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P2

  ..续本文上一页受持;若是没有这样的能力,就尽形寿受持,也就是这一生善加受持,这对一位初学者来说是可以的。若是连这样也办不到,可以受持一昼夜,也就是从今天清晨到明天早上太阳未升起间加以守护,如是五天或十天或一个月的受持不违犯也可以。总之,可以依照受持者自己的能力受持,这是大乘经典里讲的。

  受持的仪轨跟《入行论》中所说的一样,先行的前行法七支或八支供养,正行跟着念诵三次做承诺,结行自他生欢喜。若是能力和条件都具足,就按《入行论》所说的前行、正行、结行受持。若是条件不具也尽力受持,做简要的前行法,以十方诸佛菩萨作为见证,祈请十方诸佛菩萨垂念我,如果是修持密乘者,在这之上,再祈请上师金刚持垂念我,之后皈依,念诵:「直至证菩提,皈依诸佛陀,法与菩萨众,亦如是皈依。」三次,之后依下面的《入行论》偈颂来念。

  

  22、如昔诸善逝 心生菩提心 依彼次第住 菩萨诸学处

  

  23、如彼为利众 菩提心生起 同彼于学处 如次第修学

  

  效法过去已降临且已成佛的善逝正等觉们,首先在心中发起愿、行菩提心,之后依次修学住于六度四摄法的菩萨学处,或是依次住于总集六度四摄法的菩萨三戒的学处,我为了利益遍虚空的众生,也跟着过去诸佛们一样,于心中如实发起愿、行菩提心,之后,也像过去诸佛菩萨修学愿行菩提心学处般,自己依自己的能力依次修学菩萨三戒或六度四摄法。实际上,初学者主要是修学律仪戒;资粮道和加行道住于信解行位的菩萨,则是再加上摄善法戒;而登地以上的菩萨则是在这些之上,以饶益众生戒为主要修学的学处,这就是「如次第修学」的意思。以上是中观派依仪轨同时受愿、行菩提心的方法。唯识派的受法跟上述有些不同,可依其它经论得知。

  于此再加以解释「如昔诸善逝,心生菩提心」,这两句是说明学习效法的对象;第五句和第六句「如彼为利众,菩提心生起」是实际发愿菩提心;之后,第三句、第四句「依彼次第住,菩萨诸学处」接第七句、第八句「同彼于学处,如次第修学」是发行菩提心。也就是说前面受愿菩提心,后面受行菩提心,或者说先发胜菩提心,承诺守菩提心戒,之后再承诺如法依次修学菩提心的学处。这是过去的祖师所做的解释,不管怎样,「如昔善逝」至「如次第修学」这二偈八句,要跟着授戒的上师念诵三次,或是自己在佛像、经典、佛塔,诸佛菩萨面前受时,也是如法受持承诺发胜菩提心。以上是正行作承诺,即在自己心续中真正受持菩提心戒的仪轨。

  

  

  (三)、结行自他生欢喜

  

  1、自生欢喜

  

  24、智者极清净 受持菩提心 复为增长故 如是赞发心

  

  有智慧生起菩提心的人,心中非常清净欢喜,依着纯净的仪轨受持愿、行菩提心戒后,为了让受菩提心戒的善根和修持不断增长之故,要在自己心中依以下所说的那样赞叹。

  

  25、今世有成果 获贤善人身 今生为佛种 成为佛之子

  

  这是说足以令心欢喜的自利从何而得。

  

  ◎ 因发菩提心而使自己活着有意义

  想一想,自己这一生,是活在可能有结果或没有结果的两种情况中,今天因发了菩提心,使得这个人生有结果,真是值得赞叹欢喜。

  

  ◎ 因发菩提心而使暇满人身不虚耗

  想一想,获得人身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今天因发了菩提心,所以使自己所获得的人身是好的,真是值得赞叹欢喜。

  

  ◎ 因发菩提心而使自己得到成佛的能力

  想一想,自己在今天以前是轮回的凡夫,今天因发了菩提心,所以有了佛种姓,未来能成佛,从此成为佛之子,也就是成为佛的后嗣,过去是叫做众生,今天因发了菩提心,所以成为佛的心子,真是值得赞叹欢喜。如此,自己在心中赞叹自己,心生欢喜。

  

  26、因此我当为 合于种姓业 慎莫污染此 无垢尊贵种

  

