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宗是讲顿悟,不是渐修这个路子。
古人比方禅宗如一根竹子里头的虫,这条虫要爬出这个竹子时,是一节咬一个洞,咬了第一节后,爬到第二节再咬一个洞,爬了几十个节才跳出了竹子,这是渐修来的成果。顿悟的禅宗呢?竹子里这一条虫,不是一节一节爬上来,它横的咬个洞出来,就一直爬到顶,这个比方是顿悟。修禅定是渐修,修到大彻大悟,很稳当,工夫一步一个脚印。
修南宗的禅宗呢?就是"横超顿出"四个字,从横的跳出来了叫做顿悟。所以讲禅宗,我不但回来大陆没有讲过,在台湾也很少讲。只有三四十年前,像杨麟他父亲杨管北老一辈子,少数十几个人打七,专门讲禅宗。但都过去了,这几十年我没有动这个。
中国的文化整个衰落了,程度差了,不谈了,准备老死带走,不用棺材,跟着生命就消失了。今天古道触动了我这个,才又提出来。
讲禅宗,先讲个故事给你们听,禅宗临济宗的五祖法演,宋代的大禅师,这是禅宗的公案,不叫故事。儒家叫学案。这两个名词要记得。公案是没有秘密,是公开讲的,记录古人悟道的经历。后来儒家学禅宗叫学案,所以语录啊、学案啊、书记啊,都是禅宗的名词。
小偷和死囚的脱逃
有个人来问五祖演禅师:"师父,学佛开悟,大彻大悟成道,什么是修行的方法啊?"五祖演说没有,禅宗是根据《楞伽经》来的,无门为法门,也就是没有方法的方法。当然这个问的人听了一头雾水,不懂。
五祖演很慈悲,他说我告诉你一个故事吧!禅宗的故事很多的,都是大学问。有个高手的小偷,天下第一偷,他儿子说:"爸爸,你年纪也大了,我也想做小偷,你把偷的本事传给我。"这个小偷就讲,你不要走这条路了,好好做个人,不要学这个。这个儿子一定要学,小偷说:你真要学吗?下了决心?儿子说不了决心。"好!晚上跟我来。"这个老小偷带着儿子去偷一个富贵人家,高深大院里头进去了。
进去以后打开人家秘密的仓库,仓库里头有个木头的柜子,一把锁锁着。这个小偷进来就把柜子打开,里头都是金银珠宝。他叫儿子进去,当然夜里不讲话,比一下手势。这个儿子一进去,小偷就把柜子关上锁起来,然后大叫"有小偷喔"!这一下全家都起来了,不得了,小偷在哪里啊?一家子夜里起来捉贼,发现仓库门开了,那个重要的柜子还锁住的,没有事啊。
这个儿子锁在柜子里,现在不是偷东西,是要逃命啊!这个儿子恨自己的父亲害他。哦!忽然想到学老鼠叫,学老鼠在柜子里爬。吱、吱、吱,手指头在木头上面抓。家里的人听到了,不得了,珠宝柜里有老鼠,赶快点个蜡烛,把锁打开,那个小偷儿子"呼"一吹,把蜡烛吹熄就跑了。
逃回家里,看见父亲躺在床上睡觉说:"你回来啦?你怎么回来的?"儿子说:"哎呀!你怎么搞的?把我锁在柜子里头,没有办法,只好学老鼠叫,他们打开柜子,我把他们的蜡烛吹灭就拼命要跑了。"老小偷说:"好了,你本事都学会了,做小偷没有一定的方法,能逃走就行了。"
所以你学禅,你怎么开悟?没有方法,随便你怎么开悟都行,这就是禅宗。可是你怎么学啊?所以我说我一辈子没有讲过禅宗。
还有个公案,用样的道理,关于学佛怎么样叫做大彻大悟成道。有两个人坐牢,都是判死刑的,想逃出这个牢狱。其中一个想办法拿个钻子,慢慢打地洞,慢慢挖了很多年,从洞里逃出了牢狱。佛说的,我们这个三界如牢狱,我们整个世界的人,就关在这个牢狱里头,成佛就是跳出地世界这个牢狱。这个打地洞的,用了多年工夫挖、挖、挖,结果逃了出来,这是小乘的,个人跳出了生死牢笼了。
另外一个死刑犯,看他挖地洞逃出去,就笑他没出息,自己在牢里跟管牢的人变成好朋友,常常弄些好酒好肉来请这个管牢的人。我们普通叫牢头,法律的名称叫典狱长。多年下来,典狱长什么都相信他,有时候把这整个牢里的钥匙都交给他管,等于死刑的犯人变成副典狱长一样。他也管管又还给他。过了一阵子,有一天,这个死刑犯又请这个牢头大吃大喝,喝醉了。典狱长说,"我醉了,今天夜里你管吧",把全牢的钥匙都交给他,喝得醉醺醺的,把领章、阶级、军服都拿了下来去睡觉了。这个坐牢的人,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了,穿了他的衣服,带上领章,拿上钥匙把整个牢狱都打开,自己出来了,把所有的人也都放掉了,这就是大乘的菩萨。所以禅宗没有一定的方法,你看学禅宗跟你讲这些,你怎么开悟啊?
