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放生問答—放生文集▪P21

  ..續本文上一頁《因果選集》《淨土法門》《放生問答》《觀世音菩薩傳》《因果可轉變》《肉食之過》《金山活佛神異錄》《蓮公大士淨語》《放生問答.放生文集》《詩偈.法語.警策.選錄》(上下冊)《蓮池警策》《茅蓬劄記》(共有叁集)《修行精華》《防癌手冊》《了凡四訓.可許則許(合刊)》《抗癌之道》

  附件、圓因法師年譜

  圓因法師年譜(1899—2002)

  年代

  年歲

  生平事迹

  兩岸大事

  民國前二年

  元月二十一日

  1

  俗性敖,名乃樾,生于太湖之濱的江蘇省無錫市之望族人家。祖父及父親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家境十分富裕。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

  1898年─日本割占福建

  1840-1911年,辛亥革命創立中華民國。

  民國十四年~

  民國二十五年

  16-28

  無錫私立的輔仁中學

  江蘇省立水産學校(Marine Product College)

  留學日本東京大學,專研經濟。但戰爭爆發,毅然以愛國志節,棄學返國,舉家遷徒西南後方,投身生産報國之抗戰行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8年)

  1915年─袁世凱與《中日新約》

  1921年(中華民國十年):中國共産黨在上海成立。

  1937.7.7─「七七事變」

  民國二十六~民國叁十七年

  28-40

  逃難的日子,是自無錫往南京,而漢口再向湖南的衡陽,接著由衡陽進入大後方,在抗戰期間其足迹遍布滇、桂、黔、川各省。

  1937.8.7-1945─自此開展中日長達8年的戰爭。

  1939日頒布所謂“國民征用令”驅使我臺同胞爲其侵略戰賣命。

  民國叁十八~民國五十年

  40-52

  逃難至臺灣。曾于落腳在臺北的林森南路並開華一商行,之後隱居市郊,離現今故宮博物院不遠的官邸附近-芝山岩。來臺後十余年,慈母示疾,兄弟親侍榻前,竭盡孝心。

  1949國民黨政權逃往臺北。

  1949毛澤東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美國宣布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

  民國五十一年

  53

  民國五十一年,兄弟倆至蓮因寺出家。

  1960艾森豪威爾到臺活動,同蔣介石會談。中國人民解放軍炮擊金門。

  民國五十六~民國八十一年

  58-83

  與慈因師一齊至後山修行閉關。

  1967蔣介石發表告同胞書,“光複大陸軍事戰略的方針”

  民國七十年

  72

  當圓因師七十二歲時,某日慈因師以相思鳥的故事做往生預兆,之後便在多位僧人與居士的佛號中往生。享年七十歲。

  1980蔣經國“叁民主義是統一中國的唯一道路,反*複國的決心不變”。

  1980鄧小平要把臺灣歸回祖國,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始終放在重要日程上。

  民國五十六~民國八十一年

  83-93

  彰化的居士請求圓因法師出來度衆,並成立圓因功德會于教師節。

  開始主持臺灣大放生的念佛法會活動。即是每個月一次的北、中、南聯合大放生,多半在淩晨舉行。

  1992美國同意出售150架F—16A、B型戰鬥機給臺灣。

  1995李登輝當選爲“第九任總統候選人”。

  2001江澤民,我們要“和平統一、一國兩製”方針,促進臺灣問題的早日解決。

  民國九十一年

  94

  六月二十一日,晚上七時一刻,預知時至,往生于茅蓬內。皈依弟子不論在家出家,頓失所依,悲痛難抑,爲報師恩,晝夜念佛七日,其告別式于六月二十九日上午5點,在南投水裏蓮因寺後山念佛堂。再前往慈德寺荼毘,得甚多舍利。

  

  批注:

  [1] 資料除以蓮子,《幻影》,(臺南:和裕出版,1999),頁1—7外,還綜合筆者的問卷資料加以做整合與校正,在搜尋資料中還意外得到一份早年有人替圓因師做生平整理的草稿,因此在語法上則采用故事形式來呈現。

  [2] 從圓因師父口中,得悉師父在求學時期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又是運動健將,能說、能寫、允文、允武、面貌俊秀,是非常優秀的人才,但是不了解佛教的人,總認爲走投無路的人才會出家,實在是大錯特錯。慈因法師,出生于民國元年,其學曆:江蘇省立水産學校。Marine Product College,畢業之後准備留學日本,卻因抗戰而取消日本之行,值五十一歲時,則與大二歲的哥哥(圓因師),于水裏蓮因寺出家。過了十八年,六十九歲往生(即民國七十年),在往生前一周,預知時至,預告胞兄圓因法師謂「世緣已盡,將欲先行」,一周後,法師一向健朗身軀,忽然示疾,于多位法師助念中,安然往生。後來圓因法師整理亡弟,集平日閱讀各家報刊、書籍,摘其最契時需者,或略發威懷者,惜文紙零亂,閱讀困難,後因林居士要求整理印行,始檢篇成集,付梓成冊,以資留念,而成一書名《幻影》,並在民國八十叁年叁月五日圓因法師于自修茅蓬替此書寫序,此書共有七十六篇語錄,篇篇無不盡示學人佛法在世問,不離世間覺的信解行證之道,誠如輯中所言「學佛求理須令自家胸中點頭,與人談佛須令人家胸中點頭。」,論《幻影》一書的完成,由多位居士的努力校對,曆時一年余始交由出版社印行。。另外,筆者曾見慈因法師的骨灰收于印順法師壹同寺的涅槃塔中。(即福嚴佛學院隔壁)

