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七▪P2

  ..续本文上一页的寺庙当中;你们能够带一个人来,我都非常高兴。大家好好地修行。为什么我们不到处走,为什么没有其他的希求呢?因为,我们需要的是让自己有一个闲暇的舒适的一个修行环境。真正能够好好修行的话,这就足矣,别的任何事情都非所需。

  所以说,你们也要这样好好观察自己的心境,对于任何的外界的无常不实的东西,要断弃对其妄想;对任何事情不要去刻意去追求。要知道,只要你有这样的愿力和因缘,当因缘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展现出来一切的景象,你自己所有需要的都会出现。所以说,你现在不是需要刻意地求什么,而是需要如何地调伏自己的心境,让自己远离一切对名利的贪着,自己安住在清净的正法当中,断弃我慢和各种分别,能够在法上获得利益。这才是我对大家的希望。所以说,从上师到弟子大家都要认真观察自己的心境,能够调伏自己的心续,并且远离名利。这是对大家衷心的希望。

  说柔软语的支分。颂中说:

  即便粗语恼害他人心 亦能毁坏佛子所应行

  故于他人不喜之粗语 悉皆断除是为佛子行

  这里所说的,就是不论是你自己说任何话的时候,应该说柔软语,因为这是菩萨的法行。以这种柔软的、大家听起来非常中听的、而且是趣入众生心意的语言来向他们宣说;如果用一些粗语或者是恼害语宣说的话,会使众生产生烦恼。比如说让别人听起来心中觉得不痛快的,还有觉得有刺伤的,或者是觉得非常忧恼的,这种话说出来,对你自己的菩提发心和菩提法行是有伤害的。因此,不论任何时候,对自己的语言都要谨慎斟酌之后再说。说话要说柔软语,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别人听起来不喜欢的粗语就应该断弃,这是佛子的法行。大家对这个上头一定要注意。因为,往往就是在说话的时候不小心,比如说看到别人的一些行为,你抱着烦恼心来说的时候,会让别人听着非常地不高兴;那么,菩萨说的是正直语,是柔软语,让别人听起来是悦意语;能够深入他的心间,能够滋润他的心田。如果是这样的语言,就是非常好的。

  就像平素对大家要求的,所谓年龙法流的弟子应该是怎么样呢?自己说话的时候语言应非常的柔和,而且真实直爽。是这样的。你的自相续调柔而清净,这是对咱们年龙弟子的要求。

  平素的时候,我们大家要好好的观察,看看说话是怎么样的,做事是怎么样的。像寂天菩萨说的那样,以欢喜的容颜面对别人,以慈悲的眼光来看着别人。就是说,你跟人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慢慢地讲,轻柔地跟人说话,不能瞪着眼睛看着别人,这个样子是不行的。

  就比如说我们在汉地的有些习惯是非常好的。在成都的时候,有很多汉族人都是非常好的,性情非常调柔,说话干什么也非常懂得礼貌。这是很好的。像打电话的时候,接起电话先说一声:喂!你好!打完电话还说一声再见。这样非常有礼貌。这是很好的。而在藏地,这些观念就会差一些,藏族人见面之后,互相说话或干什么很少有这样礼貌的用语,有时因为说话的缘故,起了嗔恨心,互相的谩骂,并且动刀子来实现这种嗔恨。这是非常不好的。大家说话的时候互相都非常尊重,这非常好。比如对居士来讲的话是某某居士,对上师来讲是某某上师等等,这样都非常好,活佛也是什么什么活佛,这样来称呼,大家都很懂得敬重别人、尊重别人,这本身就是佛菩萨的一种善法,这是一种功德。因为你所说出来的语言能够趋入众生的心间,然后他听起来非常的欢喜。

  我们都应说礼貌、恭敬、能令别人听起来欢喜的柔软语,不说令别人听起来不欢喜的粗语这类的话。粗语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粗语的粗语,一种是柔软语的粗语。当然,对面见了就骂人的时候,粗语是有的了;但是,还有另一方面,就是说起来很柔软的那个骂人话,这是最气人的了。就是这个样子。就比如说有一个人本来不认识字,可是,你面带微笑的,满脸堆笑的看着对方,然后说的却是:啊,你真是了不起、很有功德,你真是博通经藏啊!这样说,别人心里是非常恼火的。这种粗语是柔软语当中的粗语,这个是既羞人,也是非常可恶的,所以说是应该注意断弃的。像我自己的脾气就不太好,经常喜欢骂人,不管是当官的也好,有钱的也好,还是什么人也好,见了之后想起什么直接就说。脾气是这个样子;但是,因为学习佛子行的缘故,也慢慢调整。就比如说,有人来了问候一声辛苦了,有的时候,满脸微笑非常柔和地跟对方说:你辛苦了!这样地说,但有的时候有些人他不懂得这个样子:瞪着眼睛说你辛苦了!这样的态度别人会吓一跳的,根本不是这样的问候吧?所以说,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啊,还有自己的行为啊,各个方面都要小心一些。

  就像在一个续经当中是这么说的,菩提萨垛的法行,需要具足一种正确的作意的,他的语言应该是非常轻柔的。就比如说,在一个美妙的莲苑当中有莲花,还有蜜蜂,同时也有不净。那么,我们所应取的是清净的东西,不净的东西是应断弃的。

