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業經(索達吉堪布 口譯)▪P31

  ..續本文上一頁譯者:像現在大城市名山大寺的某些出家人,自己沒定力,又喜歡愦鬧處,要麼應酬瑣事,要麼“閉關”睡大覺,既不聞思,更靜不下來修行,虛耗信施,徒增罪業。上師說過,真正閉關修行,一生中是有驗相和印證的,這很殊勝。但末法時代,修行的人很少,講經的人更少,有些是講而不修或修而不講。如果不講只修,後學們將不懂該怎樣行持,如無目的的行人;如果不修只講,一旦無常到來,對自己的了脫生死沒有太大的把握。所以,有些所謂的修行人,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還是很可怕的!希望散亂懈怠的修行人,珍惜這短暫的人生,精進行持佛法。】違犯淨戒後仍隨意享用十方僧衆財産和修塔功德款,且隨便送人。以此果報,他于五百世中轉生餓鬼。每每思及如是痛苦,就很想去寂靜處護持自己的根門。此執事比丘在臨死時發願將來在我的教法下獲證羅漢果位,故此今生轉生富裕之家,並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果位。”

  

  (54)一只大象

  ——對佛歡喜 得以生天

  一時,佛在舍衛城。安居解製後佛偕眷屬從舍衛城前往王舍城【兩城距離按經緯度計算大約爲五百五十五公裏】。時有一群大象,因懼獅子之侵害跑到山上,象王遙見世尊及其眷屬,頓時生起極大的歡喜心跑到世尊前恭敬頂禮,然後用鼻子卷起“涅卓達”大樹撐在世尊頭頂上空像撐傘一樣遮擋強烈的日光,送了很遠一程才恭敬禮別。在返回的路上,它不幸遇獅身亡,死後立即轉生天界。天人的規矩是生天後馬上作叁種觀察:觀察自己從何處來,以何因緣而來,將去何方。他觀察到自己在旁生道因對佛陀生歡喜心的因緣而得生天,即擬未過夜之前去禮謝世尊,便身著天人的各種裝飾,手持天界青蓮、白蓮、曼陀羅花等來到世尊聖居祇陀園。整個祇陀園一片光芒,他恭敬供養頂禮世尊後祈求傳法,世尊觀察他的根界意樂,傳了相應的佛法。他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預流果位,以無比感激之情至誠贊歎世尊的功德:“承蒙佛陀的大慈大悲阻塞了我的輪回門,使我獲得殊勝解脫地,您的恩德是國王大臣、父母親人、良師益友等不可比擬的,是您使我脫離叁界輪回之苦,賜給了我善趣之福樂聖果!”贊畢右繞世尊叁匝,像商人生意興隆、農夫莊稼豐登、勇士戰場凱旋、病人病苦解除一樣悅不可言歡欣而去。

  

  前後夜精進不眠的比丘們次日啓問佛陀:“世尊,昨晚光芒是否是帝釋梵天、四大天王來拜見世尊

  ”世尊告曰:“既非帝釋梵天亦非四大天王。你們還記得前幾天途中一只大象路送我們嗎

  ”“記得。”世尊曰:“那只大象在返回途中被獅子吞食後轉生天界。昨晚就是他爲報答我的恩德而來,在我給他傳法後返回天界。”諸比丘複又啓問:“世尊,此象爲何對佛生歡喜心

  以何業轉于旁生界

  以何業而生天界

  請爲演說前後因緣。”世尊告曰:“這是他前世和今生業力所感。所謂前世的業感是在賢劫人壽兩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他是一位不精心護戒的比丘,雖未破根本戒,但沒好好護持支分戒,他臨終時發願:以我今生出家之善根,願我將來令佛歡喜。因他嚴持根本戒及發如是願故,今生遇我生歡喜心;因他支分戒沒能善護之故轉爲旁生。所謂今生的業感是他生爲大象時對我生歡喜心而亡,因此轉生天界。”

  

