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P32

  ..续本文上一页种神变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造了恶业,【译者:凡夫对神变等有漏之法很具信心;圣者则对无漏法具信心,对神变等不以为然,这是凡夫与圣者之间的差别。】知道独觉非一般凡夫,心生惭愧,急趋前恭敬忏悔:“大尊者,我刚才造了很大的恶业,请您慈悲救度沉溺在轮回中的我。”他把独觉恭迎到家中,为其换洗衣服,又亲手供养甘美饮食。并发殊胜的愿心:以此殊胜供养,愿我所造恶业不要成熟;生生世世生于富裕之家,将来在比独觉更殊胜的 佛陀前令佛欢喜;一旦恶业成熟,愿在我发心出家的刹那,马上消除业报。当时的婆罗门就是现在这个充满臭气具十八丑相的孩子,因前世恶业今世成熟,当时的愿力今亦成熟,故今生于富裕之家,在我教法下出家,并于发心出家的刹那一切恶业之报马上消除。”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以何因缘狮子商主今生财富圆满,并于佛陀的教法下令佛生欢喜心

  愿为演说。”世尊告曰:“此乃前世愿力所致。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一位皈依佛门、好行布施积累资粮的居士,临终前发愿:以我一生中所作的善根,愿生生世世财富圆满,在释迦牟尼佛出世时令佛欢喜。此居士即现在的狮子商主,以布施资粮故他今生财富圆满,以其愿成熟故今我生欢喜心。其因缘如是也。”

  

  (57)破和合僧

  ——破和合僧 佛受等流

  一时,佛在王舍城。一次整个城市遭大灾,众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师言:比1959年闹大饥荒时还苦。】乞丐无处乞食。世尊告诸比丘:“我将闭关静修三月,唯除十五诵戒(Uposatha)日,你们可以供养饮食、亲近承侍请教。”告白大众后,世尊开始闭关,僧众内部也特别规定每人必须依教奉行,除十五日外不得打扰世尊。

  

  提婆达多乘机而入,欲破坏世尊教法下的和合僧。他在众比丘前挑拨离间:“释迦牟尼佛在圆满安乐之时很关心你们,现在大难临头他却舍弃你们,独自闭关。不过我可以照顾无衣无食的比丘。”当时有五百比丘听信了提婆达多的花言巧语随他而去。【师言:也有些僧人原来在动乱的时候,因财食而改变了对三宝的信心。别人说:“你毁谤三宝就给你工资。”他们真的为得钱财而毁谤三宝。那些对上师三宝信心不稳固的人,对于他人所说的相似佛法,往往是盲无慧目,轻易听信。希望你们不要像跟从提婆达多的人一样,心无定解,如此行为对自己毫无利益。】提婆达多对他们宣讲:“从现在起我将制定五条戒律:第一、世尊常说安住寂静处,我们应住城市中,以寂静处生诸多烦恼、具诸多过患故。第二、世尊开许食三净肉 ,我们不应食,以杀诸众生故。第三、世尊开许食咸盐,我们不应食,以不净水所生故。【师言:以前外道曾传说,是大自在的贪心所生的水份变成了盐,故盐吃得越多贪心越大。】第四、世尊开许饮用牛奶,我们不能饮用,以危害小牛犊故。第五、世尊叫剪去法衣下面的边须,我们不能剪,以浪费信施之财故。你们愿意受持此五戒者可以取一个筹码 ,不愿意受持者可以不取。”五百比丘全部取了筹码【详情藏文经书中有广说】,提婆达多将他们带到另一个经堂,他的大弟子果嘎勒嘎、堪达扎夏、嘎达莫嘎、加尔及加措新五位居上座,其余僧众在下面次第而坐。提婆达多为他们传了一些相似的佛法,此时他已破和合僧 (Sangha Bhedaka)竟。他的整个僧团不闻思修,不诵经诵戒,僧众的智慧不见增长,也没有任何觉受和验相。

  

