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分别业力 五趣投奔
随业游走 起落浮沉
觉醒出离 菩提道行
座下!六道轮回,五趣受果,悉皆是业力所订;因此,学佛行人,觉知造作成业,何如修行成道!
同样是行为所使,一切唯心,集积智慧的德行,养护五蕴的调适;入于八不中道,破偏立正,终究可以圆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是么!有如失足落水,若已曾经熟谙泳技,是则活命、自可主宰!
求人不如求自己
问:船毁物流散,浮沉大海时如何?
答:非生即死!
谓:蝼蚁尚且贪生,当然希冀到彼岸!
云:希冀乃众生,力度是菩萨!
问:如何力度?
答:未落大海之前,座下做什么?
谓:学佛修行,也曾布施供养!
云:是其时,心念中所起的是什么?
谓:行善做功德!
云:来生福报有份!
问:不能成道,往生极乐世界么?
答:想移民,办张绿卡,也得条件符合!
问:请示下手处,能得力度之便?
吾对曰:死里求生存,觉知眼前事;
拼着喊救命,力竭身也亡!
座下可知,远水救不了近火!
末后句
西方路遥资具足 三圣降临接引走
从此三界无业迹 九品莲台是渡头
即非第一
问:云何智慧第一?
答:地上的,水底的。
问:云何神通第一?
答:圆通无碍。
问:云何头陀第一?
答:蜜蜂族群。
问:云何天眼第一?
答:天涯若毗邻。
问:云何解空第一?
答:漠原一粒沙。
问:云何说法第一?
答:长江水。
问:云何论议第一?
答:地底里。
问:云何持律第一?
答:黑夜雨中行。
问:云何密行第一?
答:心深处着的。
问:云何多闻第一?
答:品而不藏。
末后句
一所学校,各班各级,都有第一。
一次联考,许多第一,谁是第一。
所谓第一者,即非第一,是名第一。
何以故?
譬如金氏纪录,不同的时空背景,皆有破纪录,改写纪录的机会,不可能是纪录唯一的保持者。
但是,学佛之道,法门无量,终归唯一佛乘,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一等无差别的如来成就之位!
座下!专业专长,莫着第一;修养出色,旨在饶益有情众生。
即使少了长才,若能尽一份心,也不亏人世间来去走一回!
妄想杂念
问:载舟覆舟,是谁的过错?
答:舟上人!
问:不是因风起浪么?
答:非因、非缘、非自然性。
问:人、舟、水之间,作么生会?
答:是因、是缘、是自然性。
来客默然,怀疑离去。
末后句
识心分别,徒招没趣;宗下行人,首须照顾自己的起心动念;
尤其是行于菩提道上,志在求得解脱,趋往涅槃,怎有许多妄想杂念!
座下!水无人少价,人无水不活;载舟覆舟,俱无是非,问题
在驾舟之人,所为何来?不然,索性仰首问苍天:
来此人间世,孰为之驱使?!
印象深刻
问:禅堂无老鼠,南泉斩猫何意?
答:是富家子,甘愿做败家子!
谓:岂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么?
答:舵手赏罚,慈悲心切!
谓:且放过,不是更加慈悲么?
答:与会的不安份,往往剥削了他人!
谓:毕竟无罪的是猫啊!
吾对曰:不学乃师过。如果懂得地藏大愿,是则、不得成佛,又有何妨?!
末后句
谚言:宁愿活着时令人厌恶,也不要死后挨人咀咒!
座下!清净因污垢而显,弹奏于月半着手;不时杀伐一翻,兴起狂风暴雨,很可能印象深刻!
木佛非佛
问:烧佛取舍利、竟境如何?
答:取暖是真!
问:不在意忤逆之嫌?
答:寄双亲家书,可真有跪禀者?!
谓:古人如此,今人鲜见;不跪禀,不定是忤逆;但虔诚之心,可以称道!
云:毕竟木佛非佛!
末后句
佛像表征智慧和精神,行礼跪拜,全在心念之所及;是故,宗下有佛教弟子,更有学佛弟子。
座下!馨香一柱,心香一柱;识得的和计着的,分别内外,总不舍一个「相」字。体悟了,则行高山,走海底,同样清凉!
不是么?!
