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與生命的認知 初講 第二日▪P5

  ..續本文上一頁宗是講頓悟,不是漸修這個路子。

   古人比方禅宗如一根竹子裏頭的蟲,這條蟲要爬出這個竹子時,是一節咬一個洞,咬了第一節後,爬到第二節再咬一個洞,爬了幾十個節才跳出了竹子,這是漸修來的成果。頓悟的禅宗呢?竹子裏這一條蟲,不是一節一節爬上來,它橫的咬個洞出來,就一直爬到頂,這個比方是頓悟。修禅定是漸修,修到大徹大悟,很穩當,工夫一步一個腳印。

   修南宗的禅宗呢?就是"橫超頓出"四個字,從橫的跳出來了叫做頓悟。所以講禅宗,我不但回來大陸沒有講過,在臺灣也很少講。只有叁四十年前,像楊麟他父親楊管北老一輩子,少數十幾個人打七,專門講禅宗。但都過去了,這幾十年我沒有動這個。

   中國的文化整個衰落了,程度差了,不談了,准備老死帶走,不用棺材,跟著生命就消失了。今天古道觸動了我這個,才又提出來。

   講禅宗,先講個故事給你們聽,禅宗臨濟宗的五祖法演,宋代的大禅師,這是禅宗的公案,不叫故事。儒家叫學案。這兩個名詞要記得。公案是沒有秘密,是公開講的,記錄古人悟道的經曆。後來儒家學禅宗叫學案,所以語錄啊、學案啊、書記啊,都是禅宗的名詞。

  

   小偷和死囚的脫逃

   有個人來問五祖演禅師:"師父,學佛開悟,大徹大悟成道,什麼是修行的方法啊?"五祖演說沒有,禅宗是根據《楞伽經》來的,無門爲法門,也就是沒有方法的方法。當然這個問的人聽了一頭霧水,不懂。

   五祖演很慈悲,他說我告訴你一個故事吧!禅宗的故事很多的,都是大學問。有個高手的小偷,天下第一偷,他兒子說:"爸爸,你年紀也大了,我也想做小偷,你把偷的本事傳給我。"這個小偷就講,你不要走這條路了,好好做個人,不要學這個。這個兒子一定要學,小偷說:你真要學嗎?下了決心?兒子說不了決心。"好!晚上跟我來。"這個老小偷帶著兒子去偷一個富貴人家,高深大院裏頭進去了。

   進去以後打開人家秘密的倉庫,倉庫裏頭有個木頭的櫃子,一把鎖鎖著。這個小偷進來就把櫃子打開,裏頭都是金銀珠寶。他叫兒子進去,當然夜裏不講話,比一下手勢。這個兒子一進去,小偷就把櫃子關上鎖起來,然後大叫"有小偷喔"!這一下全家都起來了,不得了,小偷在哪裏啊?一家子夜裏起來捉賊,發現倉庫門開了,那個重要的櫃子還鎖住的,沒有事啊。

   這個兒子鎖在櫃子裏,現在不是偷東西,是要逃命啊!這個兒子恨自己的父親害他。哦!忽然想到學老鼠叫,學老鼠在櫃子裏爬。吱、吱、吱,手指頭在木頭上面抓。家裏的人聽到了,不得了,珠寶櫃裏有老鼠,趕快點個蠟燭,把鎖打開,那個小偷兒子"呼"一吹,把蠟燭吹熄就跑了。

   逃回家裏,看見父親躺在床上睡覺說:"你回來啦?你怎麼回來的?"兒子說:"哎呀!你怎麼搞的?把我鎖在櫃子裏頭,沒有辦法,只好學老鼠叫,他們打開櫃子,我把他們的蠟燭吹滅就拼命要跑了。"老小偷說:"好了,你本事都學會了,做小偷沒有一定的方法,能逃走就行了。"

   所以你學禅,你怎麼開悟?沒有方法,隨便你怎麼開悟都行,這就是禅宗。可是你怎麼學啊?所以我說我一輩子沒有講過禅宗。

   還有個公案,用樣的道理,關于學佛怎麼樣叫做大徹大悟成道。有兩個人坐牢,都是判死刑的,想逃出這個牢獄。其中一個想辦法拿個鑽子,慢慢打地洞,慢慢挖了很多年,從洞裏逃出了牢獄。佛說的,我們這個叁界如牢獄,我們整個世界的人,就關在這個牢獄裏頭,成佛就是跳出地世界這個牢獄。這個打地洞的,用了多年工夫挖、挖、挖,結果逃了出來,這是小乘的,個人跳出了生死牢籠了。

   另外一個死刑犯,看他挖地洞逃出去,就笑他沒出息,自己在牢裏跟管牢的人變成好朋友,常常弄些好酒好肉來請這個管牢的人。我們普通叫牢頭,法律的名稱叫典獄長。多年下來,典獄長什麼都相信他,有時候把這整個牢裏的鑰匙都交給他管,等于死刑的犯人變成副典獄長一樣。他也管管又還給他。過了一陣子,有一天,這個死刑犯又請這個牢頭大吃大喝,喝醉了。典獄長說,"我醉了,今天夜裏你管吧",把全牢的鑰匙都交給他,喝得醉醺醺的,把領章、階級、軍服都拿了下來去睡覺了。這個坐牢的人,就把自己的衣服脫了,穿了他的衣服,帶上領章,拿上鑰匙把整個牢獄都打開,自己出來了,把所有的人也都放掉了,這就是大乘的菩薩。所以禅宗沒有一定的方法,你看學禅宗跟你講這些,你怎麼開悟啊?

