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悲光尊者--仁增·晋美林巴传记
仁增·晋美林巴(无畏洲)是法王赤松德赞(790-858)和毗玛拉米扎的双入化身。他也被称为钦哲沃瑟──智悲光。他开启了广大而甚深的《龙钦宁提》意伏藏法门。
在桑吉林巴(1340-1396)发掘的《上师意集秘密授记》中,莲花生大士在七百年前就预言了晋美林巴的降生:
“在(西藏)南部有一位名为沃瑟的珠古将来临。
他将通过甚深的宁提法门来解脱有情。
何者与其结缘将被他引至持明者之净土。”
藏历第十二绕迥木鸡(1730)年十二月十八日清晨,晋美林巴诞生于西藏南部桑耶山谷里的一个村庄,离开被称为“红冢”的西藏秋嘉王朝藏王墓群不远。虽然他的父母来自历史上显赫的家族,但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晋美林巴将此视作一种加持,使他可以从事自己的佛教精神生活而不必被迫承受社交负担或贵族的浮华。
他从小就记得自己的诸多前世,例如转世为大掘藏师桑吉喇嘛(1000-1080?)的情形。他的一颗牙齿上有佛语种子字“啊”,这被认为他是毗玛拉米扎转世的征相。而且,就如授记中所指出的那样,他胸前有三十颗小红痣呈金刚杵相,肚脐处有三十颗小红痣呈金刚铃相,右手拇指上有呈本尊马头明王种子字“哈呀(二合)”或“啥”的线条。从小他的心就不贪着世间的享乐,特别具悲心、聪明、有勇气。
他承认自己是嘉瑟拉杰王子的第十三世转世(这些化身都是掘藏师),拉杰王子曾从莲花生大士得到《佛语总汇法海》法门。在他给诸弟子写的自己的历代转世祈祷文中,晋美林巴提到了自己看到的许多过去转世和一个将来转世:
[1]周遍轮涅怙主普贤王,相续之基佛性最精髓,
[2]悲智双运显为观世音,
[3]极喜金刚足下虔祈请。
[4]迦叶佛时拘缕纪王子,
[5]本师佛陀之弟难陀尊,
[6](法王)松赞干布化现阿嘎玛,
[7](法王)赤松德赞足下虔祈请。
[8](天竺大成就者)毗哇巴与[9]公主贝玛萨,
[10]怙主亲临嘉瑟拉杰尊,
[11](天竺)智美衮登[12]雅杰邬金林(邬金林巴,1323-?)
[13]道雄努(1079-1153,噶举派)
[14]扎巴嘉参(1147-1216,萨迦派)虔祈请。
[15]班钦毗玛化身龙钦巴(龙钦饶绛,1308-1363)
[16]阿日班钦(1487-1542)与[17]秋吉彭措(十六世纪,止贡仁钦彭措之子)
[18](江达)扎西托嘉(1550-1602?)与(贡波)臧林多杰
[19]晋美林巴(1730-1798)足下虔祈请。
[20]此后化身益西多杰尊(1800-1866)。
六岁时,以普通僧人的身份他进入桑耶的巴日(师利巴瓦达)寺。该寺是章波大掘藏师喜饶沃瑟(1517-1584)的法座。措嘉珠古阿旺洛桑贝玛给他起名贝玛钦哲沃瑟。
从六岁至十三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与同龄沙弥们“玩泥巴”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更多。他过着贫穷沙弥的生活,少有财物来支持他的修学,并日复一日面对着严厉执行清规戒律的经师。然而,出于他对佛法的强烈的热忱,他对莲花生大士发自内心的信心,以及他对所有众生特别是动物的与生俱来的悲心,让他坚持下来并使得他的童年变得特别充满喜悦和富有意义。虽然他看起来只是一个不重要的沙弥,他内在的精神生活很充实。在白天他充满了禅修的证境和激励人心的净相;晚上他则融入诸多精神经历和境相的梦中。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掌握了文法、因明、历算、诗学、历史、医药以及许多经续典籍。除了接受密宗的灌顶传承外,他觉得没必要象其它严肃的学生那样依止上师详细地学习经续哲理。仅仅通过听到其它学生上课时一鳞半爪的内容或看一下经函,他就学会了许多科目。
很多大师先通过学习称为智者然后通过修习获得证悟。晋美林巴经由唤醒自己内在的智慧证悟由此成为与生俱来的智者。然而,在外在的显现上,他无尽智慧最终和圆满的爆发则发生在很久之后,当他三十一岁多次亲见龙钦饶绛时。他写道:我天性就对能够学习感到很愉快,诸如学习语文、世俗写作、佛经论典或者是胜义自性的金刚乘法门。我愿意以大恭敬不分昼夜地进行学习。但我很少有机会通过依止一位上师而丰富自己的学识,乃至没有一天这样的机会。然后,在桑耶青朴圣地,通过三次见到龙钦巴尊者的智慧身,以及经由各种征相得到加持,我的(修学智慧之)业从大圆满(深处)被唤醒。”
从乃丹·衮桑沃瑟他得到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大的传承:由正波大掘藏师喜饶沃瑟(即卓度林巴)开启的《解脱心髓意自解脱》法门、由桑吉林巴(1340-1396)开启的《上师意集》法类、和龙钦饶绛(1308-1363)的《七宝藏 》和《三大车》的传承。
