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業經(索達吉堪布 口譯)▪P30

  ..續本文上一頁爾時,世尊從嘎西城出遊鹿野苑。鹿野苑森林中苦行的 陳如等五比丘看見世尊遠遠走來,就共同商定:“沙門果達瑪來了,我們一刹那都不應對他恭敬,不得起身迎接禮拜,坐著招呼一聲“你來了,請坐”即可。因我們曾一起苦行,後來他不再少欲知足,每天吃飯菜、酥果、芝麻等許多甘美豐盛的食物,用熱水沐浴,很不如法。今天我們不要對他多做其他的侍奉。”世尊漸臨,以其內在的威德力,五比丘都不由自主,有的敷座請佛入座,有的端來溫水請佛濯足,有的接過袈裟,有的接過禅杖、缽盂並熱情地說:“果達瑪,您來了,請坐!”世尊明白他們都違背了自己內部的誓言,仍緘默不語。

  

  入座後,五比丘直呼世尊之名和種姓,語氣態度仍失恭敬。釋迦牟尼佛對他們說:“你們不應該對我如此稱呼,這樣你們自己將在輪回中恒時受苦,因爲對圓滿一切功德的如來正等覺必須有相應的恭敬稱呼。”他們直言不諱地說:“以前你和我們一起苦行時沒有得到聖者的一些功德;現在從功德和智慧方面好像你也沒有什麼增長,不同的是你求名利、不知足、不少欲,多貪食物,享用熱水沐浴……”世尊問五比丘:“現在我身色金黃、諸根調伏,你們沒有現量見到嗎

  ”五比丘異口同聲地答曰:“見到了。”世尊慈祥地說:“我們修道要想得成就,就不能墮入過于耽著世間享受和使五蘊過于受苦、無衣無食的二邊,因爲欲界衆生墮入任何一邊都不易成就。當遠離二邊、依現前菩提的中觀道。”五比丘聽世尊開示後態度迥然不同,生起恭敬心祈求傳法。我等大師如來正等覺釋迦牟尼佛從此便開始爲他們傳法。時五比丘得羅漢果位,八萬天子同時得聖果。諸比丘齊贊世尊:“稀有!善哉!世尊今令五比丘得證羅漢果位,八萬天子亦得殊勝妙法身心滿足,並得趣入最究竟的涅槃聖果【小乘得羅漢果即是究竟的涅槃果位】。”

  

  世尊告衆比丘曰:“今生我以殊勝的妙法令其滿足,往昔我也曾以自身血肉滿足他們。汝等谛聽:昔日一寂靜地方的小山洞裏住了一只具足慈悲心的雪蛙【其身在醫方中是一種藥物】,它從來不害任何衆生,僅以植物的根、莖、果維持生命。一日它照例外出尋食,被一個沒有絲毫慈悲心的惡劣獵人捉住竟活生生剝光了皮放在地上。雪蛙死不了活不成,痛苦難忍,四處蹦跳,見到樹下一處涼蔭,便去小憩。一只螞蟻看見後立即返回蟻穴,叫來八萬只螞蟻共來咬食沒皮的雪蛙。【譯者:螞蟻生性喜甜。曾有位喇嘛常用糌粑、酥油、糖挼好放在洞穴布施給螞蟻,是這樣對旁生布施和悲愍的。《大圓滿前行》中講:有一個格西,他看到螞蟻這些衆生,天天以披單蒙痛哭,仲敦巴曾感慨地說:他是修大悲心最好的一個。】雪蛙忍受著劇痛想到自己雖然能設法逃離,但會害很多生命,遂決定甯舍生命也不傷害一個衆生。大菩薩身墮惡道,心卻未墮落。它一邊安忍,一邊發無上的菩提心(Bodhicitta):“以此善根願沈溺在輪回中的衆生,未得度者速得度,未安樂者得安樂,未解脫者得解脫,未涅槃者速涅槃;願我能圓滿如來正等覺人天導師的果位。現在我以己血肉滿足它們,願將來能以無上妙法滿足它們,令彼皆證聖果。【譯者:假如是我們先遭獵人活活地剝光皮,再來一群螞蟻咬血淋淋的肉,痛上加痛,能不能忍受得了

