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二日▪P4

  ..续本文上一页佛说是"不可思议熏,不可思议变",一切都在变化。所以你打坐修定,身体比较健康,比较好,这是不可思议熏不可思议变,变出来的。你如果不打坐,不修定,或者那个熏习变坏了,就变得不同了。了生死的功能也是如此啊!所以先要把这个原理搞清楚。

   我们今天开始修行,就靠自己不可思议熏,决心用功要去变它,不是变不了,是要知道变的方法。这是讲小乘的基础道理也就在大乘里头,这是个大科学的问题。

   大家听累了吧,休息一下。

  

   第四堂

   你们要学修养,儒家也好,道家也好,佛家也好,学禅也好,记住,回去生活都保持这半个钟头的精神,这是真讲学问修养了。儒家的学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子弟后辈,先学止静的功夫。

  

   诸葛亮的名言

   所以我几十年提倡诸葛亮的《诫子书》,诸葛亮不是道家,完全是儒家。他一生的学问精神,就是他那一封给儿子的信。他自己在前方,做宰相带兵,对儿子的教育是一封信。我几十年来讲了多少次!你们有谁完全可以背得出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求静是修身,现在打坐就是练习学静。"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的学问。"夫学须静也"求学问必须要练习静定,学静的功夫。诸葛亮教诫儿子,"才须学也",人生做人的本事,做生意也好,做官也好,必须要求学问才有才能。他的信、文章都很简单,诸葛亮一辈子那么大的学问,流传千古的只有两篇前后《出师表》。但是大家忘记了,他的信最重要,他这一辈子学问好,事情忙,写信都只有简单明了几句话,其中则有很大的学问。"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才能靠知识学习来的。"非学无以广才",各种知识,宗教、哲学、科学、商业、经济、金融、社会教育样样学问要懂,否则你的才能广大不了。"非志无以成学",求学问先要学静定,你们也读到了博士,外国留学回来,心境一点都不静,所以学问不大。我讲你们年轻人,其实已经是是年以上,你们这些大教授、大博士,都是我的老学生,我就骂你们了。对外面人我很客气。现在骂你们这几位老学生"慆慢则不能研精",注意这一句话,你们几十年懒惰不用功,空话谈得太多,应酬太多,吹牛太大了,懒惰轻慢、我慢,自己认为了不起。"慆慢则不能研精",注意这个"慆"字、"慢"字,自满了,得少为足,"则不能研精",没有进步了。

   这是我一二十岁背来的,用了一辈子了,我在军校、陆军大学教这些将领时,要他们严格背这一篇才可以带兵。你看一字千金,力量非常大。"险躁则不能理性",怎么叫险呢?偷巧,听一点认为都懂了,都是冒险、偷巧来的,心浮气躁,不宁静,修养不够。诸葛亮教儿子,不可犯这个"险"字。躁也是不能理性,明心见性的学问你做不到,心性修养也做不好,不能靠冒险偷巧的,要做大事必须照规矩来,不能蹦蹦跳跳地玩聪明,以为学问多了,这都不对。这个"躁"是足字旁,跳起来、虚浮。他对儿子说的都是严重的教育问题、修养问题。

   "年与时驰,"他说年龄跟着时间一下就跑掉了,人就老化了;时间像马一样跑过去,光阴把握不住的。"意与日去",我们人生的意气、志气,跟着年龄而老化,年纪大了,勇气没有了。"遂成枯落",吩咐儿子好好读书,"遂"就是现在白话"就",你马上就要老了,像枯叶一样落下去了。"悲叹穷庐",老了自己再后悔,"将复何及也",到那个时候,走投无路。

   唐人的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根据他这个观念来的。我教大学、中央军校、陆军大学时,第一堂课一定要他们背这个,这是中国文化儒家、道家教育的宗旨。我现在还能背出来给你们听,我以为大家叫我老师,你们男女老幼总有一个背得来!想不到全体打零分,很丢人。我的书上多少次提到啊,再背背看,你们都做记录了。

  

   儒家的教育宗旨

   诸葛亮是东汉末期的人,他的文章简单、明了、清楚。最后晋兵司马炎的部队打过示,四川亡了。他的儿子诸葛瞻绝不投降,所以一门忠烈。他的孙子也是跟着父亲自杀的,三代忠孝。当然另外留下旁支的小孩,诸葛亮还是有后人的。他的教育是文武双全。

   我为什么讲这一段呢?我讲话有逻辑的,为了要讲重要的课,他们准备得不对,今天挨了骂。然后,我说你们现在静坐很好,赞叹你们静坐。这个静坐是干什么?不是说学佛做工夫,这是做人的根本。因为讲静坐,才提出这一篇。你以为我讲话天马行空,这样形容我、恭维我,实际上在骂我,说老师讲话不讲逻辑乱来的。我哪里乱来啊?每一句话题目在哪里,我讲些什么,引用那么多材料给你们听,这个叫逻辑。所以我常常骂你们讲话不清楚,主题就在这里。看到你们静坐坐得好,赞叹你们静坐的重要,连带讲到这里。

   一百多年来我们国家教育没有目标,请问中国今天负责教育的人,教育目标是什么?政治意识不是教育目标耶!国家民族整个的教育,十三亿人的后代,民族的精神在哪里啊?什么三民主义、什么主义,那只是一个方法论耶。现在教育变成赚钱了,要自己的孩子考名校,这是什么教育啊!

