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好好开拓自己▪P3

  ..续本文上一页达国中二年级,甚至于国三、高一、高二这种年龄,很多家长会跟我说,我这孩子小时候很乖、很听话,可是现在完全变了,问我是不是要诵经、拜忏、做功德?我说句很大不敬的话,佛教的生意很好,就是在这些地方。可是,很多跟我讲这些话的人,并不是没有受过教育,有的还受过高等教育,问题出在哪里?不同时期、不同年龄层的我。

   譬如对外所接收的资讯、吸收的知识经验、形成的智慧都不一样,小的时候叫他来就来,给他什么就吃什么,给他穿什么就穿,叫他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晓得,在台湾亚热带的环境比较早熟,国中二年级以上,男孩、女孩,生理上慢慢由未成熟转变为成人,在生理、心理上,他的资讯都在改变。所以,很多专家说,国二到高二的年龄,是个叛逆的年龄,事实上,不是叛逆,在此时,他的空间里,整个的内涵都变了,如果老是把他,摆在小时候很乖、很听话,只有洋娃娃才会如此,人是不可能这样。

   佛法谈我,绝不是规范在一个范围,或一个层级,因为人的我,时时刻刻都会起变化,所产生的作用,也就不同。如果说家长对儿女产生烦恼的时候,最简单的方式,回过来想一想,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你就会知道,在这个年龄层的儿女,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因为做父母的,本身所形成的智慧,跟不同年龄层儿女的智慧,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

   譬如说,画画比赛,有幼稚园、小学生、中学生画的画,有初中、高中,甚至于大学、或专业画出来的画,可不可以用相同的方式,去评论他的画?我们一定会分幼儿组、中小学组、大专组,或成人组、社会组,一定去分组别来评论;可是做父亲、母亲的看到小儿女,拿着蜡笔或签字笔在纸上乱涂鸦,根本不知道他在涂什么,会不会骂他?不会的,你会称赞他,为什么?因为你此时,以相同的智慧、立场去看待小孩。我之所以会出那么多的问题,在于只把「我」摆在自我的某个时间、空间,或形成某种智慧的境界里;也就因为这样,人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当然也关系到事。所以,我们活在人的世间,喜怒哀乐、好恶,这些并没有错,这种分别也是很自然的。 如果你只认为这是很自然的,本来就是这样,你就这样过日子,对自我从来没有去开发,也没有去拓展;如此的话,别人升官比你升得快、书读得比你好、钱赚得也比你多。我们常用忌妒或自卑的方式去看别人,这是不正确的观念,因为羡慕,永远是人家的;忌妒也是人家的;你自己是什么?我们常知道的我,经常使用的我,可是从来不去修养我,怎么会有机会开发?怎么会有机会去推销自己?

   我们现在看求职的各行各业,叫你填履历表,假使你认为自己会什么,就填什么,而不去注意对方的需求,结果会如何?像我开创的广播公司招考一些人才,也有很多人,说得头头是道,经历也很多,可是一上班,问题就来了,因为他并不知道征求人才的单位,需要的是什么?他自己本身具备了多少?最近电视上常看到这些新闻,过去当过大老板的,因经营不善,开计程车或卖小吃,有各式各样的改变,可是他还是活得很好,甚至于收入比以前还好。真正找不到事情做的,大部份是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再不然就说,我过去拿多少薪水,我过去……,都用这种方式,当然,你就没有机会跟别人一样,找到一个可以维持正常生活的工作。

   其实,平常一些很普通的言语,很值得去思考的,为什么?我不偷、我不抢,正正当当做生意,没有什么好不好,哪怕你是在清洁队里扫马路,不要以为那是下贱的工作;要了解,你想去扫马路,还要考虑能不能够跟他们一样,那么早起床。但是,通常我们只以自己认定的方式去面对,所以在人群中间,会造成很多问题,这是因为自我没有去修养;要晓得开发自我,是修养而来的,人有任何的长处,也是经过修养而来,自己的长处也是如此。

   记得过去在台北有位佛教徒,他从事贸易,开头赚了一点钱,因愈做愈大,最后周转不灵,没有多久就垮了,他什么都卖了,只留了一部自己开的宾士车不卖,留下宾士车做什么?还是要养家活口,最后,他把宾士车喷上黄的颜色,申请计程车的执照,一样可以过日子。这说明什么?如果只是怨天尤人,家里面的老婆孩子,还要不要过日子? 可见开发并没有高低,拓展也没有范围,天生我才必有用,你的才在那里,就可以做多少。我们常说量力而为,不要好高骛远,这都是老生常谈的事,但现实也是如此;在这里讲句大家都熟悉的话,人活着,千万不要人比人。我们说,人比人气死人。我记得过去蒋介石在上海当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当地有一个拉黄包车的人也叫蒋介石,而且两人同年同月生,一个拉黄包车,一个当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如果是以看相、算命、排八字、排紫微斗数的人,那又怎么说呢?

   所以,对自我而言,第一,千万不要把自己定位在某一个上面;第二,一定要知道时代经常在变,你要能跟着变,不是变坏,而是要跟得上时代,不是去享受、挥霍,你要能适应当时的环境,而且在这环境中,让自己过得顺顺当当、安安乐乐,也就是说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然后,把自己推销出去。 我刚说过,人的问题要用人的方法,千万不要用佛的方法去解决人的问题。譬如,佛法讲要慈悲、喜舍,要为别人着想,在此,我不是说那个不对,毕竟我们还是人,除非你已经是佛菩萨了,否则要用人的方法去解决人的问题。 最后我再强调,认识自己最好的方法,当我们发现别人的缺点,不要以为那就是你的优点,如果能把握这点,你那个「我」时时刻刻都在修养,时时刻刻都在调整,也就是说,我们要以「读」的心态,去面对人、面对事,那么「我」就会愈来愈好;如果都用「教」(ㄐㄧㄠ)的心态去面对别人,最后你被榨干了,人家还得不到好处。 今天晚上在这里,我只是把一些比较现实的,大家也知道、能体会的,当面对人与事时,不一定想得到的,来提醒大家。

   只不过毕竟我年纪大了,今天晚上还算不错,为什么呢?我刚开始进到这里时,还在咳嗽,因为我从八十三年开始起,喉咙长茧,经常咳嗽,所以不公开演讲,在我们的寺院里面,也几乎不上课,当然还是没有办法叫我不讲话,每天还是要讲很多的话,譬如有很多人问我,今晚要讲些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要讲些什么,只能说把平常我跟很多的人相处,一些现实生活中所发现,那个「我」的问题,在这里跟大家做个介绍,如此而已,最后,谢谢各位。

  90年7月8日 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好好开拓自己》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谈心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