  [3] 不過具晚期親近圓因法師的弟子說,他九十多歲,爲度老一輩的人,還要學閩南語,並自諷說自己唯獨閩南語沒有學好。

  [4] 參考早年有人替圓因師做生平整理的草稿。

  [5] 當時就將此店送給同街的一位朋友,也就是說隔日依舊營業,不過已經換老板了。此人每年都回去見法師,他們倆相見都互贊你是我的恩人。見附錄之附件3。

  [6] 參考早年有人替圓因師做生平整理的草稿。

  [7] 參考由一位隱名弟子所寫的草稿,寫稿時間是親近早年剛出茅蓬的圓因法師所寫的,不過目前當事人也已出家,並長期跟隨大陸的夢參長老在海外弘法,筆者所得此資料是由一位臺中居士所提供的。

  [8] 參考早年有人替圓因師做生平整理的草稿。

  [9] 以感應二字立名:感如種植,應如花果。

  [10] 唐代淨土宗僧。又稱五會法師。其生卒年、籍貫均不詳。代宗永泰年中,嘗遊東吳,因慕慧遠之高風而入廬山,修念佛叁昧。一日于禅定中蒙佛開示,遂往南嶽師事承遠。大曆元年(766),至彌陀臺發每夏九旬勤修般舟叁昧之願,同年又受五會念佛誦經之法。二年棲止衡州雲峰寺,勤修不懈。一日于粥內忽顯五彩祥雲,雲內現大聖竹林寺;他日又于中感見五臺山諸寺及淨土勝相。四年夏,入湖東寺(一作湘東寺),于寺內之高樓臺修五會念佛,又感見阿彌陀佛及文殊、普賢等聖衆。次年四月,至五臺山佛光寺,忽有二童子引領,始見先前中所現景物,普賢、文殊二菩薩並授其念佛之要門,師遂于其地建碑記之,令見聞者發菩提心,獲大利益。師創五會念佛,往來于五臺山、長安之間,致力于弘法事業,故從宮廷至一般社會皆廣行念佛法門。示寂後敕谥「大悟和尚」。或謂師爲善導之後身,而尊之爲蓮宗第四祖。師撰有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叁卷、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贊一卷。見《佛光大辭典》,頁3416。

  [11] 白內障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疾之一。水晶體位于瞳孔後面,是一個小小的凸透鏡的構造,負責聚焦進入眼內的光線,成像在視網膜上。簡單地說,白內障就是原來透明的水晶體有混濁的現象。水晶體位于虹膜與玻璃體之間,在正常的情況下水晶體是透明的,當光線透過角膜後,須經水晶體的拆射,才能將影像清晰的呈現在視網膜上,就好象照相機的鏡頭使光線聚焦在底片一樣。白內障早期的症狀可能有視力模糊、色調改變、怕光、眼前黑點、複視、晶體性近視等,晚期症狀則爲視力障礙日深,最後只能在眼前辨別手指或僅剩下光覺視力。其資料由馬偕醫院眼科整理,作者:劉宗學醫師。

  [12] 像過去印光大師,少治儒學,喜讀程、朱之書。曾排佛,遭目失明,繼而猛省,轉研佛典,以至誠所感,目疾獲愈。見《佛光大辭典》,頁2206。

  [13] 筆者曾仔細看過其眼睛與臺灣公認的高僧廣欽老和尚一樣,都是寶藍色的祥光,或看其相片也可發覺到,見附錄九,附見4。

  [14] 聖嚴法師在民國五十六年寫的〈今日的臺灣佛教及其面臨的問題〉就說:「說起傳戒,那些熱心于此的大德們,可謂有功有過而過勝于功。」「爲什麼有如此殊勝的傳戒寺院?最初,確是爲了成就戒法,弘揚戒律,延續僧統,到後來卻是全部變質。有的大德自己尚不知戒律爲何物,竟也熱中于傳戒,爲的是能藉傳戒大法的因緣,來莊嚴道場,翻修殿堂或增建寶塔。」爲了爭取更多的戒子,可以放棄律製的規定,戒師及傳戒的寺院,到處去拉、去請、去勸,只要你能賞光來受戒,麻子、瞎眼、跛子、癞子、聾子、神經病、癡呆漢、七十八十的老婆婆、老態龍鍾的老公公,一律授予上上品的叁壇大戒。」「這些熱中于傳戒的大德們,罪過是在全小失大,本末倒置!」溫金柯,〈傳戒與臺灣佛教史的認知問題〉,《現代禅月刊》,16(1991年3月)。

  [15] 爲民國中興南山律學之名僧。浙江平湖人,俗姓李,名廣侯,號叔同。又名成蹊,字惜霜。其它別署甚多。性情倜傥恬醇,尤好書畫。二十六歲,東渡日本,入上野美術專門學校,並研究音樂,創組春柳劇社,爲我國新劇運動之先驅。回國後,任教于天津工業專門學堂、浙江第一師範學校、主持太平洋報筆政。民國七年(1918),叁十九歲,將一切書籍、字畫等物贈人,即于杭州靈隱寺受具足戒,法名演音,號弘一。嘗慨歎僧界之所以往往爲世所诟病者,以不守戒律之故,乃發願畢生精研戒法。初學有部之律,後則專弘南山律宗。民國二十五年,閉關…

《放生問答—放生文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