  (55)寶賢龍子

  ——供養皈佛 授記獨覺

  一時,佛在舍衛城。大海中有一龍王名寶,長大後娶龍妻共享美好生活。後來生下一個莊嚴的龍子,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因父名寶,取名爲寶賢,精心喂養。【譯者:藏地有種說法:如誰家牦牛很多,就說他像黑龍一樣,傳說黑龍的牦牛非常多。所以,這裏的龍子也像孩子一樣用奶喂養。】

  

  龍子長大後,因它不共的業感,晝夜各叁次有龍宮裏滾燙的熱沙不斷地降到身上,使它渾身又燙又痛,難以忍受。小龍子奇怪長大後忍受這種突如其來的痛苦,即問父母:“父王母後,是不是在我有生之年將一直承受這樣的痛苦

  ”父母無奈地告訴它:“肯定是這樣。”它仔細觀察其它大龍都沒有這種痛苦,又去問父母原因,父母搪塞道:“它們的福報很大,故不受這樣的苦。”它又觀察比自己福報小的小龍們也沒受這樣的痛苦,仍舊疑惑不解地問父母:“父王母後,那些大龍是福報大不受此苦,可我仔細觀察,爲什麼比自己福報淺薄的小龍也沒受此苦

  ”“這些小龍已皈依了佛門守持戒律(Sila-sampana),以此功德力故不受此苦。”“此皈依戒從哪裏能得

  ”“在南贍部洲人間中土,有能仁釋迦如來出世降下甘露法雨,使衆有情在熱惱中獲得清涼。”“父王母後,您們能否開許我去人間中土皈依這位慈悲的佛陀以便減輕熱沙痛苦

  ”“龍兒,你千萬不要去。因爲熱沙的痛苦算不了什麼,如果你受皈依戒後犯戒(Sila-bheda),將墮入地獄、餓鬼、旁生叁惡道中,其苦將勝過此苦的千萬倍。”【師言:希望已經受了皈依戒的弟子們,一定要好好行持,不然,果報是很大的。】“不管怎樣,爲了減輕現在的痛苦,我甯願去受戒。”說畢即執持龍宮裏的青蓮、白蓮等各種鮮花,刹那來到人間祇陀園。

  

  時世尊正爲數百名眷屬傳法,寶賢龍子遙見世尊的莊嚴身相,內心無比歡喜,急趨前頂禮恭敬供養。世尊攝受它,傳了皈依戒。受戒後它身上的熱沙痛苦瞬間消失,極爲感激世尊清除自己身心的痛苦和不安,並賜予安樂的源泉——傳授皈依戒,于是祈求世尊能在有生之年唯受自己供養。世尊說:“你不要這麼祈求,有情無邊,我不能只與一個衆生結緣。”龍子遵命。

  

  一日世尊從舍衛城往遊王舍城,開許諸比丘著衣持缽隨行。寶賢龍子聞訊後祈佛開許自己于此二城之間一直沿途供養佛陀及僧衆,世尊默然開許。寶賢龍子以神變力把兩城之間的道路清掃幹淨,遍灑香水,飾以鮮花,路旁樹上雲集鹦鹉、孔雀、共鳴之鳥,各出妙音,池中蓮花競相開放,天鵝翔集,小憩處皆有紅白綠藍四色寶床,道旁恭迎者各自手持百輻寶傘、金柄法幢、各種鮮花恭敬供養佛陀及僧衆。寶賢龍子手持各種鮮花緊隨世尊,沿途以各種甘美飲食供佛及僧,一路吉祥,終至王舍城。寶賢龍子再叁祈求佛陀及僧衆受自己叁個月飲食供養,世尊默許。供養圓滿之日,寶賢龍子供養世尊無價妙衣,也以各種寶物分別供養每位僧人。世尊慈顔微笑、身放四光,上照諸天,下射八寒八熱地獄,各獄苦惱衆生皆得安樂,蒙世尊威德力即生天上,光繞叁千大千世界叁匝後融入世尊白毫間。阿難尊者見此啓問世尊:“如來正等覺無因無緣不會放光微笑,世尊今以何因緣放光微笑

