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极乐愿文大疏 5 第二部份▪P2

  ..续本文上一页间感受短命苦,非天感受争斗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轮回犹如针之尖,何时亦无有安乐。"认识到轮回善趣恶趣一切处皆如罗刹洲及无解脱的牢狱一般,之后,愿对如此轮回生起畏惧之心。了知轮回的痛苦与极乐世界的安乐二者的差别犹如火坑与凉室之间的差别一样后,应进行选择,思维漫长的轮回痛苦,从无有最初之时的轮回开始到现世之间在此轮回中感受的漫长痛苦,如果一个具有宿命通的人观察,则见到后甚至会口吐鲜血。也就是说,转生在地狱中所喝的铜汁铁水,转为饿鬼所食的脓液、不净物,成为旁生所饮的乳汁、互相吸食的血液,成为人因哀伤所流的泪水、从母亲体内吸吮的乳汁等若集聚一处则比(四大)海洋的水还多;乃至转为蝼蚁以上散落的头颅、手脚、死后散失的骨架等若积聚一处则会比须弥山还高。热扎(曾为一比丘时,因破密乘戒而堕落,后来得到解脱。此人在《莲花生大师传记》中有广说。)回忆起往世后,他作了一首悲哀忏文,其中说道:"骨肉若集等须弥,脓血若集如大海,宿业若积说不尽,连转生死三界中,仍造无义唐捐事。"此外《亲友书》、《念住经》以及许多引导文中也广述了轮回的过患。因此如果能够阅览,则可从中了知。

  例如,华杰比丘到了垂暮之年时,十分懈怠,不能勤修善法。为了使他生起厌离之心,目犍连尊者将他带到海边。在那里有一座坚硬如石般的骨架大山,高达七百由旬,已将太阳遮蔽了,山的阴影映在大海中使海面成了漆黑一片。他们二位爬上这座山,越过犹如山谷般的肋骨中间。这时华杰比丘问目犍连尊者:"这座山是怎么形成的?"尊者说:"此山是你前世的骨架。"接着详细讲述起来:"远古时代,你曾是一位名叫法胜的国王。当时,一个人违犯了法律,大臣们将此事呈禀国王。国王正在忙着打牌玩乐琐事,就顺口说:"依照我的法律处治吧!"众臣对照国法发现此人应处以死刑。于是就处死了他。国王打完牌后问属下:"那个人犯了什么罪,如何处治的?"大臣们禀道:"按陛下的旨意,已依法处死了。"国王听后追悔莫及,说道:"我杀了人,成了昏君,以后不想再执政了。"之后他流浪在山中。以此杀人之业他死后在这个海中转为一条大鲸鱼,身体长达七百由旬。当时它闭嘴入睡,于一百年中不会醒来。当它苏醒时,万分饥饿,因而张开大口,海水流入它的口中后也好似奔流的海洋一般。凡是造了恶业的大臣等众人都在它的身体中间转为小鲸鱼或寄生虫,并以它的体肉为食。它因此疼痛难忍,于是便在水晶山上蹭来蹭去,结果杀死了身上所有的含生,使海洋一百闻距以内的海水变成了血红一片。那条鲸鱼千百年来不断感受这样的痛苦。死后尸体被海浪冲到这里,被烈日晒干了,经过雨水淋湿,体肉全部掉尽了,剩下的骨架就成了这座山。"如果杀一个人也要感受这样的痛苦,那么以杀数多人之业而长期堕在地狱中要感受的痛苦就更不用说了。

  愿我们对有如此漫长痛苦的轮回从内心深处生起厌离。如今已获得了人身,并了知正法之时。自己能够认清轮回后,应当潇洒地说:"轮回,你安闲而住吧,从今以后我不陪你了,我要前往极乐世界了。"必须向轮回挥手告别,否则,过去如水滴般的痛苦将来也要感受如海洋般的痛苦。

