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而空性方面的道理,在座的各位基本上都学过《中观根本慧论》、《中观四百论》、《入中论》、《中观庄严论》、《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等,现在还正在学《中观宝鬘论》,那这样中观的主要论典基本上都学习过,所以我想我们在中观的见解方面应该非常不错。这么多的论典已经学习了,如果还不懂中观,那就不太合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不说是中观证悟者,但对中观都会有一定的了解和体悟,一定会有的。在净见量方面,除了有些老常住以外,可能大家以前学得不多。大概十多年前我也讲过《大幻化网》的一些道理,尤其是《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我自己感觉那个时候很多人对净见量的道理已经明白了,但是现在隔了那么多年,有些道友已经远走高飞了,有些已经离开人世了,有各种情况。所以对现在具有智慧的这一批人,如果有机会,关于密宗尤其是《大幻化网》和其他密藏方面的教言,我也会传授,这对大家一定会有非常大的利益,这一点我自己也有信心。但这要在以后因缘具足的时候再说!
总而言之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些量应该层层向上。
壬三(除诤)分二:一、总说;二、别说。
癸一(总说)分三:一、除不容有之诤;二、除不成立之诤;三、除无必要之诤。
子一、除不容有之诤:
无分别分别,二月梦绳蛇,
有错未错分,故成量非量。
我们一定要了解,如果别人觉得不应该分量和非量,那这种说法不合理,一定要分。在因明的境界当中必须要分量和非量,如果不分,很多事情就没办法分析。因为,在世间当中不但有错误的无分别和分别,还有正确的无分别和分别,有两种。
错误的无分别有哪些呢?一个是错误的根无分别,一个是错误的意识无分别。有错误的根无分别,当眼根受到一些染污或者受到一些压迫的时候,眼识面前显现两个月亮,这就是错误的根无分别,实际上天空中不会有两个月亮,只是在眼根受到刺激的时候才这样显现。然后是有错误的意识无分别,一般我们晚上睡觉都会做梦,因明当中讲梦境就是一种错乱的意识,这是无分别的一种错乱意识。
我们的分别也有错误,什么样的错误呢?比如把阳焰执著为水,或者把花色的绳索认为是毒蛇。“啊,这里有蛇啊!多害怕啊!”有些胆子比较小的人,不要说是真正的蛇,连绳索也觉得是蛇,而且看见蛇的照片的时候:哇!吓一跳,特别害怕。那天我们把一张放生的照片给一个人看,他见了以后把照片扔在地上就起来了。
看到照片都那么害怕的话,真正的蛇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就更害怕了。有时候真的会出现,比如晚上这样睡着,但醒过来的时候蛇却慢慢在爬。那个时候如果真有境界就会如如不动:哦,多乖啊!多乖啊!你好,你好!谢谢你,谢谢你!慢慢从这边下去吧!
然后是没有错乱,眼睛看见虚空中有一个月亮,这就是没有错乱的无分别识;你在白天无意识当中了解一切显现,也就是你的心识在无意识当中所显现的白天的一切景象,这就是无错乱的意识;把花色的绳索认为是花绳,这样的执著就叫做正确的分别意识。
可见世间当中也有错误和不错误的两种法,我们抉择它们的时候,对错误的认识和不错误的认识就分别叫做非量和量。《入中论》当中也说:“无患六根所取义,即是世间之所知,唯有世间立为实,余及世间立为倒。”意思就是说,没有任何过患的六根所看见的法就是世间的所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没有受到任何刺激,它们所看见的对境就叫做世间的实。对这种世间的所知真正能了解它、真正能认识它,这就是真实的量,世间当中这叫做真实的量。如果你的六根已经受到了刺激,并显现为其他的法,那这就叫做非量,也叫做颠倒。可见在月称论师的见解当中也是这样分的:颠倒和非颠倒。因此在世间当中,无患眼耳鼻舌身意所抉择下来的,不管怎么样都是正确的,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知道;相反即非正确,佛经中说说:有患诸根所生识,毛发二月为非量。这里的非量就是指依靠有患的根而生的识,像毛发、二月以及黄色的海螺等等,诸如此类的法全部称为非量。
我们大家都知道,名言当中人有前世后世是正量,前世后世不存在是非量;海螺的本色是白色这是正量,认为它的颜色是黄色这是非量;虚空当中有一个月亮是正确的,两个月亮是不正确的。依靠这些我们就可以了解,像这样的正量非量没有的话,那世间早就已经混乱了。
若无量非量,误妄无误真,
永不可分故,宗派不容有。
如果在世间当中量和非量都不存在,也就是说正确和不正确全部泯灭,那因为错误才判断为虚妄,没有错误才判断为真实,这样的区分在世间当中就无法分别开来。所以我们应该想,世间当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但现在有些人并不是这样,包括有些修行人也说:“量和非量,因明和中观,这些都不重要,你只要修行就对了,天天都念阿弥陀佛就可以了,不要管这些,全是分别念哪!”全部混为一谈,这不合理。光念阿弥陀佛,什么都迷迷糊糊,最后自己念错了、念正确了都不知道,这不合理。