  能不能不生嗔心

  能不能發得起菩提心

  此時此刻自己的相續有什麼樣的把握

  而我等大師釋迦世尊在因地身爲旁生時也是如此地難忍能忍!平時,對待螞蟻、蚊子、老鼠等旁生不要用開水、殺蟲劑、物具去殘害它們,請大家好好看一下《大圓滿龍欽心髓內加行講義》中的慈無量心修法中的知母、念恩、報恩的具體內容,先仔細閱讀,然後再認真思維,從內心深處去真正生起“一切衆生是我慈母”的定解,看你還忍心殘害它們嗎

  】諸比丘,當時的雪蛙即現證無上菩提的我,八萬螞蟻即今得聖果的八萬天人。今昔皆有如是因緣。”

  

  (52)新來的比丘

  ——等流之報 今昔被騙

  一時,佛在舍衛城。每年有兩大法會:夏叁月安居法會和解製法會 。安居時比丘們各住山洞、山林、屍陀林精進修持;解製時僧衆可將疑難問題請示世尊,之後可以出遊及化緣。

  有一年解製後,一位新來舍衛城不久的比丘也手持錫杖著衣持缽去城中化緣。時近中午仍未找到施主,見其他比丘都滿缽而歸,他有點著急,不知路徑而四處轉悠,碰上了邬難陀(Upananda)【爲六群惡性比丘之一】,就上前詢問:“請問比丘,應往何處化緣

  ”本性不善的邬難陀聽了頓生害意:附近有一個做任何事都不吉祥的施主,對佛法也沒信心,人格又不好,趁機捉弄他一次。于是指點說:“新來比丘到某某施主家能化到緣。”新來比丘按指點到了施主家門前,正趕上施主有事出門,看見比丘來化緣,頓時覺得很不吉祥,忍不住抓住比丘,不分青紅皂白用拳頭石頭將他打得頭破血流,錫杖被折斷,缽盂被打破,法衣被撕爛……半死不活的比丘非但未化到緣,反而遭到意想不到的厄難,悲哀之極帶著遍體鱗傷逃回祇陀園。諸比丘見他拿著破缽狼狽不堪的樣子,問明緣由後即詣佛前禀白。佛告諸比丘:“以後凡對客比丘示路,不能如此,應好好指點;若客比丘新來此處不熟悉,最好不要讓他去化緣,否則將有諸多過患【有關詳細的開遮持犯于戒律中廣明】。”諸比丘複又啓問:“世尊,爲何邬難陀今天特意欺騙加害這位新來比丘,使遭大違緣

  願爲吾等演說前後因緣。”

  

  世尊告曰:“邬難陀不僅今生欺騙他,以前也曾欺騙他。昔日一只烏龜在蓮花池裏安閑自在地暢遊,一只狐狸來池邊喝水看見了它立即咬進嘴,烏龜非常害怕,告訴狐狸:“朋友,請不要吃我,我身體太小,不夠您充腹,您如果不吃我,我告訴你一個大動物讓您飽餐一頓。”狐狸聞言放下烏龜問大動物在哪裏。烏龜騙它說:“在某某地方的一個山洞裏有雪蛙八母子,您可以一飽口福。”實際上,山洞裏有一只母獅子和兩只乳獅,母獅的習性是對剛出生的乳獅在幾個月內天天護持,一直不離。狐狸前往山洞途中遇到另一只狐狸問它去哪兒,它如實相告烏龜之言,另一只狐狸勸它:“千萬別去山洞,否則有很大違緣。”它自不量力地吹噓道:“像我這樣力大無比的狐狸,不管怎樣都會如大象踩泥水一樣應付過去,今天我一定要吃掉它們,你不要管我。”它興致勃勃地來到山洞前,兩只小獅子見來了個狐狸也很高興,馬上抓住它,一個吃耳朵一個吃尾巴,慈悲的母獅說:“不要吃它,放了它吧。”兩個小獅子放了沒耳沒尾的狐狸,它往回逃的途中又碰到剛才那只狐狸,對方覺得蠻好笑故意嘲弄它:“喂,朋友,你真是英雄!世上沒有像你這樣無耳無尾的狐狸,你很像大象踩泥水一樣到山洞裏英勇搏鬥,很了不起!”狐狸深覺慚愧,耷拉著腦袋說:“確實我很羞愧沒聽您的勸告。我輕信烏龜的謊言,去山洞裏沒見到雪蛙卻遇上了獅子,以致弄成這個樣子。”諸比丘,當時的烏龜就是現在的邬難陀,狐狸就是現在這位新來的比丘。當時它欺騙狐狸使之受到違緣,今生他也是給新來的比丘胡亂指路使之受大違緣。”

