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尔时,世尊从嘎西城出游鹿野苑。鹿野苑森林中苦行的 陈如等五比丘看见世尊远远走来,就共同商定:“沙门果达玛来了,我们一刹那都不应对他恭敬,不得起身迎接礼拜,坐着招呼一声“你来了,请坐”即可。因我们曾一起苦行,后来他不再少欲知足,每天吃饭菜、酥果、芝麻等许多甘美丰盛的食物,用热水沐浴,很不如法。今天我们不要对他多做其他的侍奉。”世尊渐临,以其内在的威德力,五比丘都不由自主,有的敷座请佛入座,有的端来温水请佛濯足,有的接过袈裟,有的接过禅杖、钵盂并热情地说:“果达玛,您来了,请坐!”世尊明白他们都违背了自己内部的誓言,仍缄默不语。
入座后,五比丘直呼世尊之名和种姓,语气态度仍失恭敬。释迦牟尼佛对他们说:“你们不应该对我如此称呼,这样你们自己将在轮回中恒时受苦,因为对圆满一切功德的如来正等觉必须有相应的恭敬称呼。”他们直言不讳地说:“以前你和我们一起苦行时没有得到圣者的一些功德;现在从功德和智慧方面好像你也没有什么增长,不同的是你求名利、不知足、不少欲,多贪食物,享用热水沐浴……”世尊问五比丘:“现在我身色金黄、诸根调伏,你们没有现量见到吗
”五比丘异口同声地答曰:“见到了。”世尊慈祥地说:“我们修道要想得成就,就不能堕入过于耽著世间享受和使五蕴过于受苦、无衣无食的二边,因为欲界众生堕入任何一边都不易成就。当远离二边、依现前菩提的中观道。”五比丘听世尊开示后态度迥然不同,生起恭敬心祈求传法。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从此便开始为他们传法。时五比丘得罗汉果位,八万天子同时得圣果。诸比丘齐赞世尊:“稀有!善哉!世尊今令五比丘得证罗汉果位,八万天子亦得殊胜妙法身心满足,并得趣入最究竟的涅槃圣果【小乘得罗汉果即是究竟的涅槃果位】。”
世尊告众比丘曰:“今生我以殊胜的妙法令其满足,往昔我也曾以自身血肉满足他们。汝等谛听:昔日一寂静地方的小山洞里住了一只具足慈悲心的雪蛙【其身在医方中是一种药物】,它从来不害任何众生,仅以植物的根、茎、果维持生命。一日它照例外出寻食,被一个没有丝毫慈悲心的恶劣猎人捉住竟活生生剥光了皮放在地上。雪蛙死不了活不成,痛苦难忍,四处蹦跳,见到树下一处凉荫,便去小憩。一只蚂蚁看见后立即返回蚁穴,叫来八万只蚂蚁共来咬食没皮的雪蛙。【译者:蚂蚁生性喜甜。曾有位喇嘛常用糌粑、酥油、糖挼好放在洞穴布施给蚂蚁,是这样对旁生布施和悲愍的。《大圆满前行》中讲:有一个格西,他看到蚂蚁这些众生,天天以披单蒙痛哭,仲敦巴曾感慨地说:他是修大悲心最好的一个。】雪蛙忍受着剧痛想到自己虽然能设法逃离,但会害很多生命,遂决定宁舍生命也不伤害一个众生。大菩萨身堕恶道,心却未堕落。它一边安忍,一边发无上的菩提心(Bodhicitta):“以此善根愿沉溺在轮回中的众生,未得度者速得度,未安乐者得安乐,未解脱者得解脱,未涅槃者速涅槃;愿我能圆满如来正等觉人天导师的果位。现在我以己血肉满足它们,愿将来能以无上妙法满足它们,令彼皆证圣果。【译者:假如是我们先遭猎人活活地剥光皮,再来一群蚂蚁咬血淋淋的肉,痛上加痛,能不能忍受得了
能不能不生嗔心
能不能发得起菩提心
此时此刻自己的相续有什么样的把握
而我等大师释迦世尊在因地身为旁生时也是如此地难忍能忍!平时,对待蚂蚁、蚊子、老鼠等旁生不要用开水、杀虫剂、物具去残害它们,请大家好好看一下《大圆满龙钦心髓内加行讲义》中的慈无量心修法中的知母、念恩、报恩的具体内容,先仔细阅读,然后再认真思维,从内心深处去真正生起“一切众生是我慈母”的定解,看你还忍心残害它们吗
】诸比丘,当时的雪蛙即现证无上菩提的我,八万蚂蚁即今得圣果的八万天人。今昔皆有如是因缘。”
(52)新来的比丘
——等流之报 今昔被骗
一时,佛在舍卫城。每年有两大法会:夏三月安居法会和解制法会 。安居时比丘们各住山洞、山林、尸陀林精进修持;解制时僧众可将疑难问题请示世尊,之后可以出游及化缘。
有一年解制后,一位新来舍卫城不久的比丘也手持锡杖著衣持钵去城中化缘。时近中午仍未找到施主,见其他比丘都满钵而归,他有点着急,不知路径而四处转悠,碰上了邬难陀(Upananda)【为六群恶性比丘之一】,就上前询问:“请问比丘,应往何处化缘
”本性不善的邬难陀听了顿生害意:附近有一个做任何事都不吉祥的施主,对佛法也没信心,人格又不好,趁机捉弄他一次。于是指点说:“新来比丘到某某施主家能化到缘。”新来比丘按指点到了施主家门前,正赶上施主有事出门,看见比丘来化缘,顿时觉得很不吉祥,忍不住抓住比丘,不分青红皂白用拳头石头将他打得头破血流,锡杖被折断,钵盂被打破,法衣被撕烂……半死不活的比丘非但未化到缘,反而遭到意想不到的厄难,悲哀之极带着遍体鳞伤逃回祇陀园。诸比丘见他拿着破钵狼狈不堪的样子,问明缘由后即诣佛前禀白。佛告诸比丘:“以后凡对客比丘示路,不能如此,应好好指点;若客比丘新来此处不熟悉,最好不要让他去化缘,否则将有诸多过患【有关详细的开遮持犯于戒律中广明】。”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为何邬难陀今天特意欺骗加害这位新来比丘,使遭大违缘