  诸比丘往诣世尊前启问:“世尊,以何因缘,今提婆达多破和合僧竟

  愿为吾等演说前后因缘。”世尊告诸比丘:“这是我往昔所造恶业的果报。众生所造之业不会成熟于外面的地水火风上,而是成熟于自身的界、蕴、处,即所谓“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昔日印度鹿野苑梵施国王的境内有两位仙人:一位是在鹿野苑附近具五神通、有五百眷属的仙人。一位是南方来鹿野苑安住的仙人,具有智慧,精通十八明,亦有五百眷属。本处仙人的弟子们对他渐渐有所了解,常去请教。因他们还未舍弃以前的上师,故外来仙人不肯赐教。那些弟子们觉得以前的上师安排自己衣食非常周到,但不能像这位仙人那样赐予殊胜具神通智慧的教言,故不值得依止。于是他们到南方仙人前如实述说原因,舍弃昔日之师,请求依止。【师言:现在很多人就像原来仙人的那些弟子一样,依止一位上师后,舍弃他,再依止另一位再舍弃,好像一生中身心无有真正的依处,像个流浪人,很可怜!没有一个稳重的人格,今一没有着落,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可以后身心更是没有个好的着落,以舍弃上师故。若舍一位根本上师,再依止一百位上师也不会成就。】南方仙人很乐意地摄受他们并说:“如果你们早舍弃昔日之师,我也会早给你们传授教言。”从此南方仙人对本处仙人的弟众布施财食和教言,使他们师徒间产生很大矛盾。诸比丘,当时的南方仙人就是已证如来正等觉的我,因破他们师徒僧团的和合,故曾于千百万劫中在地狱受苦,【师言:以后在摄受弟子的过程中,不要心存嫉妒,如果强要别人的弟子作为自己的眷属,那是给自己的生生世世结恶果。】【译者:希望以后的各位法师、堪布、堪姆们在摄受弟子时,要以恒时究竟利他的大慈悲心去摄受,不要用其他的一些不如法的做法,强使他人舍弃自己的上师,对自己的上师生邪见,这样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生生世世中将遭一些违缘。就像世尊已成佛了,但在因果不虚的显现中,提婆达多经常给世尊造违缘,在弘法利生中仍是受业报的。】得人身时,无论在何地,都有被破和合僧的违缘,以致有现在提婆达多破我和合僧团、离间五百比丘的果报。”

  

  (58)五百罗汉

  ——愿力成熟 证罗汉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寂静之地的莲池边有五百仙人苦行,莲池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具二智慧、四无畏等种种功德,日夜观照着众生的因缘,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世尊观知调化此五百仙人的机缘已经成熟,刹那间从舍卫城来到森林。五百仙人遥见世尊缓步而来,暗自商量:“沙门果达玛正向我们走来,他不知足少欲,还贪图财物,他来后我们都不要与他打交道,只是沉默不语示之以茅棚。”商定后各自返回茅棚静坐。世尊驾临问安,他们仅示以茅棚只字不语。世尊走进茅棚,敷草而坐,以加持力令池水马上干涸。五百仙人见此,心里非常痛苦,各自祈祷本尊。世尊示现神变,以他们各自本尊的形象显现在每个人面前告曰:“你们真正遇到困难时,不要祈祷其他本尊,应一心一意祈祷释迦牟尼佛。今天他已亲临此地机会难得,你们只要好好祈祷世尊,肯定能解脱此困境。”五百仙人闻言立即对世尊生起极大信心,起身到世尊前忏悔,并祈求传法。世尊观察他们的根界意乐,传予相应之法。五百仙人皆证得无来果,之后又祈求佛陀开许出家受近圆戒。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为他们授了近圆戒,并传授教言。他们精进修持,断尽三界的烦恼获得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的境界,远离世间八法,诸天共赞他们的功德。之后世尊返回祇陀园。远近的施主、婆罗门及其他信众闻讯皆纷至沓来,拜见五百罗汉,知彼等功德不可思议,即发心在林中为五百罗汉修建一座经堂以便他们长久在此安住。

  

  诸比丘启问:“世尊,此五百仙人以何因缘即生中对佛生欢喜心,并在如来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的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请为吾等慈悲演说其中因缘。”世尊告诸比丘:“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其教法下出家的五百比丘临终前发愿:我们在迦叶佛教法下出家,一生中严持净戒,虽未得什么境界,愿我们将来在释迦牟尼佛出世时,令佛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当时发愿的五百比丘即现证罗汉果位的五百仙人。因前世的愿力今世成熟,故对我生欢喜心,并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59)施主之子

  ——供塔发愿 证罗汉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施主,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娶妻后共享美好生活。不久喜添一位身色金黄、鼻形妙高、头如宝伞、手长过膝、两耳垂肩等具足种种妙相的庄严之子。夫妻俩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其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长大后,他学习世间的一切学问并通达无碍。父亲对才貌出众的儿子如国王对太子般倍加疼爱关怀,特意为他建了冬春夏三个冷暖舒适的宫殿以及与季节相应之优美怡人的花园,娶了三个妻子,令儿子尽情享受人间的美好生活。春天宫殿的花园里花红柳绿娇艳欲滴,四周青藤翠蔓摇曳多姿,鹦鹉、孔雀、共鸣之鸟在林间悠闲嬉戏,常出微妙音声,吟鸣悦耳,女眷们轻歌曼舞赏心悦目,他在这里“品尝”荣华富贵。

  

  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世尊具二种智慧等无量功德,遍知一切众生的苦乐,并恒时以大悲心观照一切众生,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世尊观知施主之子被调化的机缘已经成熟,即从舍卫城刹那来到花园旁边,以神变幻化出一座更加雅致美丽的花园。施主之子忽闻雅音,异常悦耳,顿觉心旷神怡,自然生起从未有过的欢喜,循声而去,见世尊身光金色,三十二相妙好庄严,心里生起无比之乐,胜过比丘十二年的禅悦,难以言表,【师言:大家不要忘记讲《百业经》的三大目的:一是对自己的上师三宝生起一个真实不虚的信心;二是对三界轮回如母的众生,生起一个无伪恒常的大悲心;三是诚信因果不虚,具正知正见。如果在自相续上没有真实的受益,则失去了宣讲《百业经》的意义。因闻法者有不同的根基,上根…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