在世间我们应该分清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如果你连正确和不正都确没有区分开来,那承认前世后世不存在的顺世外道的观点是错误的,承认一切万法由心来抉择的唯识宗或者佛教的观点是正确的,这种能区分的量在世界上就根本没有。如果量都没有,那怎么能加入正确的宗派当中去呢?我们皈依佛门也并不是盲目皈依,只有觉得三宝确确实实有加持,我们才会跪在三宝面前或者在三宝面前礼拜;也可以说,只有我们觉得它们是一切功德的源泉、一切加持的来源的时候,我们才会礼拜、皈依。对于上师,也只有真的具有善知识的法相的高僧大德我们才会去依止。也就是说,为什么要依止他呢?因为,依靠他的慈悲菩提心能使我们的相续有所转变。这是我们通过智慧观察以后才依止的,而不具足法相的话,我们就会舍弃他、远离他。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具有判断正量和非量的智慧。
如果判断正量和非量的明目没有,那世间的一切全部都会混为一谈,全都是乱糟糟的,那天下就大乱了,可见这不合理。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把什么都全部合在一起。如果这样合理的话,那垃圾桶和你的碗也分不清楚了,最后什么事情都没有了。那是不是我们已经到达那种最高境界呢?并不是,因为自己毕竟还有分别。有分别的话,世间的点点滴滴,包括佛教方面,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些一定要分清楚。
子二、除不成立之诤:
真性中析已,现量及比量,
非量如何立,如是之戏论,
皆成体性空,故离诸戏论,
如火之热性,住名言戏论。
有些人认为,在胜义当中分析的时候上面讲的现量、比量全部都不成立,因此你们这样的安立没有用。
当然在观察胜义的时候,所谓的现量、比量全部是空的本性,这一点是没有任何怀疑的。但是在名言中这些量是不可缺少的,一定要具足。量不具足的话,就像麦彭仁波切所说的那样,我们没有眼睛走路就不方便;同样的道理,世间谁不懂因明、谁不懂正量就非常可怜,不管他做任何事情都不方便。在佛教中,不懂因明、中观的人虽然想学一点、修一点,但是很难成功;就像世间的文盲,虽然他想搞一点企业、做一点生意,但是因为没有知识,他就没办法做下去。同样的道理我们学佛还是要有智慧的明目。
如果我们真正去分析的时候,现量、比量以及非量,还包括所破、能破以及世间一切的一切,所有这些安立全部是戏论,应该说有多少个安立就有多少个戏论,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因为它毕竟是名言。毕竟是名言的话,量也是戏论、非量也是戏论,正确也是戏论、非正确也是戏论,这是正确的。当你在真正本体上观察的时候,其实这些量和非量,它们的本体完全是空性——远离四边八戏。而远离四边八戏的这种本体在任何一个量和非量或者智慧和邪见当中,就像火存在的时候热性一定存在一样,是无离无合的。所有戏论的本体是离戏,没有任何戏论超离过。
所以,虽然我们在观察真实义的时候,所谓的现量、比量或者所有的净见量并没有超出空性;但是,在胜义当中离戏是不是在世俗当中也离戏呢?并不是,大家一定要明白。
是故现与空,无离住万法,
方便方便生,遮一另不证。
就像我们前面所讲的一样,现在所能见闻觉知的一切显现,比如瓶子、柱子,或者现量、比量,它们的本体一经观察都根本不成立,是远离四边八戏的本体。但这两种境界是无离无合的,也就是万法的本体。
一个叫做名言方便法,一个叫做胜义方便生法,依靠方便显现法能产生方便所生的胜义谛。胜义和世俗实际上是互相观待的,并不是只有遮除了显现才能证悟空性,也不是遮除了空性才证悟显现,或者说证成显现,并不是这样。空性和显现是无离无合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的本体就是显现,显现就是空性,应该这样来理解。这样的话,那刚才我们所讲的现量、比量等,它们在离一切戏论的境界当中从来都没有超离过,这一点大家应该清楚。
这样一来我们在显现中就可以说:现量、比量等都存在,它们的本体是空性的。在名言当中我们也用正量,正量有两种,一个是心识的量,一个是量士夫。所谓量士夫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释迦牟尼佛也包括在量当中,他是世间唯一的无比正确、伟大的人。
虽然以胜义量来观察的时候,一切万法全部都是超离一切戏论的,根本不存在任何执著、思想;但是世间很多人一直有相的执著,有相的执著的话,众生就会一直沉溺在轮回当中。中国字“思想”的“想”是心上面一个行相的相,这表示心一直执著;执著以后就会有思想、宗派,各种法相也由此而生。有法相的执著以后,我们众生从轮回当中解脱就非常困难,所以诸佛菩萨非常慈悯地开示我们:在名言当中对所有的相都一定要了解,哪些是真的相,哪些是假的相?假相和真相一定要区分开来,否则就会像我刚才所讲的那样,假的真的全部混为一谈。现在外面的有些人根本不懂依止善知识的方式,一直糊里糊涂的,到最后钱也花完了,精力也用完了,还心生后悔,这就是真假分不清楚的原因导致的。但是,在胜义中真和假全都通通融入法界,就像百川融入大海一样。虽然胜义中什么都没有,但是这一点我们凡夫人还没有证悟,所以一定要分清楚真假、量与非量之间的差别。
<待续>
《解义慧剑释 第六课》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