   诸葛亮这一篇短信《诫子书》,中中国儒家教育目标的浓缩,很清楚啊。开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我们国家民族教育的宗旨,教育的方向,教育的目标。先说如何做一个人,再谈事业。诸葛亮的儿子受的是这种教育,战斗打到最后没有办法支撑了,战死为止,绝不投降。这种文武双全忠义之举,就是受这种教育造就的。

   你们都说老师的记忆力真好,是记忆力好吗?是苦练出来的啊!当年读书的时候,一个字一句话背不来,夜里都睡不着。哪里像你们那样玩聪明啊!一看就懂了,一问你半个字都出不来;尽管博士拿到,学问没有。

   哎呀!对不起!饭吃饱了,有力气好骂人。休息一下,松松腿吧。

  

   第五堂

   今天下午讲的课,先说明我现在用的方法,这是书院讲课的方法,不像在大专学院,规定个时间、题目讲课。书院的教授方法是活的,碰到某个问题,就在那个问题上面来讲了。你们也只晓得书院,没有住过书院,所以不懂。书院是导师制的,是跟某一个师父学的,也等于禅宗祖师的讲学方法。

   禅宗的教育方法是没有方法,就是《楞伽经》上说的无门为法门。禅宗形容这个教育方法是"如珠之走盘",像一颗珠子在盘里滚,周流无所不到,也没有固定的方向。

   今天晚上为什么发了讲义,因为我们下午是讲怎么样做工夫,亲自证到生命的究竟。那个是用禅定的方法,为了讲禅定的方法,我就提出来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方法,三十七菩提道品、四谛、十二因缘这些学理,再说明这个宇宙怎么形成,人怎么生来怎么死去,从生死边际作用的问题而讲的禅定。

   我下午的路线本来照次序一步一步来,今天是第二天,第一天是你们破坏了的,有许多人当天上午才到,还有许多下午到。所以今天等于第一天的开始,可是下午讲到一个问题,我引用了《楞伽经》讲心意识的问题,从小乘一下就转到大乘。吃晚饭的时候有人告诉我,老师啊!你今天讲的《楞伽经》很多人说听不懂。我说,听不懂才是你们嘛!听懂了,那我太高兴了。我说几十年没有一个学生听懂啊!所以你们这些老同学听了惭愧吧!这是第一点。

  

   古道与禅

   第二,下午下课以后,古道跟在我旁边,提到十二因缘,一片无明,一下子调起我的兴趣来。他说,哎呀!几十年做工夫,这个无明怎么了啊!这个生死怎么了!他一路跟着我走,一边走我就拍他的背说:"古道,这一次厉害了吧?"因为古道提这个问题引起我的兴趣,方向一下转了,转到禅宗里头来。

   你们还不清楚古道,我倒蛮清楚他;他是东北朝鲜族的,很好玩的。我常笑他,你们朝鲜族的同胞,常常在中国变成祖师,九华山那个肉身不坏的菩萨是朝鲜族人,好几个禅宗祖师都是朝鲜族人,当然也中我们中国民族的人。古道从小参加部队当兵的,当军人就对武功很有兴趣。我就笑,他们当年年轻看了那部电影《少林寺》,就到少林寺出家,出家干什么?目的不是想学佛成佛!是想学武功。

   少林寺是禅宗曹洞宗的系统,这个你们不知道了。古道因为学武功以后走到参禅的路子,到处参禅,然后离开少林寺,一个人到甘肃崆峒山住茅棚。天下这些苦头他都吃过,到处去丛林寻师访道,找好的老师,想参禅成道。吹牛一点形容他是"走遍天下",由西北到东南。

   他也真用心参禅,最近他访问了江西的五大祖庭。我叫他去访问的,因为江西宜春市的市长,宜丰的县长找到宋老板,找到我们。我们还帮忙修他们市里的一条公路,也是为了江西禅宗五个祖庭。现在江西在谣传,说公路是南老师出钱修的。所以我叫古道到各祖庭都去看一下。回来后,我叫他守这里的讲堂,因为他是参禅的。今天他一下子触动我讲起禅宗来,搔到我的痒处了。

  

   顿悟渐修

   他说打坐坐了半天没有得定,想悟道又悟不了,半辈子的光阴过去了。刚才讲到诸葛亮的话"遂成枯落,悲叹穷庐"对不对?"将复何及也",怎么办?他讲的是重要的问题。譬如我们人睡着了,或者死亡了,这一段一片无明,什么都不知道。如何从无明转到明呢?讲禅宗就不跟你谈打坐了,禅宗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不一定是打坐来的哦!不从禅定来哦!由打坐到开悟这叫做渐修。南宗的五…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二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