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茅蓬札记第三辑▪P2

  ..续本文上一页中之径。

  7.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

  印光大师说: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如百川万流悉归大海。以净土法门乃十方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法门。

  8.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疏钞云:“齐诸圣于片言,越三祇于一念。”极圆极顿至简至易,故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不但为无量寿经之纲宗,实亦为一大藏之指归也。

  9.善恶祸福、身自当之

  无量寿经云: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10.念佛发愿往生诸佛护行者

  十往生经云:佛言,若有众生者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11.念佛是大心菩萨之行也

  憨山大师云:以念佛而消妄想,以慈悲而转贪嗔,以柔和而化强暴,以谦光而折我慢,如此则是大悲心菩萨之行也。

  12.“无所住”乃放下一切

  放下一切,即是“无所住”,一句佛号声声相续,即是“生其心”。倘欲抽减念佛以习定,则更是大错。

  《谷响集》 

  13.金刚经浅显的意义

  金刚经浅显的意义~

  金刚经,是指导我们要做到三心不住,四相皆空,破除我执、法执,而又不著空的境界,同时还要我们能够运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用,去广修六度万行。

  14.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无量寿经云:“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说明自度求往生重要,自己要有往生的把握,才可以发心广度众生,往生没把握,则多念佛要紧,度众生要有缘份与能力,有了戒定慧及六度的基础,修学普贤十愿,才能得利益,若往生没把握,弘法利生的事少做,否则会耽误往生。

  15.世人多不自量力行

  印光大师法语~

  世有多不自量力人,往往以菩萨所行之事,直引为己任,而不知自己在苦海中未出,何能遍救苦海之人。

  16.十地菩萨不离念佛

  华严经云:“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惟有真实的智慧才选择此法门。

  17.等觉菩萨尚须求生西方

  等觉菩萨,欲求圆满佛果,尚须求生西方,何况我等凡夫业障深重,倘不致力于此,是舍易而求难,可惑之甚矣。

  《印祖法语》 

  18.普劝往生

  诸大菩萨普劝往生~

  华严法华等诸大乘经,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马鸣、龙树等诸大祖师,悉皆显阐赞导,普劝往生。

  19.契机之法

  善导大师说:“若欲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当难出离。”所谓契机之法,自然无过于求生净土。

  20.念佛就是定

  祖师大德常勉初学者,不要涉猎许多经典,也不应该听很多人讲经说法,看多听多,你的妄念就多,变成所知障,障碍你的本性,障碍你的智慧,教我们一门深入修定,八万法门门门修定,念阿弥陀佛是修定。

  21.学佛需身体力行

  学佛必须往自己身上体会,才能受用,如果光只在文字上摸索,黑的字,白的纸,本身的习气丝毫不除,这只是“依人解义,三世佛冤。”

  22.华严海众咸求往生

  华严一经,王于三藏,末后一著,归重愿王,华严海众,悉证法身,咸求往生,企圆佛果,吾何人斯,敢不景从。

  《嘉言录》 

  23.华藏就是极乐

  净修捷要说:

  “大日遮那,同归光寿,华藏密严,不离极乐。”毗卢就是弥陀,华藏就是极乐。

  24.佛号是阿伽陀药

  佛号是一帖万病总治的阿伽陀药,念佛若三心二意不肯相信服用,最高明的神医大国手,也无可奈何。

  《摘自明伦》 

  25.念佛消业障之力极大

  念佛法门,虽为求生净土,了脱生死而设,但其消业障之力,极其钜大。

  《印祖法语》 

  26.出地狱苦、惟忏悔一门

  地狱众生以苦逼,一称佛名,得生净土,何况现前礼敬诸佛,以同体大悲感应加庇,故其出苦之要,无越忏悔一门矣。

  《憨山老人梦游集1053页》

  27.忏悔与净土法门

  忏悔与净土法门~

  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国土净也。然既知非,又肯发露忏悔,必须改过迁善,若不改过迁善,则所谓忏悔者,仍是空谈,不得实益。

  《印光大师全集》 

  28.勤忏消罪

  勤忏消罪~

  人身易失,定业难逃,惟望哲人志士,深信不疑,趁此一息尚存,可忏弥天之恶,如其作辍因循,百年如箭,一到四大分张之际,懊悔宁有济于事耶。

  《感应篇》 

  29.忏悔须及时

  忏悔须及时~

  善根在者转生,恶贯盈者堕狱,忏悔须及未死时,死后无著力处矣。

  《草堂警句》 

  30.诵经、礼忏

  诵经、礼忏~

  诵经要体佛心,礼忏要明己过。佛心者,大慈悲是;己过者,杀业是。不行慈悲,不断杀业,经忏虽多,功德亦少。

  《云栖法汇》 

  31.护生放生施食得长寿报

  大藏经曰:

  人不杀生,爱护物命,及放生施食,得长寿报。

  32.杀生与放生

  杀生与放生~

  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若放自心未来诸佛,即真念佛三昧,是恒转法华经百千万亿部也。

  《灵峰宗论卷六之三953页》

  33.放生启人之善心

  印祖云:

  放生一事,原为启发现未来人之善心,以期戒杀吃素,普令含识各得其所,各尽天年。近之则息杀因,远之则灭杀果,小之则全吾心之纯仁,大之则弭世界之杀劫,且勿以为不急之务,而漠然置之也。

  34.杀生断佛种性

  节自憨山老人梦游集

  放生文~

  生自生矣,何以放为,又何以放生为佛事耶。斐休有言曰: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故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以性即佛故,杀者,即为杀佛;非曰杀佛,谓杀生者,无慈悲心,即为断佛种性矣。

  35.戒杀放生必九品莲台

  净业三福,慈心不杀,实居其一,今能不杀,又放其生。即放其生,又以法济,令生净土。如是用心,报满之时,九品莲台高步无疑矣。

  《净业良导》 

  36.戒杀放生念佛必随愿往生

  莲池大师曰:

  我今哀告世人,普劝戒杀。更能随力放生,加持念佛,不但增崇福德,必当随愿往生,永脱轮回,功德无量。

  37.放生念佛可消三世业障

  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说:

  放生时,念阿弥陀佛,或念观世音圣号,或持咒,并代众生发愿,则能消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业障,来世可转生为种有善根之人身,便可修佛成道,有无量不可思议功德。

  38.放生功德记

  放生功德记~

  佛说法身非身,以众生为生,菩萨妙行,以度生为行,故总万行以六度,而首之以檀(布施)。然住相布施,如来所呵,以其物我未忘,不能平等一视,所作之功,多成有漏,如仰箭射空。固其所以,惟其离相之行,体合真空,即种种庄严,无踰放生功德为最。何也,以彼胎卵湿化,蠢动蛸翘,一以佛性视之,愍其沉沦苦道,而必拯之刀砧火镬,捐靡焦腐之地。一旦出其笼系,置之飞空潜渊,优游极乐之乡,慈出无缘,悲非爱见,同体等观,了无一念望报之心,故其功德福量,犹如虚空,不可思议,岂非最上殊胜妙行者乎。

  39.佛性自同、杀念自空

  因果报应,捷如影响,根若不生,枝从何长?业有多种,以杀为先,好生恶死,彼此皆然,躯壳虽异,佛性是同,但平等观,杀念自空。

  《憨山者人梦游集卷三六1955 页》

  40.施食功德

  施食功德~

  佛说像决疑经云:

  若人于阿僧祇身供养十方诸佛,并诸菩萨及声闻众,不如有人施畜生一口饮食,其福胜彼百千万倍无量无边。

  41.梦幻泡影

  梦幻泡影,露电阳焰;

  镜像水月,干城芭蕉。

  此十种喻,为入道基本,知之者希。

  憨山大师 

  42.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43.心离道则神索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道则神索。

  44.苦空无常

  欲知世味,须尝胆;

  不识人性,且看花。

  45.心清意定

  心清,水月现,

  意定,天无云。

  46.淡泊明志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47.人性动昏、静彻

  灯动则不能照物,水动则不能鉴物。

  人性亦然

  动则万理皆昏,静则万理皆彻。

  48.心不诚不明

  心不诚不明,性不静不定。

  精不聚不完,神不凝不逸。

  《憨山大师》 

  49.心志要苦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

  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50.心平气和

  意粗心躁,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51.澄心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

  52.心如止水、学如流水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

  勿肋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53.大肚容物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54.待人应事

  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55.虚心受善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56.眼阔度宏

  眼界要阔,度量要宏。

  57.去欲胸净

  观云天,则眼界宽;

  去嗜欲,则胸怀净。

  58.寡欲则宽、闲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

  59.果决与因循

  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

  因循人似闲,心中常有余忙。

  60.知足

  要足何时足,知足便足;

  求闲不得闲,偷闲即闲。

  61.不思

  路休不看就走,人休不择就交。

  话休不思…

《茅蓬札记第三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茅蓬札记第二辑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