  庚二、(断除贪执):

  设使人转人,受生老病死,

  浊世违缘多,人天之安乐,

  犹如杂毒食,愿毫无贪求。

  尽管大多数人希求人生的安乐,但它无有利益。假设从人转生为人,然而,也要感受最初出生、中间哀老、最终病痛死亡的无量痛苦,此理上文也已讲述。富裕者有谋财、守财、毁财等的痛苦;贫穷者有无财、绝望、寻求的痛苦;高官有贪求高位、担忧下台的痛苦等等。无论转生为哪种人都无有安乐。

  尤其是当今正值浊世,一切变化无常犹如野马翻身 一样时间不定,遇到的是无正法之人,例如夕阳西下时猫头鹰(不吉祥之鸟)会到处乱跑。同样,佛教接近隐没时,罪孽深重的丑陋人降生于世,饥馑、疾疫、刀兵的邪教日趋猖獗,安乐、幸福、佛法的正教日渐隐没。如邬金莲师说:"空中出现噩星时,偏执宗派起争论,地山发出恶声时,边地刀兵遍中土(藏地),不闻了义教言(佛语)时,各地凶魔极猖狂。"又说:"骤然改变装束时,边地恶人皆入藏,饥疾刀兵泛滥时,众生唯有依靠山。""众生乱行罪业时,出现地震降雷雨,佛教寺宇内争时,边地军队入中土。边地汉人遍境时,藏地毫无自由也。"……所说的是时浊,此外,五毒十分粗大即烦恼浊,人寿短暂无定故为寿浊;具有严重邪见等为见浊;众生相续难以调化称为众生浊。

  在五浊更为猖獗的此时,无论考虑哪方面都只是生厌烦之处,特别是(如今)处于佛教浊,众生浊之时,修法会出现许多违缘,即如(莲师)所说:"恶魔黑教兴盛时,修持正法违缘多。"阿底峡尊者也曾说过:"魔种擅长谄诳术,以财诱惑大贪者,以假法骗修行人,以自诩诱净戒者,以我慢而骗智者;以歌舞诱散乱者,以韶华诱诸多人,以妙饰诱众多人,以恶友敌骗多人。"

  思维这些道理,似乎在如今这样的恶世中获得人身还不如贤劫时转为旁生。因此,我们应当小心谨慎。也许有人认为这种说法太过分了,不至于这么严重吧。可是只说好话怎么能治愈病人呢?看看这个时代,愚人们将痛苦执为安乐。如果稍微说一点真理,那么具有缘份者很容易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如是人天的安乐也犹如杂毒的食物一般,苦乐混杂在一起无法分开。所以愿对此没有丝毫的贪求,现在即完全舍弃。

  食财亲友朋,无常如梦幻,

  愿毫无贪恋。

  现在我们的家室财产犹如虫穴一般,没有什么舍不得的,然而,恶业深重的人却象猪狗贪着不净物一样紧抓不放。这些人真是可怜。我们看看大慈大悲导师释迦牟尼佛曾经如丢唾液般地舍弃了王位和一切财富而成佛,邬金莲师也是放弃了继承父王恩扎布德的王位而获得金刚持果位等等前辈大德的行为吧!古代新龙的一个长官害怕受害而抛弃家室迁往他乡。想到恶世诸如此类的痛苦及后世的痛苦便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了,愿诸位深思。

  此外,如果贪着亲友们,则(死后)将转生于他们中的魔鬼等,因此,不要贪执解脱的怨敌(亲友)。

  倘若贪着饮食则(死后也会一直贪执着它)。有关公案如下:

  据说,雅多(上方)的寺庙中有一个老僧人,秋天时,他买了一腿肉,舍不得吃,藏在柴房里。他死后,其余的财产食物全部被布施了。可是每到晚上的时候,人们就能看到有一腿肉被狗群追逐着在寺院里到处奔跑,之后又回到那位老僧人家里。当时正在闭关的华智仁波切说:"看来那里贮存着一腿肉,你们把它拿来烧焦烟作佛事。"这样做了之后就没有再出现那种现象。

