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义慧剑释 第六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六课

  现在我们讲量的分类。量的分类有名言量和胜义量, 先讲名言量。前面已经讲了名言量有符合实相的和不符合实相的,也就是净见量和观现世量。

  这个道理大家应该清楚,我们眼耳鼻舌身所见到的、没有任何错谬的有境叫做观现世量。超越我们的境界、一般的肉眼看不见的、肉耳听不到的,它所衡量的对境也完完全全是正确的一种境界,这种量叫做净见量。这种净见量的概念在其他的一些大经大论中并不经常见,而在麦彭仁波切的有关窍诀书或者教言书里面讲得比较清楚。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那对世间的理解和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非常方便的。

  下面讲这两种量之间的差别。观现世量和净见量之间 有什么样的差别呢?有四个方面的差别。主要叙述这个问题。

  彼二之差异,体因果用分,

  似义无欺心,如理取境生,

  观现世对境,遣除诸增益,

  尽持分位义。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有从本体、因、果和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分类。每一种量都有自己的因果体作用等不同的分类。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世间的名言量。世间名言量的本体是什么呢?它的本体是对成为现量和比量对境的所知的相似义无有任何欺惑的一种心——“似义无欺心”,因为观待真正净见量或者胜义量的对境来讲,这毕竟是一个相似的对境。对相似的对境毫无欺惑、绝对不会欺惑你的一种心识或者智慧就是世间名言量的本体。

  大家都知道眼睛看见蓝色的布匹,我所看见的确确实实是正确的,在蓝色的布匹上面根本不会欺惑的有境就叫做世间名言量。从比量的角度来讲,我通过所作来推柱子是无常的,柱子的本体的确是无常的,这一点在本体上没有什么欺惑,我的心识或分别念所抉择的是正确的,这种有境叫做比量。所以现量识和比量识叫做世间名言量。现量比量本来是一种识,我们学过因明也知道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这就是世间名言量的本体。

  世间名言量的因。世间名言量是依靠什么来的呢?比如现量的因,现量是由没有任何错谬的六根和对境因缘聚合以后缘取对境的自相而产生的。这是现量的因。如果是比量的因,那么通过因缘具足的推理所产生的推理的识。比如说依靠烟能推出山上有火的存在,了知火的存在的有境叫做比量。比量的因就是无误的推断;而现量的因则是根等因缘聚合。世间名言量的因应该从这方面来了解。

  世间名言量的作用是什么呢?一般来讲,本来柱子是无常的,但是有些人起怀疑:到底是不是无常?然后我们用一个正确的推理来了解柱子是无常的,而原来的怀疑就已经被遣除了。或者我看见白色的布匹,但是有人认为这是黄色的布匹,在白色的布匹上有这种错乱的情况。遣除了这种错乱而真正缘取了白色布匹的眼识是正确的。所以对观现世量的对境遣除增益即是名言量的作用。遣除什么样的增益呢?从分别念的角度来讲,本来是的东西但是你反而认为不是,遣除这种增益就是它的作用。从现量的角度来讲,本来你缘取的是白色的布匹,但是很有可能错乱为黄色的布匹,那么不是黄色而应该是白色——能决定这一点的识就有这个作用。与现量比量的实际道理不符合的一切法可以被遣除,这就是世间名言量的作用。

  世间名言量的果是什么呢?就是不误认他法而完全能受持相应场合或者外境的意义,如果我们懂得世间名言量的话就根本不会搞错的。比如本来前世后世是存在的,但是反而认为前世后世不存在,那么我们通过推理来了知前世后世存在,这种错误的见解就已经被排除了,而非常相应、非常符合实际道理的见解就被引出来,因而能够受持这样符合实际道理的见解,这就是世间名言量的果。

  所以我们懂得世间名言量有没有必要呢?非常有必要。一般来讲,世间当中正确的认识、正确的判断全部是依靠世间名言量来抉择的。为什么现在很多科学家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呢?因为这都是依靠世间名言量来抉择的。有些是通过仪器或者长期的潜心研究之后现量见到的,比如说一些化学反应和物理学中的电子结构等等,对这些问题他们通过研究之后现量发现的,有这么一部分,这也是世间名言量的结果。还有一部分是运用推理后发现的。当然推理有两种,有一种是像我们前面所讲的那样它的理由是非常充分,已经具足三相,这样所推出来的结论百分之百是正确的。这种推理是有的。现在的一些天文学家等科学家虽然他的眼睛没有看见,但是他通过推测对未来有一些预计,对很多事物的发生、变化通过他的推断所作的预计最后也真实实现。当然有些也是错误的。

  现在有些预言家预言未来要发生什么战争、发生什么地震……,弄得人心惶惶。我们有些道友不要天天看一些预言,说这个那个预言:什么时候有战争、什么时候要发生……。那天有一个道友给我写了一份资料,说再过几年以后一定会发生战争,那个时候你怎么样逃避……,跟我讲了很多很多的预言。这些真的是杞人忧天,没有必要,这样不合理。