  

  (53)寂靜者

  ——俱宿命通 斷散亂行

  一時,佛在舍衛城。一財富圓滿如多聞天子的商主與妻子恩愛度日,經常供養自己最有信心的阿那律尊者。不久,妻子有孕,阿那律尊者觀知胎兒是最後有者,即獨自托缽前去化緣,夫婦二人見尊者緩步走來,立刻起身恭迎。施主留意到尊者獨自一人,不解地問:“尊者爲何不帶侍者

  ”尊者說:“現在我找不到合適的人,你能幫忙嗎

  ”施主說:“尊者,如果我的妻子以後生個男孩,就發心送給您做侍者可以嗎

  ”阿那律尊者心裏非常高興,對施主說:“大正士說話言必行,行必果,你以後不會違諾吧。”“一定言而有信。”

  

  施主的妻子自懷孕後,就不再願意與任何人交往,總喜歡去寂靜的地方獨處。施主擔心妻子著魔,便去找相士觀察,得知因爲胎兒是個了不起的最後有者故而妻子的行爲異于從前,方才放心。九月後,施主的妻子生下一個身色金黃、頭如寶傘、鼻形妙高、手臂修長等等具種種妙相的端莊男孩,夫婦爲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因母親懷他後,喜樂靜處,故取名寂靜者,用牛奶、酸奶、油餅等喂養,精心護育。小寂靜者如海蓮般迅速地成長。他從小就有憶知宿世的神通,【師言:具宿命通有兩種:一種是業感憶知宿世,如地獄衆生、鬼神及人中間都有這類衆生;二是通過自己修持後得之宿命通。在我們中間,俱生宿命通與後得宿命通的都有。】悉知自己往昔因散亂的過患而多生輪回,遭受極大痛苦。一看到散亂的環境、想到散亂的過患,他就一刹那也不願意住在散亂的環境中,更不願與世俗人相處,只願去寂靜之地。所以,他經常遠離散亂,獨自去寂靜的地方修行。阿那律尊者見調化寂靜者的機緣成熟即去施主家,說:“大施主,你的孩子還在娘胎裏即已經答應給我,現在我准備接他。”施主把孩子叫到尊者前囑咐道:“孩子,在你未出生之前,父親已許諾把你給尊者當侍者。你這就隨尊者去,好好承侍尊者。”寂靜者高興地對父親說:“多謝父親如此安排,我非常樂意隨從尊者。”阿那律尊者把他帶回經堂剃度授戒傳法,他自己精進修持,滅盡叁界輪回的煩惱,獲證羅漢果位,現前黃金和牛糞等同、手掌和虛空無別的境界,諸天贊歎他的功德。之後他仍然喜歡在寂靜森林裏生活,不願與任何人接觸。

  

  諸比丘啓問:“世尊,此寂靜者以何因緣生在富裕之家,對如來生歡喜心,然後出家獲證阿羅漢果

  又以何因緣遠離一切散亂嗜好寂靜處

  祈爲吾等宣說。”

  世尊告諸比丘:“他俱生能憶宿世,悉知散亂過患,故願住于寂靜處。賢劫人壽兩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僧團中有一比丘執事員生活非常散亂,【…

《百業經(索達吉堪布 口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