  自己心中已生起殊胜的菩提心,因此心里要想,眼前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做合于佛嗣的利生善业,例如:依始末和中间都没有过错的前行法净治心续,正行跟着念诵三次做承诺,结行自他生欢喜等仪轨所产生的,这样无过、高尚、纯净、尊贵的种姓身,不要被自己的贪瞋痴等业、烦恼染污,应该让它越来越清净,要这样承诺不染过错。

  

  27、犹如目盲人 废聚获至宝 如是何其幸 我生菩提心

  

  生起菩提心是极为难得的,就像一个双目失明的拾荒者,在马路边骯脏的垃圾堆中,找到了能消除七代贫穷的无价摩尼宝,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同样地,自己的心续被愚痴无明障住,智慧眼瞎了像瞎子般,心中的贪、瞋、嫉妒、我慢、竞争等烦恼像垃圾堆,在这污秽的垃圾堆中,找到有如满愿宝的菩提心,这是何等幸运!因缘如此巧合,似乎得到佛陀加持,才能使愿、行菩提心在自心中生起。

  

  28、灭死胜甘露 即此菩提心 除贫无尽藏 亦此菩提心

  

  菩提心在心中生起后,从此有能力利益众生,心中因获得这样的能力而感到高兴。灭除众生之死魔的最胜药 ─ 无死甘露,就是这个菩提心;能去除众生没有衣、食、住处、卧具、资具等贫穷的满愿无尽宝藏,也是这个菩提心。

  

  29、疗疾最胜药 亦此菩提心 是为泊世途 困众休憩树

  

  于疗除众生由气胆涎所摄疾病的药中,最殊胜的也是这个菩提心;实际上,能断除众生心中八万四千烦恼的药中,最殊胜的也是这个菩提心;能让不断在三界六道中轮回、漂泊而困倦的众生稍微休息的荫凉大树,也是这个菩提心。

  

  30、是为诸有情 脱离恶趣阶

  

  不论男女、老少,任何一个众生,若修持菩提心,必定能从恶道解脱,菩提心有如能使地狱等恶道众生往上走到善道和解脱的台阶。

  除众惑热恼 升起之心月

  菩提心像心中升起的月亮,外在的月亮由于水晶形成之力,具有清凉的感觉,能消除外在的炎热;但是菩提心与外在的月亮稍有不同,它具有消除心中烦恼热恼的能力,所以说是像心中升起的月亮。

  

  31、除众痴无知 昏昧艳阳日

  

  外在天空的太阳只能消除外在的黑暗,无法消除内心的黑暗,而菩提心能根除众生心中所有不知取舍处的愚痴、无明愚暗,可说是太阳中的大太阳。

  搅拌正法乳 所出之醍醐

  菩提心是由闻思修三慧,搅拌佛陀所说三藏正法经典所产生的,就像搅拌牛奶产生酥油般。一个持戒清净的修行人,像盛装牛奶的桶子,以有如拌木的闻思修三慧,一再地搅拌修持有如牛奶的经典正法,就会像从牛奶产生酥油,再由酥油产生醍醐一样,终有一天见到真谛实相,心中生起见道的智慧,这就是菩提心。

  

  32、游走世途客 欲享乐受用 此能满足彼 令住最胜乐

  

  于三界轮回的生老病死中,一次又一次轮转游走,身心想要享受禅定等乐受用的众生客,若如法修持菩提心,不但能享受暂时的人天善道长寿、无病、富裕、权势的快乐,且能实证究竟无上解脱遍知无漏之最胜乐,使众生贵客满足心中所希望得到的安乐。

  

  2、他生欢喜

  

  33、今于怙主前 宴请众生享 成未成佛乐 天非天欢喜

  

  我今天已经在救助轮回众生的佛菩萨和上师善知识面前,延请众生为宾客,请诸佛菩萨上师作见证,承诺安置一切众生于究竟善逝佛陀果位,和承诺众生未成佛间,安置众生于暂时的人天善道中,以此宴飨众生,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阿修罗、人、地狱、饿鬼和畜生的六道众生,你们心里都感到高兴吧!你们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我已答应承办,今后会逐步地去做,因此请你们安心自在,郑重地生欢喜心吧!

  

  二、品名

  入菩萨行第三品 — (自心依仪轨)受持菩提心。

  

  

  

  

《入菩萨行论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