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P44

  ..续本文上一页尊方才显现自己的本来身相,极喜对世尊生起很大敬信心,于佛前恭敬祈求传法,佛陀观其根基意乐,传了相应的法,他立即摧毁萨迦耶见,获得预流果位。

  

  此时外道极贤见昙花已全部枯萎,心极忧愁与痛苦,想到自己以前身体很好的时候昙花怒放,现在自己一百二十岁,昙花也渐趋枯萎,看来自己肯定会在短时间内去世,不禁失声恸哭。一个对他生欢喜心的天人告诉他:“这里是金轮王的地方,金轮王或佛陀出世时,昙花发芽;金轮王开始执政或菩萨现证菩提时,昙花完全盛开;金轮王逝世或如来涅槃时,昙花枯萎。昙花的绽开、凋落非依你的福报因缘而来,乃依释迦牟尼佛的福报显现。释迦牟尼佛要在今晚趋入涅槃,故昙花枯萎,你不要这样痛苦、忧愁。”极贤闻言决定马上去亲近、拜见佛陀,以求解除自己心里存有的许多疑惑。

  

  他立即前往世尊色身所在的俱舍拉城。时阿难尊者在门外守护。外道极贤远见阿难尊者急趋前祈求:“我闻佛欲涅槃,今我有很多疑问愿请教佛陀,亦唯佛陀能断我疑惑,祈求尊者一定允许我拜见佛陀。”阿难尊者观知世尊化身尚未返回,有意阻止道:“今佛陀身体欠佳,你不要去打扰。”极贤又再三祈求:“尊者,莫作是说,佛陀出世极为难得,今即将趋入涅槃,若不见世尊,倍感遗憾。我心里有很多疑问,无论如何请尊者给我一个机会。”阿难尊者再三劝阻,极贤仍再三祈求。此时世尊从三十三天返回,知极贤被挡于门外,即告阿难:“让他进来,这是我最后一次接见外道,也是最后一次用“善来比丘”的方便传比丘戒。”阿难应诺,把外道极贤带了进来。极贤欢喜万分,恭敬顶礼后祈问世尊:“现有六大外道宗派,各有不同观点,请世尊开示孰是孰非。”世尊告极贤:“我从二十九岁出家精进修行至今五十多年,已度化无数众生,对法和非法能无误取舍,如是法门外道确实没有。”世尊对极贤详细传讲八菩提支的很多教言,使他断尽一切障碍、疑惑和邪见,得到无垢法要。他在阿难尊者前祈求:“尊者是佛陀上首弟子,我愿在佛陀教法下出家,祈尊者摄受。”阿难尊者即于世尊前祈求:“外道自然派的极贤愿在佛陀教法下出家,受持具足戒,请佛陀慈悲摄受。”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为极贤传了比丘戒,复传一些教言。极贤刹那间成为身著法衣、手持钵盂的出家人,精进修持,获证阿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的境界,诸天齐赞他的功德。

  

  时极贤自思佛陀今晚即示涅槃,自己住世也无意义,应该对自己的身体作五种加持而趋入涅槃。他发愿先于佛趋入涅槃:一、所有外道皆无法接近我的遗体,若外道近前,我的遗体周围有大水围绕令其无法靠近;二、若内道道友则可接近我的遗体;三、我的遗体内道者方能挪动;四、外道抬不动我的遗体;五、火化时,内道派梵净行者能点燃和熄灭我的遗体之火,而外道派无法做到。他如是加持发愿后即趋入涅槃。外道派说极贤是他们的尊者,在路边、街头等各地举行隆重的仪式,准备迎回他的遗体;佛教内道说是自己的尊者,二派争执相持。后来内道僧众说:“如果是你们的尊者,请亲自把他的遗体抬走。”外道近前时,极贤尊者遗体的周围全是大水,无法靠近;佛教内道梵净行者可以顺利靠近,对外道说:“不是你们的尊者吧,否则你们为何进不来

  现在依靠我们的加持,你们进来吧。”外道们依靠内道者的加持得以接近尊者的遗体。之后,内道者说:“如果是你们的尊者,请把尊者的遗体抬走。”外道千百万人也抬不动,内道者又说:“看,这不是你们的尊者吧,否则为什么抬不动

  ”内道者轻松地抬起尊者的遗体去火化。在荼毗地,内道者说:“如果是你们的尊者,请把尊者的遗体点燃。”但外道怎么也点不燃,内道者说:“不是你们的尊者,否则为何点不燃

  看我们点燃。”言毕顺利引火。火燃正旺时,内道者对外道们说:“如果是你们的尊者,请用牛奶把火熄灭。”但外道怎么也熄不灭。内道者又说:“不是你们的尊者,是我们的尊者,我们可以用牛奶把火熄灭。”他们即用牛奶把火熄灭,复言:“如果是你们的尊者,你们可以把骨灰拿去供养。”但外道怎么也看不见骨灰。内道者说:“不是你们的尊者,是我们的尊者,该我们供养。”说毕,内道梵净行者把尊者的骨灰拿来广作各种各样的供养。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前后因缘。世尊告诸比丘:“这是他前世的发愿力所致。贤劫人寿二万岁时,印度鹿野苑直智国王手下一位大臣生了一个很庄严的孩子,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好 ,大臣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依其种姓取名迦叶,精心喂养。相士对迦叶预言:“此子若出家将成为如来正等觉,若在家则是转轮圣王。”一个自小与迦叶要好的婆罗门子

