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义慧剑释 第七课▪P2

  ..续本文上一页世俗谛怎么样圆融怎么样双运,就没有办法知道。大家都知道一切万法的显现,显现就是空性的,这叫做显现抉择为空性。显现和空性实际上是无二无别的,空即是显,显即是空,这样的境界叫做显空双运。这种无二无别超离了一切言思境界,这样的显空双运也并不是在分别念及文字上安立的,这就是离戏。实际上它们的本体无二无别,这叫做等性。我们以中观的四步境界讲的时候,也应该这样类推来了解它的本意。如果所谓的胜义谛只是安立在单空的层面上的话,那么单空和显现怎么样融合呢?如果你说这就是显空双运或者说空乐双运,那么这种所谓的显空双运就像麦彭仁波切所讲的一样成了白色的绳子和黑色的绳子搓在一起一样,除此之外根本没办法安立显空无别的道理。这样一来,所谓的胜义谛要么堕入常边要么堕入断边,或者是有边或者是无边,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去处了。这是不是诸佛菩萨的究竟密意呢?肯定不是的。我们在学《中观庄严论》的时候知道“生等无有故,无生等亦无。”这一句话讲得很清楚:因为生住灭等这些以离一多因观察的时候根本不存在,既然生不存在,观待它的无生也不存在,无住也不存在,无灭也不存在。如果生住灭不存在,生住灭的单空也不存在,那一定是离戏了,除了离戏之外再没有别的抉择方法。因此单空的本体也自然而然毁灭,或者说如果胜义谛的自体也仅仅是语言或者思维境界,那最终不成为真正的胜义谛,其自体也会毁灭。因此大家一定要了解到,就像麦彭仁波切的殊胜窍诀所讲的一样,要懂得胜义谛,既要承认暂时的单空,又要承认最究竟的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这两种空性一定都要承认。

  我看见藏地有个别论师认为释迦牟尼佛在般若法门中所讲的空性只是眼耳鼻舌身没有的单空。古今中外的个别论师也有这样承许的。我们也经常听到现在汉地的一些高僧大德讲般若经讲《金刚经》的时候说:所谓的空性就是碗里面没有水一样的空,就是眼睛没有鼻子没有全部没有了,大家一定要开悟这种空性……。这样的开悟如果是真正的大开悟的话,那就比较容易的。连幼儿园的学生看到碗里面没有水时,他马上也就知道这个碗是空的,这种空性如果是真正证悟的空性,那牧童也容易证得的。关于这方面《定解宝灯论》也分析得非常细致。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这种空性只是暂时的空,我们的眼睛看不见只是单空,但是真正的胜义大空性是不是眼睛看不见的空性呢?不是的,一定要远离一切戏论。就像龙猛菩萨的《中观根本慧论》所抉择的那样才算是真正的大空性。证悟这种空性的时候,所有的戏论全部消于法界。所以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两个层次。

  子三、一致摄义:

  所量世俗无,能量心自证,

  析无如水月,终无别一谛,

  涅槃真实际,诸法究竟故,

  识境无别身,智相离中边。

  这里说前面抉择的所量,不管是世俗谛也好胜义谛也好,凡是所量的一切万法在通过胜义理论抉择之后绝对是不存在的。如果所量没有,那能衡量它的几种心识:自证或者观察胜义的智慧等量,我们如果再加以分析也像显现在湖泊里面的水月一样根本不存在。《三摩地王经》中有个很好的比喻,夜晚的时候皎洁的月亮显现在水里面,虽然有显现,但是一点实质都没有。我们对诸法也应该如是观。

  秋天的月亮特别好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我觉得现在喇荣的景色非常美,就像天界一样。尤其是秋季夜晚皎洁的月轮发出月光照射到大地上真的特别舒服。昨天晚上我在院子里看了半天月轮,觉得那么美的环境,如果我是一个诗学家,马上要把它刻画描写出来,但现在我的诗学能力越来越差了,没有办法了。

  《三摩地王经》中有很多月影等观诸法无有实性的描写。《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这方面的时候也是用月轮来比喻一切诸法的本体无有自性,在这方面胜义谛和世俗谛都讲得很清楚。

  这里是说,在以胜义理论加以分析的时候诸法就像水月一般没有自性,最后胜义谛和世俗谛或者一切外境和心识全部是无二无别、一味一体。龙猛菩萨在《六十正理论》里面讲“涅槃唯一谛,诸佛所宣说。”意思是涅槃是唯一的胜义谛,除了胜义谛以外没有别的法,虽然佛陀在显现中也讲了二谛、四谛等很多的谛,但实际上就是唯一的涅槃。所谓涅槃就是一切诸法的究竟实相,并不是说佛陀、上师示现涅槃就是究竟的胜义谛,不是这个意思。这里涅槃的概念是究竟实相的意思。它叫做涅槃,也叫做真实际,也叫做大胜义谛,大空性、大离戏、大圆满、大中观等,世间所有的这些“大”都可以包括在一切诸法的究竟实相当中。

  这就是究竟实相且无较此更高的境界的缘故,一旦我们达到能知的心识和所知的外境全部是无二无别、一味一体的时候,就已经到达了最高的境界。佛陀在有关佛经比如《宝积经》里讲得很清楚:“诸比丘,胜义谛是唯一的一谛,它是无欺法也是涅槃法。”