  有时候自己整天都是这样看,这没有必要。我们作为修行人,来地震也好,来火灾也好,水灾也好,不管这些。这些大多数是有些预言家的胡言乱语。九九年的时候,他们说整个人类三分之一都要死掉,结果不要说三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没有死。所以很多预言不一定是真实的。如果我们天天都在虚幻中,天天都在担忧和恐惧中生活的话,那没有实在的必要。

  他们(预言家)没有正确的名言量。如果有了正确的名言量,那就像法称论师和陈那论师的比量一样,对未来也好过去也好,所推出来的结论真的是千真万确,没有任何错谬之处,这样的道理非常好。

  学过宗派的人应该要会取舍,不要天天都是处于一种恐慌的状态当中,自己也是身心不安。担心:战争来的时候我往什么地方逃啊,是往下去还是往上去,那怎么样啊?到时候我带什么东西啊?我这个笔记本电脑是带上还是不带上等等。这样胡思乱想对自己的工作修行都有影响的。

  现在世间上的很多人该研究的不研究,不该研究的去研究。在国外很多人一辈子都是对没有任何实义的一个东西去研究,这些都是荒废人生,没有实在的意义。我们现在得这样一个人身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最好是好好地闻思修行。如果闻思实在是没有能力,就要像麦彭仁波切所讲的那样,对以前高僧大德所传下来的一些咒语及金刚语每天都念诵,要好好观自己的心,这一点是特别重要。除此之外现在世间当中的很多分别杂念对我们来讲在短暂的人生当中没有实在的意义。

  刚才讲的是观现世量,下面讲净见量。

  广大之智慧,缘如法性生,

  不可思议境,遣除诸增益,

  具尽所智果。

  它也是从本体、因、作用和果四个方面来进行宣说的。

  净见量的本体是什么呢?本体就是“广大之智慧”,也就是对于广大的所知无欺了知的有境智慧。比如诸佛菩萨在后得所得到的尽所有智慧,这种智慧对广大所知界当中的一般凡夫人根本不能了解的很多东西会了知的。就像凡夫人根本看不见的东西,有天眼的人可以看见。有宿命通的人对前世后世的很多东西能看得见。还有一些有特殊净见量的人对整个世间的鬼神全部能见得清清楚楚。这种智慧已经超越了我们的分别念,对广大的所知界有无欺的认识。这种智慧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就像富楼那尊者看见水里面有无量的众生,这是以他的天眼照见的。因此我们要了知净见量的本体就是对广大所知无欺的一种智慧。

  净见量的因。净见量是依靠什么得来的呢?圣者首先入根本慧定在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当中安住,出定的时候他对整个世间的万事万物全部了如指掌。这是对圣者来讲的,对凡夫来讲,通过闻思修行以总相的方式基本上了知一切万法也是清净的真相。

  世间很多根本无法想象的名言的法是依靠净见量知道的。比如一个微尘上有无数的刹土和如来,或者过去未来的千百万劫可以包括在一个刹那当中。诸如此类许许多多佛的不可思议的智慧功德等世间万事万物的奥秘,这些依靠净见量可以了知。

  净见量的因主要是根本慧定,而一般凡夫人现在就要有净见量也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好好闻思修行中观或者密法的人虽然没有真正开天眼通,但是对于心的奥秘或者名言中一切世间万法的真相等常人所了解以外的东西也会知道的。比如说一般的世间人认为柱子是常有存在的,但我们学过宗派的人知道柱子是刹那无常的,在这种见解上我们已经超越了 一般的世间人。学过真正佛教论典的人对人体的整个结构 觉得是非常不干净的,他有这个见解;而世间从来没有学过宗派的人执迷不悟,觉得人身非常干净、可爱等等。

  在名言当中每个瑜伽师和修行人智慧的境界不同,所了知的范围和对事物真相的判断也有所不同。说柱子是常有的和柱子无常的这两个见解哪一个正确呢?当然说柱子无常的观点是正确的。认为人体干净和认为人体不干净这两个见解哪一个正确呢?当然认为人体是不干净的东西这种见解正确。轮回是快乐的和轮回是痛苦的这两个见解哪一个正确呢?当然认为轮回痛苦的见解是正确的,这两种见解中,从他的角度来讲他觉得轮回真是快乐,但是我们后面用另一个见解已经制伏他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的净见量。

  麦彭仁波切的很多非常甚深的教言讲到名言量一定要分两种,如果没有分两种,这些见解一般的人以一般的世俗现量和比量是根本没办法了解的。所以这种见解光是包括在一个观现世量中是不合理的,这样的见解包括在胜义量当中 也不合理(不管相似胜义还是真实胜义)。

  我们有时候觉得传承上师们留下来的这些珍宝教言非常殊胜,只不过有…

《解义慧剑释 第六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