  无忧闻此预言发愿要与迦叶生生世世在一起,便告诉迦叶:“您不要舍弃我。”迦叶思维自己在涅槃时不舍弃他,但现在不能实说,遂表面答应。迦叶观察到人生的老病死苦后发心到寂静的森林中修行。无忧童子知迦叶已去非常生气:“迦叶不守信用,答应带我一起去森林中修行,为何现在弃我独行

  ”迦叶几年苦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后,回到鹿野苑为众生转*轮。直智国王准备各种精美饮食祈请迦叶佛应供,并在迎接的道路两旁布置了各种花、香、伞盖、幡幢等,隆重地将迦叶佛迎请到王宫,敷设高座请佛入座。

  

  此时无忧闻知迦叶已证得佛果回到鹿野苑,并且接受国王恭敬供养,心里很想亲近迦叶佛,但因旧怨未消不愿去迦叶佛前,站在遥远之地观看。迦叶佛知其心事,便遥伸右手,如象鼻一般把无忧摄至身边问曰:“无忧,你为何不近前亲近我

  ”无忧说:“佛陀,您本来许诺带我一起去森林,可后来您独自而去,我心里有气,所以不来亲近您。”迦叶佛告诉他:“你误会了,我当初的意思是涅槃时不舍弃你。当时把你带到森林中苦行有什么意义

  现在我们的缘起成熟,你自己生起信心吧。”此时无忧才解开心结对迦叶佛祈求:“佛陀,我愿在您教下出家受持比丘戒,祈请开许。”迦叶佛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为他传了比丘戒,复传一些相应教言。但无忧非常懈怠,没有精进修持。迦叶佛对他宣讲寂静处的功德,让他去静处长久修持。迦叶佛圆满一生的弘法事业后准备示现涅槃。很多天人互相告曰:今晚中夜,如来正等觉迦叶佛要趋入涅槃。无忧闻此痛苦难忍,心想自己虽然在佛陀教下出家,但什么境界都没得到,非常惭愧,而今佛陀即将涅槃,内心痛苦无法形容。天人对他说:“不要如此痛苦,我带你去佛陀那里,对你今生有很大意义。”天人把寂静处的无忧带到迦叶佛处,迦叶佛观察他的根基传了相应之法后,无忧灭尽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此时无忧想到佛陀中夜将入涅槃,自己先趋入涅槃甚好,便先于佛取涅槃。带他来的天人想:无忧能趋入涅槃是我带他来得到加持的缘故,以这个善根愿我将来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在佛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先于佛陀趋入涅槃。诸比丘,当时的那位天人就是现在的极贤,昔愿成熟,故今在我教法下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位,且先于我入涅槃。”

  

  世尊复告诸比丘:“复有一段因缘。昔日森林中有五百仙人,附近一天人对仙人特别恭敬,尽力保护他们。当时如来正等觉、人天导师拘留孙佛出世,主持了一次较大的法会,天人赴会闻得佛陀音声后生起很大信心,返回后对五百仙人宣说佛陀的种种功德。五百仙人因此也对拘留孙佛生起很大信心,祈请天人带他们去拜见佛陀。他们遥见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心里顿时生起胜于比丘十二年禅悦的欢喜心,趋前亲近,恭敬顶礼,祈求谛听佛陀的教言,佛陀观察他们的根基意乐,传了相应的法,五百仙人皆得无来果位,又再三祈求拘留孙佛开许出家受具足戒。拘留孙佛以“善来比丘”的方便给他们授了比丘戒,复传教言,五百仙人灭尽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现前黄金和牛粪等同、虚空和手掌无别的境界,诸天齐赞他们的功德。拘留孙佛圆满一生度化众生的事业后,准备趣入涅槃,五百比丘觉得于佛后涅槃自己存活无义,故先于佛趋入涅槃。天人想到此五百仙人能得涅槃是凭自己的引导,故愿将来在像拘留孙佛一样的如来前,令佛欢喜,出家获证阿罗汉果位,先于如来趋入涅槃。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的这位天人就是现在的极贤。以其愿力成熟故,今于我教法下令我欢喜,出家并获证阿罗汉果位,且先于我涅槃。”

  

  诸比丘启问佛陀:“世尊,以何因缘极贤在临终前得佛救度,并证得罗汉果位

  惟愿为说,吾等乐闻。”世尊告诸比丘:“以前也有同样的因缘。诸比丘,昔日印度鹿野苑的梵施国王以各种手段入侵一些小国,因他有一匹宝马【宝马具有他人无法伤害主人的能力】,故很多国家对他束手无策。后来宝马去世,消息传到黎宏国家,国人上下欢庆认为现在可以伺机报复。梵施国王不敢轻易离开皇宫,后闻北方有人运来一批马欲于市场贩卖,即遣擅长相马之人前去观察,若有宝马便买下所有的马匹。相马人观知确有一匹宝马,逐奉国王之令而行。国王复得宝马,不再惧人报复,一日乘着新买的宝马去公园游玩,黎宏国家的人闻此消息极为高兴,却不知梵施国王已买新宝马,便率领四大军队将整个公园包围得水泄不通。梵施国王在公园里悠游时突然发现被围,惊慌失措,舍弃所有随从只身匹马往回逃。公园的四周除一个花池与横栏以外,全都密布兵马,梵施国王决定越池而逃,黎宏国军见状马上万箭齐发射向花池,箭中宝马,内脏俱出。国王见宝马身负重伤,担心难以逃命。宝马知道国王的恐惧心理,以人语安慰:“国王,请您不要害怕,我虽已身负重伤,但没把您送回皇宫之前我是不会死的。”国王闻言稍得安心。宝马忍着剧痛,一直坚持把国王送回皇宫方才倒地而死。诸比丘,你们是怎样想的

  当时的这匹宝马就…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