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因果选集》《净土法门》《放生问答》《观世音菩萨传》《因果可转变》《肉食之过》《金山活佛神异录》《莲公大士净语》《放生问答.放生文集》《诗偈.法语.警策.选录》(上下册)《莲池警策》《茅蓬札记》(共有三集)《修行精华》《防癌手册》《了凡四训.可许则许(合刊)》《抗癌之道》
附件、圆因法师年谱
圆因法师年谱(1899—2002)
年代
年岁
生平事迹
两岸大事
民国前二年
元月二十一日
1
俗性敖,名乃樾,生于太湖之滨的江苏省无锡市之望族人家。祖父及父亲都是当时的达官显贵,家境十分富裕。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1898年─日本割占福建
1840-1911年,辛亥革命创立中华民国。
民国十四年~
民国二十五年
16-28
无锡私立的辅仁中学
江苏省立水产学校(Marine Product College)
留学日本东京大学,专研经济。但战争爆发,毅然以爱国志节,弃学返国,举家迁徒西南后方,投身生产报国之抗战行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
1915年─袁世凯与《中日新约》
1921年(中华民国十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1937.7.7─「七七事变」
民国二十六~民国三十七年
28-40
逃难的日子,是自无锡往南京,而汉口再向湖南的衡阳,接着由衡阳进入大后方,在抗战期间其足迹遍布滇、桂、黔、川各省。
1937.8.7-1945─自此开展中日长达8年的战争。
1939日颁布所谓“国民征用令”驱使我台同胞为其侵略战卖命。
民国三十八~民国五十年
40-52
逃难至台湾。曾于落脚在台北的林森南路并开华一商行,之后隐居市郊,离现今故宫博物院不远的官邸附近-芝山岩。来台后十余年,慈母示疾,兄弟亲侍榻前,竭尽孝心。
1949国民党政权逃往台北。
1949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美国宣布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民国五十一年
53
民国五十一年,兄弟俩至莲因寺出家。
1960艾森豪威尔到台活动,同蒋介石会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
民国五十六~民国八十一年
58-83
与慈因师一齐至后山修行闭关。
1967蒋介石发表告同胞书,“光复大陆军事战略的方针”
民国七十年
72
当圆因师七十二岁时,某日慈因师以相思鸟的故事做往生预兆,之后便在多位僧人与居士的佛号中往生。享年七十岁。
1980蒋经国“三民主义是统一中国的唯一道路,反*复国的决心不变”。
1980邓小平要把台湾归回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始终放在重要日程上。
民国五十六~民国八十一年
83-93
彰化的居士请求圆因法师出来度众,并成立圆因功德会于教师节。
开始主持台湾大放生的念佛法会活动。即是每个月一次的北、中、南联合大放生,多半在凌晨举行。
1992美国同意出售150架F—16A、B型战斗机给台湾。
1995李登辉当选为“第九任总统候选人”。
2001江泽民,我们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促进台湾问题的早日解决。
民国九十一年
94
六月二十一日,晚上七时一刻,预知时至,往生于茅蓬内。皈依弟子不论在家出家,顿失所依,悲痛难抑,为报师恩,昼夜念佛七日,其告别式于六月二十九日上午5点,在南投水里莲因寺后山念佛堂。再前往慈德寺荼毘,得甚多舍利。
批注:
[1] 资料除以莲子,《幻影》,(台南:和裕出版,1999),页1—7外,还综合笔者的问卷资料加以做整合与校正,在搜寻资料中还意外得到一份早年有人替圆因师做生平整理的草稿,因此在语法上则采用故事形式来呈现。
[2] 从圆因师父口中,得悉师父在求学时期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又是运动健将,能说、能写、允文、允武、面貌俊秀,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是不了解佛教的人,总认为走投无路的人才会出家,实在是大错特错。慈因法师,出生于民国元年,其学历:江苏省立水产学校。Marine Product College,毕业之后准备留学日本,却因抗战而取消日本之行,值五十一岁时,则与大二岁的哥哥(圆因师),于水里莲因寺出家。过了十八年,六十九岁往生(即民国七十年),在往生前一周,预知时至,预告胞兄圆因法师谓「世缘已尽,将欲先行」,一周后,法师一向健朗身躯,忽然示疾,于多位法师助念中,安然往生。后来圆因法师整理亡弟,集平日阅读各家报刊、书籍,摘其最契时需者,或略发威怀者,惜文纸零乱,阅读困难,后因林居士要求整理印行,始检篇成集,付梓成册,以资留念,而成一书名《幻影》,并在民国八十三年三月五日圆因法师于自修茅蓬替此书写序,此书共有七十六篇语录,篇篇无不尽示学人佛法在世问,不离世间觉的信解行证之道,诚如辑中所言「学佛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佛须令人家胸中点头。」,论《幻影》一书的完成,由多位居士的努力校对,历时一年余始交由出版社印行。。另外,笔者曾见慈因法师的骨灰收于印顺法师壹同寺的涅槃塔中。(即福严佛学院隔壁)