  ”世尊曰:“阿難,汝見寶賢龍子一路上對吾等恭敬供養否

  ”“見矣!”世尊告曰:“寶賢龍子以此供佛及僧之善根,將于百劫中不墮惡趣,又于百劫中享人天福報,最後得人身爲最後有者,彼時出家,在沒有善知識及竅訣的寂靜處現前獨覺果位,名曰善願獨覺。這是上供下施的功德力所致。”世尊如是宣說已,衆等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56)商主之子

  ——糞汙獨覺 身臭相醜

  一時,佛在莊嚴城【莊嚴城是世尊宣說《藥師經》的地方】。時有獅子商主與妻共度良辰,不久妻子懷孕,自此渾身臭氣熏天,甚至她有時還想吃不淨糞。獅子商主擔心妻子著魔或者將遭致其他違緣,專門請教一個相士,得知是因爲胎兒之故,一旦孩子生下後即能恢複如常。施主方才放下心來。

  

  九個月後生下一個具十八醜相、奇臭無比的孩子,母親用各種香水噴灑都絲毫不起作用。孩子所在之屋穢氣彌漫,臭不可聞,妻子也不敢對商主言及此事。後有人告訴商主真相,商主心中非常痛苦,認爲養大也沒有多大意義,打算將孩子抱去喂狗,當晚沒如願,一再拖延,仍未遂願,無可奈何地養著。後來商主遇到大善知識(Maha kalyanamitta)、人天導師釋迦牟尼佛,世尊爲他宣講一些法要,他得證聖果,不再傷害衆生,也明白孩子之所以如此,是因業力現前,若把他喂狗太不應理,不如養大後令他皈依佛(Buddha)法(Dhamma)僧(Sangha)叁寶,可能會清淨他的業障。如是理智抉擇後即精心喂養照料。長大後,父親對他說:“孩子,你以前世的業力所感而具醜相臭味,去釋迦牟尼佛前皈依叁寶,盡心承侍,這樣會減輕你的業障。”他順從父意皈依叁寶,並藉父母之力請佛及僧光臨家中應供,他親自供佛及僧。佛陀觀察他的根基和意樂,傳了相應的法,他立即摧毀薩迦耶見,獲得預流果位。他暗想自己若非身臭相醜就可以隨佛出家受比丘戒,只可惜自己沒這個福報。發心的刹那他立即變得身相莊嚴、體無臭氣,信心倍增立即往佛前祈求:“世尊,我願于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比丘戒。”世尊即以“善來比丘”的方便使他馬上納受了比丘戒體,並傳了一些法要,他自己精進修持,摧毀了叁界輪回的一切煩惱,證得羅漢果位。

  

  諸比丘啓問:“世尊,此羅漢比丘以何因緣未皈依前具十八醜相、渾身發臭

  又以何因緣于發心的刹那馬上恢複如常人,並令佛生歡喜心得以出家證羅漢果位

  唯願爲吾等演說前後因緣。”世尊告曰:“諸比丘,此皆他前世的業力現前。很早以前,一寂靜地方有位相貌端嚴、財富圓滿的婆羅門,自恃財貌慢心(Mana)十足。當時無有如來出世,只有一位獨覺應世。一日獨覺于城中化緣,缽滿回返時路過這位婆羅門的家門,他爲慢心驅使,把旁邊不淨糞的罐子踢到獨覺身上,法衣缽盂都沾滿不淨糞,婆羅門不生慚愧,反以之取樂,在一旁幸災樂禍。【譯者:我們曾在孩提時代,造過各種各樣的業,當時可能像這位婆羅門一樣還覺得很好玩。】獨覺知道他以此罪業將來必定墮落,爲了挽救他立即顯示神變(Abinna),飛在空中、打雷、下冰雹等等。凡夫人對神變有很大信心,當他看到獨覺的種…

《百業經(索達吉堪布 口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