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P31

  ..续本文上一页译者:像现在大城市名山大寺的某些出家人,自己没定力,又喜欢愦闹处,要么应酬琐事,要么“闭关”睡大觉,既不闻思,更静不下来修行,虚耗信施,徒增罪业。上师说过,真正闭关修行,一生中是有验相和印证的,这很殊胜。但末法时代,修行的人很少,讲经的人更少,有些是讲而不修或修而不讲。如果不讲只修,后学们将不懂该怎样行持,如无目的的行人;如果不修只讲,一旦无常到来,对自己的了脱生死没有太大的把握。所以,有些所谓的修行人,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还是很可怕的!希望散乱懈怠的修行人,珍惜这短暂的人生,精进行持佛法。】违犯净戒后仍随意享用十方僧众财产和修塔功德款,且随便送人。以此果报,他于五百世中转生饿鬼。每每思及如是痛苦,就很想去寂静处护持自己的根门。此执事比丘在临死时发愿将来在我的教法下获证罗汉果位,故此今生转生富裕之家,并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

  

  (54)一只大象

  ——对佛欢喜 得以生天

  一时,佛在舍卫城。安居解制后佛偕眷属从舍卫城前往王舍城【两城距离按经纬度计算大约为五百五十五公里】。时有一群大象,因惧狮子之侵害跑到山上,象王遥见世尊及其眷属,顿时生起极大的欢喜心跑到世尊前恭敬顶礼,然后用鼻子卷起“涅卓达”大树撑在世尊头顶上空像撑伞一样遮挡强烈的日光,送了很远一程才恭敬礼别。在返回的路上,它不幸遇狮身亡,死后立即转生天界。天人的规矩是生天后马上作三种观察:观察自己从何处来,以何因缘而来,将去何方。他观察到自己在旁生道因对佛陀生欢喜心的因缘而得生天,即拟未过夜之前去礼谢世尊,便身著天人的各种装饰,手持天界青莲、白莲、曼陀罗花等来到世尊圣居祇陀园。整个祇陀园一片光芒,他恭敬供养顶礼世尊后祈求传法,世尊观察他的根界意乐,传了相应的佛法。他摧毁了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以无比感激之情至诚赞叹世尊的功德:“承蒙佛陀的大慈大悲阻塞了我的轮回门,使我获得殊胜解脱地,您的恩德是国王大臣、父母亲人、良师益友等不可比拟的,是您使我脱离三界轮回之苦,赐给了我善趣之福乐圣果!”赞毕右绕世尊三匝,像商人生意兴隆、农夫庄稼丰登、勇士战场凯旋、病人病苦解除一样悦不可言欢欣而去。

  

  前后夜精进不眠的比丘们次日启问佛陀:“世尊,昨晚光芒是否是帝释梵天、四大天王来拜见世尊

  ”世尊告曰:“既非帝释梵天亦非四大天王。你们还记得前几天途中一只大象路送我们吗

  ”“记得。”世尊曰:“那只大象在返回途中被狮子吞食后转生天界。昨晚就是他为报答我的恩德而来,在我给他传法后返回天界。”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此象为何对佛生欢喜心

  以何业转于旁生界

  以何业而生天界

  请为演说前后因缘。”世尊告曰:“这是他前世和今生业力所感。所谓前世的业感是在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他是一位不精心护戒的比丘,虽未破根本戒,但没好好护持支分戒,他临终时发愿:以我今生出家之善根,愿我将来令佛欢喜。因他严持根本戒及发如是愿故,今生遇我生欢喜心;因他支分戒没能善护之故转为旁生。所谓今生的业感是他生为大象时对我生欢喜心而亡,因此转生天界。”

  

  (55)宝贤龙子

  ——供养皈佛 授记独觉

  一时,佛在舍卫城。大海中有一龙王名宝,长大后娶龙妻共享美好生活。后来生下一个庄严的龙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因父名宝,取名为宝贤,精心喂养。【译者:藏地有种说法:如谁家牦牛很多,就说他像黑龙一样,传说黑龙的牦牛非常多。所以,这里的龙子也像孩子一样用奶喂养。】

  

  龙子长大后,因它不共的业感,昼夜各三次有龙宫里滚烫的热沙不断地降到身上,使它浑身又烫又痛,难以忍受。小龙子奇怪长大后忍受这种突如其来的痛苦,即问父母:“父王母后,是不是在我有生之年将一直承受这样的痛苦

  ”父母无奈地告诉它:“肯定是这样。”它仔细观察其它大龙都没有这种痛苦,又去问父母原因,父母搪塞道:“它们的福报很大,故不受这样的苦。”它又观察比自己福报小的小龙们也没受这样的痛苦,仍旧疑惑不解地问父母:“父王母后,那些大龙是福报大不受此苦,可我仔细观察,为什么比自己福报浅薄的小龙也没受此苦

  ”“这些小龙已皈依了佛门守持戒律(Sila-sampana),以此功德力故不受此苦。”“此皈依戒从哪里能得

  ”“在南赡部洲人间中土,有能仁释迦如来出世降下甘露法雨,使众有情在热恼中获得清凉。”“父王母后,您们能否开许我去人间中土皈依这位慈悲的佛陀以便减轻热沙痛苦

  ”“龙儿,你千万不要去。因为热沙的痛苦算不了什么,如果你受皈依戒后犯戒(Sila-bheda),将堕入地狱、饿鬼、旁生三恶道中,其苦将胜过此苦的千万倍。”【师言:希望已经受了皈依戒的弟子们,一定要好好行持,不然,果报是很大的。】“不管怎样,为了减轻现在的痛苦,我宁愿去受戒。”说毕即执持龙宫里的青莲、白莲等各种鲜花,刹那来到人间祇陀园。

