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义慧剑释 第六课▪P2

  ..续本文上一页些人不一定懂得它的甚深意义。你如果懂得了意义的话,那它真的是价值连城的如意宝,非常的珍贵。但是你没有懂得道理,光是字面上漂恐怕也不合理。就像学电子专业,如果你不懂原理,一个仪器或者屏幕稍微变了就什么都不懂了;如果懂原理,不管它怎么样变,它真正的道理已经懂得了,那在不同的环境当中都可以用得上。同样的道理,佛法尤其是中观和因明还是需要有一种专业知识。你真正懂得净见量和世间名言量,或者胜义量和世俗量这些道理的话,在任何一个环境当中对任何一个事物的判断都不会错的。你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可以摄持的时候。不管你到美国去还是到加拿大与他们的文化相接触,当他们的观点跟我的佛学观点相比较的时候,你可以指出他们很多错误的观点。自己的见解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也可以建立起来。

  净见量的作用是什么呢?对观现世量不可思议的对境遣除所有的怀疑。现在很多科学家觉得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根本看不见的东西也真实存在,但是无法证实其存在。美国有一个聚积魔鬼的地方,很多人都特别害怕。有些人是现量见到魔鬼,而很多科学家拿照相机去的时候却根本不能发现,但是一些医学界、心理学界的人士觉得这个地方真的有一些怪怪的东西,但眼睛看不见,怎么样推理也无法解释。照相机也不管用,很多测试的仪器也不管用。为什么无法解释呢?因为他们没有净见量。如果有了净见量,这些事情很容易解释,易如反掌。所以净见量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对于一般平凡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很多东西,用另一种智慧来抉择它,这就是净见量的作用。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尤其是你要研究任何一个学术,如果没有知道净见量的道理的话,可能很多问题最后只有打一个问号,认为:这是一个奥秘,这是一个谜,这是人所无法了知的谜。我们看有些杂志和介绍书的时候,觉得这些世间人真是很可怜,先去研究,但是研究也只是用分别念而已,怎么样挖也是挖不出结果。就像你准备用一个木橛穿进石头去,但怎么样也不行,最后这个木橛它自己都被毁坏了。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分别念具有局限性,所以有了净见量的道理,即使你自己没有净见量,但你懂这个道理的话也会有解释的方法。

  净见量具有彻知一切所知的果。就是我们讲的 “具尽所智果”。了知一切万法名言真相的尽所有智最终在我们获得佛果的时候也依靠净见量而现前。这一点很重要。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道友应该尽量去分析。

  有个别的道友在讲一些公案或者因果方面的简单道理的时候是很有兴趣的。而稍微讲一点深的法,就开始打瞌睡, 很多人都没有兴趣。有一个道友跟我讲,你每天讲一些简单的法就可以了,不要讲中观、因明,这些太深了,现在没有人讲这些太深的法。我看了很多外面的光碟,很多高僧大德的讲经说法大多数都是关于如何趣入善趣的,也就是说对初学者的开示比较多。我们不仅要学一些初学者的教言,更进一步要学非常甚深的中观因明甚至密宗的教言。很多人从这些教言中获得的利益真的是不可思议的。尤其是一些有智慧、有信心的人,你整天讲一些因果报应的公案还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心愿。在通过甚深的这些教言去观察的时候自相续的心态一定会有转变的。现在读过一些高等学校的人分别念特别多,认为自己的智慧好像在这个世界当中第一,但是遇到了因明和中观这些理论的时候,最后自己也觉得在我上面还有一层天空,也会认为自己的这种智慧还跟不上。所以我想很多道友在这些甚深的教言方面还是要值得重视。

  子二、胜义量

  胜义有二种,相似真实理,

  能量观胜义,彼量亦成二。

  胜义量有两种。

  一个是相似胜义。世间的很多凡夫人也可以抉择的,比如柱子是不存在的,是空性的。所谓的空性就是遮破所破后不存在,这个法是没有的,也就是单空。否定实有的一面,像这样的道理叫做相似胜义,也叫做随同胜义。从世间的角度来讲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刚开始很多众生认为整个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存在的。然后我们通过中观的这些推理方法来抉择会知道这些法不可能存在,为什么不存在呢?因为在一个一个剖析的时候,最后都是没有的。就像“我”,人人都认为“我”是存在的,但是我们通过剖析以后知道“我”根本不存在。小乘也认为这样的境界就是无我:证悟无我了!多了不起啊!认为“我”不存在,瓶子不存在是很好的。其实光是“我”不存在这种层面叫做单空,也叫做相似胜义。当然这样的相似胜义与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存在的见解比较起来是非常殊胜的,可以摧毁无始以来的我执和认为诸法存在的实执,这叫做相似胜义。

  还有一种胜义叫做真实胜义。真实胜义就像《中观根本慧论》里面所抉择的一样,万事万物全部是离四边八戏,一点戏论都是没有的,有也不是,无也不是,二者也不是,非二者也不是,一切法是远离所有的语言、分别、妄想执著的对境,什么都不存在但也并不是不存在。对凡夫人只有用“不可思议”这四个字来表示,除此之外没办法。就像对盲人宣说大象的形状一样,是没办法的。这样的境界叫做真实胜义。