十三岁时,晋美林巴遇到了大掘藏师仁增图却多杰,他顿时生起强烈的信心,由此唤醒了他的智慧意。从这位掘藏师他得到了大手印和其它法门的传承和窍诀。图却多杰成为他的根本上师,甚至在上师圆寂后他还在境相中从他得到加持。晋美林巴还从其它许多上师处得到传承,包括特钦林巴·卓敦塔钦(即智美林巴,1700-1776)、他叔叔达摩格底(法称)、第七世夏桑巴·丹增益西伦珠、贡波的唐卓珠古·贝玛仁增旺波、贡波的扎底阿强日佩多杰(即贡尼文)和蒙匝嘎喇嘛达吉。
二十八岁年初,他在巴日寺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严格闭关,特别持守七条戒律共七年。这些戒律给我们昭示了在到外面去帮助别人实现人生目标前首先自我圆满的重要性。他这七条戒律是:(1)他不进入在家人的屋子,也不进行娱乐活动。(2)乃至身处社区人群中,他也不(在自己的小屋)接待很多人或者进行聚会,这会增长贪嗔。(3)他不与任何人通信,既不让外面的言语传进来也不让里面的言语传出去。(4)他过少欲知足的生活,不以佛法换取世间财物。(5)他禁止任何分心之事,而完全致力于与佛法修学相关的十项事 。(6)他过简朴的生活而不随意享用信财。(7)他不进行四事业 ,并且全部所做都是为从轮回中解脱。
他主要根据《解脱心髓意自解脱》禅修生圆二次第。他敏锐的正念使得确保他在禅修时乃至一弹指间都能心无旁鹜。当他拜阅龙钦饶绛的《七宝藏》时,这些著作解答了他内在禅修过程中的所有疑问。
当他在修证层次上不断进步时,他经历了数量众多的身心两方面的成就征相。他亲见了许多上师和本尊,包括莲花生大士、益西措嘉、妙吉祥友和吽嘎 ,这些唤醒了他不同程度的内证智。突然他发现自己心里所有的分别念已经被根除。他已经自在地控制了自己的业气。诸幻相(例如:对境──意识依靠其而虚幻地造出二元轮回)的所有洞穴已经彻底坍塌了。经由唤醒证悟的力量,他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过去许多生。但所有这些经历觉受和境相都在他证悟之意的一如自性中。
通过瑜伽的修习,他获得了自己金刚身脉、气、明点之自在。由此他的喉轮打开成为诸佛法门“财富藏”;他的身脉转变成为“种子字云”;所有诸相显现都成为“法印”;他的语成为甚深证悟的道歌;他的著作成为大智妙力和学术造诣极高的论典。无有穷尽的如海法门持续不断地对他涌现并由他传出。
随后他造了他第一部主要著作《钦哲梅隆沃瑟迦哇(智悲镜百种光明)》──阐释《上师意集》法类的论著。
莲花生大士在境相中现身,给他赐名贝玛旺钦。在境相中妙吉祥友给他加持,使他证悟了能诠喻智慧(mTshon Byed dPe”i Ye Shes)之义。从此他将自己绛红色的袈裟换成密咒师的自然装束──白袍和蓄长发。
二十八岁时,他发掘了殊胜的意伏藏《龙钦宁提》法类──法身佛和莲花生大士的法门。第十三绕迥火牛(1757)年十月二十五日晚上,晋美林巴心里怀着对莲花生大士难以忍受的信心上床睡觉;伤心的泪水泉涌,不断地沾湿他的脸,因为他没有生在能见到莲师的年代;他嘴里滔滔不绝地念着祈祷文。
他持续住于那甚深的光明境相(”Od gSal Gyi sNang Ba)中很长时间。在光明境相中,他感到自己骑着一头白色雄狮飞了很长的距离,最终来到一条环路,他认为这就是夏绒卡秀佛塔的转绕之路。
在佛塔东面的院子里,他见到现智慧空行母相的法身佛。空行母将一个漂亮的木箧付嘱给他,并说:
“对具有清净心的诸弟子,
你是赤松德赞。
对心不清净的弟子们,
你是森格热巴。
此乃普贤王如来之意伏藏,
持明莲花生的伏藏标题,
和诸空行母的大密藏。征相已毕。”
说着空行母就消失无踪了。感受到极大的喜悦,晋美林巴打开了箧子,在里面发现有五卷黄卷和七颗水晶念珠。起初纸稿无法阅读,但后来上面的字体变成了藏文。其中的一卷是《度阿让卓(观世音菩萨仪轨)》;另一卷是《乃强图吉卓布(龙钦宁提授记指南)》。此法门的护法之一罗睺罗现身向他致敬。在另一位空行母的鼓励下,晋美林巴吞下了所有的黄卷和水晶珠。顿时他神奇地感到《龙钦宁提》法类所有的句和义都在其相续中被唤醒,仿佛它们早就刻在那里了似的。甚至从这个禅定证悟中苏醒后,他仍住于乐空大双运的所证明智中。
如此,莲花生大士于数世纪前伏藏和付嘱给他的《龙钦宁提》教证法门被唤醒,晋美林巴成为掘藏师,他是《龙钦宁提》法类的开启者。从《乃强图吉卓布》开始,他逐步将《龙钦宁提》法类写成书面经函。
在七年中,晋美林巴将他发掘的全部法门对所有人保密,因为给其它人传授…
《智悲光尊者(仁增·晋美林巴传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