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香巴文化走出尘封历史▪P2

  ..续本文上一页承上师,其实是觉囊派、格鲁派的,以及汉地的某些上师。

  

  香巴噶举的宗教哲学集中体现在大手印中,我大概地介绍一下。关于香巴噶举大手印独特的部分,我们明天在香巴噶举文化论坛上探讨。

  

  “因大手印”就是每一个众生都有一颗清净的本元心,本来光明,这一点和宁玛派的大圆满很相似。“道大手印”就是当你明白因大手印之后,大手印教法还有台阶,这是与大圆满的不同之处。除了顿根之人,像大圆满的顿超立断之外,大手印修法还有台阶。我根据传承的教法将它分为十三个台阶——从凡夫一步步走向成就者,身、口、意、功德、事业、学养,将它们一一量化,一层一层地非常清晰地将证得佛果的台阶展示出来。以后我会在未来的著作中将它公布于世。香巴噶举认为的成就,指的不是一种成就。现在很多人认为有了某种感觉——“意”就是成就,但这只是意成就,比如你可能契入了明空。那么你是否得到了身成就?语成就?事业成就?功德成就?学养成就?学养代表的就是佛教里“教”的部分。任何一个人在某种机缘成熟的时候都可能契入明空,但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成佛。因为除了明空之外,必须要有智慧,就是在那种状态下,同时俱足法身、报身、化身和五智,三身五智同俱,才是真正的光明。如果其中缺少一点就错了。香巴噶举认为的成就必须有这六种。

  “果大手印”就是通过道大手印,证得了六种成就,成为真正的证悟者。任何一个证得了某一种觉受后,但仍然非常愚痴、狭隘,充满了贪婪、仇恨的人都不是成就者。成就必须是身、口、意、功德、事业、学养,同时俱足三身五智,并且在每一个当下都不离开这些,才是成就。缺一种就不是成就。《楞严经》中讲过五十阴魔,里面就有很多跟现在的藏传佛教界中某类人追求的一些东西非常相似。为什么?因为如果修行人追求某一种觉受,哪怕是殊胜的觉受,就会入魔。要知道,人追求的任何东西都是执著,所有的执著都是解脱的障碍。当你执著于空会堕入无色界,当你执著于明会堕入色界,执著于乐会堕入欲界,明空乐都不执著才会成就。所以,关于成就,香巴噶举有非常规范的量化标准。我和我的几个学生曾经到过一个禅宗寺院,非常有名的禅宗寺院,我向寺里最好的修行人请教什么是明心见性,但他却说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想就是无住、无念、无相。我后来发现,他堕入了顽空。当时我没有说,然后我问我的学生,他修行好不好?我的学生说不好,那是顽空。现在人很多人就把顽空、无记、沉默当成了成就。那么你证得的是不是究竟的成就?这需要印证,需要一代一代的上师心心相印,对才是成就。六祖在得到五祖的智慧光明、证得明体之后的无相、无住、无念是成就,没有证得时候的无相、无住、无念就不是成就。一块石头也无相、无住、无念。因此,这个问题实质上需要专门的探讨,宗教界的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还是不清楚。

  

  香巴噶举的宗教礼仪也非常独特。宗教有四个要素:宗教哲学、宗教组织、宗教礼仪、宗教体验,缺任何一种都构不成宗教。宗教礼仪非常重要,包括四加行、金刚法都是宗教礼仪。香巴噶举有诸多的宗教礼仪,这个我不详细谈。

  

  接着是宗教哲学。其实,香巴噶举的衰微还有另几个原因:她的宗教哲学没有广传于世。由于香巴噶举的智慧之水没有一个很好的杯子让世人去了解,所以她正在被历史尘封。格鲁派有以宗喀巴大师为代表的伟大哲学家、宗教家,宁玛派有以龙软巴为代表的大德们,他们的宗教哲学广传于世,这点非常了不起。任何一个教派必须要有新的东西,要有新的形式去承载宗教哲学、文化,否则必将衰微。这就是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现在是末法时代的原因。因为佛教不能与时俱进,就必然衰落。过去的香巴噶举就因为只是单纯的注重修证,单纯地闭关,所以世界无法知道她,她虽存在过却等于没有,因为世界不知道。传播学告诉我们,当你有一种智慧、有一种思想,有一种行为,而世界不知道的时候就等于没有。思想是什么?一个一个的念头,很快就过去了。行为是什么?行为是记忆,很快就消失了。一个小时候之后大家去睡觉,现在就变成了记忆,记忆是什么?记忆是幻化的,所以世界是一个幻觉。那么,要是没有一种文化将这些定格下来,你的明空觉受也罢、智慧也罢、利众的行为也罢都将变成记忆,很快消失,你追都追不到。因此,必须从香巴噶举衰微之中明白,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第二,宗教组织。香巴噶举没有组织,这很可怕,而且当代一般不允许建立组织。那么没组织怎么办?就要用文化产生巨大的凝聚力。现在国外有很多这样的宗教团体,比如马丁路德就在非常严格的天主教组织中进行文化改革,然后形成巨大的社会文化现象,岁月的风无论如何吹都无法将它吹灭,它的影响甚至超过于天主教。不论是香巴噶举还是藏传佛教的其他教派、优秀文化都需要这样一种传播。当法律法规政策不允许建立严密组织的时候,文化的力量甚至比有形的组织力量更为强大。现在的基督教就是这样,有无数的大师在研究基督教,因为他们根本无法绕过基督教,基督教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组织却有无数的组织。另外,还需要与时俱进。