  

   說夾山

   古道講聽了下午的課,問這個一念無明,怎麼樣打破。你不是參了洞山嗎?所以我叫你印出來洛甫見夾山這一段公案。洛甫是臨濟的弟子,這一個公案太長了,我先講重點,你們去研究,不懂明天再問我。因爲古道參禅的問題,我就說一下夾山悟道的公案。有人跟我認識是走這個路線來的。他參禅學禅宗,當時到上海來見我,打坐坐得很好,我就給他講上海的禅宗祖師公案,就是華亭船子禅師。上海有個地方叫華亭鎮,是湖泊填出來的。當年這個祖師是在華亭劃渡船的。

   這一段公案很精彩,我跟他講了這個故事,他就在我前面打坐。我說夾山禅師當年沒有悟道以前,是個大法師,坐在上面講經說法。有人問夾山,如何是法身?

   悟道成佛了就具備有叁身,法身、報身、化身。法身是我們肉體生命以外的一個不生不死的生命。我們現在這個身體是報身,一切衆生的子子孫孫,都是一切衆生的化身。

   當時有人問夾山,如何是法身?夾山祖師答話,就是禅宗講法了,不像我這樣啰嗦。他說"法身無相"。那人又問,如何是法眼?夾山禅師就說"法眼無瑕"。這是上千人一起公開地對話、討論、問問題;這個法師回答是一流的。下面有個和尚叫道吾禅師,坐在最後的位置聽課,他是開悟得道了,故意來教化這個法師的。他聽了在後面撲哧一笑。夾山這位大法師坐在上面,看到有一個和尚在下面笑,趕快下座到這個和尚前面來說,師父啊,我的講法錯了嗎?認識錯了嗎?就是認知的問題。道吾說:道理對,你工夫沒有到,可惜沒有好老師。

   夾山是大法師,學問也好,受不了了。"師父啊,那請你指點我。""不行,我不是你的老師。""那天下的名師在哪裏啊?"他說有啊,有一個好老師,此人"上無片瓦,下無立錐"。只這樣講,你要找這個老師,你找不到的。你看唐宋的知識文化,這兩句話就是沒有一棟房子,沒有一片土地,這個家夥住在船上。夾山禅師一聽,"啊,師父帶我去見他!"見他就要跑上海去了。夾山是在湖南耶!那個時候走路要幾個月去找名師。這一段你們自己去研究,我簡化了。

   後來夾山見到船子禅師,對話妙不可言,都是最高深的哲學、科學與文學。然後夾山禅師又問問題,船子和尚拿船槳一下就把他打下水去了。夾山是個大法師耶,那還得了啊,大教授被他打不水去了,頭剛剛一出來,船子和尚說"你說"。等他一開口,又一槳把他按下水去了,一共叁次之多。最後一次按下水去,他頭一出來,"你說,懂了沒有?"點頭了。就把他撈上來了。

   還有一個人也是這樣參禅用功,打下水,然後問他,你懂了沒有?那個頭剛剛出來,又叁次按下去,那個水喝得差不多昏頭了,問他,你悟了沒有?悟了。悟個什麼?"伸足就在縮足裏",這個腳要伸開就在縮腳裏頭。

   說是夾山,我簡單地講,不是全盤的,全盤的精彩得很。所以你講禅宗的教育,演電影也演不出來啊,這是中國的文化,古代的精華。夾山開悟以後,大禅師全國知名,再出來講經說法,有人又出來問,師父啊,如何是法身?"法身無相"。如何是法眼?"法眼無瑕"。還是這兩句話。爲什麼上次講就錯誤,這一下就對了?這些詳細資料我不談,你們去研究。

   後來夾山有名的一個法語,教你們怎麼打坐,怎麼樣修行,怎麼悟道。到上海來見我的這位,在這個上面得了一點好處,進門了。法語怎麼講呢?"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你們現在打坐,參這個境界看,當時我跟他講,夾山後來的法語最精彩了,打坐得定、慧都在當中。"目前無法",眼睛前面沒有東西,什麼都沒有,一切皆空了。"意在目前",你說一切皆空了,意在目前,等于說第二句又否定了。"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非常精彩。我現在講到他當年來跟我見面,然後得了一點好處,現在不曉得他有沒有耳目之所到,還是目前有法、無法,我都沒有追問了。

  

   洛甫和夾山

   現在不管夾山,這些故事都過去了,再講洛甫來見夾山的公案。洛甫見夾山問了兩句重要的話,洛甫打坐工夫已經很好了,就是沒有開悟。就像黃醫師問我,現在怎麼老是給氣帶著走呢?氣究竟是什麼?我還沒有答複他。洛甫當時這些工夫都到的,都超過了。他從北方山東下來到湖南,住在夾山的山頂上不下來,那麼傲慢。後來夾山想辦法把他引下來,他下來見夾山的時候問答,中間有兩句話--"朝陽已升,夜月不現時如何?"天曉了,夜月不現了,白天也是一片無明,晚上也是一片無明。你看夾山答複他的話--"龍銜海珠,遊魚不顧。"洛甫就佩服了,跪下來拜他爲師了。這是什麼意思?

   因爲古道送我回到休息的地方,問到"夜半正明"這句話,我聽了哈哈大笑,拍了他的背兩次,我說你還有點像樣,還問"夜半正明",你夜半還沒有明呢?是一片無明。從前有禅師講"夜半正明,天曉不露"這句,說夜裏什麼都看不見,一片黑暗無明的時候,自性清淨最圓明的那個一片光明,反而因白天有光明看不見了。這是我把他這兩句話做文字解釋,是不是這個意思你們去參。"夜半正明,天曉不露"時如何啊?工夫見地到這一步境界,你…

《禅與生命的認知 初講 第二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