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誓不作佛。观世音菩萨的力量是成就出来的,和阿弥陀佛一样是修出来的,能使无数的众生因意念、称颂一句名号而得满足,这是不可思议的。真可谓,千里因缘一线牵啊!所以这样的功德绝对不是耍嘴皮子的喷出来的,那是难行能行成就出来的。
达到具备这种力量,可想而知,他们修了多久,修了多少,救了多少人,做了多少功德,这简直根本没有办法计算。这样的功德能够让我们在一称其名的时候,如同打开了阀门,疏通了管道一样,马上有东西会灌过来。他们就是有加持的力量,佛菩萨的光芒遍满虚空,主要还是无知的我们,自己出于保护自己,虽然阳光遍地都是,却打着遮阳伞遮着。观世音菩萨既然有这样真实的力量,剩下的只需要我们去至心地称念。我们平时不紧不慢地念叨菩萨仅是出于一种习惯,因为我们心里挂碍的东西太多、太乱了,念菩萨反倒成了我们欲壑难填的一种安慰。一如既往地保佑自己、保佑家人、保佑平安、保佑财富、保佑身体健康,却唯独不思行善。这不能算至心,所以,也别怪那么多事不能满愿。
为什么《普门品》里举的例子全是遇到了灭顶之灾的呢?因为在这个关头,人的心才够诚嘛!这和去西方极乐世界中的下品下生莲花一样,即使曾经为所欲为,乃至罪大恶极,到死期将至的时候后悔了,当然说的是真后悔,各种恐惧的感受一齐袭来,现在眼前,凄楚万状,曾经倚仗的一切不再能为自己抵挡遮蔽什么,一生不择手段得到的也不能丝毫地带走。在自己连肠子都悔青了的前提下,若及时有善缘的引导,这才勉强去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现在是什么都要留住,什么也不想舍去,顺便在念着观世音菩萨,和上面所说的什么也保留不住了,去念观世音菩萨不一样。说起来,平时的我们也是想让自己脱离各种危害和不如意,多多享受生命的美好和乐趣,但是不一样。平时念观世音菩萨简直是个大杂烩,就像大家吃烩饭、烩面一样,里面什么菜都有。平时念观音菩萨,求的不仅仅是佛菩萨这一条解脱之路。我们求的是现在这个泥潭里,让自己泥足深陷,不愿上岸的东西,我们早已经喜欢上这个泥潭,爱上它了。我们念观世音菩萨,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为了保护五欲六尘里的这些东西,所以是一个大杂烩,不纯。
只有当我们遇到灾难,什么也留不住的时候,老实了,什么也顾不得求了,只求这条命还在就行,这个时候心够纯了。因为自己的心纯了,所以沟通的效果就好多了,佛菩萨的加持力才被真正吸到我们自己身上。实际上,这种很纯的心,在平时大难没有降临的时候,我们通过学习佛法,也是可以练出来的。我们学佛修心,会获得清净心,心真地修得清净了,和佛菩萨沟通得会更好,得到的加持也会增强。自己的心纯了,扭转改变因缘的力量就会加强。通过如律如法的修炼,就能在无灾无难的情况下消除尚未看见的灾殃和麻烦,这同样是让一般人难以置信的。
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较古时候复杂多了,人的命运也更复杂离奇了,不如意和灾难的表现形式也更多了,缠绕不清的烦恼情结也更多了。《普门品》郑重告诉我们,观世音菩萨有力量帮助我们解脱出来。观世音菩萨依靠生生世世普度众生的修行,已经储存了足够的功德,可以普门宏开,随念随到、随想随成了。只是我们需要再分析一下,我们的念佛有时为什么会不灵验,仔细想一想,问题出在我们自己。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没有把心训练成清净之心,这是关键。《普门品》举的例子,为什么都是遇到大难的例子,就是因为在灾难临头的时候,人已经吓得无所他求了。
接下来,无尽意菩萨又提了个问题,“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频频现身,让我们能够感应到他,见到他,能够和他结下因缘。“观世音菩萨云何而为众生说法?”,观世音菩萨是用什么办法给众生说法的?前面只讲到了观世音菩萨的救危济困,但还远远不至于此,这并没有达到佛菩萨度众生的真正效果。佛菩萨暂时给众生解了围,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接下来呢?接下来,被救的众生会在来生来世很自然地信奉佛菩萨、感恩佛菩萨。所以呀,皈依学佛的人和社会上那些知道有佛教的存在也不学、不信的人,往往区别就在这儿,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了多么高的智商,和伟大的品德,使我们听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就相信,而是因为我们在前世就已经和佛菩萨谛结了善缘。就像我们初次见到某个人,就会有个第一感觉,第一感觉有时好,有时不好,好与不好,看似偶然,只是一刹那的事,实际上也是对前世因缘的继承和延续,并不是简单的当下的好与不好。你看他不顺眼,看他顺眼的人多了;你觉得他好,别人就觉得他不好,这都是前世因缘的延续,所以我们能信佛,也不是自己了不起,自己善根很厚,或者智慧很高,往往是前世和佛菩萨结下了某些善缘。所以,佛菩萨帮了人、救了人,延伸下来,就是在以后的生生世世当中,众生能对佛菩萨产生好感,能够和佛菩萨和谐的相处。