  另有一个小孩夭折之后,一位具证上师为他作超度佛事时,这个小孩的神识一直往酥油桶里跑。上师对(眷属)说:"看看桶里有什么?"原来有一个别人给他(小孩)的烧饼,将它取出后烧焦烟作回向后,方才超度他。

  贪着财产受用也有许多公案:

  往昔,鹿野苑有一位富裕施主,他通过作许多生意而赚得了七个金瓶,因吝啬之故将七个金瓶埋在地下。他死后转生为一条毒蛇守护着那些金瓶。最终那城市里的人都空了,那条蛇经历了许许多多次的死亡后又转生为蛇并缠绕在那些金瓶上,数万年之中不断转为金瓶旁边的蛇。一日,它知道了自己因贪着金子而投生为恶劣之身,于是生起了厌离之心。它隐藏在路边的草丛中。这时来了一个过路人,它喊那人。那个人四处观瞧却什么也没发现。那条蛇又喊:"到我这里来!"那人发现了它,说:"你是毒蛇,会害我的,我不敢过去。"毒蛇说:"我要是想害你,你不过来,我也能害你。"那人战战兢兢地过去了。毒蛇对他说:"我这儿有七个金瓶,请您带去供养僧众。"那人将蛇装在箱子里带到僧众面前。用那些金子购买了鲜花和饮食而供养僧众,那条蛇也高高兴兴地抬起头来看,并且听闻了佛法。它死后转生到三十三天。那条蛇即是舍利子尊者的前世;那个人即是世尊的前世。

  一位比丘贪着自己的钵盂死后在钵中转生为一条蛇,眷属将此钵供养世尊。世尊擦拭钵盂时,里面的蛇嗔恼万分,蹿入森林里,口中燃起嗔恨之火将森林焚尽;它的神识被地狱烈火烧燃;那位比丘的尸体在尸陀林里被焚烧。因贪执一个资具而于一日内燃起了三次大火。

  据说一比丘贪着自己的一颗精美松儿石,死后转生为一只青蛙。它的四肢紧紧抱着那颗松儿石不让人取,死也不放。人们只好将它四脚朝天,向其身上倒开水,他们方拿到了那颗松儿石。

  从前,哲蚌寺的一位僧人有许多银币,他把这些银币藏在墙缝里,死后他转生为一只蜘蛛在银子上走来走去,并发出"瑟瑟"声。隔壁的僧人们听到声音后,便去查看,(发现了银币和蜘蛛。)他们将银币和罪业深重的蜘蛛带到多上师前。上师说:"将它们交给某位屠夫(此屠夫是佛菩萨所化现的)。"那位屠夫一口吃了那只蜘蛛,弹了一个响指将它超度了。

  一位比丘因贪着法衣而转生成蛇。

  萨巴施主的妻子长得十分漂亮,她与其他商人一起去海洲取宝时命绝身亡,死后因贪执自己肉身的美色而转为一条蛇,在她尸体的口鼻中钻来钻去。这是目犍连尊者亲眼所见的。贪执充满业惑不净物幻身的漂亮外皮有什么用呢?其实它(身体)就象涂着美色的不净物或用绫罗绸缎包裹的荆棘一样。

  一个牧童因贪着石簧 ,死后在床下转生成一条石簧蛇。

  一位老人因贪着打火器 ,死后转成了一只乌龟(形似打火器),铁的两端分别刺入头部尾部。有许多类似公案。

  贪着家畜死后转生为家畜之中的公案也有很多:从前舍卫城的一位贫穷施主因贪着一头有背伤的牛,死后转生为牛背伤口中的一只小虫,随即便蚀食(伤口中的脓血)每天它…

《极乐愿文大疏 5 第二部份》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