  

  时世尊正为数百名眷属传法,宝贤龙子遥见世尊的庄严身相,内心无比欢喜,急趋前顶礼恭敬供养。世尊摄受它,传了皈依戒。受戒后它身上的热沙痛苦瞬间消失,极为感激世尊清除自己身心的痛苦和不安,并赐予安乐的源泉——传授皈依戒,于是祈求世尊能在有生之年唯受自己供养。世尊说:“你不要这么祈求,有情无边,我不能只与一个众生结缘。”龙子遵命。

  

  一日世尊从舍卫城往游王舍城,开许诸比丘著衣持钵随行。宝贤龙子闻讯后祈佛开许自己于此二城之间一直沿途供养佛陀及僧众,世尊默然开许。宝贤龙子以神变力把两城之间的道路清扫干净,遍洒香水,饰以鲜花,路旁树上云集鹦鹉、孔雀、共鸣之鸟,各出妙音,池中莲花竞相开放,天鹅翔集,小憩处皆有红白绿蓝四色宝床,道旁恭迎者各自手持百辐宝伞、金柄法幢、各种鲜花恭敬供养佛陀及僧众。宝贤龙子手持各种鲜花紧随世尊,沿途以各种甘美饮食供佛及僧,一路吉祥,终至王舍城。宝贤龙子再三祈求佛陀及僧众受自己三个月饮食供养,世尊默许。供养圆满之日,宝贤龙子供养世尊无价妙衣,也以各种宝物分别供养每位僧人。世尊慈颜微笑、身放四光,上照诸天,下射八寒八热地狱,各狱苦恼众生皆得安乐,蒙世尊威德力即生天上,光绕三千大千世界三匝后融入世尊白毫间。阿难尊者见此启问世尊:“如来正等觉无因无缘不会放光微笑,世尊今以何因缘放光微笑

  ”世尊曰:“阿难,汝见宝贤龙子一路上对吾等恭敬供养否

  ”“见矣!”世尊告曰:“宝贤龙子以此供佛及僧之善根,将于百劫中不堕恶趣,又于百劫中享人天福报,最后得人身为最后有者,彼时出家,在没有善知识及窍诀的寂静处现前独觉果位,名曰善愿独觉。这是上供下施的功德力所致。”世尊如是宣说已,众等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56)商主之子

  ——粪污独觉 身臭相丑

  一时,佛在庄严城【庄严城是世尊宣说《药师经》的地方】。时有狮子商主与妻共度良辰,不久妻子怀孕,自此浑身臭气熏天,甚至她有时还想吃不净粪。狮子商主担心妻子着魔或者将遭致其他违缘,专门请教一个相士,得知是因为胎儿之故,一旦孩子生下后即能恢复如常。施主方才放下心来。

  

  九个月后生下一个具十八丑相、奇臭无比的孩子,母亲用各种香水喷洒都丝毫不起作用。孩子所在之屋秽气弥漫,臭不可闻,妻子也不敢对商主言及此事。后有人告诉商主真相,商主心中非常痛苦,认为养大也没有多大意义,打算将孩子抱去喂狗,当晚没如愿,一再拖延,仍未遂愿,无可奈何地养着。后来商主遇到大善知识(Maha kalyanamitta)、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世尊为他宣讲一些法要,他得证圣果,不再伤害众生,也明白孩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业力现前,若把他喂狗太不应理,不如养大后令他皈依佛(Buddha)法(Dhamma)僧(Sangha)三宝,可能会清净他的业障。如是理智抉择后即精心喂养照料。长大后,父亲对他说:“孩子,你以前世的业力所感而具丑相臭味,去释迦牟尼佛前皈依三宝,尽心承侍,这样会减轻你的业障。”他顺从父意皈依三宝,并藉父母之力请佛及僧光临家中应供,他亲自供佛及僧。佛陀观察他的根基和意乐,传了相应的法,他立即摧毁萨迦耶见,获得预流果位。他暗想自己若非身臭相丑就可以随佛出家受比丘戒,只可惜自己没这个福报。发心的刹那他立即变得身相庄严、体无臭气,信心倍增立即往佛前祈求:“世尊,我愿于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比丘戒。”世尊即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使他马上纳受了比丘戒体,并传了一些法要,他自己精进修持,摧毁了三界轮回的一切烦恼,证得罗汉果位。

  

  诸比丘启问:“世尊,此罗汉比丘以何因缘未皈依前具十八丑相、浑身发臭

  又以何因缘于发心的刹那马上恢复如常人,并令佛生欢喜心得以出家证罗汉果位

  唯愿为吾等演说前后因缘。”世尊告曰:“诸比丘,此皆他前世的业力现前。很早以前,一寂静地方有位相貌端严、财富圆满的婆罗门,自恃财貌慢心(Mana)十足。当时无有如来出世,只有一位独觉应世。一日独觉于城中化缘,钵满回返时路过这位婆罗门的家门,他为慢心驱使,把旁边不净粪的罐子踢到独觉身上,法衣钵盂都沾满不净粪,婆罗门不生惭愧,反以之取乐,在一旁幸灾乐祸。【译者:我们曾在孩提时代,造过各种各样的业,当时可能像这位婆罗门一样还觉得很好玩。】独觉知道他以此罪业将来必定堕落,为了挽救他立即显示神变(Abinna),飞在空中、打雷、下冰雹等等。凡夫人对神变有很大信心,当他看到独觉的种…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