鹰等保护食物罢了,当然你要这样认为那也是可以的啦!(事实上并不应如此想的。)
诸众人身躯 唯是供差遣
那么,这个身体到底是做什么用的?事实上,只适合差遣众人的身体来如法行持正法而已,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工作。
67、汝虽如是护 无慈死之神 夺已施鸟犬 彼时复如何
充满我执的心识啊!你虽然在这一生中,用衣食滋养、保护、清洗、承侍这个身体,但是当死亡的时候,没有爱心、悲心的阎罗王,用力从你这儿抢走身体后,就送给鸟、狗、狐狸和野狼等当食物,那时你又能如何呢?
68、若仆不堪使 亦不予衣食 养身却他去 汝何苦喂养
世间上如果仆役不听差遣,事情办得不好,主人就不会如数给予衣食、工资、奖金等,那么心识用衣食喂养这身体一辈子,到最后死亡时,却仍是身心各自分开,身体到他处成为鸟、狗等的食物。既然这样,充满我执的心识,你为什么要在身体瘦扁、血干之前,辛苦地养护它呢?
69、予身薪资已 令办己之事 无益则于彼 一切不应予
那么该怎么做呢?给这身体眼前够用的衣食薪资,既不是差到无法养身,也不是多到连不需要的都全给它,然后让它如实地做心识所需要的听闻、思惟、修持正法等工作。若无利于自他,就不将自己所有的衣食财物,拿去喂养这个身体,并且应该以上供三宝、下施贫穷等利他为主。
70、视身为舟筏 唯是去来依 为办众生利 修成如意身
将身体看做是从轮回苦迫的此岸渡到成佛彼岸的船筏,以及成佛后度化众生脱离轮回的工具,为了成办一切众生暂时和究竟的利益,我要将这个身体修练成如意满愿的相好庄严佛身。
(2)、精通修持的方法
71、如是自主地 恒常展笑颜 去怒纹皱眉 直成众生友
要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心主导着身、语二者,而心又被对治法驾御着,如是自主地,经常以笑脸看众生,将生气的怒纹和板着的脸孔全都舍去,做众生新交往不熟的好亲友,内心诚恳、正直不狡诈。
72、座等勿随意 发出重声响 不用劲开门 常喜柔细语
不要随便让床…
《入菩萨行论 第五品 护正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