[3] 不过具晚期亲近圆因法师的弟子说,他九十多岁,为度老一辈的人,还要学闽南语,并自讽说自己唯独闽南语没有学好。
[4] 参考早年有人替圆因师做生平整理的草稿。
[5] 当时就将此店送给同街的一位朋友,也就是说隔日依旧营业,不过已经换老板了。此人每年都回去见法师,他们俩相见都互赞你是我的恩人。见附录之附件3。
[6] 参考早年有人替圆因师做生平整理的草稿。
[7] 参考由一位隐名弟子所写的草稿,写稿时间是亲近早年刚出茅蓬的圆因法师所写的,不过目前当事人也已出家,并长期跟随大陆的梦参长老在海外弘法,笔者所得此资料是由一位台中居士所提供的。
[8] 参考早年有人替圆因师做生平整理的草稿。
[9] 以感应二字立名:感如种植,应如花果。
[10] 唐代净土宗僧。又称五会法师。其生卒年、籍贯均不详。代宗永泰年中,尝游东吴,因慕慧远之高风而入庐山,修念佛三昧。一日于禅定中蒙佛开示,遂往南岳师事承远。大历元年(766),至弥陀台发每夏九旬勤修般舟三昧之愿,同年又受五会念佛诵经之法。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一日于粥内忽显五彩祥云,云内现大圣竹林寺;他日又于中感见五台山诸寺及净土胜相。四年夏,入湖东寺(一作湘东寺),于寺内之高楼台修五会念佛,又感见阿弥陀佛及文殊、普贤等圣众。次年四月,至五台山佛光寺,忽有二童子引领,始见先前中所现景物,普贤、文殊二菩萨并授其念佛之要门,师遂于其地建碑记之,令见闻者发菩提心,获大利益。师创五会念佛,往来于五台山、长安之间,致力于弘法事业,故从宫廷至一般社会皆广行念佛法门。示寂后敕谥「大悟和尚」。或谓师为善导之后身,而尊之为莲宗第四祖。师撰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见《佛光大辞典》,页3416。
[11] 白内障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疾之一。水晶体位于瞳孔后面,是一个小小的凸透镜的构造,负责聚焦进入眼内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上。简单地说,白内障就是原来透明的水晶体有混浊的现象。水晶体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晶体是透明的,当光线透过角膜后,须经水晶体的拆射,才能将影像清晰的呈现在视网膜上,就好象照相机的镜头使光线聚焦在底片一样。白内障早期的症状可能有视力模糊、色调改变、怕光、眼前黑点、复视、晶体性近视等,晚期症状则为视力障碍日深,最后只能在眼前辨别手指或仅剩下光觉视力。其资料由马偕医院眼科整理,作者:刘宗学医师。
[12] 像过去印光大师,少治儒学,喜读程、朱之书。曾排佛,遭目失明,继而猛省,转研佛典,以至诚所感,目疾获愈。见《佛光大辞典》,页2206。
[13] 笔者曾仔细看过其眼睛与台湾公认的高僧广钦老和尚一样,都是宝蓝色的祥光,或看其相片也可发觉到,见附录九,附见4。
[14] 圣严法师在民国五十六年写的〈今日的台湾佛教及其面临的问题〉就说:「说起传戒,那些热心于此的大德们,可谓有功有过而过胜于功。」「为什么有如此殊胜的传戒寺院?最初,确是为了成就戒法,弘扬戒律,延续僧统,到后来却是全部变质。有的大德自己尚不知戒律为何物,竟也热中于传戒,为的是能藉传戒大法的因缘,来庄严道场,翻修殿堂或增建宝塔。」为了争取更多的戒子,可以放弃律制的规定,戒师及传戒的寺院,到处去拉、去请、去劝,只要你能赏光来受戒,麻子、瞎眼、跛子、癞子、聋子、神经病、痴呆汉、七十八十的老婆婆、老态龙钟的老公公,一律授予上上品的三坛大戒。」「这些热中于传戒的大德们,罪过是在全小失大,本末倒置!」温金柯,〈传戒与台湾佛教史的认知问题〉,《现代禅月刊》,16(1991年3月)。
[15] 为民国中兴南山律学之名僧。浙江平湖人,俗姓李,名广侯,号叔同。又名成蹊,字惜霜。其它别署甚多。性情倜傥恬醇,尤好书画。二十六岁,东渡日本,入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并研究音乐,创组春柳剧社,为我国新剧运动之先驱。回国后,任教于天津工业专门学堂、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主持太平洋报笔政。民国七年(1918),三十九岁,将一切书籍、字画等物赠人,即于杭州灵隐寺受具足戒,法名演音,号弘一。尝慨叹僧界之所以往往为世所诟病者,以不守戒律之故,乃发愿毕生精研戒法。初学有部之律,后则专弘南山律宗。民国二十五年,闭关…
《放生问答—放生文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