以很好的关系作基础,然后,佛菩萨就要做一件很关键的事情——说法。最后都要归结在学修佛法上。学佛法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不同于学习简单的佛教礼仪。我们学佛教的礼仪好学,上香什么姿势,上几根,拜佛什么姿势,绕佛怎么绕,进出殿门怎么迈腿,法衣怎么穿、怎么叠,信士之间怎么打招呼,到了殿堂里又该如何,这些仪规好学,知道了就能做到。但是佛法学起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前面说到,真正学佛是什么呀?是要改变自己!当然,生活中的我们一直都在改变,有意识的、无意识的、高兴的、痛苦的、顺利的、坎坷的、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都伴随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可以说没有人不在改变。但学佛的改变,简单地说,是真正正确的改变。如同学校教育,也在教我们去认识不知道的,纠正错误的,目的就是进一步了解更广大的现实情况,透射事物的本质,以期让整个人类获得更自在的生命天地。当然,时至今日,未知依然无限地漫延笼罩着我们,人类成千上万年的智慧加在一起还是显得那么渺小,繁荣的背后总是潜藏着不可抗拒的危机。而佛法早已道破了人类孜孜以求的天机,在这里不再有任何的疑问和困扰,掌握命运要从佛法开始。
佛菩萨解救了众生,为未来的再次相遇建立下了一个善缘,有了这个善缘为基础,以后再遇到这个众生时就会呈现出一种非常和谐的因缘。机缘成熟时,佛菩萨便开始了在平凡的生活中用佛法去度他们的漫长历程。除了当初在他们遇到生命危险时,示现出威神之力,此时,佛菩萨更多的是要平和地去开导他们的思想、纠正他们的行为。被度的众生从此开始了内在的转变,开始主动地正确地编织自己的命运了。这样,佛菩萨对众生的救度才得以能深刻地延续下去。通过对佛法的修行,众生们获得了一个清净明了的心,作回了命运的主人。在修行的初期,类似于像学校教育一样的一种教育模式。思想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们在学校学来的一切就是学校教的,潜移默化地就接受了成套思想,将这套思想用到了生活当中,去看生活、看世界、看命运,看周围的一切应该怎么解释,对还是不对。
无尽意菩萨说:“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观世音菩萨为众生怎么说法呢?他用了哪些技巧,善巧方便给众生说法呢?我们看到“说法”两个字,感觉比起前面那些救危济难的传奇故事简直没意思极了,觉得说法只是说嘴,是属于精神安慰,没真正的实际效果。学习佛法的一开始就得转变很多错误的思想,那些自以为对,但实际上不对的思想,而后方能渐入佳境,发现生活命运原来可以这样巧妙地就发生转变。这些思想学校里没有,回到家看电视也没有,看报纸也没有,哪里都没有,只有到佛经里才有,到寺院才有。我们活了几十岁,都没按佛法来生活。观世音菩萨为众生说法,是解脱众生出离轮回的关键一步,前面的救命也好,还是运用奇特的威神之力帮忙也好,实际上都没有到关键的时候,只是在我们并未了断的生命长河里结下缘份了,结了一个超乎寻常的坚固的善缘。有了这个善缘作为基础,在未来的生生世世中,我们会发现,对听到的与佛菩萨有关的事物会很容易就相信。其实,我们不见得多么有品德、多么有智慧,但是奇了怪了,反正就是信,这是我们和社会上不信的人不一样的地方。很多佛弟子在家里连自己的老公都说服不了,孩子也不信,可是自己就说什么也信,为什么?就因为前世,我们和佛菩萨、和佛法结过善缘,延续到现在,我们才会信。当然,这个信不见得就是懂佛法了,很多佛弟子不是懂了才信,这个信啊,就是还不懂,偏偏就信,什么也挡不住他去信。因为有了这个信,他们会一有空就在家拜佛、念经。
《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给众生结善缘,都是在众生最危难的时候,在那一刹那,遇难者那种极度紧张,希望得到别人帮助的心情,比平平常常过一千年、一万年时,许下的各种愿望加起来都要强。这个时候如果有谁帮了他,他这种感激、感恩的心,会延续到将来的千生万世,很久很久都不消散。因为有了这样的缘,所以到了来世,就算自己什么也不懂,但就是信,见了菩萨就喜欢。随后慢慢地开始念经了,慢慢地懂一点东西了,这就为进一步的、实质性的转变命运奠定了一个坚固的基础。这些人在这样混浊的世间,在五浊恶世里也没有轻言放弃,就是因为从前和佛菩萨结的缘很深。他们不会像有些人总说要懂了才去信,懂了才去做,那往往就麻烦了,虽身处佛法的盛世,还是自己把自己耽误了。我们人类究竟能懂多少?天大地大的,我们想不通的东西太多了。很多情况下,先要去做,做了就会有体会,心灵随着行为而无声的转变。
智泉法师讲经系列(之二)…
《《妙法莲华经》之《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智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