说夹山
古道讲听了下午的课,问这个一念无明,怎么样打破。你不是参了洞山吗?所以我叫你印出来洛甫见夹山这一段公案。洛甫是临济的弟子,这一个公案太长了,我先讲重点,你们去研究,不懂明天再问我。因为古道参禅的问题,我就说一下夹山悟道的公案。有人跟我认识是走这个路线来的。他参禅学禅宗,当时到上海来见我,打坐坐得很好,我就给他讲上海的禅宗祖师公案,就是华亭船子禅师。上海有个地方叫华亭镇,是湖泊填出来的。当年这个祖师是在华亭划渡船的。
这一段公案很精彩,我跟他讲了这个故事,他就在我前面打坐。我说夹山禅师当年没有悟道以前,是个大法师,坐在上面讲经说法。有人问夹山,如何是法身?
悟道成佛了就具备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是我们肉体生命以外的一个不生不死的生命。我们现在这个身体是报身,一切众生的子子孙孙,都是一切众生的化身。
当时有人问夹山,如何是法身?夹山祖师答话,就是禅宗讲法了,不像我这样啰嗦。他说"法身无相"。那人又问,如何是法眼?夹山禅师就说"法眼无瑕"。这是上千人一起公开地对话、讨论、问问题;这个法师回答是一流的。下面有个和尚叫道吾禅师,坐在最后的位置听课,他是开悟得道了,故意来教化这个法师的。他听了在后面扑哧一笑。夹山这位大法师坐在上面,看到有一个和尚在下面笑,赶快下座到这个和尚前面来说,师父啊,我的讲法错了吗?认识错了吗?就是认知的问题。道吾说:道理对,你工夫没有到,可惜没有好老师。
夹山是大法师,学问也好,受不了了。"师父啊,那请你指点我。""不行,我不是你的老师。""那天下的名师在哪里啊?"他说有啊,有一个好老师,此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只这样讲,你要找这个老师,你找不到的。你看唐宋的知识文化,这两句话就是没有一栋房子,没有一片土地,这个家伙住在船上。夹山禅师一听,"啊,师父带我去见他!"见他就要跑上海去了。夹山是在湖南耶!那个时候走路要几个月去找名师。这一段你们自己去研究,我简化了。
后来夹山见到船子禅师,对话妙不可言,都是最高深的哲学、科学与文学。然后夹山禅师又问问题,船子和尚拿船桨一下就把他打下水去了。夹山是个大法师耶,那还得了啊,大教授被他打不水去了,头刚刚一出来,船子和尚说"你说"。等他一开口,又一桨把他按下水去了,一共三次之多。最后一次按下水去,他头一出来,"你说,懂了没有?"点头了。就把他捞上来了。
还有一个人也是这样参禅用功,打下水,然后问他,你懂了没有?那个头刚刚出来,又三次按下去,那个水喝得差不多昏头了,问他,你悟了没有?悟了。悟个什么?"伸足就在缩足里",这个脚要伸开就在缩脚里头。
说是夹山,我简单地讲,不是全盘的,全盘的精彩得很。所以你讲禅宗的教育,演电影也演不出来啊,这是中国的文化,古代的精华。夹山开悟以后,大禅师全国知名,再出来讲经说法,有人又出来问,师父啊,如何是法身?"法身无相"。如何是法眼?"法眼无瑕"。还是这两句话。为什么上次讲就错误,这一下就对了?这些详细资料我不谈,你们去研究。
后来夹山有名的一个法语,教你们怎么打坐,怎么样修行,怎么悟道。到上海来见我的这位,在这个上面得了一点好处,进门了。法语怎么讲呢?"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你们现在打坐,参这个境界看,当时我跟他讲,夹山后来的法语最精彩了,打坐得定、慧都在当中。"目前无法",眼睛前面没有东西,什么都没有,一切皆空了。"意在目前",你说一切皆空了,意在目前,等于说第二句又否定了。"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非常精彩。我现在讲到他当年来跟我见面,然后得了一点好处,现在不晓得他有没有耳目之所到,还是目前有法、无法,我都没有追问了。
洛甫和夹山
现在不管夹山,这些故事都过去了,再讲洛甫来见夹山的公案。洛甫见夹山问了两句重要的话,洛甫打坐工夫已经很好了,就是没有开悟。就像黄医师问我,现在怎么老是给气带着走呢?气究竟是什么?我还没有答复他。洛甫当时这些工夫都到的,都超过了。他从北方山东下来到湖南,住在夹山的山顶上不下来,那么傲慢。后来夹山想办法把他引下来,他下来见夹山的时候问答,中间有两句话--"朝阳已升,夜月不现时如何?"天晓了,夜月不现了,白天也是一片无明,晚上也是一片无明。你看夹山答复他的话--"龙衔海珠,游鱼不顾。"洛甫就佩服了,跪下来拜他为师了。这是什么意思?
因为古道送我回到休息的地方,问到"夜半正明"这句话,我听了哈哈大笑,拍了他的背两次,我说你还有点像样,还问"夜半正明",你夜半还没有明呢?是一片无明。从前有禅师讲"夜半正明,天晓不露"这句,说夜里什么都看不见,一片黑暗无明的时候,自性清净最圆明的那个一片光明,反而因白天有光明看不见了。这是我把他这两句话做文字解释,是不是这个意思你们去参。"夜半正明,天晓不露"时如何啊?工夫见地到这一步境界,你…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二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