  虽然现在在座的各位由于对世俗谛习气比较浓厚,做什么事情都比较精通,而以前在胜义谛方面串习得不是很深,但以后对般若空性法门,对释迦牟尼佛的究竟法义一定要通达。我们要成佛就必须要通达这一点。《般若十万颂》说:犹如世间所有的百川汇入恒河而入于大海,所有的五度以智慧波罗密多摄持最后到达一切智智的果位。所以我们要懂得般若法门的重要性。

  我们遇到这样殊胜的教法,真的是非常非常有善根、有福报,没有福报、没有善根的人想遇到这样的中观法门和无上密法确实非常困难。《解义慧剑论释》中也讲了,现在我们要懂得什么是佛教的真正精华,也就是说佛教的精要是什么。佛陀亲自授记的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他们开创了深广二派,作为显宗来讲这二派的教义最殊胜,所以我们应该将唯识宗和中观宗这两者结合起来修学。去年我们学习了《中观庄严论》,我觉得很多人已经打好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对唯识和中观也有重新的认识,自己也知道以后该怎么做、该怎么修。这是佛陀最甚深的一个妙道,大家一定不能舍弃。

  现在世间有些人认为,闻思没有什么用,只要实修就可以,闻思并不是最究竟的,有这种说法。很多高僧大德认为这是一种魔障,是魔王波旬在制造违缘,因为真正佛陀的教法和证法都建立在闻思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应该守持清净的戒律并勤奋学习,努力闻思佛教中这些真正的道理。要闻思这样的道理,一个要有信心,还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这三者不可缺少。有了这三者,闻思佛法一定会成为正法。如果你既没有信心,也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表面上虽然修一些法、念一些法,整天都是禅修等等,这些也不能成为真正解脱的因。

  大家在修行的时候一定不要贪著今世。真的我有时候这样想,现在世间所有的一切荣华富贵、显赫地位等等,都不是很羡慕,最羡慕的什么呢?就是世间当中有一个知足少欲、清净戒律的真正修行人,自己从内心当中真的非常羡慕这样的好修行人。所谓修行人一定不要贪著今世,这一点噶当派、萨迦派、宁玛派的教言当中都有,说是不贪著今世,所作所为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自己的快乐,而是为了众生、为了来世,这样的修行人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

  我们在座的各位,人生确实很短暂,有些人能活到七八十岁,有些人能活到三四十岁,这个人身就像秋天的鲜花一样,什么时候遭到无常大霜的袭击也很难说。所以我们在有生之年当中、在短短的人生当中,所学的法、所知道的教言应该要用上。怎样才能用得上呢?平时要默默地祈祷诸佛菩萨,一定要将自己相续中的烦恼尽量地灭掉,如果不能灭掉的话,也要尽量压制,在这方面下功夫的话,这就是真正的修行人。

  我们遇到了这样殊胜的显宗法要,我觉得大家真的非常有福报,确实也是大家的一种福份。尤其是遇到密宗,大家都知道,在具有法相的善知识面前获得灌顶,并依上师的窍诀认识自己心的本性,尤其是密宗大圆满当中有句义灌顶,依靠上师的义比喻来认识自己心的自然光明,这种教言更是难得。如果有机会遇到显宗、密宗这些法要,大家千万不要舍弃。

  在这里,《解义慧剑论释》也讲了一些教言,好像是将麦彭仁波切后面的教言放在前面讲的,我也顺便凭自己的理解跟大家讲了一下。

  我们在座的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我在看了以前学过的这些法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感觉,真的,在末法时代如是黑暗炽盛的时候,我们有这样的机会确实非常难得。前一段时间我在闭关期间偶尔翻了一下《上师心滴》,还有《七宝藏》、《世尊广传》、《中观庄严论》等,内心中非常感激上师如意宝。不知不觉上师如意宝在这么多年当中已经给了我们那么多的教言,而且这些教言一个比一个殊胜,现在我们虽然并没有全部消化,但是遇到这些教言我觉得也非常难得。

  如今末法时代,有些人是为了名声而奔波,有些人是为了财富而奔波,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之中人生已经荒废。我自己虽然没有特别高的境界,但是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确实是十年寒窗无人问,默默无闻地一直闻思,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闻思和翻译上面。那么现在,明天死了我自己确实不后悔,因为觉得这个人生还算是有福份!已经闻思好多年了。在短暂的人生当中,好多年的闻思应该用得上一点。在如今这么不好的时代当中也觉得值得,也觉得有意义,确实有这种想法。

  总之,大家对我们遇到的这样殊胜的显宗、密宗的法要珍惜。

  戊二(彼之作用四法依)分二:一、总说;二、别说。

  己一、总说:

  如此深与广,慧眼睁开已,

  定见佛佛子,诸具大慧者。

  由经之妙道,显密乘法理,

  难得谁已获,莫令空无果。

  这两颂的意义,《解义慧剑论释》的作者——麦彭仁波切的弟子拉色丹毕嘉村尊者在前面已经解释完了,其实它的真正意义在这里解释好一点。前边我也已经全部解释完…

《解义慧剑释 第七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