  

  那么,今天为什么会出现新香巴人呢?现在,香巴噶举现在国内外还有传承,那么他们修炼的形式是什么?千年前的形式。好不好?好,现代人能修吗?修不成。我在明白之后用了十二年,不是不明白之后,才完成了最终要求,而且是出离的修,不是早晨的时候修一下,而是一天四座,一座三个小时,有时候是每天修二十个小时,只有二至四小时的睡眠时间。这个时代的人不可能这样修了,没有人会这样修。因此,你的宗教礼仪也罢、教法也罢,不能适合这个时代的生活节奏,就必然会被淘汰。更为可怕的还不是这些?比如现在的某些香巴噶举修行人用汉字去按藏音翻译仪轨,再让汉人去念诵,鹦鹉学舌一样。这样就脱离了佛教的初衷,完全使仪轨变成了口头的念诵,这也是衰微的原因之一。任何一个宗教中,如果找不到能适合当代人,比如喝茶,像日本的茶道,把喝茶和悟道结合在一起,茶禅大师在品尝当下茶味的感觉时,和我们追求的明空很相似,这也是一个入道之门。日本人就是这样对佛教进行了改革。其实大圆满也罢、大手印也罢都非常适合这个时代。另外,香巴噶举还有非常优秀的普世性部分,比如空行佛国、密严刹土等这些藏传佛教共有的财富,为这个时代提供了另一种精神的可能性。

  香巴噶举的当代现状是怎样呢?我分为四种,第一种是传统的高僧大德,国内外都有,包括四川的某些地方也有,他们在密修。这是香巴噶举非常伟大的火炬手群体,把智慧之火传递了下来;第二是迷信者、迷茫者,这类人在所有教派都有。我非常尊敬张炜明先生写过的一篇文章,是对藏传佛教的某些现状进行的调查,他的调查结果我也深深的认可。这个时代有很多现象已经让我们感到很遗憾了。有些人是迷信、盲从,只追求福报不求解脱;有些想追求解脱却不知如何解脱。后来,我遇到了一些人,他们修了十几年,我问他们为什么修?他们说我想解脱。我问他们如何解脱?佛教的解脱原理是的什么?他们不知道。我又问为什么这样修炼就能解脱?为什么达到那种境界就叫解脱?他们不知道。不知道就不可能解脱。能够清晰地知道解脱原理以及如何解脱?用哪些方式解释?适合你的修行方式是哪种?知道的人非常之少,甚至包括一些上师。他们仍然盲目地将某种二元对立当成解脱,包括一些很有名的人把往生当成成佛、解脱。解脱的本意是什么也束缚不了你,绝对的自由才叫解脱,包括证到的大圆满、大手印都束缚不了你时,才叫解脱。如何证得这种境界?每个佛教教派内部有不同的途径,但每个教派必须明白怎样解脱,不明白就不能解脱。

   香巴文化走出尘封历史(三)

  

  香巴噶举的信仰者曾经做过很多事情,比如建金顶、修建香匈寺。香匈寺是香巴噶举的祖庭,现在只有六个僧人,这六个僧人在做什么呢?在做经忏,念经超度。他们知道香巴噶举吗?不知道。这是香巴噶举的祖庭。对此,我们进行了文化抢救,投资了近百万元,包括传承文化、修建寺院。另外,我们对其他教派也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包括拉则三大寺、拉布伦寺、毛尔盖寺、塔尔寺等寺院,都进行了广泛的供养,总数至少在六百万元以上,包括向这些正信寺院的很多僧人在生活方面的供养。其中,夏琼寺,众所周知是宗喀巴大师的道场,它的金顶是香巴噶举信仰者用三百万捐献的,以此向宗喀巴及其教派表示尊重。虽然直到今天,香巴噶举自己的道场仍然很少,但我们觉得别人好,我们就好。还有向藏区捐药、向藏区的孩子捐图书、放生。其中有一个僧尼,她放生了五百亿。

  (图片)这个图就是夏琼寺的金顶,虽然这不是香巴噶举的道场,但我们还是向这种文化表达出了敬仰,并告诉世界别人好就是我们好。

  (图片)像这些都是对夏琼寺供养的很高大的鎏金佛像。

  因为某些原因人们对藏传佛教产生了诸多的误解,于是血雨腥风。我曾带着一群学生到上海,在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图书馆、东方网进行十天的巡回讲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给整个上海带来了清凉。其中包括演讲、对话、作品研讨、现场访谈、电视专访等一系列活动。中国新闻网、新华社、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及很多纸媒都对此进行了报导,叫“西部文化走进校园”或“大手印文化走进大上海”。许多人在问大手印是什么?当我告诉他们什么是大手印的时候,他们非常欢喜。朋友们,在你们的资料袋中两个碟片,其中之一就是我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题目是《西部文化对当代人灵魂的滋养》。藏传佛教是不是西部文化?是典型的西部文化。我们为什…

《香巴文化走出尘封历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