愿为吾等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告曰:“邬难陀不仅今生欺骗他,以前也曾欺骗他。昔日一只乌龟在莲花池里安闲自在地畅游,一只狐狸来池边喝水看见了它立即咬进嘴,乌龟非常害怕,告诉狐狸:“朋友,请不要吃我,我身体太小,不够您充腹,您如果不吃我,我告诉你一个大动物让您饱餐一顿。”狐狸闻言放下乌龟问大动物在哪里。乌龟骗它说:“在某某地方的一个山洞里有雪蛙八母子,您可以一饱口福。”实际上,山洞里有一只母狮子和两只乳狮,母狮的习性是对刚出生的乳狮在几个月内天天护持,一直不离。狐狸前往山洞途中遇到另一只狐狸问它去哪儿,它如实相告乌龟之言,另一只狐狸劝它:“千万别去山洞,否则有很大违缘。”它自不量力地吹嘘道:“像我这样力大无比的狐狸,不管怎样都会如大象踩泥水一样应付过去,今天我一定要吃掉它们,你不要管我。”它兴致勃勃地来到山洞前,两只小狮子见来了个狐狸也很高兴,马上抓住它,一个吃耳朵一个吃尾巴,慈悲的母狮说:“不要吃它,放了它吧。”两个小狮子放了没耳没尾的狐狸,它往回逃的途中又碰到刚才那只狐狸,对方觉得蛮好笑故意嘲弄它:“喂,朋友,你真是英雄!世上没有像你这样无耳无尾的狐狸,你很像大象踩泥水一样到山洞里英勇搏斗,很了不起!”狐狸深觉惭愧,耷拉着脑袋说:“确实我很羞愧没听您的劝告。我轻信乌龟的谎言,去山洞里没见到雪蛙却遇上了狮子,以致弄成这个样子。”诸比丘,当时的乌龟就是现在的邬难陀,狐狸就是现在这位新来的比丘。当时它欺骗狐狸使之受到违缘,今生他也是给新来的比丘胡乱指路使之受大违缘。”
(53)寂静者
——俱宿命通 断散乱行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财富圆满如多闻天子的商主与妻子恩爱度日,经常供养自己最有信心的阿那律尊者。不久,妻子有孕,阿那律尊者观知胎儿是最后有者,即独自托钵前去化缘,夫妇二人见尊者缓步走来,立刻起身恭迎。施主留意到尊者独自一人,不解地问:“尊者为何不带侍者
”尊者说:“现在我找不到合适的人,你能帮忙吗
”施主说:“尊者,如果我的妻子以后生个男孩,就发心送给您做侍者可以吗
”阿那律尊者心里非常高兴,对施主说:“大正士说话言必行,行必果,你以后不会违诺吧。”“一定言而有信。”
施主的妻子自怀孕后,就不再愿意与任何人交往,总喜欢去寂静的地方独处。施主担心妻子着魔,便去找相士观察,得知因为胎儿是个了不起的最后有者故而妻子的行为异于从前,方才放心。九月后,施主的妻子生下一个身色金黄、头如宝伞、鼻形妙高、手臂修长等等具种种妙相的端庄男孩,夫妇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因母亲怀他后,喜乐静处,故取名寂静者,用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精心护育。小寂静者如海莲般迅速地成长。他从小就有忆知宿世的神通,【师言:具宿命通有两种:一种是业感忆知宿世,如地狱众生、鬼神及人中间都有这类众生;二是通过自己修持后得之宿命通。在我们中间,俱生宿命通与后得宿命通的都有。】悉知自己往昔因散乱的过患而多生轮回,遭受极大痛苦。一看到散乱的环境、想到散乱的过患,他就一刹那也不愿意住在散乱的环境中,更不愿与世俗人相处,只愿去寂静之地。所以,他经常远离散乱,独自去寂静的地方修行。阿那律尊者见调化寂静者的机缘成熟即去施主家,说:“大施主,你的孩子还在娘胎里即已经答应给我,现在我准备接他。”施主把孩子叫到尊者前嘱咐道:“孩子,在你未出生之前,父亲已许诺把你给尊者当侍者。你这就随尊者去,好好承侍尊者。”寂静者高兴地对父亲说:“多谢父亲如此安排,我非常乐意随从尊者。”阿那律尊者把他带回经堂剃度授戒传法,他自己精进修持,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罗汉果位,现前黄金和牛粪等同、手掌和虚空无别的境界,诸天赞叹他的功德。之后他仍然喜欢在寂静森林里生活,不愿与任何人接触。
诸比丘启问:“世尊,此寂静者以何因缘生在富裕之家,对如来生欢喜心,然后出家获证阿罗汉果
又以何因缘远离一切散乱嗜好寂静处
祈为吾等宣说。”
世尊告诸比丘:“他俱生能忆宿世,悉知散乱过患,故愿住于寂静处。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僧团中有一比丘执事员生活非常散乱,【…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