  正因为在事物的本体上有相似胜义和真实胜义的缘故,衡量它的智慧也具有相似胜义量和真实胜义量。必须要具足这两种量。这两种量非常有必要,因为如果没有这两种量的话,那么我们对这两种胜义也是不能了知的。在《中观庄严论》当中说“切合胜义故,此称为胜义。”这讲的是相似胜义。“真实中彼离,一切戏论聚。”这叫做真实胜义。真实胜义就是远离一切的戏论,这些所有的戏论全部都已经远离了这就是真实胜义。对真实胜义和相似胜义一定要这样区分开,如果没有分开的话,想懂得真正的意义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中观藏论》当中也说“于此若无有,真实世俗梯,欲上胜义楼,智者非应理。”如果没有相似胜义,你想到达真实胜义也不可能。相似胜义的楼梯一定要具足,如果没有相似胜义的单空楼梯,你想到达真实胜义的高楼根本没办法,对智者来讲是不应理的。所以中观当中为什么先抉择单空 然后再抉择远离四边八戏的真实胜义空性的原因就在这里。因此大家一定要了解胜义谛分两种。麦彭仁波切的很多窍决书里面也是这样分析的。

  癸二、摄义:

  依前而入后,犹如患目愈,

  正量明目净,现见净等义。

  “依前而入后”,上面所讲到的名言量和胜义量:名言量分观现世量和净见量,胜义量分相似胜义和真实胜义,这四种量依靠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证悟呢?当然是依靠前前的因而产生后面的果。就像《经观庄严论》里面所讲的那样:依前前而生后,依靠前前的因缘可以产生后面的果。

  这就像世间当中患眼翳的人通过一些治疗,如吃药,最后眼翳逐渐逐渐清净,外境也就看得越来越清楚。眼病消失之后,就能清楚照见外面的色法;同样的道理,我们作为初学者,基本的现量比量先应该搞清楚,这个搞清楚以后,应该通过圣教量对净见量生起定解,这样净见量和观现世量就明白了;对于胜义量,先应对单空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对远离一切戏论的中观的究竟意义产生信心、生起定解。最后自相续真正融入诸佛菩萨的智慧境界,并与之无有差别,可以到达这样的境界。当然获得这种层次并不是我们想像那样快,实际上就像世间求学一样,先读幼儿园,然后小学,之后中学、大学,这样一层一层地上去。到了大学的时候就会觉得:噢,原来我读幼儿园所学的学问对我现在来讲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学这些知识,恐怕基础就打得不一定稳固,但对我现在来讲幼儿园的这些知识已经包括在我在大学里所获得的智慧当中。同样的道理,我们现量见到的或者是比量见到的,以及相似胜义的道理,到了最高境界的时候它们都包括在究竟的智慧当中。

  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就像治好了眼病一样,世间万事万物的真相都能清楚照见。但照见的角度不相同,有一种是依靠净见量照见一切器情世间本来就是没有任何杂染的大清净,然后是依靠胜义量照见一切万事万物的大平等。麦彭仁波切的《大幻化网》中讲到净等:清净和平等,这两个见解非常重要。

  关于清净方面的教言,总的密宗方面的教言讲得比较清楚,尤其是在《大幻化网》里面,一切外境怎么样清净,一切有境怎么样清净?清净方面的教言讲得非常殊胜。在显宗里面,像《宝性论》、《赞法界论》,以及其他相关大乘论典,关于如来藏的清净部分也讲得比较多。关于平等,平等就是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这样的空性在显宗所有的般若经当中也讲了,然后《中观根本慧论》为主的《中观六论》也讲得比较多。所以显宗当中,释迦牟尼佛的第二转*轮和第三转*轮应该结合起来修学,第三转*轮主要讲净见量所认识的对境,第二转*轮主要讲胜义量所了知的对境,这一点学过的人都应该比较清楚。

  《解义慧剑论释》的作者是这样说的,关于净等的问题本来依靠上师的恩德他有能力再继续分析,但是因为净见量的对境属于密宗部分,所以在这里不太方便,就没有广说;关于后者,也就是说空性方面的道理,如果在本论释当中讲的话,害怕文字太多了,因为《中观六论》等全部拿到这里来讲,可能讲半天也讲不完,所以他也没有讲。如果有兴趣,那最好是阅读麦彭仁波切的《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密藏总义善说大宝藏》),这当中讲得非常非常清楚。

  以后如果有机会,我想我们会讲《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依此大家一定会对密宗的殊胜尤其对净见量有清楚的认识。当然,关于净见量我们这次只不过是提了一下,在显宗的论典当中这应该算是比较清楚的;但是,依靠密宗《大幻化网》的一些见解来抉择的时候,就根本不是这样,我们都会觉得真的是在名言当中一切都是大清净的,没有一个不清净的东西,这种道理一定会明白。关于这方面的教言,我们以后应该有机会学。…

《解义慧剑释 第六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