  一切的言语当中,有真实语、虚假语、柔软语、粗鲁语、贤善语、邪恶语,我们应该取的是真实语、柔软语和贤善语,而应断弃的是虚假语、粗鲁语和邪恶语。

  我们在任何时候调整好自己的心境是很重要的。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当中是这样说的,“如果你以粗语伤害到别人的话,就证明你的菩提心没有真正的生起,而且你的心尚不柔软。”所以说,在任何的时候调伏自己的心是至关重要的事情。那么,平素观察周围人们的时候,也要对大家都非常的随和,互相的善解对方的心意,而且对对方都要非常有益的进行交往,这样就非常地好;但是,如果瞪着眼睛粗声恶调地来往,就是非常不好的,这既损害佛子的行为,而且又使自己道德丧失,因此,这是应该断弃的行为。这个大家应该知道。

  当然了,断弃粗语最主要的是断弃我们心中对别人的我慢。所以,调伏自心中的我慢,对自己所学的法增强信心,对众生产生爱敬之心,要视一切众生如父母、为大师一般,然后,你以轻柔语与大家交往,这就很好。

  像阿底峡尊者他们都是这样说的。“平素的时候,我们要想不造口业的话,尽量少说话。”当然了,所谓少说话并不等于说别人问你什么问题了,你好像跟谁生气一样的扭过头去不理他,然后回过头冷不丁冒了一句:我怕说了伤害你的话。这也让人觉得是非常不善妙的事。因此,作为一个学习菩萨法行的人,语言上应是真实而美丽,就是你用非常轻柔的语言说出来非常美丽的文词,使别人听起来非常中耳,而且非常合他的心意,又能对他有意义,使他改变了恶习、趣向善法,如此的话这是菩萨的语言。

  但是,如果你自己说话的时候,就是粗语、恶语、颠倒语,这样的话,使别人产生了嗔恨心,这样,你既伤害了自己的法行,也伤害了别人的心境。所以,善护他人心念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说话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如果太少了,人们觉得你好像生气了一样,表情也太严肃,那样很可怕的;如果说得太多了的话,又好像一句话反反复复、没完没了似的,听起来耳朵都好像起了茧子了,这样一来人家不想听,这两样都不好。因此,语言一定适中。一定要懂得如何运用语言,说出来美丽,听起来又让人特别地高兴,又能够对他有意义,如此的话,这是我们菩萨的法行了。

  我现在话就有点太多了,因为年纪大了的缘故。小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么多的话,现在老了就喜欢多说了。这就像那机器一样,机器新的时候,你按键按下去了,它才会转动的;有点旧了之后,你还没按呢,他自己就响起来了。像我们老了之后就是这样子,没等别人问什么问题,我们就不断地说,不断地说,絮絮叨叨地说。 1 在任何时候,大家要记住了,就是自己经常要讲轻柔语、清凉语、美丽的语言,还有善语、真实语、爽直语,用这样语言来跟别人说话,跟别人交往,这样对大家都好。

  千万不要说话时抱任何嗔恨心,也不要像放的破旧的机器一样絮絮叨叨,所以轻柔和蔼地、简洁明了地讲话,不以恶目视众生,就这样面带微笑、非常坦然、真诚地用柔和的目光看着对方,这样来说话就非常好。这些方面大家当然都知道它的分寸,所以说希望大家尽力而为之。

  3、现在讲的是如何断除烦恼的支分。

  颂中说:

  成无明习对治亦难转 念知士夫当持对治器

  贪等烦恼初念才生起 当下铲除是为佛子行

  在任何一种外境现起的时候,如果我们发现产生对外境的贪执,并由此产生贪嗔痴各种烦恼的时候,须知,如果时间一长,它就会变成一种习气,即便是对治也非常不容易;就像一个病刚产生的时候去治的话,就非常好治一样,我们发现自己心中产生烦恼的时候,就立即以正知正念来予以对治。一切的修行当中,调伏自心乃最胜。如果调伏的话,应以正知正念来调伏自己的心境;那么,这个时候要把自己一切的烦恼视为敌人;如果见到敌人的时候,是需要用武器来消灭敌人的;所以,我们烦恼现起的时候,也要以正知正念这个武器来把烦恼敌消灭。这样,时时刻刻来观照自己的心境,当贪嗔痴等等烦恼刚刚生起的时候,当下发现,并且就好像是看见敌人一样,马上把它消灭了,这是佛子的行为。

  如何对治烦恼呢?我们平素的时候,很难发现自己的心处在何种的境界上,往往难以产生一种比较明确的分辨;那么,就需要我们恒常保持正知正念,发现了自心对外界任何事情产生贪执,马上消除才行。就像阿底峡尊者所说的,如果贪嗔等烦恼出现的时候一定要马上对治它,如果忘失了正知正念的话,烦恼就从此得以增长;所以要经常调伏自己的心境,要观察自己的心是否于外境产生贪执。

  《入菩萨行论》等书上也都是这样讲的,如果自己心中产生了对外境的执着的时候,要马上知道以何因缘产生执着,执着的自性为何,烦恼是由何而来,应该如何破除等等。这些都要知道的。还有像其他…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