金佛铜佛,木佛土佛,尽都是造作之佛;君不闻,金刚般若经中有句。谓: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得见如来
心念震动时
有师徒二人,得信众布施山间一处砖瓦小屋,其屋内空无一物;乃师习性静居,故欢喜受施,立意辟作阿兰若。
师问:此处可好?
徒云:一间空屋,如何安身?!
师曰:一应俱全,怎说空屋?
徒谓:没有床,没有桌椅,更无厨具毛厕,怎说一应俱全?!
师曰:大间的是佛堂,中间的是客堂,左侧的是寮房,右侧的是厨厕,不是全有了么!
徒无语,心念不明,痴立当地。
师见状,随问道:
「时正午时,饿了吗?后山资源丰富,不愁啦!。」
徒闻言,灵光闪处,心忖:
「随师多年,云水生涯,怎也不曾愁着;不是么?一切现陈!」
末后句
耽心骇怕,无非是庸人自扰。
想的太多,多因追逐逸乐。
座下参访知识,抬眼竖耳,处处有路标,在在木铎声,悉可顿开茅舍!
虽然如是,当记取,心念震动时,脚步跟着跨出!
少不了吃睡
问:云何有所不为?
答:来去自在。
谓:岂不是有所为?!
云:该吃就吃,该睡就睡!
谓:与世俗之人何异?
云:世俗中没有你?
谓:学佛之人,超尘脱俗!
云:不吃不睡?
谓:昼夜六时,精进不懈!
云:不饿也不累?!
末后句
山洪暴流有时尽
细水潺然无尽期
学佛行者同具色身,可以不贪爱,却也不可损害;修行是毕生事业,限期取证,梵行止于体验。
座下!少了健康的色身,如何成就觉道的法身?!更何况,行住坐卧,起心动念,但能与生死攸关,相应于菩提道行!
切莫徒耗了
客问:月黑风高,云层深厚,伸手不见五指;这时候,该如何是好?
吾曰:梦里见周公!
客谓:道在汝边,怎能徒耗时光?
对曰:座下已经耗了的、不是么
!
客不悦:答非所问,错闻知识!
老野笑道:黑夜小心迷了路;因为,岔路口,路标上的字也看不分明!
末后句
与其挑剔他人的过失,不如警觉自己的缺点;一旦有意展现自己的优越,必须先要检视已具的修养,是否经得起考验!
切记:谦虚是一种美德。
山水之外
问:行脚有异于游山玩水吗?
答:山水间,尽舍尘俗事。
问:多少旅游者,不都是如此?
答:吃喝玩乐,物质享受,最多有一分精神调剂而已!
问:情识作用,不都是心意情景么?
答:少了思惟修!
问:业作中不是有道情吗?
答:静虑远诸感性和理性!
问:岂非变成木石之无情?
答:荣、固然是生态,枯、不定是死亡!
问:同是心念之所及,何来许多计量?!
云:虚空清净,犹效些许!
末后句
初入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进入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住门内,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座下!有山有水少遗憾,有山无水多遗憾,无山有水有造作。
请问:无山无水之时,又作么生道?!
嗨!山中莫迷路,水里远危机,还是小心一些的好!
了为开始
客问:读书不多,阅历也少,加上资质太差,是否可以修学禅那?
吾曰:外缘的激励,可以开发内在无限的潜力!
客问:如何下手?
吾答:了生正知,解脱自然。
客问:一了即百了么?
吾答:一悟不过微尘的颗粒!
客问:大悟时是甚么境界?
吾答:一顿饿了,一顿饱了!
末后句
所谓了义:
认为完了,是消极,等死的想法。
必须明了,是积极,进取的作为。
故说:明了,明白了,明明白白了!
一念之间
问:做贼的喊捉贼,机灵吗?
答:自造囹圄!
问:敢问机灵事?
答:溺水求生,僥幸不在机灵!
问:总不舍自导自演的人间事,不是么?
答:座下入戏太深!
谓:人生舞台,自成角色,何在意官兵抓宵小?!时节因缘,总不免身不由己!
云:既然如是,因何单挑贼人一脚?
谓:容易讨好观众?!
云:别忘了道长魔消!
末后句
执着不是顽固,行修最忌取巧!
善能办别利害,智慧方见菩提!
座下!手持刀剑,杀人活人,一念之间!
《最后才知道—禅那末后句》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